安阳县水务局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水利工程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项目。随着社会的成长,我国的水利工程正在逐步发展,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增长。然而在修建水利工程的建设同时,总会或多或少的对施工地区的生态有一定的破坏,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深,对当地的生态发展尤其不利。所以生态水利工程的实施应顺应社会的发展,尽可能地保证与本地的生态相适应,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设计;生态理念;应用
1导言
设计工作是在水利工程建设前期一项重要的内容,它关系着工程在后期能否正常运行,因此,设计理念非常重要。目前,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自然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因此需要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2生态水利工程
2.1生态水利工程的定义
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学的一个新的支流,它具有传统的建设功能,又将水流域的生态与水资源的调控统一起来的工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性,不能只是发展经济,却忽略生态保护。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要保护自然环境。若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破坏自然环境,那么人类将无法正常生活,所以生态水利工程不仅仅只是以调控水资源为目的工程,还要做好生态保护工作的工程。
2.2生态水利工程的特点
生态水利工程具有传统水利工程的特点:生态水利工程建造对环境有着重大的影响,生态水利工程建造规模巨大,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除此之外,也有不同于传统水利工程的特征。将生态学更好地应用在工程建设当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生态的好坏与人们生活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有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使河流更好地为人类长久服务。生态水利工程并非单一的水利工程,在建设之前,不但需要水利工程师的计划图纸,也需要生态学家的勘测意见,综合了建筑工程师与生态学家的意见,统一规划建造水利工程,将生态学更好地应用在工程建设当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3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
3.1调节性
生态系统是变化发展的,且以后的发展方向也不是能确定。所以说生态系统的建设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长时间的实践调查才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防御水平。因此,在生态水利施工建设完成之后,需要工程的反馈工作,对产生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调整之后继续观察,使用这种循环模式反复进行修改,以适应生态系统变化,及时应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影响;准确发现各种隐患,避免日后造成更大的问题。
3.2实用性
生态水利工程不仅要包括传统水利工程应该发挥的功能,还需要维护生态河流系统。传统的水利工程功能主要有防洪、灌溉、防旱、防涝、调节水资源分布等。生态水利工程要在满足这些功能的前提下,还要确保河流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质量是所有建筑工程的必然要求,生态水利工程更不例外。提高生态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就要进行合理设计,准确施工,充分保证工程的稳定性。为了保证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在进行工程设计时,需要全面考虑施工周围的河流条件、地理地貌和自然环境等影响因素,尽量参考自然条件合理设计,遵循生态环境的变化规则。多从经济方面考虑,用最实用的方法,建设出高效益的生态水利工程。
4解决措施
4.1提高水利设计人员的专业设计水平和环保意识
既然存在着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生态理念意识不强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水利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我们要重视水利设计人才的培养,并且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定期考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还要对设计人员进行生态理念方面的教育,让他们充分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外,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设计人员具有高水平的设计能力,使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4.2建立及完善生态化的水文资料
要想解决水文资料匮乏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需要水利设计人员通过多种途径搜索有关的水文资料,比如文献资料、图书资料、上网搜索、询问当地居民等都是有效的合理的途径;二是需要当地的水利部门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全力支持,要积极协助水利设计人员,认真整理水文资料,帮助设计施工图纸等都是协助设计人员的好方法。
4.3完善管理机制
生态水利工程的兴建工作固然重要,而生态水利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也不容忽视。关于已经竣工并且投入使用的生态水利工程,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对其进行集中维护和改造。有关人员应该明确掌握辖区内到底有多少个农田水利工程,记录这些水利工程的使用时间、运行状况和存在漏洞。维护人员应该定期对这些水利设施进行检查和保养,提高故障的排除率。在人员的管理上,应该注重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定期组织人员培训;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
4.4明确施工体系,进行科学布局
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理念和施工技术处于不断发展中,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对比较先进的水平。但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在施工前,我们必须对施工体系进行系统分析,最终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系统管理分为自组织层、监控层和自适应层,这几个层次自上而下进行引导制约,以此获取更多地利益。这其中的监控层,是这几层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它关系着是否可以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效益目标。这种分为几层依次控制的手段在水利施工和实行生态化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另外,水利施工时,如果我们想要将生态环境维持在稳定的状态,明确系统边界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那么为什么要明确系统边界呢,很简单,因为明确系统边界之后,我们就可以将施工范围进行合理的划分,并依据法规政策中的规定,对环境质量、蓄水总量、土地占用面积、下游用水量等数据进行准确有效的测定。最后,还要注意的便是要综合考量各方因素,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项参数的分析,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并避免环境破坏等。
4.5施工前系统结构的不断修正
在施工前,我们需要先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深入的勘察,收集现场如地质的结构,拥有哪些自然资源等实际数据。并根据数据,不断进行施工方案的修正,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尽量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以此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双赢的局面。同时,我们还应做到的是,要明确发展目的,明确施工的依据与原则,做到人员操作规范,运行过程科学等。
4.6将水文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
在将水利的设计与生态理念进行结合时,要将保护水资源作为重要的内容来考虑。在进行水利的设计工作时,要充分发挥水文工作的作用,使其能够提供详尽资料,保障水利的设计与生态理念相结合。因此,在将水利的设计与生态理念进行结合时,首要的工作就是收集以及整理水文的相关资料。同时要将水文工作中先进的技术、理念以及相应的设施进行完善,保障收集以及整理的信息是科学与有效的,保障水利的设计与生态理念能够进行充分的结合。
4.7保障生态系统完整
水利生态系统不单单是水资源这一部分,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所以,在设计过程中理应得到注意。要将周边土地、树林、乡村、城市等都置于设计的考量范围之中,充分考虑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相互作用,设计出整体性的合理工程设计方案。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水利工程的出现,可以说是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是人类文明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造福人类的一项重要技术。但再好的技术如果不善加利用,也不能发挥其作用,终会毁灭人类文明,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遵循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原则,建造安全经济的工程,才能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振华.我国现阶段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J].中国科学工程,2009,8(13):25-26.
[2]李思静.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J].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7(08):45-47.
[3]周相伟.浅议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J].浙江大学学报,2013,3(15):15-18.
论文作者:靳秀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7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生态论文; 水利论文; 水文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