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以及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今天,人们的用电量也在逐年增加,并且对电力供应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保证电厂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就成为各电力供应企业关注的首要任务。就目前来看,尽管很多电厂加强了对自身安全运行以及应急管理的重视,但是在实践中依然会发生一些故障问题,阻碍电厂的安全运行。基于此,相关安全管理人员需要结合以往的管理以及应急处理经验,提出有效措施来积极应对电厂运行中的故障问题,以促进电厂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电厂;安全运行;应急管理;措施
引言: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电力产业的建设。电力事业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会影响着我国的科技发展速度,同时更是关乎老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因此,做好电厂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实现居民以及企业用电安全的重要前提[1]。对此,各电厂应该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制定和实行科学的应急管理措施,在电厂运行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就采取有效策略予以解决,从而在减少损失的基础上,为今后电厂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一、当前电厂运行中出现故障的原因
根据以往电厂运行管理经验来看,一般情况下,电厂在运行时是不会出现太大故障的,但是只要出现故障,都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不仅会给电厂本身带来巨大的生命以及财产损失,同时还会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影响[2]。而电厂之所以总是出现故障,究其原因大多是人为因素导致的。打个比方来说,相关操作人员在操作电力设备时出现失误或者指挥错误,再加上管理工作做的不到位等,都可能影响到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而对整个电网的供电质量造成负面影响。除了人为因素之外,有时电力设备本身的缺陷也会引起电厂运行故障。有些电力设备由于长期处于无人维护以及保养的状态,一直带病运行,使得设备本身的零部件老化或者磨损严重。这一方面会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电厂还会因为供电质量下降来蒙受经济乃至声誉上的损失。所以,电厂想要切实维护自身利益,就应该对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电厂运行安全管理的效率。
二、加强电厂运行安全及应急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发生的安全事故通常具有不确定性以及突发性等特征,也就是说,就算我们做好了安全管理工作,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电力系统依然会出人意料且不分时间、地点的发生一些事故。而这些事故造成的危害也是难以预料的。所以,怎样将事故危害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否奏效。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既符合电厂发展实际又及时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将电厂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尽可能的降到最低。如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也可以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来予以解决,以减少事故给电厂带来的损失。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对于电厂这样危险性较高的工厂而言具有重要意义[3]。
三、新时期电厂做好运行安全及应急管理的措施
1、构建完善的事故预警机制
在电厂的运行过程中,有些事故的发生事先是有一定的征兆的,如果我们可以准确控制住这些征兆不让它扩大,那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事故预警机制就是基于这一目的而形成的。我们可以采取科学的评估手段以及综合化的信息平台,利用预测或者仿真等手段,对电厂运行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征兆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在这一基础上为相关管理者提供有建设性的应对建议及措施,从而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4]。其中,在事故预警机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对事故源的辨识以及危险评估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上述工作一般属于先期预警范畴,由于事故源在电厂的运行中是随机存在的,且这些事故源不仅有人为因素、设备因素,同时还有周边环境因素,所以,在辨识以及分析事故源时,相关人员需要将潜在事故的类型、范围、分布以及造成后果等都纳入到考虑、分析范围内,针对不同的事故类型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如果事故势必要发生或者已经发生,我们也应该合理利用事先制定好的防治措施来将事故爆发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2、切实提高人员素质,保证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
在电厂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而应急管理工作能否有序展开也与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与此同时,在新时期,国家以及社会提倡“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而电厂更应该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并将人才培养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重点工作进行。在工作中实行人性化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激发他们的潜能。另外,想要确保工作人员始终处于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中,不仅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相关工作人员也需要提高自己的安全生产意识,并且在平时的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自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5]。基于此,应该通过职业培训或者专题讲座等形式,提升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业务水平,并严格落实科学的安全责任制,增强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以及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的确保电厂运行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得到妥善处理。
3、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保证管理效率
在应对电厂安全事故时,我们不仅要依靠科学严谨的应急事故处理方案,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完备的应急物资储备库作支撑。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建立一个完善的应急物资储备库:第一,分析和总结以往电厂发生的安全事故,对这些事故进行合理划分,并分别列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所需的应急物资清单;第二,根据清单内所列物资做出详细分类,根据各类应急物资的属性等进行分门别类的保管。举例来说,电厂常备的救护物资有以下几类,即水泥、铁丝、石灰、麻袋以及黄沙等;而救灾装备器材则包括安全帽、安全带、切割设备、五金工具、雨衣、手电筒、气焊设备以及小型电动工具等。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将其统一存放在仓库,并交由专人进行全天候的看管;第三,电厂安全事故的发生,轻者会影响到电能的正常供应,严重时还可能引发火灾等事故。所以,在应急物资储备库中还需要常备相应的消防器材,比如干粉灭火器或者1211灭火器等,并在电厂的关键部位设置消防栓或者黄沙箱,从而大大提升灭火救援的效率;第四,在储备库中,需要配备急救药箱、口罩、担架以及各类外伤救护用品等急救物资,以此来及时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值得注意的是,在管理应急物资储备仓库时,相关管理人员不仅要对各类物资进行妥善保存,同时还应该及时增补,确保储备库中的物资充足。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厂是维护老百姓正常用电以及生活的重要媒介,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所以,为了积极应对电厂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我们需要积极构建完善的事故预警机制,切实提高人员素质,保证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并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保证管理效率,借助应急管理体系,来将安全管理蔓延至电厂日常运行的方方面面,从而在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几率的前提下,促进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晓勇. 应急管理在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 人才资源开发, 2016(22):92-93.
[2]黄锦辉. 发电厂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故障处理探究[J]. 山东工业技术, 2014(24):240-240.
[3]丁磊. 电厂运行安全及应急管理措施探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25):125-126.
[4]孙雅君. 论如何搞好电厂的安全与应急管理[J]. 电源技术应用, 2013.
[5]胡旭蔚.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研究[J]. 科技与创新, 2016(23):72-73.
论文作者:贾小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3
标签:电厂论文; 事故论文; 发生论文; 物资论文; 措施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