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三水幼儿园 225500
《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阶段,它不仅是为小学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成长打好基础。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一些肤浅的探究,现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现状及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涵义和标准
幼儿心理健康,是指幼儿的心理发展健全,能正常对待外界的各种变化,从情绪到内心能适应并能及时调整。具体起来主要是对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幼儿的心理健康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广义讲凡是心理活动都存在健康与不健康的可能性,幼儿的心理活动的产生和形成有着较为复杂的原因与背景,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主要受生理、心理、家庭、社会、学校等因素的影响。若一个孩子总是生活在快乐无忧的情绪中,则这种心境是健康的,反之,若生活在缺乏父母适度的爱,生活在不和睦融洽家庭中,久而久之形成恐慌、自卑、冷漠的情绪体验,那么可以讲这种心境是不健康的。如何判断幼儿的心理是否健康发展,是作为教育者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应当是情绪反应适度、自我体验愉快、社会适应良好、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儿童的正常水平。在日常的生活中,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动作、行为正常。2.认知活动积极。3.思想情绪乐观向上。4.人际关系融洽。5.性格特征良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原因
1.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足。据调查,大多数幼儿园往往把测查幼儿的身高、体重、血色素三大指标作为衡量幼儿健康达标的依据。据笔者了解,一般的幼儿园里几乎没有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进行过科学的测查,也仅仅极少数有规模的幼儿园配有心理咨询室和专业的心理医生,而且很多时候只是形式性,走走过场,而并非上升到操作层面。
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严密的、系统的理论支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没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迄今为止,全国除了少量的幼儿心理卫生、行为与情绪问题等方面的书籍之外,尚未见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教师们对心理健康的知识是零星的,缺乏系统性,也缺乏相对固定的教育时间保证,对什么是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幼儿容易出现哪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何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教师们很茫然,虽然想对孩子进行心理维护,却因相关知识的缺乏而无从下手。
3.家园教育的失调性对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现在的家庭往往是“四二一”式的家庭,一方面,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的掌上明珠,家长们对孩子娇宠溺爱;另一方面,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极大提高,父母对幼儿的期望值不断上升,幼儿在物质的极大满足中却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心理负担。很多时候,许多教师与家长的对话中,往往仅指向学习、身体、纪律方面的问题,很少会涉及到幼儿情绪情感方面的心理问题。
4.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有待提高。研究表明:教师的病态人格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人格障碍的学生人数也较多。教师如果脾气暴躁、情绪反复无常、偏爱、没有同情心和爱心,就会给幼儿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此外,教师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态度等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
(1)热爱、关注幼儿。(2)尊重、信任幼儿。
2.营造适宜幼儿发展的物质环境。活动乃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是在与环境的不断交互作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而多方位、多层面的环境更能激起幼儿对周围的关注与探索,建立与他人的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应充分利用幼儿园活动室内外及周边自然、社区等环境,挖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自由宽松的气氛,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受到熏陶。
3.组织开展多种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幼儿心理强度。在游戏活动中,要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自主选择、满足自己心理需要、表达或发泄自己情绪场所,并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愉悦,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帮助幼儿克服人性、霸道、孤僻等不良的心理倾向。在生活中还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进行健康教育活动。如以强调幼儿公平竞争为重点的“抢椅子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我们可以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
4.关注个体差异,适时进行个别辅导。教师要做有心人,细心观察,分析每位幼儿,必要时可建立个人档案,对每位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每天的状况乃至每个活动的反应都要有大致的了解,从而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幼儿的心理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幼儿解决面临的问题和困扰。对于一些有心理缺陷、心理障碍、行为怪异的问题儿童,更要进行跟踪研究,制定系列方案,采取积极的办法,进行矫正性辅导,必要时可联系心理医生进行咨询,帮助幼儿恢复健康心理。在进行个别辅导的同时,还要密切与家长的联系,相互沟通,达成共识,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地做好工作,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促使每位幼儿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论文作者:刘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0月总第2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幼儿论文; 心理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情绪论文; 健康论文; 教师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10月总第24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