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价值分析论文_刘晓艳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价值分析论文_刘晓艳

陕西省府谷县成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719499

审美教学培养是希望借助语文课堂的讲解,将文字中对于美的表达和运用向学生进行传递,以使得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文学艺术给予自身的艺术熏陶。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一些教师过于功利的教学方式阻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在审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学培养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受到重视。语文课堂是学生提升自我、进行文学艺术修养的地方。但是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之下,教师会不断向学生进行知识的填鸭,学生不但不能从中感受到艺术的熏陶,反而会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感到厌烦,因为教师总会以标准答案来约束学生的思考,即便是学生想要将自己的观点向教师进行表达,一些教师也会以标准答案为由,向学生进行解释,从而没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在实处,因此学生的审美感受也受到不小的阻碍。

2.语文教师缺乏情感培养。语文教学中所用的教材都是经过教育专家的精挑细选,十分符合当代学生的情感需要。但是教师在语文讲课过程中并不太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不论教师是在讲课时,还是为学生布置作业,教师都会把重点放在学生的朗读、识字和内容的理解上,学生们的知识技能是在不断提高,但是自主学习能力和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控上却没有随之发生改变。

3.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对小学生进行评价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但是在当前的教育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是通过考试来进行反应。比如以语文阅读来说,教师只是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学生能不能将这篇文章概括下来,而对于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具体心理感受,有些教师则从来不给予关心。如果教师一直以这样单一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那么学生只能是复读答案的机器,即便学生心里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情的抒发,但是也会因为教师的评价,而不敢轻易地进行表达。

二、小学语文中审美教学的价值

1.有助于审美教学的情境创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审美教学就是希望学生从语文学习之中发现美,而“美”本身就是相对比较空乏的概念,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为了学生能真切地发现美,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进行情境的教学创设,学生在起初阶段需要教师的创设来引导学生们进入文学的天地。但是时间一长,学生们自然就能在学习之中进行情境的自我搭建,这样十分有助于学生对文学的鉴赏力和自身文学修养的提高。比如在学习白居易的《草》时,教师会着重向学生进行“草”的意境描述,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小草是如何在石缝之中得到成长,面对火焰即便是烧得一片荒芜,但是来年还能继续茁壮成长。让学生们从草的自然生长中发现它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屈的斗志,而在情境搭建之中,学生们也会发现作者对草的描述更像是在描述作者本身,因此教师就可以借此告诉学生这就是咏物诗的写作特征,学生也会对这种借物抒情的审美表达有深刻印象,再当学生学习《石灰吟》、《竹石》时,学生们就会随着作者的情境描述和对自然事物的了解进行分析,那么自然就会联想到借物抒情的道理。

2.有助于学生在语文阅读中感受美。美是一种无形的,用情境创设法只是将哪些有形的美向学生们进行介绍,让学生们能从有形的事物中发现美,但是在语文的世界中有太多无形的美需要学生一一去发现,而且发现美并不是教师的真正目的,教师更是希望学生可以从语文阅读中感受到美,从而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与美的事物相靠拢。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中有一篇课文是《一面五星红旗》,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十分不理解为什么主人公在如此饥饿的状态下都不肯将五星红旗卖给老板,为此教师在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会从情感的角度向学生们进行解答,让学生明白五星红旗是国家的象征,然后将我国的抗日英雄与课文之中的主人公进行对比,让学生们明白“美”并不是停留在自己的衣食丰足,而是可以拓展为整个民族和整个国家,作者的行为不过是在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这就是审美教学的重要价值,让学生们对美的理解不再停留在狭隘的思想之中,而是以更加博爱的胸怀看待世事变化。

3.有助于学生思想感情的丰富。小学生尽管人生经历单一,但是学生在情感上会非常地细腻,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发现不了的细节,都能被学生所发现,这就说明学生的情感理解能力实际上并不弱于一个成年人,而是在语文教育之中教师很少能重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一旦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随之不断提高,学生的感情也会更加地丰富和细腻。比如在四年级下册学习《生命 生命》这一课时,作者抓住飞蛾时会感受到飞蛾在不停地抖动自己的翅膀,以此来求得作者的放生。但是班级学生就会对飞蛾的行为表示疑问,认为如果飞蛾可以装作不动,作者就会认为它已经“死”去,自然就会放下它。学生这样的理解也是对文章情感的不同解读,作为教师来说,面对学生这样的解读并不应该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说他不尊重作者的创作,这只不过是学生对于生命保护的另一种解读,也表现出学生不同的生命观,教师应该对学生这样的解读表示赞同,同时鼓励学生去积极进行思考,因为学生只有敢于去表达,教师才能有机会去了解学生的思想,进而针对学生的理解,进行进一步的课文讲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有助于学生语文鉴赏能力和情感把控能力的提高。在当前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自主能力没有得到重视,教师在教学时不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和评价的全面性,因此学生在面对审美培养时会感觉到比较吃力。作为语文教师,要将审美教育的作用发挥出来,为学生进行审美的艺术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美的感受,并逐步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

论文作者:刘晓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价值分析论文_刘晓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