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教育--浅谈初中语文的诗歌教学论文_卢爱弟

美的教育--浅谈初中语文的诗歌教学论文_卢爱弟

卢爱弟

甘肃省甘谷县磐安初级中学

摘要: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诗歌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其对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有效开展语文诗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重点研究的内容。为了更好的进行诗歌教学,教师必须要认真的对诗歌特点进行研究,结合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学,在激发学生参与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对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实施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教学

诗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诵读优秀的古代及现当代诗歌,能够陶冶学生情操,荡涤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初中语文教材遴选了许多经典的诗歌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欣赏水平,丰富他们的文学素养。在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意象,进入诗歌意境,理解诗歌的丰富情感,欣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一、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重要性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将文化流传下来的国家,每一个炎黄子孙在一出生就背负着一个重大使命,那就是将文明传承下去。语文作为学生时代最重要的一个传承文化的媒介,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将语文学好。诗歌是中华文化中最精华的存在,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思想,是我们直接了解古代先贤的最直接的桥梁。现如今,要想将国家建设成一个文化强国,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而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最重要的一环。诗歌中蕴含的古代先贤的智慧,对我们有十分重要的帮助。如果仅仅只是会背诵《唐诗三百首》,只是能够机械地背出其思想内容来应付考试,这是不能够将文化传承下去的。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学氛围,让学生感受文学意蕴,经过长时间的熏陶,对文学自然就会有所感悟,有自己的解读。这才是成功的文学教学,才是真正的文化传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众所周知,多媒体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具体性、声画结合等特征,利用多媒体辅助诗歌教学,不但可有效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兴趣,帮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情境,还能大大降低学生理解难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等,总之,多媒体具备其它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建议教师可巧用多媒体辅助诗歌教学,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导入诗歌新课,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和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共鸣,这样可有助于学生迅速融入课堂情境,更好的体会诗歌所传达出的情感和意境;其次教师还可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引入多媒体,根据诗歌内容插入配乐诗朗诵或视频,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有感情的朗诵之中,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情绪,升华学生情感,还能有效增强教学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比如在学习《沁园春·雪》这首诗时,教师可事前利用多媒体搜集有关雪、优美风景及古今人物等的视频和资料,在授课过程中播放给学生欣赏,相信不但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帮助学生从更深层面上去理解和把握文章所传授的意境,这远比教师反复的用语言进行讲授效果要好的多。

(二)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诗歌活动, 使学生真心的喜欢诗歌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诗歌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才会主动的进行诗歌学习和鉴赏,这样才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鉴赏教学时,教师要对培养诗歌兴趣进行加以高度重视。所以,在实际的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的利用一些教学策略,以诗歌作为主题,设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活动,比如,诗歌朗读会、诗歌鉴赏会、小小诗人比赛等等,或者通过诗歌的朗诵和鉴赏活动,让每个学生之间相互点评,或是引导学生不断创作诗歌等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到诗歌的魅力,让学生爱上诗歌、爱上创作,进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诗歌教学要结合时代背景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代表之一。因为很多诗歌都会描绘出当时的社会情景和人们的生活状况,不同时期的诗歌则具有不同的特色。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诗歌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遭遇对诗歌进行鉴赏,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增强他们的鉴赏能力。以唐朝为例,盛唐时期国力强盛,诗歌大多积极向上、想象丰富、语言轻快,读来也朗朗上口,很有气势。李白的很多诗都体现这一特点。而杜甫的《春望》《江南逢李龟年》则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时复杂、动荡的历史状况。到了晚唐,国事日趋衰危,是多事之秋。杜牧的《江南春》则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因此,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诗人自身的亲身经历常常会在诗歌中出现,而诗人的遭遇常决定一首诗表达的主题与情感。

三、结束语

总之,初中诗歌教学一定要注重教学的有效性,既让学生学会、背会诗歌,更要让学生能够理解诗歌,能够读出诗歌的情感,读出诗歌的思想,能够感知诗歌的艺术魅力。 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诗歌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关印.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探要[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

[2]易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对策及创新实践[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7)

论文作者:卢爱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美的教育--浅谈初中语文的诗歌教学论文_卢爱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