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丹
(成都中医药大学610075)
【摘要】“气至而有效”是指导针灸实践的总则,通过学习《黄帝内经》有关针刺部分的经文,对“气至”有了新认识。“气至”并不是简单等于“得气”,“得气”也并非简单等于有效,更不能简单等同于针下胀感。“气至”是一个调整人体气血运行的一个完整过程,同时针刺的补泻手法对“气至有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黄帝内经;气至;得气;针刺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2-0131-02
“气至”的含义现今的观点主要集中于患者针下的胀感即认为是得气,针灸临床非常重视“得气”,医者往往只关注患者针刺部位的胀感而忽略了很多其他因素, 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得气”,主要研究方向有文献研究、得气与临床疗效关系研究、以及得气的客观量化研究。笔者通过重温《黄帝内经》有关理论,结合有关学者的观点,探求古人对“刺之要,气至有效”的立意,以期更好的服务于针灸临床。
1 气至即调整气的过程,与针刺疗效关系密切
《素问·调经论》云:“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运气穴”[1]。脏腑气血精液通过输注经络以达营养全身四肢百骸。通过针刺调整人气体气机是针刺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而气至是判断针刺调气的重要参考,因为气至可表明气机正常运行,所以临床上我们常用针刺以“气至”来调整经气。
《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此处说“气至”是针刺手法操作量的一个参考,“气至”而取针,勿重复用针。气至达到经气调和便可见到疗效,效之信若风吹云,明快而彰显。因此,临床上针刺达到气至状态才能见到疗效,不能停留在患者言针下有“胀感”便停针。《灵枢·小针解》说:“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言持针而出入也。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此处即言“气至”是指通过针刺补泻手法而使人体达到“气机调和”的良好状态。《灵枢·九针十二原》首先指出“虚则实之,满则泻之”的补虚泻实针刺治疗原则。又《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之法,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此处是说通过补泻的手法将分布异常的正气调至正常,这里没有邪气及正虚,即将逆乱之气调至正常。也是“气至”所要达到调整气机的一个过程。故《灵枢·刺节真邪论》云“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此处“气至”不简单等于“得气”。《灵枢·小针解》中有“空中之机,清净以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即得气后,医者还需守气,使得气感保持一定的强度和时间[2],不单注重病人针下有胀感后就停止行针或者单纯就留针。此言得气是“气至”过程中的一个部分。《灵枢·终始》说:“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邪气独去者,阴与阳未能调,而病知愈也。”经文中对“气至”的解释很明了,那就是通过对针刺前后脉象的变化来判断“气至”与否。经过针刺补泻调气后“谷气至”而脉象得到改善。“谷气”即元气、正气。“凡将用针,必先诊脉”是“气至有效”的前期准备工作,施予补泻手法后得到脉象的改善才是“气至有效”的目的,也是“气至”的标志。也提示《内经》十分重视诊脉对针灸治疗的指导作用。
2 “气至有效”需要候气与催气,以增强疗效
《素问·离合真邪论》曰“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明·杨继洲《针灸大成·经络迎随为问答》曰“用针之法,以候气为先”[3]。此言以留针以候气至。《针灸大成》中“留针要待针下松缓”。强调留针时间,也印证《灵枢·终始》“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现临床上留针时间一般在10-20 分钟,也跟现针具与疗程有关,很难做到“留针要待针下松缓”,可能也是针刺疗效欠佳的一个原因。催气法:是在针刺后久久未见气至,或者虽然气至但不充盛时可采用的方法,催促或催动气至[4]。《神应论》曰“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摇动、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是谓催气”[5]。现在多以循法、弹法、刮法、摇法、飞法、震颤法等辅助手法来催气以达气至。催气针法在《黄帝内经》问世后有所发展,《针灸大成》为代表的十二手法: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插、爪摄、针退、指搓、指捻、指留。
3 把握“气至”与得气关系,明确疗效
在《黄帝内经》中,《素问·离合真邪论》、《灵枢·终始》和《灵枢·小针解》三篇中“得气”和“气至”在同一篇中出现。但他们的含义也有共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学者们对“气至”与得气的理解主要有一下几种观点:
封敏等人为:“气至= 得气=有效=针感”
[11]针与经气相得,是谓得气。在陆寿康主编的《刺法灸法学》[12]中引用《素问·离合真邪论》对得气的论述:“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并解释得气就是为“针刺过程中毫针与经气相得”。得气的这一涵义为大家认同得较多。
有学者认为:一来得气可指的是补泻之后,气血调和,疾病向愈的状态。二来邪气必去,正气必复,是谓得气。即邪气去,正气复,经气达到调和[13]。此处可见得气与气至含义同。
刘农虞[14]认为得气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针刺中穴位,或行针手法后产生“紧而疾”的显性得气,也有“针染于巷”的隐性得气与“闲处幽堂之深邃”的不得气。二是指谷气至于针下而显现的“徐而和”的气调状态。此处得气与气至有同有异。
综上所述“: 气至”与得气不完全相等,二者相同时是指针刺目的均在于调整人体经气甚至脏腑之气之虚实。而不同点在于气至是一个调气的过程,即临证当分清表里虚实、脉象虚实、深浅经络,来调整补泻手法,最终促使正气调和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还告诫不要忽略脉象对针刺的指导作用。得气突出医者在针刺过程,注意辨气、守气、调气[14,15],找准气穴以得“气至”。笔者认为二者关系能是如图1 所示的一种状态(图示只反映二者的关系,面积比例没有意义)。
总之,气至是医生通过诊察脉象,先判断经气的盛衰状态,邪气的侵犯部位与性质,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针刺过程要重视医者、患者之“治神”。针刺进入穴位后,悉心体会气至针下的反应,进一步明辨邪正虚实,避免脉象的局限性,并为适时运针补泻提供依据。针刺后,触觉脉象的变化,注重留针和候气来以达“气至有效”,为下一步继续治疗或是停止治疗提供依据。可见气至贯穿于整个针刺治疗的全过程,与发病、诊断、治疗息息相关,是医生需要把握的重点所在。[15]得气是“气至”过程中的一个部分,不应等同于“气至有效”,也提醒临床针刺时不应但注重患者“得气”或者针下胀感,应该纵观针刺全局,从大体上把握针刺要领,以期提高临床疗效。以上只是初步的探讨,至于这种气至得气的概念与现代概念的关系,尚须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语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P3044.
[2] 林驰“得气”“气至”“针感”概念之我见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 年9 月第29卷第9 期.
[3] (明)杨继洲,孙外主点校《, 针灸大成》.天津科技出版社 2004.
[4] 李顺保.黄帝内经针灸学之研究.北京- 学苑出版社.2013.11P212-213.
[5] 王富春.《刺法灸法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2,P25.
[6] 梁繁荣、赵吉平.《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 版,2012.6P189.
[7] 封敏、候天舒.《黄帝内经》“气至”浅识.江苏中医药[J]2010 年总第42 卷第14 期.
[8] 陆寿康.刺法灸法学.2 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9] 林驰“. 得气“”气至“”针感”概念之我见.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 年 9 月第 29卷第9 期.
[10] 刘农虞“. 得气”与“气至”.中国针灸 214 年 8 月第 32 卷第 8 期 P828.
[11] 葛震,王永杰,至而有效探微.国医论坛[J].2006 年11 月第21 卷第6 期.
论文作者:孙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4年第12期(下)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6
标签:针刺论文; 得气论文; 黄帝内经论文; 脉象论文; 针灸论文; 疗效论文; 素问论文; 《医师在线》2014年第12期(下)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