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启示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启示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给我们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给我们论文,亚洲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启示论文,四小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70年代末80年代初,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被卷入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的行列,世界经济趋向多极化,各国调整产业结构的步子加快,在亚洲,一直以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的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和劳动、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为支撑的“四小龙”经济的高速增长受到了严峻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亚洲“四小龙”一改过去一味追求外延膨胀的经济增长方式,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及时将战后籍以腾飞的粗放型经济向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技术和知识密集的集约型经济转变,实现经济水平由低科技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低管理水平的低级阶段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管理水平的高级阶段生长,促使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四小龙”经济转型的成功经验,对当前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有着重大的启发意义。

一、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经验所在

1.密切注意世界经济动向,抓住机遇,及时转型。

“四小龙”都是在世界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调整发展战略,顺应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适时转型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四小龙”的经济已发展到了相当的规模,与此同时,世界经济的发展又出现了背离现象:一方面,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并日益加强,使那些靠输出立国,以粗放型经济为主要增长手段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了重大压力和一定挫折;另一方面,新技术革命迅速兴起,为高科技高效益的集约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世界市场,在这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形势下,谁先进行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型,谁就有可能走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前列。“四小龙”顺应潮流,及时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正是他们能够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根本经验之一。

2.抓住重点产业,应用科学技术,调整经济结构,顺应发展潮流。

“四小龙”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前,工业发展均以劳动密集型轻工业或劳动和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为主,结构不合理,产业技术含量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必然会带来一定的负效应,面对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所带来的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四小龙各国都及时抓住重点产业进行经济重组,使产业结构走向优化和高技术化,开拓电子、计算机等新兴行业,发展生物工程和智力服务等,促使产业模式从劳动——资金密集型向“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过渡,促进经济结构现代化、科技化。如台湾在进入80年代以后,根据能出口、有资源、少公害、高附加值的四项原则,选定电子信息产业以及效果大、综合性强的汽车工业作为深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牵引整个经济结构集约化、高级化的两大战略产业,取得了调整经济结构的初步成功,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3.重视智力投资,培养技术人才。

70年代中期以后,鉴于引进技术的经验教训和进一步发展经济、提高技术水平的需要,“四小龙”各国开始重视高等教育,向高等学历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有力地推动了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在高级技术进步的带动下,政府重视智力投资,增加技术培训,增强消化和吸收技术能力,提高劳动力科技素养,加快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步伐,如新加坡从70年代开始改革教育体制,重视智力投资,培养技术人才,为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加坡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走向集约型提供了条件。

4.加强国际接触,消化外国技术,强调自主开发,走“科技立国”之路。

二战后,亚洲“四小龙”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依靠外国技术建立和发展民族工业。这种“追踪引进”技术比较快捷有效,但对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深层次转变作用有限。80年代以后,“四小龙”加强科技自主开发的力度,大量增加科研资金投入,设立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机构,提高科技自主开发能力。到现在,“四小龙”的一些产品的科技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些尖端设备日益国产化;同时,开始向外出口技术。科研自主开发能力的增强,大大加快了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进程,加强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深度和力度,有力地支持了“四小龙”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例如韩国在1970年时研究与开发新技术费用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38%,到1987年上升到2.2%,计划到2000年达到5%。1988年,韩国有28个产业技术研究团体,35个技术研究会,从事产业技术研究开发的研究人员达4万多人。自主开发能力的提高,大大增强了韩国产品有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推动了韩国经济在转型中继续保持高增长。

二、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出了很大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1)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在工业结构中,重工业发展加快,机械、电子、石化等重化工行业正取代轻纺工业成为江苏工业的主导产业,这表明江苏经济已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转变。(2)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全省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技术改造,加快技术设备引进和科技开发,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工业技术装备逐步有所提高,技术进步在工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接近40%。(3)规模经济开始起步。全省涌现了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到1994年全省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2183家;累计组建企业集团1148家。“跃进”、“春兰”、“小天鹅”、“熊猫”等10家省重点企业集团组建后已见成效。

然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从总体上看,江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力度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还不相适应,经济发展仍具有明显的粗放经营特征:

——投入产出率低,资源浪费严重。1995年工业增加值率为21.2%,居全国最末一位。中间投入消耗高,1994年江苏省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消耗能源2.55吨标准煤,约相当于日本的5.6倍、法国的4倍、美国的3.6倍、韩国的2.9倍;每消耗吨煤生产的国民生产总值分别只相当于广东和浙江的53%和73%,全省中间投入率已由1978年的56%上升为1994年的71.4%。长此下去,经济的高效增长是难以支撑的。能源、原材料等消耗高,不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而且使原材料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成为江苏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制约。

——投资比较分散,经济结构仍不合理。据统计,江苏基建、技改项目平均建设规模为1568万元,低于全国2120万元的平均水平,与上海(6128万元)、广东(5461万元)的规模水平差得更远。投资结构不合理制约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二超”、“二滞”的问题仍然存在,即:第二产业超前,第三产业滞后,1995年,在全省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占53.5%,第三产业占30.1%;加工工业超前,基础产业滞后,1991年以来,加工工业比重由84%增至86.1%,基础工业比重由15.8%降为13.9%。结构性矛盾造成了经济发展波动起伏和通货膨胀等问题。

——企业规模小,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近年来,江苏虽然涌现了一些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但总的看来,社会化大生产的配套能力不强,“小而全”、“小而散”现象依然严重。据统计,全省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平均固定资产净值仅有355万元(其中集体企业平均只有160万元),企业规模小,集中化程度较低。全省近80家的汽车工业企业,年产量不足13万辆,而日本目前年产汽车总量达130万辆,总量的80%集中在5家大型汽车企业。同时,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不高,中间产品的自制率高,造成生产能力重复配置。如机械行业的铸造集中度,中国为30%,美国为70%,法国为60%。

——经济循环不畅,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占用规模过大,周转缓慢,“三角债”前清后起,产成品积压严重。1995年12月末全省独立核算工业应收帐款净额达820.13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25.1%;产成品存货达461.6亿元,上升26.5%。工业资产滞存情况比较严重,全省约有20—30%的工业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停产、半停产企业较多。由于多方面原因,全省企业盈利水平呈下降趋势。1995年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产销率为94.8%,比正常要求的差2个百分点;资产利税率9.19%,比上年下降0.5%;成本费用利润率2.98%,下降0.2%。

三、更新发展思路,积极促进江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要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必须切实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转移到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上来,真正做到向结构优化要效益,向规模经济要效益,向科技进步要效益,向科技管理要效益。

(一)更新发展观念,改革经济体制,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这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

借鉴“四小龙”的经验,江苏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需要从思想上解决“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要由习惯于追求速度,外延扩张向讲求效益,内涵提高上转变;由偏重于扩大经济总量向注重结构升级、构造市场竞争优势转变,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坚持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其次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

“九五”期间,应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整体推进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各项配套改革。一是继续完成国有企业改制、改造和改组任务,通过国有股权、国有资产置换、兼并、破产、股份合作等途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以公司制为主要组织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二是全面加强和改进企业内部管理。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活动,引导企业眼睛向内,苦练内功。三是在全省企业中实施有重点、有层次的名牌产品战略工程。进一步搞好市场调研,大力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四是搞好配套改革,为企业的改革和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逐步解决企业负债率高、社会负担重、富余人员多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二)优化产业结构,扩大规模经营,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效益,这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四小龙”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在提高生产力水平面做了大量工作,他们有些经验是共同的。如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走技术内涵型增长道路等。但是,在具体的提高生产力水平的侧重点和方式方法上却不尽相同。如韩国政府扶持国有大型企业发展规模经济参与国际竞争,新加坡政府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进行高效率的宏观经济管理;香港在调整经济结构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台湾于1979年7月颁发《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件》,80年代初筹建高新科技工业园区,1990年“立法院”通过《促进产业升级条件》运用高科技促进产业升级等等。江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从“四小龙”的经济教训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九五”期间,江苏应重点在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扩大规模经营、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上下功夫。

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是要重点加强农业基础,加强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二是加快二产内部结构的升级换代,重点培育振兴机械、电子、石化、汽车、建筑等主导产业。到2000年,主导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三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水平。到“九五”末,争取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6%。

在大力引进技术的同时,也应认真研究管理,使管理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应积极组建完善大集团,发展规模经济。应以名牌产品为龙头,大型骨干企业为核心,资产为纽带,重点完善和组建一批跨地区、跨行业,集生产经营、科技开发、外贸出口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到2000年,江苏要形成30个销售收入超100亿元、5个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的企业集团。

(三)全面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提高应变能力,开拓国际市场,这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保证。

“四小龙”是凭着较强的应变能力,在国际市场风浪中发展经济的。他们应变能力强的原因是:一、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如台湾面积虽小,但各类公司企业却达35万家,仅贸易公司就达6万家。这些企业寻找市场缺口,生产零部件和应急产品的能力强,较容易根据市场需要来生产或调整、转产;二、在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过程中培养了大批精明能干的企业家集团,如韩国以“经济企划院”为首起用二、三十岁有才干的年青人作为中坚,专门负责制定经济政策并付诸实施。三、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重视开发人才资源,奉行科技立国政策。如新加坡在1980年提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就规定由新加坡工艺学校和义安南洋理工学院培养高级科技人才,进行高新技术的自主开发,把劳动力密集的工业转换为技术密集的工业。

“九五”期间,江苏应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经济一体化战略,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五个突破”:在技术结构上有所突破;在技改投入上有所突破;在技术引进上有所突破;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有所突破。继续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为经济建设培养各类专业人才。要把发展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作为重点,采取各种形式,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

(四)转变工作作风,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这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组织保证。

现在,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政方针已定,具体的政策措施亦已进一步明确,要真正落到实处,各级领导是关键。应按照“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建设。一要在工作方法上有大的转变。领导同志要想转变、议转变、自觉地促转变,切实把转变增长方式的要求体现在指导思想上,落实到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上。二要考核干部的标准和制度上有大的转变。干部政绩的考核标准不转变,两个转变就难以实现,也就很难避免“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弊端。评价地区、部门、企业的发展状况,考核干部的政绩,应该主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改进和完善国民经济考核指标体系,以更科学地评价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领导干部的政绩。实施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和改进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强化领导干部的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促使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有个大的转变。

标签:;  ;  ;  ;  ;  ;  

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启示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