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措施探讨论文_秦晓波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措施探讨论文_秦晓波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鹤壁供电公司 458030)

摘要:变电站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是智能电网建设中变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迅速向智能变电站方向发展,使得我国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措施的研究变得尤为紧迫。结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相关技术的特点,本文对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变电站内的应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从结构组成、性能、管理机制等方面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采取优化措施,从而有效降低不良因素对智能变电站所造成的影响,对智能变电站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结构组成;继电保护;优化措施

引言

近几年,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继电保护技术也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智能变电站实际应用中已经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改进与完善效果也十分显著。结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特征,我对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变电站内应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进而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进行优化,从而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因素对智能变电站所造成的影响。

1智能变电站

1.1智能变电站的现状

智能变电站是集先进、可靠的技术于一体的智能设备。它是建立在全站信息的数字化和信息共享的基础之上,具有自动完成信息采集、处理、检测和自主调节功能的智能设备。智能变电站是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多年的实践中已经日趋完善。相对于数字化的变电站而言,智能变电站已经初步具备了大范围推广的可能。与传统的变电站最大的差别体现在设备智能化、设备检修状态化以及二次设备网络化的特点。因此从2011年开始,新建的变电站都是按照智能变电站的要求建设的,并且在一些较为重要的变电站展开了智能化的改造,目前智能变电站已经分布在我国的各个角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普及。

1.2智能变电站的优点

(1)环保效果好。智能变电站在运行中刨除了传统的电缆,而是采用光缆,并且在内部的设施上也是大量的采用能耗低的集成电子设备,用电子互感器代替了充油式互感器,大大地降低了变电站的建设成本和能源消耗,很好地实现了在低碳环保方面的优化。

(2)交互性良好。智能变电站可以自动的收集和分析信息,并将这些数据信息在变电站的体系内部进行共享,以实现与更高级系统之间良好的互动。各个智能电网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有效地保证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

(3)可靠性强。在众多的电力用户中,大家最为看重的就是供电可靠性。这就要求智能变电站拥有更高的可靠性,不仅仅是满足客户的需求,更多的是为保护电网能更高效的运行,有效地减少用电故障产生,使变电站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措施

2.1 完善智能变电站设备,减少智能变电站端口数量

现阶段,我国智能变电站所应用的电气设备基本上都属于进口产品。进口电气设备技术十分先进,但是这些电气设备都是按照自身国家变电站情况进行研发制造,与我国变电站实际情况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这就需要变电站在对电气设备选择过程中,提高对电气设备相关问题的关注程度,对智能变电站设备进行优化,简化智能变电站设备数量,减少智能变电站端口。智能变电站设备及端口数量在减少之后,不仅仅能够有效提高智能变电站设备操作质量,还能够有效提高智能变电站智能化水平,对站内设备进行优化。

2.2同步性优化

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正常运营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数据同步问题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同步性即合并单元进行数据采样信号的输出时会附带相应的时间信息,该同步传输可以有效缩减电气量相位与幅值间误差,因此数据的同步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同步性问题我们需要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优化,保证数据的同步性,使其能够在相同时间点内获得相应的数据信息,避免因为同步信号丢失而引起的数据误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数据放入进行同步优化设计时,需要将过流及过压保护问题考虑到,虽然所使用的保护原理简单,但保护动作行为对输入信号幅值正确性提出一定要求,相比之下对与同步信号要求较小,如此即便保护动作发生时丢失了同步信号,对保护动作产生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2.3数字化继电保护系统性能的进一步优化

(1)充分利用分布式母线保护

母线在电力系统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与传统模式的母线保护装置相比,数字化的母线保护装置具备较明显的优势,即在性能扩展、二次接线、抗干扰几个方面有明显的改善,且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系统中的分布母线保护还有较强的分散处理功能。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数字化能充分满足分布式母线保护数据库的较大通信量、数据也更加实时,且就智能变电站的网络技术来看,能达到传统模式母线装置所达不到的效果。因此在实际运用中,要重充分发挥分布式母线保护,实现数字化继电保护系统性能的进一步优化。

(2)利用电子式互感器改善输电线路保护

就传统变电站来说,由于互感器的饱和问题,其长期受到纵差保护判断失误的困扰。而智能变电站中的纵差保护,使用电子互感器已经不存在饱和问题,使用选相元件、距离阻抗元件以及起动元件保护的性能有了显著提高,十分利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经过研究发现,数字化继电保护系统中的电子电流互感器,与传统保护系统中的电流互感器相比,其差动保护效果较好,电子式互感器的差动保护灵敏度也变得更加灵敏,与传统互感器有明显的不同。

(3)数字化改善变压器保护

变压器保护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是对励磁涌流的判断,发现平衡电路中的短路引发的差动情况,对故障进行准确地识别,保证判断的准确性,并能在第一时间采取保护措施。数字化继电保护系统有高频分量与高保真的优势,对励磁涌流能在短时间内判断出差异化的非周期分量,进而能保证变压器差动保护的选择性和正确性。

2.4可靠性的优化

目前的智能变电站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建设,在继电保护设备中会涉及到许多的电子设备,随着这些电子设备的不断加入,在保证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上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选择电子设备的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来进行合理的设计。针对电子设备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的特性而言,我们要采用性能稳定的光缆,并且要及时的对系统进行故障的检修,对于不合理的运行部分要及时进行保护,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外界环境对设备的影响。

2.5运维机制转变

传统继电保护运维工作开展,过程着实繁琐,内容较为庞大,很多工作往往需要人工完成运维数据的分析和校验,工作难度较大。在智能变电站技术影响下,继电保护工作已经开始全面智能化,通过智能检测装备、实时交互装备、数据监测装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对各项数据进行实时校验,分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数据是否符合标准。对异常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并准确定位异常单元,在二次回路监测基础上确定继电保护装备的运行状态,确定异常数据的产生原因并生成解决方案。上述继电保护开展的过程中主要针对继电保护架构调试和运维过程中的异常数据进行继电保护控制,解决继电保护工作中的各项问题,目的性和针对性较强,运行维护成效更加显著。

结束语

简而言之,智能变电站作为我国电网智能化重要组成部分,而继电保护技术作为建设过程中核心技术更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析智能变电站的优越性以及组成构架、性能、运维机制等方面,针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相关内容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有效推动智能变电站构建,提高智能变电站安全性能,促进我国电网智能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试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优化配置[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笃峻,叶翔,葛立青,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在线运维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实现[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6(07).

[3]马金辉.浅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5:107.

论文作者:秦晓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3

标签:;  ;  ;  ;  ;  ;  ;  ;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措施探讨论文_秦晓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