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情感障碍护理临床路径中的运用观察论文_仪鸣

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心身疾病一科 621001

【摘 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干预在情感障碍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名情感障碍患者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患者的障碍程度分成两个小组,即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个小组为40人。对1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对实验2组的患者采用相应的心理干预进行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并对比采用不同护理手段的临床效果。结果:在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后发现,实验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实验1组。两组间的比较具有差异化特点,因此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因此此种护理模式值得在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并使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情感障碍;临床路径;效果

引 言:

导致情感障碍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遗传因素,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依靠心理治疗,情感障碍也称为狂躁症,此病不利于康复反复发作,甚至出现消极自伤、自杀等严重后果,不仅严重降低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药物治疗虽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但由于患者抑郁相时多伴发严重的思维迟缓、情绪低落等症状,导致临床疗效降低。情感障碍患者是特殊的群体,因此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让患者更加安心的接受治疗,具体报告如下所示。

一、资料与方法

(1)基本资料

对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名情感障碍患者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患者的障碍程度分成两个小组,即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个小组为40人,实验1组中男性患者为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 36-66 岁,平均(48.3±2.7)岁。对1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实验2组中男性患者为28例,女性患者为12例,年龄 37-69 岁,平均(47.8±3.1)岁,对实验2组的患者采用相应的心理干预进行护理。在研究开展前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两组患者均符合情感诊断标准,同时在对患者的年龄情况进行分析后并未发现明显的差异化特点,因此可以进行比较研究(P >0. 05)。

(2)护理方法

对实验1组的患者进行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的饮食起居以及运动进行护理。

给予实验2组的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首先,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了解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由于这些患者心理上很难与其他人建立信任,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运用温和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消除患者的心理防备,如果患者要宣泄心中的情绪,护理人员要耐心听取,同时给予患者安慰以及解决患者心理的疑惑[1]。定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患者参加,这样就不会觉得生活枯燥以及消极情绪,还能增强患者之间以及医护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一些集体活动让患者感觉家庭般的温暖,这样患者就很容易对护理人员建立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对以后的工作更加顺利开展。护士还应准确分析他们的心理活动,及时进行思想沟通,经常耐心、诚恳地与病人交流,有意识选择治愈或好转的病例开导他们,使他们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2]。以热情、周到的治疗护理感染他们,使生理护理和心理护理两者融为一体,才能真正提高护理工作的效果。

(3)指标观察

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中存在的差异,观察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情绪的变化,并用BPRS评定量表和SDSS表以及ADLS生活力量表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4)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两组之间的数据比较用t进行检验,在进行计数资料的对比过程中,采用X2进行检验,检验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具有统计学价值。

二、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BPRS、ADLS进行对比发现,使用2组的BPRS、ADLS低于实验1组详见表1。

三、讨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医学领域也凸显出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医疗水平和条件也也有了新的转机。根据调查显示情感障碍是一种遗传疾病,此病的治疗过程缓慢,患者不容易快速康复,因此有效的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治疗和满意度[3]。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要加大对患者的护理手段和方法,让患者从心理上得到安慰,护理人员一句倾心的问候就能与护理人员产生情感共鸣,让患者更信赖治疗。在护理的过程中不要孤立每位患者,对待患者要向对待家人,这样不但能提高护理满意度,还能为医院争得荣誉。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素养,不能对这些患者进行语言攻击,这样会适得其反也不利于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工作也很难进行,只要能以文雅和善感人的语言给患者以鼓励、信任、安慰体贴和关怀,患者就愿意沟通[4]。护士要用自己的语言使患者产生信任感,才能全面了解患者、诊断治疗疾病和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因此要不断提高语言艺术水平才能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另外,医院要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定期培训和知识讲座,这样不但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还能提高自身的素养,医疗事业还能顺利开展。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实践表明,对情感障碍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心理是主要环节,护理人员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用一颗诚挚的心来对待每一位患者,消除患者畏惧的心理,让患者更加有信心面对病魔,因此,心理护理手段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詹晓明.针对性护理措施对难治性情感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5(19):121-122.

[2]李伟.临床路径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病种中的实施与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10):184-186.

[3]李晗.系统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07):245-246.

[4]苏红梅.针对性护理在难治性情感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4):147-148.

论文作者:仪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8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7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在情感障碍护理临床路径中的运用观察论文_仪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