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融制度变迁的民营经济融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营经济论文,融资论文,制度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金融制度变迁中的融资模式形成
我国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经济体制的变革息息相关。改革开放前,我国金融制度不完善,表现为金融机构单一、信用形式单一、金融工具单一,与此相对应的是财政供给融资方式。在财政供给融资制度安排中,政府通过各种计划,把社会上的各种储蓄集中起来,实行集中性政府储蓄,再分配到各个需要投资的领域,因而政府部门既是储蓄主体,也是投资主体;社会各经济部门或主体基本上没有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选择权,社会资金由计划配置,银行成为国家按计划分配资金和统一金融管理的工具,不具备分配资金功能,储蓄—投资转化职能由计划和财政部门承担。也就是说,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资金、企业生产所需资金,主要由财政提供;企业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只有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
在历史进程中,无效的制度安排会被扬弃,有效的制度会存活下来。因此,更为有效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组织形式是逐渐演进来的(诺斯,1994)。[1]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致使金融制度追随经济体制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迁,金融也在不断发展。
在金融制度变迁中,金融机构、信用关系、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都经历了从禁止及限制到放开、从单一到多样、从简单到丰富、从无到有的阶段。在金融制度供给不足的条件下,信用形式没有被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品种不多,金融市场欠发达,因而这时的银行配置资源功能凸现,银行成为储蓄-投资转化主渠道;而其他的储蓄-投资转化渠道则不通畅,处在被逐渐认识、利用的状态。银行主导的融资制度使得银行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强化,银行资金成为宏观经济建设和微观企业发展的主要来源。
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相适应,对金融制度也产生了新的要求,致使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而多元化金融制度的形成,为市场化融资模式发展提供了实现条件。至此,以银行信用为主导的融资模式逐渐被银行信用融资、商业信用融资、国家信用融资、国际信用融资、证券信用融资等多样化融资模式所替代。在市场化融资制度安排中,社会资源配置通过市场来实现,市场作为基础性资金配置的功能增强,经济主体融资不再面向单一的政府和银行,而是整个金融市场。
二、民营经济融资考察
金融制度变迁中形成了对经济发展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体系,对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但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约束。
国际金融公司(IFC)于1999年开展了一项针对民营经济的调查活动,结果显示: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无论是初创时期还是发展时期,自我融资都是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如经营期限短的民营企业,其自我融资比例高达92.4%;而经营期限长于10年的民营企业,其自我融资比例也高达83.1%;民营企业自我融资比例平均达到90.5%(见表1)。外源融资是民营企业次要的融资方式。在外源融资中,银行贷款、非金融机构资金、其他渠道资金是民营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
表1 民营企业基本融资方式 (被调查的份额)
资料来源:Neil Gregory Stoyan Tenev,and Dileep M.Wagle.China's Emerging Private Enterprises,Prospects for the New Century(Washington: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2000)。转自尼尔·格雷戈里、斯托伊安·塔涅夫:《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6期。
调查进一步显示:企业规模的不同,各种融资方式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的重要性也不同。一般地,小型企业更依赖于内源融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内源融资的重要性相应下降,企业转而寻求更多的外源资金支持(见图1)。大型民营企业要想持续发展,银行资金支持的作用举足轻重。
图1
资料来源:Neil Gregory Stoyan Tenev,and Dileep M.Wagle.China's Emerging Private Enterprises,Prospects for the New Century(Washington: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2000)。转自尼尔·格雷戈里、斯托伊安·塔涅夫:《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6期。
现实中,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内源融资占主导地位,外源融资比例偏低。民营企业无论是在初创时期还是发展时期,其资金主要来自内源融资。理论上,内源融资从融资成本来说,以企业留存收益为资金来源,不需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者股息,不发生融资费用;从对企业的影响来说,留存收益与普通股都属于企业的股权资本。以留存收益融资可以避免所有权与控制权稀释以及不对称信息所产生的问题;以普通股融资则可能带来所有权与控制权以及不对称信息所产生的问题。从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的相互关系来说,内源融资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企业如果没有一定的自我积累能力,单纯依赖外源融资是难以健康发展的,因此内源融资是外源融资的基本保证;同时,外源融资是内源融资的重要补充。企业如果仅有内源融资,是满足不了企业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竞争能力需求的。企业要生存、发展、壮大,必须以内源融资为基础,充分利用外源融资。从逻辑上看,企业融资是一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内融融资→外源融资→内源融资这样一个交替变迁的过程,即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在创业初期主要依靠内源融资;进入发展阶段后,内源融资重要性下降,内源融资比率减少;到发展成熟阶段,内源融资比率又相对增加(见图2)
图2
从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经验看,在企业资金来源中,内源融资占了较大比重。1990-1994年间,美国企业内源融资占82.8%、英国占68.3%、德国占65.5%、加拿大占58.3%、法国占54.9%,就连最低的日本也占到了49.3%。[2]
而我国民营企业,表面上看内源融资占比很高,似乎与发达国家企业融资结构相似。但实际上,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的不同周期都依赖内源融资;即使在快速的发展阶段,也以内源融资为主。没有外源资金的注入,企业是很难发展、壮大的。我国民营企业高内源融资的背后,暗含的是民营企业融资难,这是民营企业无奈的融资选择。据2000年中国第四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私营企业在向银行借款时,有63.3%的企业感到困难和很困难;时难时易的占22.1%;比较容易贷到款的只占14.6%。外源融资渠道不通畅,导致民营企业高度依赖内源融资。
第二,银行信用融资是民营企业主要外源融资方式,但银行贷款支持力度不够。民营企业在寻求外部资金时,银行贷款是主要资金来源之一。银行信用作为信用体系中的主要形式,在促使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一直呈增长趋势。但是,民营企业从银行所获得的贷款,在银行同期全部贷款余额中所占比例很低(见表2),1997-2001年,银行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分别是:3.03%、3.42%、3.80%、3.73%和3.72%;与民营企业同期对国民经济和社会所作的贡献不相匹配。
表2 银行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基本情况表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1998-2002年《中国金融年鉴》数据整理。
第三,只有极少数民营企业能利用证券信用融资。金融制度的变迁,资本市场的发展,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但我国只有极少数民营企业能够发行股票筹资,而公开发行债券筹资的更是寥寥无几。截至2001年,我国企业债券余额为2442.33亿元,而其中仅有亚都、力帆经特批分别于1992年和1999年发行了500万元和5000万元的企业债券。从发行股票看,截至2001年底,我国共有1160家上市公司,其中民营企业118家(A股上市公司),占同期境内上市公司总数的10.17%;而能够上市的民营企业在全部民营企业中所占比例,更是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从民营企业上市时间看,民营企业涉足证券市场较晚。自1992年第一家民营企业ST深华源进入股市之后,民营企业上市发展缓慢。在1995年股市低迷期,民营企业上市基本处在停滞状态(当年只有一家民营企业上市);直到1998年之后,民营企业上市才有较大发展(见表3)。从民营企业进入股市的方法看,基本上采取的是直接上市和买壳上市;但由于股票市场直接上市的门槛较高,因而多数民营企业采取的是买壳上市。表4反映了在118家上市民营企业中,直接上市的民营企业只有53家,约占全部上市民营企业的45%;买壳上市的民营企业65家,约占全部上市民营企业的55%。从民营企业上市的地区分布看,近年来由于北京、四川、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地区民营企业的发展,因而上市民营企业相应地主要集中在北京、四川、广东、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仅北京、四川、广东三地上市民营企业就有37家,约占上市民营企业总数的33%。从民营企业上市的行业分布看,上市民营企业极少涉足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如钢铁、石化、汽车等,上市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通信、医药生物、金融地产等行业(见表5)。
表3 民营企业上市时间一览表
时间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民营企业数 3 5 1 9112031317
表4 民营企业上市方式基本情况表
时间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合计
直接上市 3 4 1 9 6 5 9 9 7 53
买壳上市 0 1 0 0 5152222 0 65
资料来源:根据安徽省证券公司维赛特软件信息整理。转自姚晓芳等:《我国民营企业现状及分析》,《经济管理》2001年第9期。
表5 民营企业上市的行业分布基本情况表
所属行业民营企业数所属行业民营企业数
合计 其中直接上市数合计 其中直接上市数
电子通信
30 7
食品饮料 4 1
医药生物
12 9 材料新材料类3 3
金融地产
12 2
造纸印刷 3 1
综合类 10 6
建筑材料 3 1
投资类 10 0
化工 2 1
机械设备仪表8 7
技术开发 2 1
纺织服装7 7
交通运输 1 0
农业5 2
公用事业 1 0
资料来源:根据安徽省证券公司维赛特软件信息整理。转自姚晓芳等:《我国民营企业现状及分析》,《经济管理》2001年第9期。
第四,民营企业无缘国家信用融资。当国家以信用方式投放国债资金时,企业可以接受国家信用进行融资。长期以来,国家财政向国有企业提供了部分流动资金和挖潜改造资金,尤其是挖潜改造资金,2001年达到613.92亿元;而民营企业无缘利用国家信用融资。
第五,中小民营企业普遍融资困难,而大型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得到了缓解。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规模较大的著名民营企业;第二层是经过多年发展已有了一定基础的集团公司;第三层是数量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对第一层的民营企业而言,由于其实力雄厚、资信良好,往往成为银行争取贷款的对象,且这类企业也容易在证券市场筹集资金,基本上不存在融资难题;对第二层的民营企业而言,因其已形成一定规模,也能寻求到相应的融资渠道,如有些企业正准备上市;对第三层的中小民营企业而言,获得外源融资就非常困难,如银行不会轻易向这类企业贷款、证券市场也没有向这些企业放开,因而这类企业往往只能依赖非正式金融活动来获得资金。
三、加强民营经济金融支持的思路
(一)重视信用制度建设,提升民营企业融资能力
信用是企业融资的基础,民营企业自身状况对企业融资能力强弱、再融资难易以及融资规模大小均产生影响。因此,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首先要强化民营企业信用观念,加强民营企业信用教育,使民营企业认识到信用对企业的重要性;其次,由财政注资建立信用担保中心。信用担保中心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业务运作以安全性、合法性、有效性为基本原则,在市场化经营中,控制和防范风险,对担保的项目实行全程风险管理;再者,设立信用保证基金。通过发行基金份额获得资金后,充分发挥基金由专家理财的优势,合理运作资金,形成合理资产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充当民营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人;最后,培育多元化信用中介机构,建立健全信用评估体系。目前我国信用中介机构的数量和所提供的服务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应培育包括信用登记、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监管等机构在内的多元化信用中介机构,增加信用中介服务供给,形成主要包括基本信用信息报告、综合信用报告和专项信用调查报告的完善信用评估体系。
(二)加大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力度
商业银行应逐步纠正不利于民营企业的贷款偏向,针对民营企业户数多、分布于三大产业的各个领域、形式多样、成分复杂、要求多样且贷款数额不大、频率高等特点,设计出近期贷款、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以满足不同期限的资金需求;推出大、中、小额贷款,以满足不同规模的资金需求。对资信好、经营业绩佳、有较好成长性的民营企业实行贷款额度授信管理,减少每次贷款的审批程序和环节。就贷款利率方面,在不违规的范围内,灵活采取适当的利率,同时也要把握好贷前、贷中、贷后审查,防范和降低贷款风险。现有的三家政策性银行也应在贷款中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发放给经筛选的民营企业;并且,还可以考虑组建新的政策性银行,对口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三)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金融制度的变迁也促使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不成熟和完善,在层次上非常单一,如只有交易所市场而场外市场刚刚起步、只有主板市场而无二板市场等,难以适应不同层次企业的需求。为此,要继续规范和发展主板市场,在现有股票市场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股票市场规模,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规范上市公司运作;要采取“公平态度”,执行“公平政策”,依据民营企业的特点,为有发展潜力、成长性好的民营企业发行股票筹资创造条件。其次,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的建设。创业板市场在定位上应突出上市公司的“高科技和高成长性”特征,不对上市公司的产业属性做任何限制,也不对上市公司的所有制性质作任何限制。对上市标准的确定,在股本规模、经营年限、股东人数等方面的要求都要低于主板市场,以降低民营企业资本市场融资门槛。并且,加快企业债券市场发展,逐步改变民营企业发行债券难的状况,允许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债券筹资。深圳中小企业板块的设立,意味着分布推进创业板市场的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这无疑有利于具有较好成长性和较高科技含量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
标签:外源融资论文; 金融论文; 银行融资论文; 企业信用论文; 信用贷款论文; 融资论文; 银行信用论文; 企业贷款论文; 信用政策论文; 民营经济论文; 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