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香洲区造贝学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要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基本要求,使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了根本的方向指引和路径遵循。基础教育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任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在在小学教育中贯彻立德树人十分重要。音乐课程虽然不是小学主要学习的科目,但是其对于小学生也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音乐本身在长期发展的中承载了诸多先人优秀的思想和丰富的艺术情感,音乐课程可以让小学生对音乐的内涵有相应的了解,从而受到其优秀部分的影响。老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其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质和道德观念。
1.立德树人在小学教育中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时期,小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人和事的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要注重德育教育,以学生为本,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培养和塑造优秀的小学生。在小学教育中融入立德树人的理念就是要通过对小学生有意识、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从而使其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树立良好的道德信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这也是践行我国教育部门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小学老师应认识到立德树人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将其立德树人的理念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并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立德树人理念与小学音乐教育的关系
2.1小学音乐课程契合立德树人的理念
小学的音乐课程很大程度上与立德树人的理念存在一定的契合,很多内容都符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首先体现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作为儿童教育的启蒙阶段,开展爱国教育是极有必要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引导小学生学唱有关爱国主义的歌曲,使其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及歌曲的内涵,可以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爱国情怀,从而让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其次,人文修养的培养也是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部分,人文修养不单单指的是小学生的文化知识,同时还包括艺术修养,音乐作为主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以极大的丰富小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此外,小学音乐教育还可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譬如《上学歌》中"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同时,利用儿歌开展德育教育,小学生可以更加容易的接受,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2小学音乐课程可以促进立德树人理念的实施
目前,虽然大部分学校都认识到了在小学阶段中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但是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这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校主要以说教为主,缺乏形象的案例,小学生很难深入理解,并且小学生对于单纯的说教也缺乏兴趣,因此,效果相对不明显。而在小学音乐课程中融入立德树人的理念,可以使小学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同时小学生对于通过音乐开展的德育教育更感兴趣,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小学生的天性都是爱玩好动的,枯燥的说教对于小学生而言无法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立德树人的视角下小学音乐课程育人的具体策略
3.1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
在立德树人的视角下,为了更好的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小学音乐老师应革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首先,老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开展教学活动[2]。其次,要抓住音乐教学的本质,结合适当的情境,让小学生充分感受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美感,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水平。此外,要通过相应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优秀的文化和思想,使其在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逐渐形成的良好的道德素养,树立起做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尚理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通过教师自身形象的展现立德树人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心智还不成熟,小学生往往会潜意识的对周围的人进行模仿,老师作为学生日常接触较多的对象,所以老师要正确认识到己身对于小学生的影响,要注意自身思想品德和道德素养的提升,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小学生接收到积极正面的影响。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更应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当中,要寓德育于教师自身的形象展现中,教师要在教学中展现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事业;情操高尚,知识丰富,教学态度严谨,语言生动、歌唱富有激情,乐器优美动听,通过这些来引导学生,影响学生,使小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3]。这样通过长期的影响,小学生就会在模仿老师的过程中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良好的道德修养、正确的行为习惯。
3.3在教学中贯穿立德树人
在小学音乐课程中,为了更好的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小学音乐老师应在课堂上多开展音乐鉴赏活动,可以充分选择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具有德育意义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鉴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4]。在此过程中老师还可以为学生补充讲解音乐作品相关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者的个人经历,从而帮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通过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以音乐教学为契机,让学生感受作品中创作者融入其中的内涵。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都愿意参与其中,从而不仅可以使小学生提升音乐素养,同时也能获得良好的德育教育。
譬如选择革命战争时期的儿歌《歌唱二小放牛郎》,可以让学生在鉴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小英雄的爱国情怀,以及创作者融入其中的感情,让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王二小慷慨赴义的大无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通过歌曲了解到当时百废待兴,但是朝气蓬勃的社会,少年儿童天真烂漫的幸福感和恬静美,并从歌韵中感受到怡然自得的幸福感与自豪感;欣赏《春天的故事》等反映改革开放时期的优秀歌曲,可结合珠海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仅仅40年的时间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发展成一个现代代的滨海城市,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通过这些优秀作品,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小学生充分接受到其中的魅力,接受到其中的教育,从而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4寓德育于课外活动中
由于小学音乐课程不是小学阶段主要学习的科目,因此学校对于音乐课程的安排相对较少,这就导致开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并不充足。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音乐老师除了抓住课堂的有效时间开展教育以外,同时也要注意结合课外教育。可以向小学生推荐一些具有德育意义的音乐作品,让小学生在课外时间聆听,并深入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在下次音乐课堂上相互进行分享,谈谈自己在该作品中的收获,或者自己对于作品内涵的理解。还可以组织少儿花会、业余合唱团、音乐社团组织……,业余时间开展活动,这种课堂和课外相结合的形式不仅可以使课堂教育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同时也能使学生在课外时间也能接受音乐的教育,从而全方位的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
4.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程与立德树人的理念存在极高的契合度,音乐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音乐教学与立德树人理念契合的部分,积极开展相关的教育。同时在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方式方法,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注重课堂和课外的结合,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当中。
参考文献
[1]归陈佳. 促进"核心素养"培育,活化小学音乐课堂[J]. 文理导航(下旬), 2017(24):78-78.
[2]张文君. "立德树人"视角下音乐鉴赏课程的改革实践探索[J]. 都市家教月刊, 2016(3):247-247.
[3]高红. 浅析小学音乐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J]. 民族音乐, 2017(1):91-93.
[4]赵庆玲, 李克凤. 立德树人视角下音乐教育体现出的价值[J]. 通俗歌曲, 2014(2):38-38.
论文作者:卢嘉嫦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尚品》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小学生论文; 立德论文; 小学论文; 音乐论文; 理念论文; 过程中论文; 老师论文; 《科技尚品》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