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术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艺术性较强的学科,是培养小学生艺术情趣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目前新课改下,小学中段美术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 审美能力 创造力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我们身边,只要处处留心,到处都洋溢着美的气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全面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用好的美术作品去引导、诱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情感深处得到共鸣。同时,教师要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接触美术提供工具和材料,交给他们一定的美术技巧和技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发现美、懂得美、欣赏美,让学生身同感受自然美和社会美,认识到优秀作品的内涵,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审美思维和审美能力,使学生个人的艺术素养得到提升。其中,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是在美术课中逐渐实现的,比如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气息比较浓的中国油画、山水画、工笔画等。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收集一些美术作品以及艺术家的风采,从小在学习中逐渐耳濡目染,进一步提高审美情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重视对学生作品的点评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启发他们主动探索、尝试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小学生的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根据小学生表现欲的特点,如果教师时常说一些“不错,你画的真棒,很有想象力,色彩搭配真漂亮”等鼓励性的语言,这样则会鼓舞士气,挖掘出学生更多潜力,会发现有许多作品是学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不仅健全他们的人格魅力,更会使他们的学习信心倍增。针对小学美术教学的特点,教师要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为了避免学生少走弯路,教师要时常对学生画画进行有效的指导,可以通过演示、板书、有声语言向学生传递信息,真正做好知识的传播者。
三、美术教师要做好角色转换
在以往传统的小学美术授课中,教师往往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前进步伐的快慢也是跟着教师走。教师填鸭式教学,成为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和裁判员,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教学成绩,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没有发言权,主观能动性被限制,始终处在一种被评价、被测试的消极境地,师生之间也缺乏应有的互动和交流。往往是教师津津有味地讲,学生似懂非懂地学,这种授课方式效率低下,事倍功半。为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要摒弃传统美术教学中的方式方法,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美术课的性质特点,这种安静的美术课堂必须打破。教师要俯下身来,带领孩子走出教室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观察、感悟、讨论,例如让小学生对生活中看到的实物进行素描,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美术鉴赏能力。同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多沟通多交流,处理好和谐融洽的关系。
小学阶段,美术教学应体现素质教育特征,让每个孩子都具有接受美术教育的公平权利,让所有孩子都参与到五彩斑斓的缤纷世界中,感受到美术带来的情趣和乐趣。美术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还应找到合适的方法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和唤醒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凸显出美术自身的艺术特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之中。同时,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个性潜力,进行积极鼓励,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和释放。对于美术课成绩差的学生,教师不能嫌贫爱富,要一视同仁,及时找出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让这部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更浓,积极互动性更高。
四、发挥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优势
美术是一门以视觉为核心的艺术,运用多媒体教学,会有更大优势和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使师生之间进行自如交流,其教学效果良好。传统教学中,美术教师只是单线传播,一个人自编自演,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只能照猫画虎,久而久之,学生感到无趣乏味,会逐渐对美术课程失去兴趣。那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在美术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完全可以打破传统的、固步自封的教学模式,学生看到的则是内容丰富、图像逼真的画面,强烈的视角盛宴会冲击学生的整个感官,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提高。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看到国内外优秀大师的美术作品,并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和背景,这样,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始终处在兴奋的学习氛围之中,久而久之审美能力自然得到提高。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优美的轻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做到视听结合、情景交融,不仅给了学生美的享受,更在短时间内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总之,美术教育是一种认知教育,在小学阶段,美术作为一门基本课程,对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创造力提高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通过美术教育,有利于提升小学生智力,缓解他们学习压力,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想象力和艺术修养。
论文作者:杨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2月总第16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学生论文; 美术论文; 教师论文; 他们的论文; 小学生论文; 美术作品论文; 能力论文; 《教育学》2019年2月总第16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