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烟煤自然发火的实验研究及机理的探讨

无烟煤自然发火的实验研究及机理的探讨

戴小平[1]2003年在《无烟煤自然发火的实验研究及机理的探讨》文中认为本文结合阳泉五矿无烟煤自然发火的矿井灾害问题,在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煤自然发火有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从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两方面对自然发火机理进行了研究。 在煤与氧化学反应原理以及热力学和传热学原理基础上,建立了煤最短自然发火期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 运用现代测试和分析技术,开展了煤及矿物结构特征测定实验、吸氧量及吸氧速度测定实验、升温氧化实验、低温阶段氧化性能测定实验,为实验研究自然发火性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技术途径和有效的方法。 通过对实验分析和研究,进一步认识了无烟煤自然发火的机理。并重点阐述了阳泉五矿15#煤层自然严重的原因,即(1)煤样的比热容小、着火温度低,易自燃着火:(2)煤样吸氧量大、吸氧速度快、煤中黄铁矿氧化能力强、氧化过程中氧化放热量大、最短自然发火期短:(3)煤层中存在大量的水绿矾及黄铁矿、微量白铁矿物,使煤的发火危险性大大提高。 通过对无烟煤自然发火机理的认识,提出了定性评价无烟煤自然发火危险性的方法,即先应测试其物理、化学特性,如可磨性系数、比热容、吸氧量、吸氧速度、低温氧化特性、氧化放热特性,以及煤最短自然发火期计算、煤与氧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等;然后结合煤层地质构造、采掘、通风等条件进行分析:该研究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无烟煤自然发火机理奠定基础。

叶振兴[2]2005年在《煤的低温氧化实验及对模拟试验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通过煤的低温氧化和自燃过程,实验研究了煤的低温氧化气体产物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得出了煤的低温氧化过程中气体生成量与氧气消耗量与煤温之间的指数关系式;在煤的低温自热氧化过程中,对煤的官能团等化学结构的变化研究,揭示了煤炭低温自热氧化化学基团变化规律;采用非等温TG和DSC法研究了烟煤低温氧化动力学,得出了煤低温氧化分布活化能及煤低温氧化机理函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煤低温氧化自热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数值解算,可得煤样的温度场与速度场随入口风量变化情况。

屈丽娜[3]2013年在《煤自燃阶段特征及其临界点变化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煤自燃阶段特征及其临界点的变化规律,通过对10个不同变质程度的煤进行同步热分析实验、红外官能团测试、程序升温实验,得到了煤自燃过程中不同影响因素对特征参数的影响以及燃烧过程中低温、高温时期各个阶段的阶段特征和临界温度点。程序升温实验、同步热分析实验在宏观上测量煤自然发火过程中其低温、高温时期的各特征参数,并得出煤的耗氧量、活化能值、吸氧量、热焓值的变化规律,最后根据煤活化能值的变化情况对燃烧温度进行分段,找出煤各个阶段的临界温度值。傅里叶红外分析技术从微观上测试了煤在低温氧化过程中其内部官能团数量、种类的变化情况,并根据测试结果总结出煤低温时期官能团的宏观与微观临界点。同时为了考察煤特征参数与临界温度点间的关系,分别对它们的关联度进行拟合,并得出其数学公式,从而进一步的考察了各影响参数之间关系。

聂鸿元[4]2007年在《综合防灭火技术在高瓦斯矿井近距离煤层火灾中的研究应用》文中指出煤炭自燃火灾是我国煤矿一大突出灾害,我国56%的矿井开采易自燃煤层。由于煤炭自燃而导致优质煤损失量已达42亿吨以上,现在仍以每年2000~3000万吨的速度增加,煤矿每年都因火灾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造成数十亿元的经济损失;煤炭自燃不仅浪费了煤炭资源,而且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煤层自燃释放出的大量有害气体,除污染大气环境外,还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本文从高瓦斯矿井近距离煤层自然发火的特点及规律入手,研究了近距离煤层自然发火的原因及其危害,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学习了自燃火灾防治的技术,建立了以指标气体分析法为主的预测预报体系和基于火源信息探测及检测的煤层自燃火灾综合防治新技术体系,应用矿井煤层自燃火灾综合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为防灭火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通过对官地矿煤的自燃特性的实验研究,得出了在自燃火灾治理过程中,指标气体的优选对该矿火区治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矿井具有特殊的生产环境,而近距离煤层自燃有着比较独特的性质。受临近煤层和其它诸如瓦斯、通风等因素的影响,单一的防灭火技术已不能完全有效的治理高瓦斯矿井近距离煤层自燃火灾。本文通过研究,综合运用注氮防灭火技术、注胶防灭火技术分阶段地对官地矿23509工作面自燃火灾进行了的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任浩婕[5]2012年在《煤氧化热解过程中氢气生成的规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自燃引发的火灾是煤矿主要的重大灾害之一,矿井内煤炭自燃一直是制约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对工作人员生命造成威胁的主要灾害。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得指导矿井灭火,那么最关键的在于对井下煤炭自然发火的早期预测以及预报。长期以来各个产煤国家通过现场以及实验研究都得出了能够预测预报煤炭自燃的标志性气体。近年来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一些学者提出氢气也可作为预报煤层自燃发火的指标气体。尤其是在认为已熄灭的或者将要启封的火区内进行侦查或修复工作时尤其重要,H2的出现可能预示着复燃。为了研究不同煤种氢气的生成规律及与温度的关系,本文进行了不同煤种的煤氧化升温实验,从而追踪不同煤种氢气的生成规律以及其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本文通过选取晋城窑平煤矿的无烟煤、山煤长春兴煤矿的长焰煤以及山煤恒兴煤矿的肥煤这叁种变质程度不同的煤进行氧化升温实验研究,从而得出叁种不同的煤种氢气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以及规律。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得出不同煤种氢气生成规律的关联性。以及变质程度对其生成规律的影响。通过对一缘煤矿在灭火后火区封闭后现场温度气体的监测,研究了一缘煤矿井火灾的H2和CO的关系并把两者结合起来通过拟合曲线以及两者的差值比值比较来分析火区动态,为现场灭火提供了依据。其次在改变氧化升温实验时条件(煤样粒径、升温速率、空气流量)的情况下对叁种煤进行了实验,并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得出条件的改变并不能改变氢气的生成规律及趋势,只是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相同温度条件下氢气的生成量会有所变化。

余博[6]2016年在《察哈素3号煤层采空区自燃机理及“叁带”监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察哈素煤矿3号煤层属于易自燃煤层,最短自燃发火期为39天。察哈素煤矿为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而煤层自燃一直是影响大采高工作面安全生产的主要原因。31303工作面南西为上一个工作面采空区,受其影响,31303工作面顶板压力大,煤层顶板局部破碎,这就很大程度上增大了采空区自燃的可能性。根据察哈素煤矿31303工作面的具体情况,对3号煤层自然发火机理进行相应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对影响采空区煤炭自燃的内因进行了分析,然后检测了煤样的硫分、水分、煤岩组分和显微组分,检测结果显示镜质组含量过高是造成自燃的主导因素;对3号煤层煤样进行了热重分析、静态吸氧量等实验研究,得出煤样的着火点相对较低、吸氧量大的特点,综合煤样的检测结果和实验结果表明了3号煤层的易自燃特性。2、通过在31303工作面采空区埋设束管和热电偶,对31303工作面采空区的气体与温度变化进行了实时监测,根据束管监测数据划分出了采空区“叁带”的范围。具体是进风侧采空区散热带宽度为150.5~182m,窒息带宽度为220.6~274.6m。回风侧采空区散热带宽度为163.7~212m,窒息带宽度为258.3~263m;根据温度变化监测数据得出采空区温度变化比较大的处于采后3~10天,即30~130m范围内,采空区的煤炭氧化集中在工作面后方的上述区域中,采区的注氮、注浆等措施应集中在此区域中,从而提高防灭火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采用FLUENT软件,根据31303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计算物理模型,模拟了31303工作面采空区“叁带”的分布情况。为全面研究采空区“叁带”变化规律,对不同供风量的工况进行了模拟。同时对密闭严格封闭工况条件下的工况,模拟了不同风量采空区空气流场、氧气浓度场条件下采空区“叁带”的分布情况。研究表明,随着供风量增大,自燃带向采空区深部移动,自燃带宽度也有所增加。同时联络巷密闭漏风造成了自燃带深入采空区的距离增大、范围增加,氧气浓度增大并进入采空区深部,为煤炭自燃提供氧环境,增大了发生自燃的危险系数。通过对察哈素煤矿3号煤层自然发火机理及采空区“叁带”监测研究为矿井以后的防灭火工作奠定了基础,保障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王振平[7]2006年在《基于指标气体的煤自燃程度判定技术基础研究》文中认为煤自燃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缓慢地自动放热升温最后引起燃烧的过程。该过程的关键有两点:一是热量的自发产生;二是热量的逐渐积聚。本文在煤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的相关理论指导下,对煤氧复合叁步反应模型及煤自燃指标气体的种类和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矿井实际自燃判定指标的选择原则。通过对煤样的热重分析实验,测定煤样的质量随温度和时间变化的规律,得出了煤自燃过程的八个特征温度。利用15吨特大型煤自然发火实验台,得出了煤自燃指标气体与特征温度的对应关系,将煤从常温自燃升至燃点温度以上的整个过程划分为9个温度段,通过气体指标对煤的自燃程度进行预报和自燃程度的判定。采用煤自燃指标气体的吸附浓缩实验系统,通过对煤样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热解放出的烃类指标气体吸附浓缩前后检测结果分析,得出自燃过程中烃类指标气体吸附浓缩规律,以及气体生成速率及吸附浓缩后链烷比与煤温的变化关系,确定煤自燃程度判定指标气体的早期检测方法,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早期预报的精度,改善了现有指标气体预报的缺陷,从而为煤层自燃的准确预报提供量化的依据。结合现场实际条件,确定了指标气体的现场检测方法及自燃危险程度判定方法,建立和完善煤层自然发火的预报指标体系,及时准确地反映自燃危险程度及其变化趋势,指导了防灭火工作。

郭雅迪[8]2014年在《基于指标气体变化规律的煤氧化自燃预报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采空区自然发火直接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制约综采放顶煤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实现综放面高产高效和安全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实现煤炭自燃特性的准确认知是避免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必要条件。煤炭自燃特性如临界温度、最短自然发火期及指标气体优选对自燃预测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但以上指标的分析往往依赖于技术人员经验,主观性较强。本文基于程序升温实验,对指标气体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综合分段拟合、回归分析、关联度分析等方法,以期实现较为客观的煤样临界温度分析计算,最短发火期预测及较高温度段指标气体优选。本文通过对指标气体变化规律的分析,建立了基于耗氧速率和CO气体浓度变化的氧化动力学参数计算模型,通过分段拟合计算了不同温度阶段表观活化能,分析得到了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临界温度变化规律;汇总了20个不同煤质煤样活化能、水分、硫分、灰分等实验数据,并采用SPSS软件建立了实验最短发火期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进行了较高温度阶段(100~200℃)指标气体及相关比值与温度的灰色B型关联度分析,优选了煤样自燃预报气体。应用上述方法对和顺一缘煤矿15#煤层煤样自燃特性进行分析,并采用Fluent软件对1523综放面采空区指标气体CO浓度积聚规律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煤样氧化升温临界温度在95~105℃范围内,采空区指标气体CO临界阶段预报范围为0.51-1.94ppm/℃,实验最短发火期为121天,较高温度阶段优选预报气体为C2H6气体,所得工作面回风隅角CO的积聚浓度最大为88ppm,采空区最高浓度为772ppm,是CO气体监控及煤自燃火灾防治的重点。本研究结论实现了对氧化升温阶段煤自燃特性的数据化判断,对指导采空区遗煤自燃的现场预报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徐长富[9]2015年在《水浸煤自燃宏观特征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自燃是我国矿井的主要灾害之一。水浸煤是指那些被水长时间浸泡,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改变了的煤体。近年来,煤炭资源开采逐步向西部发展,而西部大部分煤层埋藏浅、间距近、易自燃。在开采过程中,受采动的影响,易产生裂隙,形成渗水通道,使煤长期被水浸泡,导致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另外,在采空区探放水过程中,常出现“水气置换”现象,增加了漏风量,增大了煤自燃的危险性。目前,国内外就煤自燃机理与防治技术的研究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研究体系,但关于水分对煤自燃影响的研究并不多,尚无法解释煤被水浸后,其自然发火次数大大增加的现象;另外,在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只是针对单一的煤自燃参数进行研究,没有把煤自燃各个参数综合起来考虑;虽然有些学者提出了存在一个最佳湿度水平使煤易发生低温氧化的概念,但大多研究都只是定性的,没有给出具体的判定指标与方法。因此,研究水分对煤自然发火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依托“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B13B02):蒙陕深部矿区亿吨级煤炭基地建设关键技术和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2MS001):蒙西矿区高效开采安全保障技术等课题,以葫芦素2-1煤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测试、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的研究方法,开展了水浸煤自燃宏观特征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实验室实验,研究了不同含水率煤样的吸氧特性,揭示了临界水分煤样比其它含水率煤样更易低温氧化。理论分析了煤的吸水特性,指出煤中水分可分为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和化合水,并且外在水分对煤低温氧化有重要影响。葫芦素2-1煤的自然含水率为5.86%,饱和含水率为14.19%,含水率设计梯度约为2%,实验煤样含水率依次为5.86%、8.04%、10.08%、12.01%、14.19%。水分改善了煤体孔隙结构,不同含水率煤样的真密度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而孔隙率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含水率的增大,煤空隙率逐渐增大,但导热系数逐渐减小,表明水分不利于煤体导热,但有助于煤体局部聚热。煤吸氧量是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煤温的升高,吸氧量先减小后增大,70℃是转折点;水分是影响煤吸氧量的重要因素,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煤吸氧量先增大后减小,在含水率12.01%处,煤吸氧量有极大值。(2)采用TG-DSC联合法,研究了水浸煤的热行为,提出了煤自燃临界水分的热分析判定指标与方法。根据曲线上的吸附温度(t1)、失水温度(t2)、吸氧温度(t3)、着火温度(t4)、燃尽温度(t5)等特征温度将煤自燃过程分为吸附增重阶段(t0-t1)、失水失重阶段(t1-t2)、吸氧增重阶段(t2-t3)、氧化分解阶段(t3-t4)、氧化燃烧阶段(t4-t5)5个不同反应阶段,建立了煤自燃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将不同反应阶段的热重数据,依次代入9种不同动力学机制模型函数中进行ln[g(α)/t2]对1/t的相关性分析,依据相关系数最大原则,确定了煤的吸氧增重阶段是1级反应;基于coats-redfern积分法求解了相应区间的表观活化能,将煤样在水浸前后吸氧阶段的活化能差值与原煤样活化能的百分比定义为抑制率,提出用抑制率来评价水分对煤自燃的影响程度;根据抑制率最小准则,确定了2-1煤自燃临界水分约为12.01%。基于活化能指标建立了煤自然发火期模型,得到了不同含水率煤样的自然发火期分别为:36.5d、41.2d、32d、43.6d。(3)采用煤自然发火模拟系统,研究了不同含水率煤样的气体产物特性,建立了水浸煤自燃预测预报指标体系。水分对煤低温氧化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阻化作用,又有催化作用,这主要取决于煤中水分的多少。存在一个含水率,使煤自燃氧化过程中的co与c2h4生成量大于其它含水率煤样。水分对煤自燃耗氧速率的影响分为3个阶段:在70℃以前,煤自燃耗氧速率与水分含量成正比;在70~110℃,含水率12.01%煤样的自燃耗氧速率最大,而其它煤样的耗氧速率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在110℃以后,含水率12.01%的煤样耗氧速率最大,其它煤样的耗氧速率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水分对煤自燃临界温度的影响是双重的:随含水率的增加,煤临界温度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在含水率12.01%出现一个极小值;含水率大于或低于12.01%,都会抑制煤自然发火,并且含水率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葫芦素2-1煤临界温度为80℃,干裂温度为150℃。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煤在氧化过程中各指标气体与煤温的关联度,评价各指标气体的可信度,确定在低温阶段,应以co来识别与判断煤的自然发火状态;在高温阶段,应以c2h4/c2h6比值为主,co为辅来掌握煤炭自燃情况。(4)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水浸煤自燃空间分布特征,划分了水浸煤自燃危险区域。采用估算法,计算了浮煤厚度,发现在进、回风顺槽处为4.27m,中部为0.85m,均大于极限浮煤厚度。现场监测了采空区内的氧浓度和温度分布情况,发现“两道”漏风严重,氧化升温带在进风侧宽度约为83m,回风侧较窄为62m。采用氧浓度与漏风风速指标划分了采空区自燃“叁带”:在进风侧0~42m为散热带,42~125m为氧化升温带,大于125m为窒息带;在采空区中部,0~39m为散热带,39~107m为氧化升温带,大于107m为窒息带;回风侧0~28m为散热带,28~90m为氧化升温带,大于90 m为窒息带;采空区氧化升温带在倾向上是不对称的,呈倒“U”型,且在深度与宽度上,进风侧远大于回风侧。结合水浸煤实验最短发火期为32天,确定了工作面最小安全推进度为2.69 m/d,为水浸煤自然发火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5)采用实验室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不同防灭火工艺条件下的氧化升温带范围,优化了水浸煤自然发火的综合防治技术参数。确定了采空区防灭火的最佳注水率为55%,平常情况下的注水周期为4天,高温天气时为2天。研究了风量对水浸煤自燃“叁带”的影响,发现增大风量后,氧化升温带向采空区深部移动,且移动的距离比较大,但氧化升温带最大宽度变化不明显,供风量跟氧化带最大宽度的关系式为Lm=-0.00002Q2+0.044Q+61.86,确定了最佳供风量为720~864 m3/min。研究了注氮参数对采空区自燃“叁带”的影响,发现增大注氮流量,氧化升温带宽度逐渐减小,注氮流量与氧化带最大宽度的数学关系式为Y=152.2-0.201·Q+0.00009·Q2,最佳注氮流量为800~900 m3/h;增大注氮口位置,氧化带最大宽度先减小后增大,最佳注氮口位置距离工作面75 m。论文创新点包括以下叁个方面:(1)提出了煤自燃临界水分的热分析判定指标与方法。水分主要影响煤的低温氧化阶段,吸氧增重阶段是1级反应,反应动力学模型是g(α)=α2,其活化能大小体现了煤的氧化能力,将煤在水浸前后吸氧阶段的活化能差值与原煤活化能的百分比定义为抑制率,根据抑制率极小值原理确定煤自燃临界水分。(2)揭示了不同含水率煤样自燃过程中临界温度的变化规律。水分对煤自燃临界温度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阻化作用,又有催化作用,这主要取决于煤中水分的含量。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煤临界温度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在临界水分时有极小值;水分大于或低于临界水分,都会抑制煤自然发火,且煤中水分越多,抑制作用越明显。(3)提出了临界水分的煤比其它含水率的煤更易低温氧化。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含水率煤样的吸氧特性、热分析特性及气体产物特性,发现临界水分的煤比其它含水率的煤吸氧量更大,着火活化能更低,气体产生量更大,耗氧速率增大,自燃氧化性更强。

梁运涛[10]2010年在《煤自然发火期快速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发火期是衡量煤自然发火的主要特征参数,是指导煤矿现场防灭火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煤矿火灾研究的难点之一。本文在综合分析前人有关煤自然发火机理及煤自燃测试分析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煤低温氧化自热、阴燃、点燃的煤自然发火过程描述模型,基于宏观物理场描述建立了煤自然发火动态氧化反应数学模型及多孔渗流与非稳态传热模型,研制了煤最短自然发火期的专用测试装置,实现了热补偿绝热边界条件与外加恒热流源加速氧化条件下的煤最短自然发火期快速预测,通过分析解、数值解与实测数据的验证,以及工程实例对比研究,提供了一种煤最短自然发火期的快速测试方法及技术途径。首先,引入阴燃理论,提出了描述煤自然发火过程的自热阴燃点燃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煤自然发火自热阴燃点燃数学模型。指出煤自燃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氧化反应叁类反应,把煤自然发火过程划分为自热、阴燃、点燃叁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一个特征温度(临界反应温度),该温度区分了煤自燃的不同反应特征。同时,运用集总参数法等方法获得了几种特定条件下的分析解,分析了模型在煤自然发火预测中的作用;然后采用有限容积法对模型控制方程组进行了离散,实现了对二维轴对称松散煤体渗流场-氧浓度场-温度场的耦合数值求解,并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合理性。其次,基于煤自然发火自热阴燃点燃数学模型,研制了煤最短自然发火期实验测试系统,对实验反应炉体、壁面结构、供风装置、温度、气体组分测试装置等组成部分的原理与特征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实验装置表面散热量的测试与计算方法。针对煤样粒径、煤样孔隙率、浮煤厚度和气体渗流速度等若干煤自燃影响因素,对煤自然发火实验条件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最优初始实验条件。第叁,基于煤最短自然发火期测试系统,分析了实验装置的外部漏热量,确定了测试过程中的外加恒热流条件,测试了煤氧化过程各阶段的温升速率、耗氧速率、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规律等一系列表征煤低温氧化能力的宏观参数的变化特征,获得了煤快速氧化实验过程中的耗氧速率,结合Arrhenius动力学方程拟合得到了煤氧化升温过程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等氧化动力学参数。并将上述边界条件和定解条件代入煤自燃阴燃非稳态数学模型,最终建立了外加恒热流边界条件下的煤最短自然发火快速预测方法,实现了可用于实验室常规分析用的煤自然发火期的快速预测。通过不同煤样的绝热氧化实验和加速氧化试验,对煤的自热与阴燃点燃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对比同种工况下模型预测与实验实测的耗氧速率和温度数据,两者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通过改变模型定解条件数值解得到了煤在绝热条件下的最短自然发火期,并将其与该煤样实际开采时的自然发火期对比,预测结果与实际吻合良好,说明了模型的准确度较高。

参考文献:

[1]. 无烟煤自然发火的实验研究及机理的探讨[D]. 戴小平. 重庆大学. 2003

[2]. 煤的低温氧化实验及对模拟试验数值模拟研究[D]. 叶振兴. 安徽理工大学. 2005

[3]. 煤自燃阶段特征及其临界点变化规律的研究[D]. 屈丽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

[4]. 综合防灭火技术在高瓦斯矿井近距离煤层火灾中的研究应用[D]. 聂鸿元. 太原理工大学. 2007

[5]. 煤氧化热解过程中氢气生成的规律的研究[D]. 任浩婕. 太原理工大学. 2012

[6]. 察哈素3号煤层采空区自燃机理及“叁带”监测研究[D]. 余博. 华北科技学院. 2016

[7]. 基于指标气体的煤自燃程度判定技术基础研究[D]. 王振平. 西安科技大学. 2006

[8]. 基于指标气体变化规律的煤氧化自燃预报实验研究[D]. 郭雅迪. 中国矿业大学. 2014

[9]. 水浸煤自燃宏观特征及防治技术研究[D]. 徐长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

[10]. 煤自然发火期快速预测研究[D]. 梁运涛. 浙江大学. 2010

标签:;  ;  ;  ;  ;  ;  

无烟煤自然发火的实验研究及机理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