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我国保税区的发展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保税区论文,入世后论文,经济发展论文,关系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031(2002)04-0048-04
一、入世对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影响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自此带来的税收和各项经济政策的改变,将给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入世将促进我国外贸进出口额的增长。近年来,我国的外贸进出口额呈现稳定的增长态势,一直保持着贸易顺差(详见表1)。入世之后,由于各项关税的普遍降低,国外产品将会以更加迅猛之势涌入中国市场;同时,随着中国对进出口经营权的逐步放宽,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从事国际贸易活动,这些都为推动我国进出口额的进一步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表1 1998~200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额统计表 亿美元
其次,入世后外国直接投资将有所增长。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注重引进外资方面的工作。从1993年起,我国利用外资已经连续8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仅“九五”期间外商投资金额就达到2135亿美元,是“八五”期间的1.87倍。同时期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400家在我国投资,并有140多家在我国设立了研究开发中心。入世之后,中国要根据WTO的基本原则和有关规定修改或调整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外商的投资进入及生产经营更利于按市场规律和国际惯例进行;中国做出的市场开放的承诺将使市场准入范围有较大幅度的扩大,拓宽了外商投资的领域;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大幅度取消会降低外商的投资成本,便利外商企业原材料和产品的进出口;WTO的有关规定对我国管理外商投资提出了新的要求,客观上有助于稳定企业投资及生产经营环境,减少投资风险。这一切都将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再加上中国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必然导致国外资金对华投资的增加。[1]
二、入世后保税区的发展在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1.保税区为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
我国的保税区是继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国家借鉴国外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而创办的特殊的经济区域,它曾经为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自1991年在上海设立全国第一个保税区以来,到2001年11月为止,我国已经先后设立了15家保税区。与1998年相比,2001年由保税区完成的进出口贸易额在全国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见表2)。由此可见,保税区已经成为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表2 1998年与2001年保税区进出口情况统计表 亿美元
年份
保税区进出口额
出口
进口 占全国进出口
总额/%
1998 81.805 31.697 50.108 2.5
2001(前11个月) 172.634 58.970 113.664 3.7
2.入世后进一步发展保税区对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从保税区设立的初衷不难看出,国家意在将保税区建设成中国的自由贸易区。从这一点出发,可以肯定地说,入世之后,保税区的发展是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发展保税区是我国外向型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需要。目前,国际上先后涌现出了一些大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如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与发展,美、加、墨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与发展。而在亚洲,虽然大的区域性自由贸易组织尚未形成,但一些国家已经把眼光投向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例如:自1998年9月起,日韩两国就已经计划设立日韩贸易区;而东亚联盟也不甘示弱,在2001年的文莱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宣布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在世界特别是亚洲,自由贸易区的创办方兴未艾。从根本上讲,这些都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表现。入世后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要更好地融入这一趋势,就必须大力发展保税区,促使其尽快向自由贸易区转型。
其次,发展保税区将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入世后,随着各种保护政策和关税措施的逐步取消,外商对华投资的门槛将大大降低,这些必将导致外资更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市场。在外资加大对我国投资力度时,往往会选择政策较宽、政府管制较松、开放程度较高,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市场前景广阔的地点作为投资切入点。而保税区以其多年的吸引、利用外资的经验和优势,必将备受关注。
再次,发展保税区有利于带动周边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国内外许多成功经验都表明,保税区(自由贸易区)的运作和发展,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开放性市场,有利于推动国际、国内市场的衔接,加快实现资金、货物、人才的国际化交流,进而不断拓展国际市场。因此,发展保税区,对于入世后振兴周边地区的经济,促进周边地区的对外开放,在技术进步、资源开发、对外贸易等方面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最后,发展保税区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迄今为止已有许多世界一流的外资企业在保税区安家落户,如深圳福田保税区引进的IBN公司的生产和研发基地,沙头角保税区引进的台商投资的液晶显示屏项目等。在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必然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保税区内的外商投资企业所带来的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在其投产运作之后必将表现出来。同时,随着企业本土化的加快,企业管理人员将由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担任,从而吸收更多的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这些都将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入世后我国保税区的优势所在
首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将继续存在。尽管我国业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但与各国之间的关税壁垒的消除还需要几年的时间,而且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壁垒和进入障碍从来就没有完全消除过;再则,我国与非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间或与其他经济联盟之间仍存在贸易壁垒。总之,只要有关税,“保税”就有意义。[2]
其次,保税区的引资优势显著。我国的保税区都设在沿海地区,信息、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具有“先天优势”;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保税区的运作与管理已经逐渐与国际惯例接轨,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管理体制,为外商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保税区以其优惠的政策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建设吸引了众多科技项目、科技人才落户,形成了有利于高新技术发展的区位优势。
以上这些优势为入世之后保税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入世后要加快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保税区的进一步发展不可忽视。
三、入世后我国保税区的发展方向及改革措施
1.我国保税区面临的问题
首先,港区不合一。世界比较成功的自由贸易区,大多与港口连在一起,一般都实行港区一体化,以港口为依托。因为保税区的转口贸易、出口加工、仓储、国际贸易等功能的发挥都需要以港口功能为依托[3]。只有实行港区一体化运作,增强货物、资金和信息的聚集和扩散能力,才能使保税区的功能有大的发展,更好地发挥保税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而我国的保税区却毗邻港口而不包括港口,这成为保税区功能进一步开发的“瓶颈”,货物进出不流畅,管理程序烦琐、重复,费用增加,经济难以活跃。
其次,保税区的运作和管理缺乏统一的规范。国外设立自由贸易区,一般都先立法后建区,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使其保持稳定、持续的发展。而我国保税区设立虽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却至今没有一部全国统一的保税区法规,因此各保税区实行的政策也不统一(如税收政策所采取的“属地原则”规定,保税区所属地区是开发区的就按开发区的政策,属特区的就按特区政策);另外,因为中央尚未成立一个专门的保税区管理部门,导致当出现政策上的冲突时,各保税区只能根据具体情况与有关部门进行分头协商,因而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和效率低下的现象。以上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保税区的规范运作和进一步发展。[4]
2.入世后保税区的发展方向和措施
入世后,为了更好地为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保税区应当与国际标准做法接轨,以自由贸易区为目标,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加快港区合一的步伐。我国的各保税区应以香港、新加坡为样板,积极促进港区一体化的发展。一方面,港区应共同制定一体化发展战略,共同招商,共同开发,建设港口、码头、仓库、堆场等;另一方面,对港务局在保税区注册的企业,应按照“以港养港”的政策,将税收返还港口,用于港口的建设。同时,采取优惠政策,吸引班轮公司挂靠,并积极开展多式联运,完善集疏运网络,开展综合物流服务,逐步扩大港区的物流量。
其次,进一步拓展保税区的功能。目前,我国保税区的基本功能为进出口贸易和保税仓储,其他如转口贸易、过境贸易、商品展示等都不是很完善。入世后,各保税区应充分利用周围地区经济、港口、陆空交通条件,积极引导、鼓励以保税区为连接点的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同时还应充分认识到WTO所带来的对外贸易量增加会导致仓储、集散等需求大大增强的趋势,加强保税区物流分拨的功能。另外,要利用保税区在政策上尚有的优势,抓住入世后保税区贸易功能增强的特点,结合所在地区的优势,大力开展商品展示与零售业务。
3.入世后政府应采取的促进保税区发展的措施
首先,加强保税区法律、法规的建设。应该尽快制定“保税区法”以及相应的其他立法与条例,为保税区的管理运作提供一个强有力的、统一的、规范的法律依据。这种具有权威性的、规范的法律和规定,应该根据我国保税区建设的实际情况,同时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传统做法,做到与国际惯例接轨。我国保税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运作,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保税区的认识也逐步深化和统一,因此,尽快制定有关的全国性的政策法规是完全可行的。[5]
其次,实行适度的海关监管形式,简化货物的进出手续。海关对保税区的监管应以“境内关外”的区域性质为前提,逐渐与国际惯例接轨:一方面,对国外货物进入保税区,实行“管进不管出”,免关税、海关手续,只对货物实行入区备案,区内货物一般不再监管,随其在区内自由储存、流动,只有持有充分的理由才可进行检查。海关检查的重点放在货物出区进入国内市场的卡口上。对国内货物进入保税区视为出口,按出口货物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海关还应借助于全程计算机控制来实行监管,以简化货物的进出手续。当货物进出区时,海关人员通过电脑对货物入区进行登记,对出区货物进行核销,核销通过电脑检查其库存,将出口部分从库存中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