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方法论文_吴晓静

探讨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方法论文_吴晓静

(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治疗部 安徽 铜陵 244000)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康复护理法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护理疗效情况。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中风恢复期患者60例平分为两组。护理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康复护理方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生活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护理后,护理组ADL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护理前与护理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有利于中风恢复期患者快速的恢复,护理疗效显著,可在临床实际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中风;恢复期;中医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6-0278-02

中医谓“中风”,即脑卒中,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有关城乡合计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是我国死亡率与致残率最高的疾病类型[1]。中风恢复期是指发病后两周至半年内时段,在此期间给予患者康复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预后有重要帮助。我院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采取中医康复护理方式在中风患者康复期进行干预,取得良好的护理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中关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1],排除意识与认知不清患者,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确诊的中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分为两组。护理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在47~78岁,平均年龄(62.5±2.5)岁。病程在2~7个月,平均病程(4.2±1.6)月。

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在46~76岁,平均年龄(63.2±2.6)岁。病程在2~8个月,平均病程(4.8±1.3)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例如对患者各项体征的定时定期检测,向患者指导关于恢复期的用药与康复的注意事项。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康复护理方式干预。主要包括:(1)饮食护理:中风恢复期应加强滋肝固本、健脾通络的饮食调理。气虚血瘀患者应多食红豆山药薏仁粥、桂圆莲子粥、丝瓜、白菜、木耳等食物。阴虚风燥者应多食百合莲子粥、冬瓜绿豆汤、木耳、黄瓜、青菜等清热养阴类食物,少食牛羊肉、鸡肉、韭菜、大葱等辛辣生热性食物。痰瘀阻络者益多食素食蔬菜,例如冬瓜、黄瓜、芹菜、山楂等除湿降火食物,并注意饮食规律性,少食多餐,忌生冷辛辣刺激食物。(2)针灸推拿护理:根据患者不同症候类型选取相应的穴位及按摩部位,配以适宜的针灸方式与按摩手法进行治疗。遵循补健侧、治患侧的原则,例如针对尿失禁患者,可选取中极、曲骨、关元、三阴交处扎针;便秘者可加针外归来、丰隆等穴位。对肌肉萎缩瘫痪肌可以攮、按、揉、捏的方式进行按摩,以促进患者肢体血液循环、减少肌肉痉挛。(3)中药熏洗护理:配以黄芪、麦冬、单身、桃仁、地龙等组方煎制后取温液熏洗患者面部及四肢,每日睡前一次,每次15~20分钟,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比较两组患者在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差异。

ADL评定参照Barthel指数制定[2],总分为100分。患者自评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自理能力越高。向患者发放SF-36生活质量量表,根据患者在角色、情绪、社会及躯体四个方面的自我评估进行评定,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ADL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

护理前,两组患者ADL、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护理组患者在ADL评分(88.9±6.3)分、生活质量评分(85.4±6.5)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ADL评分(72.1±5.8)分、生活质量评分(66.7±6.2)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中医康复护理以“整体观念、辨证施护”为原则,并根据患者具体特点对症而治[3-4]。中风在中医学中被认为与脏腑功能失调、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有关联。中医辩证施护可采用调整饮食、针灸推拿等方法调理机体功能,改善患者病症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护理组患者在ADL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中医康复护理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中风后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与综合生活质量。中医康复治疗从控制患者饮食到针灸按摩,均在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特征下采取的适宜康复手段。例如干预失眠患者时,可选取百会、涌泉等穴位按压,使患者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对肢体瘫痪的患者,可采用针灸与按摩的双重康复方法进行治疗,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防止肌肉的萎缩及关节的畸形。食疗与中药煎制熏洗均能益气养血、活血通络、祛风去湿,根据患者具体病症选取合适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能加速患者机体机能的恢复,且无口服西药存在的药物耐药性与副作用。王红琳等人也在有关研究中提到:中医康复疗法以食疗和针灸按摩为主要手段,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可适用于绝大多数的人群[5]。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康复护理方式干预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可在实际护理中广泛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朱俊燕.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3(21):3314-3315.

[2]郑玉红,程海英,李伯华.中风恢复期病人的中医康复护理[J].全科护理,2010(19):1704-1705.

[3]刘维秋,张义文,钟平.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对策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1):80-81.

[4]刘永环.老年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效果观察分析[J].光明中医,2015(11):2431-2432.

[5]王红琳,夏艳春.中风恢复期病人的中医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探讨[J].新疆中医药,2015(06):65-66.

论文作者:吴晓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  ;  ;  ;  ;  ;  ;  ;  

探讨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方法论文_吴晓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