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分类的思考_高等学校论文

关于高校分类的思考_高等学校论文

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分类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普通高等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截止1995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053所,在校生平均规模已达2757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到2000年学校平均规模,本科院校达到3500人以上,专科学校达到2000人以上”。但是,在经历了高等学校数量大发展及确立了高等教育规模经济内涵发展模式之后,高等教育界仍存有许多困惑,“各高等学校之间界限不清,分工不明确”即是其中之一。如何制订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已成为高教界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历史上对高等学校分类认识上的局限与进展

我国历史上主要沿着两个体系对高等学校予以分类:(1 )确立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54~1979年,国家共确立9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2)按学科门类划定各高等学校。 全国普通高校主要分为综合大学、理工院校、农业院校、林业院校、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语文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体育院校和艺术院校,基本上与工科、农科、林科、医药、师范、文科、理科、财经、政法、体育、艺术11大学科门类相对应。如此分类的主要优点是:重点突出,便于将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重点支持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科类清晰,便于对学科专业予以统筹。主要缺点是:缺乏竞争,等级差异的存在,使非重点院校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模式趋同,各类高校的办学模式、管理模式及人才规格无太大差异,特色不明显;分工不明,许多重点高校同时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和大专生,办学层次混乱;盲目升格,热衷于专科院校升本科院校、本科院校增设研究生学位点,而不是踏踏实实努力在自己的层次上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学科单一,除综合大学外,其它院校均可纳入专业院校的范畴。许多条件很好的重点高校也局限为单科性学校,不利于边缘学科的产生及综合性重大科研成果的突破。总之,主要缺陷为高等学校设置不规范、特色不明显,不同学校同一专业的毕业生可替代性太强。

笔者认为,80年代以来我国涉及高校分类问题的认识有三次重大的突破:(1)在高校设立研究生院。1984年和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分别发出通知,在北京大学等33所高等学校建立研究生院。这使得一批高校成为培养博士、硕士的主要基地。(2 )提出了实现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想。自高等学校数量大发展之后,1986年起国家即开始重视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采取在校生规模和新设置学校“双紧”的严格控制政策,以促进高等学校规模效益的提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远景目标》还进一步指出:“九十年代的教育发展要把提高质量和效益摆到重要位置”、“要调整宏观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3 )明确高等学校要分成教学科研型和教学型两大类。1995年,李岚清副总理在多次讲话中均强调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高等学校应分为教学科研型和教学型。可以说,这一思想与经济学中的范围经济理论一脉相承。

二、对国外高等学校分类的借鉴

一个国家的高校类别与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及科技文化传统等多重因素有关。因此,每个国家均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中并也蕴涵一些普遍性的规律。

美国:高校可分类为(1)研究型大学,学术水平很高,重视教学,但更强调科学研究,每年授予博士学位数的最低标准是50个,好的达数百个。(2)博士授予大学,规模较大。分两类,第一类每年在5个以上学科领域至少要授予40个博士学位;第二类每年在3 个以上学科领域或至少要授予10个博士学位或在一个以上学科领域授予20个以上博士学位。(3)综合型大学,学科比较齐全,覆盖文、理、工、农、 商等领域,最高学位硕士。(4)普通四年制学院,规模较小,以文理科为主,最高学位一般学士。(5)社区学院及专科学校, 为大专层次普及型高等教育。社区学院分学术型和职业型两种,学术型的毕业生可转入大学三年级继续学习;职业型的课程设置完全针对社区需要,便于毕业生就业。这五类高校的教育目标,与全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相适应。同类高校竞争激烈,但不同类别高校之间并不展开真正的竞争。

英国:(1)古老大学,历史悠久,久负盛名,高居学术塔尖, 如牛津大学被称为政治家的摇篮;剑桥大学则被称为科学家的摇篮。(2)城市大学,设在重要的工业城市,与本地区的工业、经济建设有密切联系。(3)新大学,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设在中小城市郊区, 主要为激增的中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入学机会,其次是为革新大学教育,防止过早或过分的专门化倾向。(4)技术大学及多科技术学院, 主要面向工商界。(5)高等教育学院,主要培养师范专业人才。

日本:高校由国立、公立和私立三部分构成。(1 )国立院校满足国家政府的需要,由文部省领导;(2)地方院校满足地方的特殊需要,由都道府县建立;(3)私立院校满足非政府部门的需要, 如一些工业企业的人力需要等。这三类学校之间存在着等级差异。

德国:把高校分为两大类:(1)学术性高等学校,如综合性大学,几乎包括所有的专业领域(但一般不含工程技术专业),规模很大。技术大学和技术学院——按照技术和工程学科设置系科,主要面向工业发展的需要。(2)非学术性高等学校——高等专科学校, 注重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为职业实践做准备。由于其毕业生就业机会多,入学竞争非常激烈,因此许多学科不得不采取限额招生。

法国:高教机构分为三大类型:(1)综合大学,主要培养国家的科学研究人才以及教师,开设文、理、法、经、医、药等专业,着重于理论及基础学科的知识传授与研究。高中毕业会考通过者均可注册入学,属“开放型”大学。(2)高等专科学校,直译为“大学校”, 主要从事应用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培养工商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某些方面的国家官员。这类学校的水平高于大学的本科生教育,需经严格选拔,学生毕业后求职有保障,属“封闭型”大学。(3 )短期职业技术学院,改善大学就业状况的产物,培养介于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工程师和技术高中毕业的技术员之间的高级技术员。

比较五国高校的分类状况,可归纳出如下特点:(1 )国家能提供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以满足社会与学生的不同需求;(2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有合理的分工,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重点与特色;(3)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如博士生)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专科生)具有不同的规律,对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较低,放在不同的学校进行;(4)各类学校之间呈现互补关系,彼此不可替代;(5)学校自身合理定位,注重办出特色,不盲目求大求全。

三、高等学校分类的理论依据

高校分类的宏观理论基础为经济学中的资源有效配置理论,微观理论基础为范围经济理论。

资源有效配置是关于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乃至杜绝资源的闲置及对资源的滥用的理论。资源的有效配置首先需要掌握三种信息:(1)用来引导资源配置决策的偏好函数。即社会需求包含哪些项目,各个项目对社会总效用的意义有多大。(2)生产函数。 在某种生产(教育)技术条件下,生产某一数量的某种物品(毕业生、科研成果等)需要消耗哪些资源,各种资源需要消耗多少。这一问题涉及到规模经济的有关理论。(3)各种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即哪种资源更为贫乏,哪种资源更为充裕。之后,借助于一个计算价格体系予以合理的经济计算,即可得出在各种资源配置方案中,哪些社会需求得到了多大程度的满足,某种资源消耗了多少。

范围经济是与规模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因生产(经营)几种有关的物品或服务而引起的节约。在经济生活中,规模经济的概念容易为人们所接受,而范围经济的概念则长期为人们所忽略。例如有关学者曾尖锐指出目前我国企业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 )将规模和规模经济等同起来,以为规模越大越好;(2)知道规模经济,但不知道范围经济;(3)一味追求多样化生产。范围经济的发生, 是因为一个企业内部几种产品的生产可以分享共同的信息、机器、设施、设计、营销、库存等。同规模经济一样,范围经济也在一定的产量限度内存在,并且同市场需求有关。

依上述经济理论,对高等学校分类的研究应考虑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结构;高等教育三大职能对教育资源的共享、有效组合与匹配;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大专生的培养对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共享;专业有效跨度及其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五个方面。

高等学校分类的主要分析手段是聚类分析。借助于系统分析中的有关聚尖模型,依据社会需求及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情况,对专业设置予以有效调整,对高等学校作出合理分类。在此基础上,根据各类学校不同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实施相应的发展战略。

四、对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设想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及人才需求的一般规律,结合“211 工程”的建设目标,按范围经济的观点可将我国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四类。具体设想如下:

1.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仍为这类大学的三大基本职能,因此,不能理解为不搞教学。本科生教学质量是大学学术声誉的基础,美国卡内基分类中,研究型大学的第一点即是提供全面的学士学位课程。但称研究型大学即反映了其科研倾向与目标。这类大学明显的特征是学科综合性强,学术水平高,每年授予的博士学位数多,培养的人才层次为本科及本科以上,其中,研究生要占到20%~25%甚至更高,满足的是社会对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和研究型成果的需求,主要面向全国。

2.教学科研型大学。这类大学的教学层次以本科生、硕士生为主,个别行业性较强的专业可招收少量的博士生,但不培养专科生。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这类大学有点类似于“中等规模企业”,没有领先的垄断优势但要有与其类似的组织结构。高不成低不就,容易陷入低效率和低效益的困境。因此,这类大学依据其自身特点,发展战略的选择可能会多样化,主要面向国家大经济区域及部分特殊行业。

3.教学型本科院校。以本科生教学为主体,特殊情况可培养少量硕士生或专科生。在其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同时满足学校规模效益和专业规模效益是这类学校提高效益的主要手段。因此,拓宽专业面、大幅度提高规模效益,是这类高校发展的战略选择,主要面向本省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4.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适应多样化高层次职业岗位需要、满足规模效益是这类学校管理战略的基本选择。这类院校的主要面向是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具体到哪所大学归属于哪一类别,则应依据自身实际状况及所处环境而定,盲目跨越并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国家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协同提高。

标签:;  ;  ;  

关于高校分类的思考_高等学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