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宾 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后奕中学 065600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河北省中考文科综合实施了开卷考试,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更丰富、更新颖,让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更广阔、更灵活。
关键词:新课程 思想品德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河北省中考文科综合进行了重大改革,实行了开卷考试。这一考试模式的转变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对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开卷考试后,如何切实加强思品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
一、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在闭卷考试模式下,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过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一讲到底,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则扮演着教学活动“主宰”者的角色。其次是片面认为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学生成了记忆的机器,而教师成为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监工。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淡化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实行开卷考试后,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樊笼中解放了出来,这为思想品德课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首先,要牢固树立主体意识。现代教育理论指出,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起主导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各种手段来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其次,要把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摆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突出位置。在课堂教学中要把书本知识作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采用多种手段把它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突破传统思维方式,构建开放式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大胆使用符合素质教育和开卷考试的“质疑——探索——转化——强化——创造”的开放式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这是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实效的关键。
第一,要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辩证统一,由“教师一言堂”向“师生合作型”转变。在课堂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用心去学习、去体验、去创造,师生之间不断互动、碰撞,不断迸发智慧的火花。这种师生合作型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人格得到尊重、观点得到理解、问题得到解决、参与得到支持。
第二,要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要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觉悟的提高有机统一起来,利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以及书本上的材料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这是思想品德课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后归宿。
第三,要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受闭卷考试模式的影响,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十分僵化,在教学上往往具有注入、封闭和粗放经营的特点。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觉得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缺乏生机和活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变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培养。
三、多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
在闭卷考试模式下,学生即使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但由于考试的压力,他们上课也只能专心听讲。但实行开卷考试后,学生在思想上松懈了下来,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思想品德课听与不听一个样,反正到考试的时候可以抄书本和资料。在这种消极观念影响下,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积极性、主动性,思维处在停滞状态,作业马马虎虎。这种现象在学生中普遍存在,不仅与实行开卷考试的初衷背道而驰,而且严重影响到思想品德课中素质教育的实施。那么如何来改变这种现状呢?
首先,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实验、虚拟、形象、问题、音乐等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去探究、深思、发现和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可以尝试“小品”教学、组织漫画教学等形式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还应注意关心时事、社会热点,把它与所学知识相联系进行分析,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可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使教学更形象、直观和生动。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参与设计制作和操作;同时要注意各个环节的科学性,要体现师生的创造性劳动。
总之,开卷考试为思想品德课实施素质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为教师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张凤芝 政治课开卷考试后的思考与应对[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04。
[2]王西亚 初中政治开卷考试价值初探[J].新课程研究,2004,01。
[3]陈振环 应对政治开卷考试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4,10。
论文作者:杨继宾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思想品德论文; 学生论文; 考试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课教学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