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士职业危害因素现状分析论文_沈兰

沈兰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急诊科 上海2017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本院急诊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现状的进行调查及分析, 制订相应的防护对策,使急诊护士得到更好的防护。方法:通过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本院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了解其对职业危害的认知及现状。结果:此次调查中,在护士对急诊科职业危害因素的现状排序,将社会心理方面的压力排在首位的,有77 例,占89%,其次为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的污染,以及锐器伤等。结论:通过职业危害因素现状分析,提高急诊科护士自我保护意识,运用防护措施降低急诊护士的职业危险。

关键词:急诊护士;职业危害;社会心理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403-02

引言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急、危、重症患者集中、病种多、突发事件多、抢救和管理任务重。而急诊科护士承担着抢救、留观、输液、注射以及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任务,工作压力大、日常生活紧张、无规律,加之个人防护意识淡薄或防护知识缺乏,会造成各种不同的职业性损伤。通过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急诊护士对急诊常见职业危害因素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其身心健康的职业危害因素现状。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对至2013年12月底,急诊科在岗≧1年的护士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 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共发放调查问卷90份,有效问卷86份,有效率95%.调查内容包括:年龄﹑职称﹑婚姻状况﹑等基本资料,以及对急诊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等的知晓情况及影响急诊护士身心健康的职业危害因素现状。

1.3被调查者年龄、职称分布 86例被调查者中,护士23名,护师51名,主管护师12名。其中22~26岁的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27~31岁;居第三位的是32~36岁。三者之和为70例。

2.结果

2.1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的知晓情况 86例被调查者中,对急诊科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等知识,了解及基本了解60例,占69.7%,不是很清楚及不知道26例,占30.3%。其中, 22~26岁不是很清楚及不知道23例(见表1)。

2.2 职业危害现状 调查中发现,在影响急诊护士身心健康的职业危害因素现状排序中,将社会心理方面压力排在首位的,有77例,占89%,其次为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的污染,以及锐器伤等。

3 讨论

3.1 调查发现, 影响急诊护士身心健康主要的职业危害现状分析如下:

3.1.1 社会心理压力 急诊科护士经常面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精神高度紧张,病人多的时候,一时无法满足病人的要求,往往会受到病人和家属的指责与刁难。夜间急诊,经常会接收一些酒精过量、车祸、打架、甚至吸毒的患者,这些患者或家属往往情绪激动,不讲道理,动不动会辱骂或殴打护士。而目前的医疗大环境恶劣,护患关系紧张,患者与医院之间的信任度下降。而急诊护士的所有操作都在患者及家属的注视下进行,心里压力可想而知。在类似情况下,护士成为弱势群体,不仅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还会导致严重的心理创伤[1]。同时,护士三班倒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护士在工作、家庭、学习三者间要寻找到平衡点。据资料报道,80%以上的护士不愿从事急诊护理工作,从事急诊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80%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72%有疲劳感。40%情绪不定,20%易激怒[2]。在此次调查问卷中, 89%的护士将社会心理方面的压力排在首位,这也与近几年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有关。

3.1.2 生物方面的危害 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护士为了争取抢救时机,往往来不及进行有效的自我防护便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而这些急诊患者往往病史、既往史不清,不知道是否有传染病,有些患者还故意隐瞒病史。因此,急诊护士获得疾病感染的危险明显高于同行。此外,本院地处上海城郊,病人来源以农村为主,每年收治不少数量的口服农药中毒病人,在为病人进行催吐洗胃时,毒物污染空气,特别是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其毒物挥发性强,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吸收。据相关报道,一般认为毒物由肺部吸收的速度比经消化道吸收的速度快20倍左右。仅次于静脉注射的吸收速度[3]。

3.1.3 锐器伤及电离辐射在抢救病人时,由于时间紧迫、药量又比较多,护士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往往会追求速度,疏于自我防护,极易受到锐器的伤害,从而导致感染的危害性高于其他各种接触性感染,也是造成医护人员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4]。这就需要医院不仅要有一套完善的锐器伤报道及处理流程,最大程度的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更要从源头上寻找原因,并要求护士养成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另外,由于急诊室经常有床边X线检查,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电离辐射,应配置足够的移动铅板。

3.1.4 化学消毒剂 护士是各种化学消毒剂、化疗药物、PVC一次性用品的最经常、最直接接触者,长期的接触对呼吸道、皮肤、眼睛、神经系统等均有不良的影响,长期吸收可致中毒。[5]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在物品及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方面,医院将大部分的工作安排给中心供应室,从而减轻了护士的工作,也减少了消毒剂对护士的影响。在化疗药物的配置方面,也有专门的配置包及污物处理箱,同时,建议医院尽快设置静配中心。

3.1.5 体位性损伤 搬运重物和弯腰操作时护理人员常处于一种强迫体位,由此引起的腰椎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发生率为8.4%[6]。由于长期站立、给患者过床、弯腰过多等造成的腰椎劳损和静脉曲张等已经影响到很多护士的健康。

3.2 调查发现,随着医院对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的重视,大部分护士对自己岗位常见职业危害因素的知晓度较高,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低年资护士在职业危害相关知识的掌握度远远低于高年资护士。在之后的工作中,应重点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

3.3 对策

3.3.1 心理减压 通过问卷调查,找出不良因素,并予以去除,缓减护士心理压力,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教会护士自我调节及减压方法,积极参加社区及单位的业余活动,学会沟通,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性化管理,护士长合理排班,人员配置合理,避免超负荷工作。及时解决护士的困难,帮助协调好工作、学习及家庭的关系。

3.3.2 加强教育,每年安排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加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规范书写,规范操作。

3.3.3 护士在护理操作中,一旦发生锐器伤,严格按标准预防操作,并及时上报。

3.3.4 医院在硬件上满足临床一线的需求,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具,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并严格落实。

4、结论

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健康、工作安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急诊护理工作的质量。通过职业危害因素现状分析,提高急诊科护士自我保护意识,有效运用防护措施降低急诊护士的职业危险。

参考文献:

[1] 王改平,郭建琳.急诊科护士的压力及应对措施[J].家庭护士,2007,5(4B):62.

[2] 廖文丽.急诊护士潜在的健康问题及自我防护[J].职业与健康,2004,20(4):139.

[3] 沈晓芳.急诊护士加强自我防护的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6B):1672.

[4] 杨辉,归冬梅,叶丽萍.临床护士锐器伤的现场调查及防护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25(10):20-22

[5] 李玉环.护士行为职业有害因素的调查研究[J].现代护理,2003,9(2):114—115.

[6] 戴青梅,王立英,刘素英,等.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2~534.

论文作者:沈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9

标签:;  ;  ;  ;  ;  ;  ;  ;  

急诊护士职业危害因素现状分析论文_沈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