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防政策调整及其对东亚安全与合作的影响_军事论文

日本国防政策调整及其对东亚安全与合作的影响_军事论文

日本防务政策调整及其对东亚安全与合作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亚论文,防务论文,日本论文,其对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313.5,E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774(2006)03-0066-03

日本在历史上曾多次对邻国发动战争,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而战后以来日本国内一直存在着否认侵略战争历史的逆流。对于这样一个国家,其政治和安全防务政策的调整及其走向无疑会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其周边邻国的高度关注。正如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所指出的:日本不是一个普通正常的国家,它很特别,有必要记住这一点。本文旨在分析日本政治的右倾化及其防务政策的调整,指出其对东亚安全与合作所产生的影响。

一、日本防务政策调整的思想与政治基础

冷战结束以来,以日本社会党为代表的左翼政党力量遭到严重削弱,已难以构成对日本政治的制衡作用。日本政治不断趋向右倾化,并成为日本执政者的政治选择。日本政治右倾化作为其安全防务政策调整的思想与政治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否认侵略战争历史。战后以来,日本国内一直存在着否认侵略战争历史的逆流。就连被认为曾经在中日建交问题上做出重大贡献的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在建交谈判过程中也从未承认过日本侵华战争是侵略战争,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那场战争”给中国人民“添了麻烦”。20世纪80年代,日本国内屡次出现否认侵略战争历史的事件,如1982年和1986年的两次“教科书事件”,1985年中曾根首次以内阁总理大臣的身份参拜靖国神社,1986年和1988年出现了两次因内阁成员发表否认侵略战争历史言论而被迫辞职等等。

冷战结束后,日本国内对侵略战争历史的否认更加频繁并日趋升级。1994年5月,日本羽田内阁成立不到一周,新进党议员、内阁法务大臣永野茂门便发表谈话,声称“南京大屠杀是捏造的”,“侵略战争的说法是错误的,日本没有占领那些地方,而是为了解放殖民地。”[1] 后永野因遭受舆论谴责而被迫引咎辞职。事隔不到三个月,1994年8月,村山内阁环境厅长官、自民党议员樱井新又为日本的侵略战争历史辩解,声称:“与其说是侵略战争,毋宁说所有的亚洲国家托它的福,从欧洲殖民的统治下获得了独立,应该感谢日本。”[1] 这一狂言和谬论再次引起日本国内和国际舆论的谴责,迫使樱井辞职。

参拜靖国神社是日本政要美化或否认侵略战争历史的又一举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出现了参拜靖国神社热,以自民党议员为主的人员组成了“参拜靖国神社联盟”。1997年4月,在这一联盟基础上,又组成了超党派的“大家都来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之会”。特别是2001年小泉纯一郎任首相以后,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的活动不断升级。自2001年8月13日小泉首次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以来,到2005年10月,已经连续5次参拜。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小泉超过了历届日本首相。这充分反映出当今日本政治右倾化急剧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纵容右翼势力发展。1945年日本战败后,曾经为日本的侵略战争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二百多个右翼团体全部被勒令解散,但不久由于美国占领当局对日政策发生变化,逐渐放松对右翼势力的整肃,致使日本的右翼团体死灰复燃,并在日本社会不断扩大其影响。据统计,日本全国在自治省登记的右翼团体已达1900多个[2] 49。虽然这些团体规模大小不一,活动手法各异,但其追求的目的却基本一致,即鼓吹天皇崇拜和国家主义,拒绝承认侵略历史,反对战争道歉,要求修改宪法,扩充日本的军事力量,试图再现战前大日本帝国的“辉煌”。

第三,强力加速修宪步伐。二战结束后,日本制定了保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和平宪法”,被视为“和平宪法”精髓的第9条规定:“日本国民真诚地企望以正义和秩序为基调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和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交战权。”[3] 324从日本战后国内的情况看,“和平宪法”产生了重大作用,使日本走上了一条不同于战前的和平发展道路,也为维护亚洲的和平做出了贡献。

然而,战后以来,日本自民党中的右翼保守势力一直都没有放弃抛弃“和平宪法”并为此图谋了50多年。自民党先后上演了三次闹剧,但均遭失败,其中一位首相被迫下台。冷战结束给日本右翼势力推动“修宪”提供了契机。在日本执政集团的某些人看来,随着日本战后经济的快速崛起,“和平宪法”的理念和规定是日本成为以军事实力为后盾的政治大国的障碍,因此一直谋求突破“和平宪法”。1997年日本“和平宪法”实施50周年,日本政坛要求讨论宪法的调门迅速提高。2001年1月,日本众参两院设立了宪法调查会,同时执政的自民党为修宪大造舆论。小泉就任首相后更是大力推波助澜,强力加速修宪步伐。日本借朝鲜核开发和导弹问题大造日本遭受朝鲜威胁的舆论,并企图借此造势,突破日本“和平宪法”中关于“禁止集体自卫”政策的限制。

2003年5月和11月,日本首相小泉两次扬言要修改宪法第9条“日本不保持战争力量”的规定,并提出要为自卫队正名,声称“自卫队就是军队,这是常识”。2005年11月22日,日本自民党正式推出了《宪法修正草案》,成为日本右翼政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草案对宪法第九条进行了大幅修改,将日本自卫队升格为“自卫军”,并将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从而为日本走向军事大国铺平了道路。

二、日本防务政策的调整

第一,突破“专守防卫”限制。“专守防卫”战略是日本政府根据1957年制订的《国防基本方针》,于1970年正式提出。一般来说,“专守防卫”的地理范围只能限定在“日本国土及周边”,行使防卫力量的条件是“受到对方武力攻击以后”。日本历年的《防卫白皮书》都采纳了这种“受到武力进攻以后才能行使防卫力量”的定义。但是随着日本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崛起,日本已开始突破“专守防卫”战略。日本1995年制订的新“防卫计划大纲”和1996年制订的新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等军事活动纲领已经将日本自卫队的作战区域由“国土”扩展到“周边”甚至更远的区域,将行使武力的时机从“遭受敌人入侵后”提前到“受到敌人威胁时”。日本前防卫厅长官石破茂和前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均声称,“专守防卫”并未对地理范围做出限定,“当敌人为攻击我国而向导弹注入燃料时,即应视为发起了进攻”,“可以行使自卫权”[4]。2003年6月,日本参议院“确立新世纪安全保障体制年轻议员会”发表声明,明确要求政府重新考虑修改“专守防卫”战略和“禁止集体自卫”政策[4]。

第二,凸显“先发制人”意图。日本政府认为,面对当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复合式威胁,日本不能先忍受第一波打击再进行反击,而应该拥有攻击敌人基地的能力,以自己的打击能力对紧急非法侵害日本安全的敌人,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目前,日本大力发展技术化、超大型化和远洋化的先进武器装备,自卫队装备了空中预警机、空中加油机、“宙斯盾”级导弹驱逐舰、军事侦察卫星等,从而进一步将其防卫力量由“本土防御型”向“海外攻击型”转变。日本防卫厅2003年发表的《防卫白皮书》表明,日本已经把自卫队的防御重点从防止外敌登陆入侵转变为阻止外敌从空中和海上对日本发动攻击。日本还颁布了与“有事法制”相关的3项法律,规定当“预测到”将发生紧急事态的情况下,自卫队可实施先发制人的攻击。

第三,构建攻防兼备体系。日本政府在2003年12月19日举行的安全保障会议和内阁会议上正式决定,从2004年起开始建立导弹防御体系。日本政府为此在2004年度的财政预算中拨款1000亿日元,作为建立这一导弹防御体系的部分资金。日本政府认为,由于自卫队走出国门,日益参与地区争端和冲突的解决,必然会和美国一样树敌过多。因此,日本自卫队在前方进攻别国的时候,也有后院起火的可能性。建立导弹防御体系后,可以使自卫队攻防兼备,在稳固后方的基础上更大胆地在外执行任务[5]。另外,要想有效防御对方的导弹,必须充分了解其性能,掌握更新的导弹技术,这样就容易进行攻守转换,通过开发技术过硬的导弹防御体系,掌握更尖端的导弹技术,从而生产出别国更难防御的导弹。因此,日本参与并努力构建导弹防御体系,在防止别国导弹进攻的同时,也有利于日本开发出更有效地打击别国的先进导弹。

三、日本政治右倾化及其防务政策调整对东亚安全与合作的影响

第一,日本政治右倾化不仅极大地影响着日本国内政治的走向,而且也加深了东亚主要国家对日本的不信任感。政治互信是国与国之间开展广泛、有效合作的前提和基础。缺少互信,国家间合作即便存在,也难以进一步深入发展。目前在日本政府和右翼势力的影响下,日本大多数国民已经容忍政府和右翼分子的行为,这极大地影响着日本与其周边邻国关系的正常发展。如日本政府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行为,给中日两国人民在情感上人为地设置了一条巨大的鸿沟。自2001年以来,中日两国高层互访几乎中断。中日之间由“政冷经热”向“政经双冷”发展。日本与韩国、朝鲜等国在历史问题上也出现巨大分歧和矛盾。日本与朝鲜至今没有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而日本与韩国在国民感情的交流方面也存在障碍。韩国对日本始终抱有戒心,这两个东北亚较为发达的国家有一种“邻居但非朋友”的微妙关系。这些均不利于日本与东亚地区国家和平共处,也不利于日本与东亚各国经济和文化交流。早在1988年5月日本政府就提出建立“东亚经济圈”构想,但这一构想至今举步维艰、难以实现。因此,东亚国家对日本的不信任感极大地妨碍了整个东亚地区政治、经济及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日本防务政策调整对东亚和平与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就日本军事力量的现状与潜力而言,日本自卫队已经具有相当规模,远远超出“自卫”的范围。日本自卫队武器装备的高科技化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其军费开支从1983年起超过德国、法国和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军费大国,年均高达约500亿美元。日本陆上自卫队所拥有的主战坦克数量超过了英国和法国;航空自卫队的作战飞机数量接近英国和意大利;海上自卫队的规模也超过了英国和意大利,其实力仅次于美国海军。而日本用于发射卫星的Ⅱ-2、M-5和N型运载火箭,可以在一夜之间变为远程导弹。此外,日本还是一个潜在的核大国。日本政府高官认为,如果需要,日本可以在三到六个月内生产出150至200颗原子弹。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将其不断扩展军力的举动归结于中国军事力量的增长。《2005年日本防卫白皮书》声称,近5年来中国国防费用持续增长,对日本的军事威胁不断增强。日本要密切关注中国的军事动向,尤其要警惕核武器、导弹和海空军力量的现代化发展。《2006年日本裁军白皮书》又宣称,某些邻国军事力量的提升对日本国家安全构成直接挑战。这显然是暗指中国,其用意在于继续鼓吹“中国威胁论”。由此可见,日本实际上是以“中国军事威胁”为借口,大力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

日本军事力量的急剧增长,不仅直接威胁着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给东亚各国带来极大的安全疑虑,而且由于历史上东亚各国曾遭受日本侵略之苦,这就使得东亚各国面对日本的强大军事压力,必须考虑防止日本的再次侵略问题,由此不得不加强和发展军事力量以保卫自己的国家安全,这对东亚地区安全将会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总之,曾对亚洲地区发动侵略战争而至今却拒不承认侵略罪行并不断美化侵略战争,军国主义思想远未肃清,政治右倾化不断加剧和对防务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日本,已经对本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构成了威胁。这不能不引起亚洲人民的高度关注。

标签:;  ;  ;  ;  ;  ;  ;  ;  ;  

日本国防政策调整及其对东亚安全与合作的影响_军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