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聚敏[1]2001年在《雷达天线型面检测精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激光检测整体雷达技术研究是为满足对雷达天线反射体在工作状态下的型面精度检测的需要,而对雷达天线型面精度检测技术进行精度分析也是相当重要的。 本文是在概述型面检测的各种方法及其检测原理和适用局限性的基础上,主要对采用激光非接触式精密检测的光学方法进行天线型面精度检测作了分析。该法是采用以定基线前方交会原理为基础的电子全站仪叁维工业测量系统进行空间叁维坐标点的测量,然后用相应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来获得型面精度测量结果的。文中同时对这种天线型面精度检测方法的精度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并主要对系统定向最佳方案的选择、前方交会最佳图形的选择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等有关问题作了具体的分析、计算或实验。
徐荣伟[2]2002年在《雷达天线型面检测的数据处理》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解决的是架设状态下大型双弯曲渐变雷达天线型面检测的数据处理。雷达天线检测原理是由激光目标发生器投射光点,两台电子经纬仪前方交会测量,得到采样点的叁维坐标值,再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最终对天线面的变形情况和蒙皮表面加工误差作出评价。雷达天线处于架设状态下,由于自重变形导致实际面形偏离理论面,造成变形系统误差;而蒙皮表面加工及焊点接触不良则造成天线面的随机误差。 本论文的数据处理过程主要包括:一,实现测量数据的坐标转换,将测量数据从测量坐标系转换到设计坐标系;二,求出天线面的变形系统误差;叁,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天线面模型,求出各点的随机误差值,用统计的方法取其均方根作为标准偏差,并最终求得天线面的型面误差值。 通过与水平状态下天线面的型面误差值进行比较从而说明这种数据处理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施兆昌, 张映强[3]2003年在《多频段雷达天线制造缺陷与误差解析》文中提出某雷达天线是一个多波段复合共径反射面天线,口径尺寸较大,制造精度要求高,并保证与馈源协调性好。针对该天线的结构特点和制造典型工艺方法,本文提出了包络夹具设计调整的创新思路,以克服制造缺陷,满足天线均方误差及其分布特性的各项要求,并确保批量生产质量一致性。
陈兴权, 王解先[4]2008年在《雷达天线型面测量拟合算法》文中提出雷达天线长期处于架设状态容易产生变形,为了确保整个雷达系统处于良好运行状态,需定期对天线面进行检测。目前已有的曲面拟合方法往往无法得出曲面的标准方程参数或者得到的参数拟合精度不高。利用一般二次曲面和特征值条件对雷达天线椭圆抛物面方程进行拟合,并阐述了测量坐标与标准坐标之间的转换关系、特征向量与旋转角的关系,将天线椭圆抛物面方程的一般形式转化为标准方程格式。工程实例证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鞠金山, 汪方宝, 王亚峰, 武斌功, 杜雄荛[5]2008年在《大口径双弯曲碳纤维天线集成制造技术》文中研究指明大口径双弯曲碳纤维天线具有重量轻、刚强度高和曲面精度高等特点,适合应用于对重量控制要求严格的机载、球载雷达系统中。文中结合其特点,深入分析了影响碳纤维天线面精度的主要因数,如刚度、连接等影响;介绍了关键制造技术,如工艺流程优化、模胎设计、接口强化和精度检测等技术,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8 m×4.5 m碳纤维天线集成制造中,满足了重量、面精度和刚度等设计指标,电测性能优异。
程军政[6]2012年在《大型高精度赋形雷达天线制造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某新研的新型号雷达,采用了余割平方赋形的反射面天线设计,天线口径尺寸大,面型精度高,生产制造是一个难题。本文结合该天线的研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速度快、成本低,并可以满足精度指标要求的成套工艺解决方案,圆满完成了该天线的制造,并经反射面精度检测,以及天线电性能指标测试,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本文对天线制造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常规制造模式在骨架成形、焊接应力处理、肋板安装、网面成形及精度检测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不足,并以此引出了本文的研究主题。正文对该赋形天线的结构形式和工艺特性进行了仔细分析;围绕骨架制造、反射面检测技术、肋板成形及安装、网板形式及铺设等几个方面,针对常规模式的不足,提出了全套的解决思路和方案;最后以解决方案为主线,重点针对骨架成形和反射面装调等给出了具体的工艺方法,完成天线制造,并经实测达到了设计要求。本文采用通用工装和平面模板相组合的工装方案,避免了大型专用工装投入高、周期长的不足;提出双惰性气体保护焊工艺,有效控制了薄板焊接质量;引入频谱谐波时效技术,解决了焊接结构件的时效处理问题;引入双经纬仪测量系统,解决了肋板及网板高精度装调和检测的问题,实践证明该方案有效可行,专项投入少,见效快,对其它大型结构件的高精度组焊、装调等有非常强的借鉴意义。
杨志文, 王晋疆, 徐荣伟[7]2002年在《大尺寸工程型面检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大尺寸工程型面的高精度检测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利用电子经纬仪构成的交会检测系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检测系统的原理 ,分析了检测系统的精度并以一标准尺对检测精度做了验证。最后介绍了天线型面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张建柯, 许磊, 石伟[8]2017年在《机载碳纤维雷达反射面天线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简述了某型号雷达反射面天线的结构特点,并从材料选择、模具设计、天线结构优化和成型工艺等方面对天线成型进行了研究和讨论。采用热补偿方法对模具成型面进行了修补,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天线固化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天线厚度误差控制在±0.05 mm内,天线型面均方根差(RMSE)≤0.1 mm,天线副瓣电平为-30 db(34.468 GHz),结构、电气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过石正[9]2013年在《用光学仪器组装与检测阵面雷达天线的研究》文中指出裂缝波导阵面雷达天线组装与检测是雷达工艺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组装与检测精度直接影响到雷达天线的电气性能指标。针对某双脊裂缝波导阵面雷达天线的组装与检测工艺开展研究与分析,天线在垂直工位状态下,采用光学测量仪器等组成非接触式叁坐标测量系统进行组装与在线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天线型面误差能实现均方根σ=0.28 mm的先进水平,该组装与检测技术具精度高、效率高、成本低和实用性好等特点。
黄桂平[10]2005年在《数字近景工业摄影测量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论文根据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针对大尺寸测量的需求和应用,对八大类大尺寸叁坐标测量方法和系统的原理、特点进行了研究、比较和小结。论文主要围绕数字近景工业摄影测量中的几项关键技术进行了一些列的研究??基于摄影测量学科的测量理论、RRT标志数字影像的获取及高精度中心定位、数字像机的实验室及现场标定、相应像点的自动匹配以及测量网的优化设计等。论文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讨,并完成了相应的实验论证和实际应用工作。论文完成了以下主要工作:1.针对大尺寸测量的需求和应用,对八大类大尺寸叁坐标测量方法和系统的原理、特点进行了研究、比较和小结。并对数字近景摄影的发展、现状及与计算机视觉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阐述;2.从射影几何的角度来重新阐述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基础理论,详细阐述了单张像片摄影几何、双像立体几何与多摄站交会几何。针对近景摄影测量的特点总结、归纳了叁维坐标测量的原理及实现方法,提出了单摄站叁维坐标测量的新方法,并严格证明了法方程逐点法化、消元法的理论正确性;3.研究了定向反光材料的反光原理,利用定向反光材料制作圆形RRT标志,并对其反光特性进行了研究与实验。对RRT标志的“准二值影像”,采用梯度幅值法进行亚像素精度边缘定位后,再用椭圆最小二乘拟合标志中心,实现了0.02 pixel的定位精度;4.采用10参数的数学模型来补偿数字像机的系统误差,着重研究了试验场法和光束法自标定技术,并对普通数码相机和专业数码相机进行了一系列的标定试验,采取自标定技术可以显着提高测量精度;5.对编码标志的编码及解码原理进行了研究、试验与实现,对概略定向棒和辅助测量棒的原理进行了总结;采用多张像片的核线匹配实现了标志点的100%自动匹配;6.分析了测量网的几何图形对精度的影响,总结了网形设计的原则,并针对几种典型结构的被测物提出了具体的网形设计原则和方案,通过工程实例来例证了网形设计对测量结果的显着影响;7.将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成功应用于大型模胎面板检测、星载网状天线反射型面检测和InSAR基线动态测量中。
参考文献:
[1]. 雷达天线型面检测精度分析[D]. 张聚敏. 长春理工大学. 2001
[2]. 雷达天线型面检测的数据处理[D]. 徐荣伟. 长春理工大学. 2002
[3]. 多频段雷达天线制造缺陷与误差解析[J]. 施兆昌, 张映强. 雷达与对抗. 2003
[4]. 雷达天线型面测量拟合算法[J]. 陈兴权, 王解先.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8
[5]. 大口径双弯曲碳纤维天线集成制造技术[J]. 鞠金山, 汪方宝, 王亚峰, 武斌功, 杜雄荛.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8
[6]. 大型高精度赋形雷达天线制造技术研究[D]. 程军政. 南京理工大学. 2012
[7]. 大尺寸工程型面检测[J]. 杨志文, 王晋疆, 徐荣伟.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2
[8]. 机载碳纤维雷达反射面天线的研制[J]. 张建柯, 许磊, 石伟.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7
[9]. 用光学仪器组装与检测阵面雷达天线的研究[J]. 过石正. 电子工艺技术. 2013
[10]. 数字近景工业摄影测量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黄桂平. 天津大学. 2005
标签:武器工业与军事技术论文; 电信技术论文; 雷达论文; 天线论文; 技术原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