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创伤急诊滞留时间对抢救成功率影响论文_阳贤亮

宁乡市人民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湖南宁乡 410600

【摘 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急诊滞留时间对抢救成功率影响 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治疗的严重创伤的患者285例作为对象,根据急诊滞留时间以30min作为界定,滞留时间在<30min以内的患者分为A组,滞留时间在≥30min的患者分为B组,比较两组的滞留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285例患者的不同滞留时间和抢救成功率记录,A组患者滞留时间和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B组(p<0.05);急诊滞留时间对患者创伤的影响中,摔伤因素是占生存组和死亡组的最大因素,与创伤患者的生存状况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滞留时间在<30min以内的A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滞留时间在≥30min的B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所以有效控制滞留时间,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严重创伤;急诊;滞留时间;抢救;成功率

急诊滞留时间定义为:患者到达急诊科直至患者进入ICU或手术室的时间段[1]。急诊滞留时间和创伤后初始救治时间以min为计量单位进行统计。随着近几年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严重创伤患者人数出现逐年增长,尤其是摔伤的因素越来越多,而患者去医院进行就医,在急诊滞留的时间长短可影响患者的健康。因此,本文针对选取的285例严重创伤的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严重创伤急诊滞留时间对抢救成功率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治疗的严重创伤的患者285例作为对象,根据急诊滞留时间以30min作为界定,滞留时间在<30min以内的患者分为A组,滞留时间在≥30min的患者分为B组。A组255例,男188例,女67例,年龄(21-56)岁,平均(38.25±8.53)岁;B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2-61)岁,平均(47.54±6.3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复合严重创伤临床诊断标准。(2)能严格遵循医嘱完成有关护理工作。(3)均需要长期用药,能进行正常沟通与交流。

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异常患者。(2)不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的患者。(3)病历资料不全者。

1.3方法

当患者进入急诊后,应及时检测其脉搏、血压和呼吸情况等体征。详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性别、年龄、体重、病因、急诊滞留时间),根据患者实际创伤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2]。(1)患者出现休克的情况,则需要快速为患者输血和补液等操作。(2)若患者存在呼吸功能异常,则需要进行吸氧治疗和气管插管。(3)若患者出现骨折或者外出血情况,则需要进行简单的包扎、止血和固定。当患者确定病情之后,可进行手术或者转其他科室,完成后续治疗。

1.4观察指标

根据Glasgow评分、MEWS评分、ISS评分为评分标准,记录初始救治时间,急诊滞留时间,创伤严重度、并统计临床死亡人数[3]。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滞留时间和抢救成功率比较:

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285例患者的不同滞留时间和抢救成功率记录,A组患者滞留时间和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B组(p<0.05),详见表1

2.2影响创伤患者生存状况的单因素分析

急诊滞留时间对患者创伤的影响中,摔伤是占生存组和死亡组的最大因素,与创伤患者的生存状况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不同滞留时间患者抢救成功率对比[n(%)]

3、讨论

年龄是影响死亡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对于那些基础病变的患者,而60岁以上的患者会出现急诊滞留时间长,死亡率增高的现象。针对老年患者这种情况,应该接受更为迅速的治疗,急诊滞留时间应比年轻人更短[4]。本研究中,根据285例患者的不同滞留时间和抢救成功率记录,A组患者滞留时间和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B组(p<0.05)。而根据社会统计说明,严重创伤患者致伤主要原因是交通伤害和摔伤的因素,大多数为年轻人居多,而对于青年患者急诊滞留时间不是影响死亡的关键性因素,而是取决于创伤的严重程度、初始救治时间、以及严重外伤性脑损失。不同急诊滞留时间对患者创伤的影响中,摔伤是占生存组和死亡组的最大因素,与创伤患者的生存状况存在相关性[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不能过于强调缩短急诊滞留时间,导致必要的检查和急救不到位,规模性的将患者送达ICU或手术室,则更不利于患者下一步的治疗,而对于不稳定的头颈损伤患者,应尽可能缩短急诊滞留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6]。

综上所述,有效控制严重创伤急诊的滞留时间,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晓东,刘红升. 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早期救治的研究进展——团队模式、标准化细节[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5):553-556.

[2]张茂,赵小纲,白祥军,等. 努力提高综合性医院严重创伤急诊救治水平[J]. 中华创伤杂志,2017,33(11):970.

[3]赵晓东,刘红升. 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早期救治的研究进展——团队模式、标准化细节[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5):553-556.

[4]王飒,陈水红,金静芬. 急诊创伤团队的护理时效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16,51(7):811-814.

[5]谢江宁,梁亚鹏,苗振军. 急诊滞留时间对老年创伤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6):1446-1447.

[6]钟梅,黄丽. 整体护理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8):101-103.

论文作者:阳贤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严重创伤急诊滞留时间对抢救成功率影响论文_阳贤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