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动化技术在输配电和用电工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制定相应的策略来解决,提高这方面的水平,推动行业发展。本文通过对输配电和用电工程优势、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策略,以期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输配电;用电工程;应用研究
引言
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系统是今后我国电力系统主要发展趋势,由于老式电网无法可靠接入新型分布式电源、电能损耗较大、难以和用户之间进行实时互联,与现阶段经济发展严重脱节,无法适应社会对于供电质量、可靠性与节能环保提出的需要。作为自动化技术及其他先进技术充分融合产物的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系统,是实现将来输配电目标的最佳方案,也是现阶段电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1输配电和用电工程应用自动化运行技术的优势
(1)可以优化输配电行业的运行,大大降低能耗。在目前的输配管理过程中,电力运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通过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传输,还可以自动选择传动效率。为了合理控制电力线等设备和技术,大大减少电力消耗,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正在推动这一阶段的实施,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绿色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它可以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功能在当前运行的输配电行业过程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运行,可以有效地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功能,也可能是实际观察不同参数的输变电量配电系统,电力系统等不同类型的电气配电部件要进行控制,然后进行更好的配电分配,提高电力传输的质量,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达到较好的运输标准。(3)消除缺陷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广播和分销部门的运营效率。当电力输配电系统部门运行的时候,应用自动化驱动技术,可以驱动输配电部门实现高度自动化技术。如果出现电气故障,可以运行自动化系统,并通过快速排查和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将立即发现故障问题,及时给出故障分析。结合当前数据库信息,高效加工方法与专业技术维护人员一起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故障,然后科学有效地解决问题,有效提高电力输配电的运行效率。
2自动化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策略
2.1大力引进自动化相关的技术
电力和工程输配电自动化技术不仅仅是社会需求和市场发展,也是自身力量的有效途径。引进自动化相关技术,确保国内配电和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要加大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力度,企业应继续通过先进的国外技术和经验,矿山技术,电力和工程输配电等方式进行投资,使其可以继续创新,实现我国当前的自主研发自动化技术。因此,通过引进自动化技术,不仅需要传输系统,还要尽快推动我国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基础。
2.2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指的是在电力工程中负责连接自动化仪器和各种机器和线路,将他们整合为一体化的信息网络,用来解决现场设备间的数字通信及信息传递问题,满足电力工程和电网日益增长的需求的一种综合性技术。由于电力工程的复杂性,涉及仪表、控制器以及线路众多,所以观察起来很不方便,现场总线技术将这些仪器的电量等相关项都转化为了方便监控并能基本准确监控的信息网络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达到良好的监控与检查的效果,再将这些数据反馈给各个负责该项仪器的人员,可以及时地排除故障,确保电力工程的稳定运行,也提供了电力工程运用中的安全保证。
2.3电力工程中的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在电力工程建设是施工,使用电力系统的检测作用,使用计算机存储的技术,运用被监测对象的数据函数,能够达到电力工程的自动化运用的效果。为了能够更好地监测控制,可以使用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触发机制,该技术能够更好地提升整个电力工程中数据的输入和传输的速度。能够减轻管理数据信息的工作压力,所以就目前而言,在电力工程的建设施工中,监测调控系统往往都会使用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电力补偿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工程的实际运用当中,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低压无功补偿技术是一种相对传统的电力补偿技术,它主要是采用三相电容器和三相互补来采集单一的信号。因为它并没有对平衡关系与区域的无功优化细化的研究,也没采用交流接触器作为开关,所以存在着响应速度慢,而且经常会产生过补或欠补的现象,寿命也相对不长的种种缺陷。而新型的智能的无功补偿技术将固定补偿和动态不长将结合,在负载类型趋于复杂的情况下,可以较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补偿条件。
2.5定期组织培训
配电自动化需要专业技术强,综合素养高的管理人员,这是保证配电工作安全、稳定的前提。因此应该重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再教育工作,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水平,培训结束时对所学内容进行考核。另外要注意对于新技术的学习,提前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新技术的学习培训,以便为国家电力事业的未来发展做好知识储备,从而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
3电力系统自动化前景分析
3.1功能分层分布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与信息的传递、处理技术两者的关系紧密,其中这三种的通信的方法分别是:光纤、双绞线、电力线载波和无线等。其中因为配网节点的数量很多,以前的点对点的通信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配电载波中的阻波器已经不能适应新电网的发展。新一代的通信载波技术是以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PS为基础,具有强大的实时解码功能,是一种可行的、具有发展前途的新技术,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3.2配电网系统保护
我国国民经济向前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活中电网系统的需要性也就越强,同时这也就要求电网在供电过成当中,对其的供电要求也随之升高,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整个配电系统中,不断的跟随着时代的脚步进行发展和健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的变化,使供电服务才能更好的为人民做好服务。在进行配网工作中,其难度系数是很大的,同时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变得更加难上加难,其配电当中的线路也是非常复杂,其中通信就是配电当中实现自动化的核心要素,因为通信能够对电网的整体上进行数据的采集以及掌控,实现配电SCADA、配电高级应用PAS,并以地
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实现配电网的现代化设备管理等。
3.3电能质量逐步提升
电能质量是用电户对电能需求的重要指标,因此,未来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将在电能质量方面进一步探索新技术,使电网能够在更稳定灵活的基础上提高结语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居民用电量不断增加,这就给电力部门带来了更新的挑战,如何满足人们日常用电量的需求,如何尽量少地使用能源,如何将有限的能源充分利用,发挥能源的极致,这些都是电力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庆幸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电力工作者带来了福音,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得以运用将使得电力供给不再成为难题。
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和工程自动化技术的输配电是目前的趋势。自动化可以提高传输效率和能源质量,降低成本,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研发自动化技术是电力行业真正的发展趋势。自动化技术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密不可分。这需要加强研发人才,使企业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刘鹏.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6(03):90~91.
[2]陈雨.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浅谈[J].电子制作,2016(08):19~20.
[3]周雪会.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J].科学家,2016,4(4):102~103.
论文作者:夏后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2
标签:技术论文; 输配电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工程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