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情
——中西思想和文学中的老年主体性建构*
冯 涛 顾明栋
[摘 要] 随着人类生命周期的延长,老龄化成了21世纪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最新的文论也把年龄研究列为“生命政治学”的课题。古往今来,老年一直是人类哲学思考和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主题,从公元前的轴心时代起,西方和中国都产生了丰富的有关老年的思想,但对老年主体意识的研究迄今为止并不多见,老年主体性建构的探索更几乎是一个空白。老年主体性是个复杂的概念,包含了由语言、文化、意识形态、人际关系和社会评价等外在因素所形成的老年人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身份等。通过梳理、归纳、分析中西传统中有关老年的概念性表述和文学再现,不仅可以发现中西传统对老年和老年主体意识的不同看法和做法,而且可以获得在全球化和后现代语境下建构现代社会老年主体性的启示:现代人类欲面对老龄化问题,必须建构积极的、有利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老年主体性,而健康的主体性需要解决自我和主体间的冲突,通过放弃自我中心,以道德规范自我,用智慧认清自我,将自我融入自然和社会,才能使老年人获得肉体的解放和精神的自由。
[关键词] 老年 主体性 年龄研究 中西思想 比较文学
21世纪以来,困扰现代人类的老龄化趋势愈演愈烈,因此本来是社会问题的老龄化也成了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课题。当今英语世界、乃至全世界最权威的《诺顿理论与批评选》(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 )于2018年推出了最新版本,新版根据迄今为止的世界文论绘制了一幅“21世纪理论地图”,为我们了解当下文论的现状和发展提供了一个一目了然的宏观图景。该图将21世纪的理论现状分成12大块:全球化研究,体制性研究,政治经济学,生命政治学,通俗文化,文体,生态,身份,媒体研究,情感研究,文学比较研究,修辞研究等,每一大块又有若干更具体的子研究构成。在“生命政治学”领域,首次把 “年龄研究”列为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① 参见Vincent Leitch, et al, eds., 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 , New York: Norton, 2018。的确,随着人类生命周期的延长,老龄化自然而然地成了21世纪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然而,作为一个跨文化现象的老年问题并不是现代社会才出现,它从公元前六世纪的轴心时代起就已经成为各个主要文化传统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关注的共同问题。古往今来,他们在论著中表述了对老年问题的关切并发表了不同看法,其中以中华传统的先秦思想家和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先哲的论述较为深刻,并对中西传统中老年问题的探索产生了深远影响。不过,虽然老年是人类哲学思考和艺术创作中常见的主题,对老年的论述也有较为可观的数量,但迄今为止探讨老年主体性的学术研究十分罕见,从老年主体性这一视角探索思想和文学中的老年现象更是凤毛麟角,老年主体性的研究几乎是一个空白。有鉴于此,本文旨在通过梳理中西方哲学和文学中的老年话题,分析和探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老年主体意识的基本性质和相关决定因素。这是聚焦于人类思想和文学的一个方面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旨在发现中西方传统中对老年的认知和老年人自我认知的模式以及它们的异同。
一、老年主体性概念初探
老年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相当复杂的概念,它不能仅用特定的年龄来解释,还要考察历史、文化、地域、种族甚至性别等因素。如史蒂文·阿尔伯特(Steven M. Albert)和玛丽亚·卡特尔(Maria G.Cattell)从生物、时代、文化等角度考察老年现象,认为无法给老年下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他们发现不同社会和文化中的人们对进入老年的时间和方式有多种多样的理解。① Steven M. Albert and Maria G. Cattell, Old Age in Global Perspective: Cross-cultural and Cross-national Views , New York: G.K. Hall, 1994, pp.11-15.因此,从常识上似乎很容易界定老年和老年人,但要给老年找一个合适的定义则相当困难。实际上,尽管在古代社会也有人能够生存到80甚至100岁以上,但老年作为一个社会建构的类型只有很短的历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老年在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还是一种奢侈品。直到20世纪中叶,人们才能平均享受有足够养老金的十年左右的退休生活。② Christine L. Fry,“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Age and the Experience of Aging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in New Dynamics in Old Age: Individual, Environmental, and Societal Perspectives , ed. Hans-Werner Wahl et al., Amityville, N.Y.:Baywood Pub, 2007, p.21.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和出生率的降低,20世纪里很多国家进入老龄社会。到了21世纪,老年作为一个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已与个人、家庭乃至社会息息相关。
大连市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沿海地区具有优质的公共配套设施、良好的交通通达度、优美的环境以及新鲜的空气,对生活条件具有良好的提高效果,进而对房价具有明显的提高效应。居住区与海岸线的间距每增多一千米,房价减少603元/m2。从图3(g)可以看出:对房价影响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山区的大范围区域及西岗区的小范围沿海住房。
老年人一般被认为是身体和精神都相对虚弱的一群人。在电影《公民凯恩》(奥森·威尔斯执导,1941)中,年老的伯恩斯坦说:“老年是唯一无法治愈的疾病。”这个观点认为老年没有未来,看似非常消极,但我们必须承认它的合理性。《牛津运动科学与医学词典》将老年定义为“个体生命的最后阶段,……通常与心理和生理能力下降、社会责任减少联系在一起”。③ Michael Kent, ed.,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Sports Science & Medicine , 3rd edition,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accessed June 19, 2017, http://www.oxfordreference.com.libproxy.utdallas.edu/view/10.1093/acref/9780198568506.001.0001/acref-9780198568506-e-4834?rskey=AfVySX&result=4834.这个生物学的定义似乎暗示了老年人正痛苦地面对走向生命终点的命运,到那时,他们将失去所拥有的一切。老年人一般都会经历一系列人生的重大变化,如心理和生理健康恶化、收入减少、生活环境变差、社会关系消失、日益依赖他人的帮助,等等。更糟糕的是,他们已没有下一个人生阶段,生命即将结束。所以老年的话题常常成为禁忌,人们都避免谈论。但是,上文对老年和老年人的描述即使不是刻板模式,也应是一种片面的理解。在许多哲学和文学著作中,老年不是暮气沉沉的一潭死水,而是充满希望的人生新阶段,老年人也完全可以重新发现自我,享受人生。老年人确实身体状况不如从前,但满意的人生不仅取决于健康的身体,还在于是否对生命、自我、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等有正确的理解。此外,老年的状态也是多样化的。一方面,老年期的长度因人而异,有时甚至长达三四十年之久,老年前期和后期的状态可能大不一样,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另一方面,因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政治、性别、家庭环境不同,每一个老人都会遇到自己独特的问题,需要具体地分析对待。总而言之,老年是个复杂的课题,老年主体性的建构也绝非易事。
探讨老年主体性首先需要厘清“自我”和“主体”这两个常常被混淆的概念。关于“自我”,《牛津英语词典》解释说:自我主要源于笛卡尔的术语“self”,指“一个人有别于其他人的本质性存在,特别是被认为是内省或反思的客体”。④ 见http://www.oxforddictionaries.com/definition/english/self, accessed October 8, 2018。 关于“主体”(subject),《牛津英语词典》提出两个含义,一是指“一个思考或感知的个体,有意识的大脑,特别是与大脑之外的事物相对的自我”;二是指“一个国家非统治者的成员,特别是向君主或最高统治者效忠之人”。① 见http://www.oxforddictionaries.com/definition/english/subject, accessed October 8, 2018。 显然,第一点与笛卡尔的“self”同义,第二点则完全不同,几乎完全相对。纽约大学出版社出过一部对主体性予以系统研究的专著:《主体性——从弗洛伊德到哈拉维》,该书在辨别“自我”和“主体”时说:“虽然这两个术语有时会被混用,但‘自我’一词并没有捕捉到‘主体’一词所隐含的社会和文化纠结之意,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被牵扯到复杂的政治、社会和哲学等问题之中。”② Nick Mans field, Subjectivity: Theories of the self from Freud to Haraway ,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0,pp.2-3.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共识:“自我”在强调个人的自主性方面与笛卡尔的术语“self”同义,“主体”既包含“自我”,也有“自我”未涉及的社会性,即强调个人与他人的相关性以及被外界力量所左右的状况。简而言之,“自我”强调个人独立,而“主体”则侧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基于此,我们初步提出一个老年主体性的定义,即老年主体性包含了由语言、文化、意识形态、人际关系和社会评价等外在因素所形成的老年人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身份。主体性是社会构建的自我,而老年主体性则受到老年人先前的人生经历和进入老年期的新境遇的双重影响。
飞灰样品取自N市、C市和SW市的3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料仓,采样时间分别为2015年8月和2016年1月,分别代表夏季和冬季。外观为灰色粉末。PDTC由日本东曹某株式会社提供;飞灰中重金属全量用Olympus INNOV-X DELTA型手持式XRF光谱分析仪测得;浸提液中重金属含量用PerkinElmer Optima 5300DV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和Agilent Technologies 7700 Series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得。
西方传统思想和文学作品中存在着众多的老年人物及其艺术再现,但有关老年形象的艺术描述和哲学思考呈两级分化,要么是完全正面的形象,要么是完全负面的形象,对老年持公允平和的态度并不常见。由此而生的老年主体意识受制于一种二元对立的主体性模式。
这一点在美国思想家埃里克·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得到充分体现。埃里克森将一生的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或冲突。③ Erik Erikson,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 New York: Norton, 1968, p.95.每个阶段问题的成功解决都会给下一阶段带来正面影响,反之则造成负面影响。埃里克森认为从55岁至65岁开始,人就进入老年期。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如果老年人带着快乐和满足感回顾过去,感到这一生已经实现了自我价值,他们就完成了“自我整合”;否则,他们将会产生挫折感,在面临死亡时将会陷入绝望和恐惧。④ Erik Erikson, Childhood and Society , New York: Norton, 1950, pp.231-233.埃里克森没有用老年主体性这个术语,但他描述的老年心理正是老年主体性建构的典型方式。埃里克森的人生阶段理论对老年主体性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它表明老年阶段与老年以前的阶段密不可分,老年人是否幸福取决于之前所有的人生经历;第二,它阐明了老年阶段和其他阶段一样重要,是能否形成完整人格的必不可少的一环,而非人生的垃圾时间。在某种意义上,老年期更加重要,因为先前所犯错误还有机会弥补,而老年人如果失败就难有翻身的机会。所以,老年人在其主体性的建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过去的经历有清楚的认识和判断,甚至要勇于重新解释人生,不能陷于过去的成败无法自拔。另一方面,老年人要对当前状态和环境有清楚的认识和判断,接受已进入老年期的现实,努力在新的环境中实现新的人生价值。当然,因为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老年主体性的建构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下面将探讨古今中外哲学和文学著作中的有关老年的论述和老年形象的塑造,分析各种老年主体性的构成要素和建构方式,找出其中的一般规律和异同之处,为老年主体性的研究提供充足的证据。
此时期是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主要病害以小麦锈病和小麦纹枯病为主,虫害有蝼蛄、金针虫等。该时期病虫害较多,需加强对麦田的监测,防治措施以物理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如及时拔除杂草、针对性的喷洒农药等。
二、西方传统思想和文学中老年主体性的建构
老年主体性与人的主体化息息相关,人的主体化是一个从生物性的自我(the self)到社会化的主体(the subject)的演变过程,因此自我和主体在本质上既互相交织又互相冲突。自我是一个人社会化之前最初的、未受污染的身份特征,它承载了自由无拘无束的人性。然而,人是社会化的动物,在社会化过程中,自我也就不可避免地遭遇各种外力的挑战,变成了社会征服的对象,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主体也就变成了虚假的自我,一个人主体化的过程也往往是自我异化的过程。要建构老年主体性,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处理自我和主体的关系,如何在两者之间保持令人满意的平衡。一个成功的主体性建构就是要消除语言、社会、意识形态等外在因素在主体上附着的负面影响,将异化的主体带回最初的自我。反过来,如果一个老人不能弥补本真的自我和异化的自我之间的鸿沟,他将会陷入绝望和悔恨,而其老年主体性也无法正常建构。同时,老年主体性的建构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种流动性不仅基于一个人老年时期境遇的变化,也受到他进入老年之前长期而复杂人生遭遇的影响。换言之,老年主体性的建构在进入老年之前就已开始,是人一生的经历在老年时的综合体现,老年人对往事的认识和解释会深刻影响他的自我意识的发展。
中国的历史和文学著作中也记载着很多关于老年人帮助年轻人的传说,这些帮助往往与实现政治抱负有关。例如,在《史记·伍子胥列传》里,司马迁描述了一个老渔夫搭救伍子胥的故事。伍子胥的父兄都被楚王杀害,他被迫逃亡。逃亡途中,后有追兵,前有大河拦路,在危机关头,一个渔翁渡他过河,却不肯接受他贵重的谢礼。这位渔翁勇敢正直、品德高尚,是中国古代常见的老年形象。事实上,渔翁在中国传统中一直都象征着隐士,他们拥有智慧和美德,洞彻人生。在《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的另一段轶事中,汉朝的开国功臣张良也受益于一位智慧老人的教导。在反复考验过张良后,老人觉得他是可造之材,于是赠予他一册奇书,教给他重要的治国军事和政治策略。张良后来因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认为,上述两个故事确立了中国古代老人主体身份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是老年人应拥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渊博的知识;二是老年人应教导年轻人,帮助年轻人取得成就。这样的老年就是理想的、成功的老年。
(一)关于老年主体的负面观点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这个文明对老年的看法如何?乔治·米诺瓦(Georges Minois)评论道:“对于追求人的完善、美好和发挥全部潜力取得成就的一个族群,老年会被归为神的诅咒。让英雄枯萎的衰老似乎比死亡还糟糕,因为死亡还能保证一个辉煌的结局。”① Georges Minois, History of Old Age: from Antiquity to the Renaissance , trans. Sarah Hanbury Tenis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p.43.这段陈述表明了西方讨厌老年的传统,人们宁愿死也不愿活在衰老和痛苦当中。在希腊神话开始出现的时代,老年被当作一种诅咒,因此,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也痛恨老年,读者常常会被英勇的年轻人反抗甚至杀死残暴的老人的传奇所感动。古希腊的《荷马史诗》,讲述的多为年轻的英雄而忽视老年人。总而言之,西方老年主体性的思想源头主要基于这样一个观点,即老年不可接受,老年人是邪恶或无用的一群人。
老年人的悲惨命运反映在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所创作的俄狄浦斯王三部曲之中。在这些悲剧中,俄狄浦斯无意中犯了弑父娶母的大错,当他得知真相后,悲痛地刺瞎双眼自我放逐,最终一个人老死。俄狄浦斯的传说在两方面表现了老年人的悲剧命运:首先,在《俄底浦斯王》中,拉伊俄斯王作为一位年长的父亲,注定要被自己的儿子杀死;其次,在《俄底浦斯在克罗诺斯》中,失明的俄狄浦斯悲伤地生活到老,直到最终一个人孤独地死去,子女都不知他坟墓在何处。前者创立了西方文学的一个母题,即紧张的家庭亲子关系和弑父情结,而后者表达了老年人对过去错误的悔恨和救赎的主题。这两个主题都在以后两千多年的西方文学中反复出现。这些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方老年人面临的种种压力,有的来自家庭和事业,有的来自过去的经历和内心的折磨,都是他们在建构老年主体性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和挑战。在完成《俄底浦斯在克罗诺斯》时,索福克勒斯也已年过八十,他也许对故事的主角产生了更多的认同,因为俄底浦斯选择的葬身之处克罗诺斯正是索福克勒斯的家乡。作者通过俄狄浦斯之口发出呐喊:“只有众神才永不衰老,只有众神才永不死亡。世上其他一切都要被万能的时间毁灭、粉碎至无形。”② Sophocles,The Three The ban Plays: Antigone, Oedipus the King, Oedipus at Colonus , trans. Robert Fagles, New York:Penguin Group (USA) Inc., 1984, p.322.这是一位两千四百多年前的老人在永恒的时间面前对老年和生命的深刻认识。
古希腊对老年主体的负面感受在亚里士多德对老年人性格的分析中得到了最佳体现。亚里士多德眼中老年人的性格和年轻人的截然相反,年轻人积极、喜欢享受、易冲动、乐观而且充满生活的希望,而老年人则多疑、愤世嫉俗、缺乏信任、心胸狭窄、吝啬、怯懦、害怕、自我中心、无耻、不可救药、虚弱、暴躁等等。③ Aristotle,On Rhetoric: A Theory of Civic Discourse , 2nd edition, trans. George A. Kenned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pp.151-152.很明显,亚里士多德不认为老年人生而具有这些负面品质,至少他们年轻时不是这样的,是所有早先的挫折让人在变老的同时也失去了对世界的信心。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也会赞同老年主体性的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人一生的经历有关。老年人多疑是因为他们经历过许多挫折和失望,如亚里士多德总结的,“他们在世上生活多年以后,常常受到欺骗,犯了很多错误,大多数事的结局都很糟糕,于是他们不再确信任何事情”。④ Aristotle,On Rhetoric , p.151.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对人生的不确定和怀疑,加上日益衰老和虚弱,迫使老年人变得自私自利,所以老年人变成了最坏的一群人。
这种对老年的过度概括当然是片面而站不住脚的,但它反映了古希腊社会对老年常见的负面认识和刻板印象。这样的刻板印象也可从与亚里士多德同时代的喜剧作家米南德的作品中发现。在戏剧《恨世者》中,米南德刻画了一个名叫克涅蒙的老农夫。这个人物性情暴躁孤僻,自私顽固,不信任他人,长期独自一人生活,“具有亚里士多德所描述的老年人的特征”。① Aristotle,On Rhetoric , pp.151-152.克涅蒙还代表了父权的典型形象,他粗暴干涉女儿的婚姻,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教训,可以说该戏剧体现和引领了西方文学中批判父权压迫的主题。总之,古代西方的老年认知常常基于这样一种刻板印象,即老年人被认为是身体、心理和道德上都有缺陷的群体,处于与年轻人对立的社会位置,需要受到惩罚。
把老年人看作年轻人的对立面的思想一直到两千年后还存在。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在《论青年与老年》一文中通过对比青年和老年的性格特征,分析双方的优缺点。培根认为:“老年人对事否定得过多,顾虑得太久,冒险太少,后悔太快,很少将事情进行到底,反而满足于一点点小的成绩。”② Francis Bacon, Essays of Francis Bacon , ed. Mary Augusta Scott,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08, pp.194-195.在培根眼里,老年人经验丰富,对世界有更好的理解和判断,但也易产生消极和保守的态度,因此老年人和年轻人应该互相取长补短,促进各自的进步。培根看到了老年人的优势,但也认为老年人存在性格和道德缺陷,应通过学习年轻人克服自身缺点。培根生活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推崇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艺术。作为一位哲学家、作家和演说家,他能熟练地用拉丁语写作和阅读,熟悉古代君主和思想家,他自己的思想中也显示了古希腊哲学的传统元素。培根对老年的理性思考属于简单而抽象的勾勒,而他的同时代人,威廉·莎士比亚则在戏剧中创造了大量饱满生动的老年形象,其中李尔王是最成功和最有感染力的角色之一。传说中的李尔王是公元8世纪的一位君主,同时也是一个老父亲。这个昏庸的老国王轻信对他阿谀奉承的两个女儿,却赶走了诚实的小女儿,最终自己也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莎士比亚在剧中透露出,李尔王的悲剧由很多因素导致,但最根本的是衰老造成的性格缺陷,如德里克·特拉韦尔西(Derek Traversi)所言,“老年减弱了他自我控制的能力”。③ Derek Traversi, An Approach to Shakespeare , vol. 2, 3rd edition, London: Hollis & Carter, 1968, p.143.这个观点可在剧中李尔王长女高纳里尔和次女里根的对话中得到印证。两个女儿都认为她们父亲的性格已随着年龄变老而恶化,而且似乎已陷入一种混乱的精神状态,无法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幸福的老年。他混淆了国家和家庭、工作和亲情,最终导致了家破人亡。莎士比亚刻画的老年李尔王继承了始于亚里士多德的西方传统对老年人的一般负面认知,即老年人在维系家庭纽带和社会权力方面都无能为力,终将以失败而告终。该剧也强化了长期存在的一个文学主题,即可怜或无用的老国王或老父亲,因为自己的残暴或精神错乱,最终被子女杀掉或驱逐。
这种错误的老年主体意识也体现于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所塑造的高老头这一小说人物上。年近七旬的高老头一生为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思想所左右,甚至误将金钱关系当作父女亲情。他花费巨额的嫁妆将两个女儿送入上流社会家庭,虽然年老时被女儿女婿所抛弃,但仍竭力为女儿们花钱来展现自己的父爱。他最终被榨干最后一点财产,去世时女儿们竟然没有来参加他的葬礼。高老头将自己的主体意识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认为钱能买到女儿对他的爱,也能买到自己幸福的晚年生活。但正是金钱毁灭了亲情,也扭曲了他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李尔王和高老头是西方文学中老年主体性错误建构的典型,他们都希望通过外在的物质财富来维系家庭亲子关系、保障自己能有一个体面的老年生活,但最终亲情被物质打败,结局悲惨。这两个人物也体现了西方对老年人的负面形象刻画,即老年人不能对自己和人际关系有正确而清晰的认识,往往会在金钱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做出错误的伦理判断和选择。这种错误既源自其年轻时经历的负面影响,也源于进入老年后无法适应新的人生阶段和人生状态。
欧洲央行成立伊始便有争议,特别是近几年来欧债危机以及欧元区经济持续低迷,欧洲央行不可避免地成为众多批评者的指责的对象。一些批评者质疑欧洲央行的货币一体化,因为,欧元区各国的经济基础、主导产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并不统一,而货币一体化仅仅是欧元区各国让渡了一部分主权和经济权利而形成的,并没有形成一种包含财政政策、税收体系等在内的整体经济系统作为货币支撑,是导致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西方对老年的负面认识经久不衰,对老年二元对立的态度甚至还产生了许多希望能够返老还童的文学创作,如长盛不衰的“不老泉”的传说。根据这个传说,在世界上某处(尤其是加勒比地区尚未被西方开发的神秘的蛮荒世界),隐藏着一股神奇的泉水,任何饮用它或沐浴其中的人都会恢复青春。纳撒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海德格尔博士的实验》正是以此传说为背景。在霍桑的故事中,四个老人品尝了不老泉的水后获得了短暂的年轻状态,从中读者看到他对自己重获青春的狂喜和稍后再次变老的绝望,该故事传达的正是老年和青年、青春和衰老的二元对立与不可调和。由此可见,西方对老年的二元对立观点从古希腊至今持久不绝,对老年人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评价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按照这样的观点,似乎人变老的过程就是一个各方面状况逐渐恶化的过程,包括性格特征、身心状态、人际关系等。老年人最好的出路就是竭力保持年轻的状态,或是向年轻人学习,而老年本身的特点只会带来负面的自我感受和社会影响。
(二)关于老年主体的正面观点
西方近现代有不少文学作品体现了老年人摒弃自我中心、通过奉献来实现自身价值的思想,如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中的老年冉·阿让和美国作家欧·亨利《最后一片长春藤叶》中的老画家贝尔曼。这两部作品创作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其共同之处是老人一生遭受生活的艰辛,最终却冒着失去生命的风险帮助年轻人,受助对象与自己既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什么情感的纽带。他们懂得老年人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不再考虑自己的得失,不求回报,用最后的努力帮助处于困境中的弱者。这样的伦理选择颇似罗素所提出的个体生命与宇宙生命的融合对于幸福老年的重要意义。纵观西方老年的正面书写,可以发现西方积极的老年主体性的建构方式,即老年并非必然不如青年,身体衰老伴随着欲望的减少和人生智慧的增加,最终洞彻自身和宇宙的真相,抛弃自我中心的错误认识,达到完美的人生结局。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致力于社会正义的老年苏格拉底被不公正地判处了死刑,罪名之一是腐化年轻人。但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老年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其中对老年问题持相似看法的是古罗马的政治家西塞罗。西塞罗62岁时发表了《论老年》一文,宣扬老人应该过一种有道德且安逸的生活,而非人们常认为的生活于痛苦和孤独当中。他指出:“清心寡欲、性格随和、胸怀开朗的老人都会觉得晚年很好过,而粗鲁无礼的人在任何年纪都不会觉得日子好过。”③ Marcus Tullius Cicero, Essays on Old Age and Friendship , trans. William Melmoth, publisher unknown, 1820, p.13.西塞罗通过文中人物加图之口,驳斥了人们通常认为的老年的四种不幸,即日益减少的社会工作、糟糕的身体状况、缺乏感官上的快乐和接近死亡。④ Marcus Tullius Cicero, Essays on Old Age and Friendship , p.16.他认为老人虽然身体状况不如年轻人,但可以利用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参与世上的大事;缺乏感官快乐恰好可以帮助老人过上有德行的生活;就死亡而言,一个洞彻人生本质的老人绝不会害怕死亡的到来。西塞罗坚持认为负面的品德和个人的性格有关,而非与老年有关,老年并不意味着一定道德败坏。这个观点和柏拉图的如出一辙,却和亚里士多德针锋相对。通过对西塞罗的老年观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他强调的实际上还是一种理想化的老年主体意识建构,他的论述“很大程度上注重老年应该是什么状态,而非老年通常是什么。”⑤ Andrew P. Peabody, Introduction to Cicero De Senectute (On Old Age) ,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Andrew P. Peabody,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 1887, p.x.而且他列举的成功的老年生活往往属于社会精英阶层,而不涉及广大中下层普通老人面临的多种多样的人生挑战。尽管如此,柏拉图和西塞罗还是从伦理道德角度开创了西方对老年正面认知的新视野,为其后的思想家从更多的视角进一步探索积极的老年生活奠定了基础。例如,在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倡导开发民智、重视人的理性思想的基础上,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试图证明一个人主观思想和理性认识的发展是影响他们老年主体意识建构的重要因素。
在《论人生的不同阶段》一文中,叔本华将老年看作人生经历的一部分来考察。一方面,他阐述了年轻和年老的区别,由此发现老年的优势。例如,与柏拉图和西塞罗一样,他指出“年老的快乐源自它终于摆脱了不断困扰和折磨我们的性冲动”。① Arthur Schopenhauer,“On the Different Periods of Life,”in Parerga and Paralipomena: Short Philosophical Essays by Arthur Schopenhauer , vol. 1, trans. E. F. J. Pay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p.491.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西方老年伦理正面书写的一脉相承。另一方面,叔本华探索了人们变老的过程中心理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例如,他指出年轻人习惯于将某一个特例看成整体或全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了解了世界的复杂,这种感受会不断减少。叔本华认为,年轻人并未真正涉足社会,所以可能错误地觉得生活应该是令人愉悦的,但是,老年人在经历了各种挫折后,会发现人生的可怕。因此,人们会逐渐意识到“所有的欢乐都是虚幻的,而所有的痛苦都是真实的”。② Arthur Schopenhauer,“On the Different Periods of Life,”p.481. 尽管叔本华赞同这种理解人生的方式,但他并没有陷入常见的片面的结论——老年是痛苦的。相反,他认为,当人们渐渐认识到快乐很难获得,到了老年,他们就更可能“遇事从容,享受当下,甚至开心地面对琐事”。③ Arthur Schopenhauer,“On the Different Periods of Life,”p.481. 在叔本华眼中,老年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阶段,因为一个人到达老年就能完整地理解人生,明白一切都是空虚。至此我们可以发现,叔本华在探索老年主体意识方面比前人更进一步。他不再从个人性格角度看待一个人的主体意识,而是深入人的思想变迁,认为老年主体性应建立在对世界和人生本质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如果认识到人生无常、一切皆空,他就能拥有足够的智慧安度老年。虽然叔本华以其悲观哲学而著名,他对老年的态度却非常积极乐观。
道家思想中的老年意识与儒家的十分不同,甚至相对立,但总体而言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最重要的道家经典之一《庄子》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少既不同于西方思想家,又不同于儒家的老年思想。《庄子》一书中有若干涉及老年的故事,描绘了众多对事物发展规律有深刻理解的老人。这些老人都是虚构的,但从中可以看出,庄子和其思想的继承者显然并没有片面地认识老年,而是借助不同的老人故事来表达老年与宇宙人生的复杂性。一方面,庄子宣扬只要顺应自然,便可健康长寿,享尽天年:“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主》)另一方面,又借助唐尧之口嘲笑儒家的老年理想,拒绝长寿:“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故辞。”(《庄子·天地》)从老年主体性的视角来看,《庄子》中的老年故事体现了道家思想所推崇的老人应该具有的自我意识和人生态度以及老年的价值。
此外,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曾在一次题为《如何变老》的演讲中表达了如何实现幸福老年。罗素认为,无论变得有多老,人们都应保持年轻的精神状态来避免老年的精神问题。④ Bertrand Russell,“How to Grow Old,”in Portraits from Memory and Other Essays ,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1956, pp.50-52.一位老人只有忘记自己的年龄才能不顾虑自己时日无多的未来,而忘记年龄的方式就是充满兴趣地参与活动。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就要“使兴趣愈来愈宽广,愈来愈非个人化,直到自我之墙一点一点地消失,个体生命逐渐与宇宙生命融合。”⑤ Bertrand Russell,“How to Grow Old,”p.52. 罗素为老年主体性的建构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即老人应该积极参与合适的活动,摆脱年老所带来的负面情绪,目的就是消除心中长期存在的自我中心。只有忘记自我、融入宇宙,才能拥有真正幸福的晚年。值得一提的是,叔本华和罗素对老年主体性建构的有益探索,即前者提到的老年人应有洞彻人生的智慧,后者主张的老年人应放弃自我中心,都与中国传统思想,尤其是禅宗佛教思想,存在一定的契合之处。此处叔本华和罗素的思想也具有内在的相关性:老年人拥有洞彻人生的智慧后,就能放弃自我中心;而真正摆脱了自我中心后,才能获得心灵的解放和健康的、成长性的主体意识。
西方思想和文学中常常强调影响老年主体意识的负面因素,但是也有许多思想家认为变老不意味着过时,反而有诸多益处,并且探索老年的积极意义和影响老年主体意识的正面因素。同时,不少西方文学作品也呈现了正面的老年形象。与此话题有关的一个颇有影响力的论述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作为柏拉图老年时期的一部作品,该书一开始就通过苏格拉底和老年朋友克法洛斯的对话涉及了有关老年的话题,即进入老年是否会更加艰辛。克法洛斯承认很多老年人留恋能够寻欢作乐的年轻岁月,悲叹年老带来的痛苦,但克法洛斯本人的看法恰恰相反,例如,他认为年老能够给人带来安宁和自由,不再受制于性的渴望这类生理冲动。① Plato,The Republic of Plato , 2nd edition, trans. Allan Bloo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1, p.5.此外,克法洛斯认为金钱并不能保证老年生活的幸福,幸福与否还与人的品德有关,痛苦的根源是各人自身的品性而非年老:“对于自律且淡泊的人来说,老年不会造成什么麻烦;如果不是这样,在任何年龄都会有麻烦。”② Plato,The Republic of Plato , p.5.这段评论非常重要,因为柏拉图跳出了年轻和年老的对立,试图阐明老年不一定不如青年,决定双方优劣的既不是岁数也不是金钱,而是每一个人自身的品德。在柏拉图的描述中,克法洛斯和苏格拉底认为公正有德行的生活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包括老年人,而幸福的晚年应建立在完善的个性和高尚的道德之上。
三、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学中的老年主体意识
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老年书写。相比而言,西方思想和文学常常以老年为中心,采用将老年与青年或社会环境等进行对比的方式阐释老年,而中国传统思想倾向于讨论老年与他人或社会自然环境是否和谐相处及其带来的结果。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学作品中有关老年形象的描述没有像西方那样呈两级分化的趋势,而是总体上持一种公允平和、自然而然的态度,由此而产生的老年主体意识没有呈现出西方老年意识中常见的二元对立的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存在论的深入解读,结合海德格尔存在论的相关理论,辩证地否定了传统实践美学的认识论倾向,转而走向生态存在论。
(一)儒家思想中的老年主体意识
在儒家思想中,老年自古就被认为是美德和智慧的象征。和西方对老年的正面看法不同,中国思想中老年人的美德和智慧常常体现于对年轻人的帮助和指导,而非仅仅追求个人成就。中国老人会把年轻人的成就认同为自己的成就而以此实现自身的价值。这种帮助首先体现在家庭内部。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总结了中国人的生命流理论,如老年的祖父能够感到自己的生命在孙辈身上流动。对于中国家庭中的老人,“生命既不始于也不终于某一个体”,而是代代相传的过程,他们理想中的成功需要既能光宗耀祖,又能荫及子孙。① Lin Yutang,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 New York: Reynal & Hitchcock, 1937, pp.190-191.因此他们认为自己有责任帮助后代。这种帮助不限于家族内部、关乎家族的兴衰,也涉及社会责任和国家的存亡。林语堂在小说《京华烟云》中所塑造的曾家老太太和姚思安两个角色都属于这样的老年形象。虽然他们本人分别深受佛家和道家思想影响,但都认为自己有帮助后代、为家庭和国家承担责任的义务,这正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反映。
近年来,交通事故和建筑工地高空坠落伤致严重腹部创伤病例呈逐渐增多趋势。高原特殊环境下,气候寒冷且氧分压低,只有平原地区的70%,加之路途遥远,患者转运不便、血源不足、医疗设备有限等不利因素,对突发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救治时快速采取适当的原则性策略显得尤为关键[1]。损伤控制外科( 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 理念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具有指导意义[2],该理念已在多学科重症患者的抢救中显示出重要的价值[3-6]。本研究前瞻性分析了62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DCS理念在高原严重腹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此外,儒家思想认为老年人的智慧和美德需要通过长期的修养而获得。孔子本人就是这样的典型。在63岁时,孔子将自己描述成一位刻苦学习的好学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一个老人最好的心理状态就是不觉得自己已老,这样就不会被年老的忧愁困扰。很明显,孔子认为致力于刻苦学习和提升个人修养能够帮助老人得到快乐。这样的自我修养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甚至终身的行为。去世前不久,已达七十高龄的孔子这样回顾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从15岁立志于学习开始,孔子一生都处于一个不断成长蜕变的过程之中,每一阶段都有新的突破,不断超越自己,直到最终达到心灵的自由。
其中:n=0,1,…,N-1,N为最大循环迭代次数;Sn等于1或-1,表示矢量旋转角度的方向:-1对应顺时针旋转;1对应逆时针旋转.
两千多年来,对孔子的这段人生总结有许多不同的解读,我们重点从主体性建构的视角来分析。孔子认为自己通过一生的学习修养,已进入令人满意的老年状态。在他一生的成长中,主体性都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断流动,这些因素互相交织碰撞,推动着自我和主体之间的动态关系。当孔子15岁时,他立志学习,这意味着他已决心参与社会对自我的建构。在30岁,他已能在社会上立足,表明他自我的社会建构初步取得了成功。四十不惑,说明他已完成了主体性的个人建构,不再受到外在影响的牵制。五十知天命,表示他的个人建构和社会建构和谐统一在一起。六十耳顺,暗示了他的自我评价和别人的评价已没有冲突,至此他的主体性建构已达到更高的层次。因为过去这几十年的成就,到70岁时,孔子发现自己的欲望再也不会越过道德的界限,这意味着他的自我和外部世界已完美地和谐共处。总而言之,在数十年的自我修养之后,老年孔子虽然经过各种失败挫折,但最终得以将自我和主体、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个人欲望和社会道德、个人建构和社会建构完美融合在了一起。这是孔子和儒家思想认为的最好的老年主体性建构方式,也是老年人获得精神自由的最佳方式。
(二)道家与佛家思想中的老年主体意识
与叔本华几乎同一时代的德国文学大师歌德,在其诗剧巨著《浮士德》中也表达了类似的对老年主体意识的看法。剧中的老年浮士德事业有成,但最终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不满。他后悔自己将所有时间都花在了书房中,没能过上自由充实的生活。老年人会为过去没有能够做的事而后悔,现实中的人生不能重来,剧中的浮士德则在魔鬼的帮助下恢复了青春活力,反复体验不同的尘世生活,享受人生的欢愉。但是,当浮士德经历了一次次的得失后,最终认识到了一切皆空,而人生的真谛在于对自由的永恒的热爱,至此他终于能够带着满足离开了人世。歌德创作《浮士德》前后一共用了64年,直到去世前一年才完成,在剧中歌德表达了老年应对人生本质有正确的认识。老年人只有摆脱了一切对物质、权力和感官愉悦等事物的追求,才能获得真正永恒的自由,才能拥有完美的老年。在这层意义上,歌德和叔本华拥有相似的观点。
在道家看来,老年的价值存在于丰富的人生阅历所带来的智慧。例如,一位驼背老人在经过长期艰苦练习后,终于能够用一根竿子轻松自如地粘捕树上的蝉。他身有残疾,却练就过人之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达生》)只要专心致志地从事一件事,坚持不懈,就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就本文的视角而言,这个故事也表现了老年人的价值:他们不仅能够熟练地做好自己擅长的事,还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能用自己的发现启发其他人。无独有偶,《庄子·天道》中也提到了一位做车轮的老人的感悟。他通过反思,发现很难将自己高超的制作车轮的技术用语言来传授给子孙,因为这些技术需要亲身体验和长期练习。老人最后总结道:“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也就是说,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已死去,书上读到的只是古人留下的糟粕。《庄子》故事中的老年人不仅对世间事物有深刻理解,还能起到道德教化的作用。在《天地》篇中,有一位种菜老人拒绝用先进的机械浇灌菜园,因为他认为“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这样做会腐蚀一个人天然淳朴的本性,让人投机取巧而误入歧途。总而言之,《庄子》中的老人常常是高超的智慧或高尚的道德的象征,这些故事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思想对老年人个人品质的信任和社会价值的认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一个有意义的老年离不开老人们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我和自然宇宙的深刻认识。
道家也认为健康的老年意识与自我的修炼密不可分,而修炼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物我为一的身心境界。这样老年人就能够坦然面对尘世的纷扰和人生的磨难,实现自我解放并保持年轻的活力。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世道混乱,对于他来说,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不是怎么快乐地过好老年,而是怎么快乐地活到老年。在此方面,他的论述展现出迷人的智慧。在《庄子·人间世》中,庄子阐释了“无用之用”的人生哲学。他通过无用的老栎树的寓言,表达了在乱世之中只有那些没什么用的人或物才能尽享天年。庄子还进一步阐述有用和无用辩证关系:要在乱世中生存,一个人必须无用,这对他的人生却很有用;如果一个人试图有用,就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因此这种有用对他本人是无用的;同时,过于有用或过于无用都会带来灾祸,最好是在两者间保持平衡。庄子认为,无论是人、动物还是植物,只有在世界上找到一个介于有用和无用之间的最佳位置,才能成功地活到老年,有意义地走完一生。对于庄子来说,拥有快乐老年的前提就是贯穿一生的明智的自我修养,保持中道,避免极端。
从《庄子》讲述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庄子认为所有人都应该积极乐观地看待人生,当然也包括老人在内。庄子认为老年人修道能够保持精神和外表的年轻状态,例如女偊修道多年,虽然已是老人,但看上去还像个小女孩:“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庄子 ·大宗师》)同时,庄子并不惧怕衰老和死亡,他将生老病死看作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庄子·大宗师》)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我操劳,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对于庄子来说,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其作用。生活充满了艰辛,因此需要老年阶段来享受闲逸,也需要死亡来终结所有的麻烦。这是庄子对老年和死亡的作用的独特见解。没有老年的人生是不完整、不自然的,因而也是令人不满意的。但是,另一方面,庄子也不赞成人要竭力追求长寿。他的观点是人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安度老年。人不应试图对抗自然追求永生,而是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地老去,这是最好的实现老年主体性的方式。
佛家关于老年的思想与儒家不同而与道家接近,但与道家自然主义的老年思想又有所不同。释迦牟尼发现老年是人生四苦(生老病死)之一,他和弟子们告诉人们,只有摆脱所有尘世的欲望才能离苦得乐,老年人也不例外。老年人经历过人生的诸多痛苦,现在还得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他们急需获得救赎。但是佛教认为,人只能通过修行进行自我救赎,这种自我的道德修养应该持续终身。简言之,佛教修养的目的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减少恶业,为后世制造更多的善业;二是认识到世界无常和空的本质。老年人只有通过修行摆脱尘世的所有欲望和烦恼,才能摆脱痛苦,淡然面对老之将至,坦然接受死亡。佛法强调众生平等,认为对老年不应持有偏见,但佛家之道的核心是空,万物皆空的观念对建构老年主体意识没有表现出更多的兴趣,故在本文中不作深入探讨。
四、中西思想对建构老年主体性的启示
西方和中国各自发展出丰富的建构老年主体性的思想,并体现在诸多哲学著作和文学作品中,本文的探讨仅涉及一些主要方面。西方思想中老年主体性的建构有两个介入的模式:一是亚里士多德和培根的模式,他们将老年和老年人当作客观的分析对象,观察老年人的性格特征,并试图进行描述和解释。他们常常将年轻人作为老人的参照对象进行对比,所以很容易产生对老年的负面认识,认为老年人生理、心理、性格、道德等各方面都存在问题,需要向年轻人学习来改进自身。二是柏拉图和西塞罗的模式,他们关注老年人主观心理的变化,一般对老年持正面的看法,没有将老年和青年对立,而是分析影响两者的共同因素。柏拉图和西塞罗认为老年并不必然不如青年,决定主体好坏的因素是个人的道德修养。如果具有完善的个性和高尚的品德,就能享受幸福的老年;反之则即使年轻也不会幸福。与此类似,叔本华从人们主观思想发展的角度分析老年主体性的建构,即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世界和自身的认识,这样到年老时就能洞察世界无常的本质,完整地理解人生。罗素认为老人需要消除自我中心,忘记自我,才能摆脱老年的困扰。总之,西方思想家们从不同视角探索影响老年主体性建构的不同因素,都试图阐明度过幸福老年的最佳方案。
(1)城乡发展联动性不足。长沙市城乡旅游产业结构和要素目前尚不完整,与工业、农业、林业以及其他产业融合不足:县域内旅行社、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等功能发挥的不够;餐饮住宿、休闲经营规模有待扩大,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缺少规模化的特色手工艺品、土特产等旅游商品及其加工的销售场所。同时由于各镇村各自为政、争先恐后地做规划、出台优惠办法来发展乡村旅游,统筹开发不足、景点同质化情况日渐增多。
中国传统思想一向对老年持正面的看法。他们认为老年人经过长期的历练,应该是最有人生智慧和道德修养的一群人,也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中国的儒道释三家都认识到长期持续的自我修养对老年主体性建构的重要性,但是三种思想中提倡的修养方式和目标有所区别。儒家思想认为人需要通过修行将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完美地融合,不断成长而超越自我,最终获得完全的心灵自由;老年人应该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为他人奉献,这样才能发挥自身应有的价值。道家思想认为修行不仅能够使人们延缓衰老,还能洞彻人生宇宙的发展规律,认识到人与宇宙密不可分,老年是完整的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老年人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才能得到身心自由,享受人生。佛家思想认为老年人应该通过修行佛法看清万事万物的真相,认识到一切皆空和无我,自我只是无限生命中的一个部分;老年人应该摆脱尘世的所有欲望和烦恼,这样才能离苦得乐。这三种思想下的老年主体性建构方式互相并不排斥,甚至可以互相包容,体现在同一个老年人身上。
从本文的分析也可发现中西建构老年主体性思想的一些共通之处。首先,几乎所有的思想都认为可以建构积极的老年主体性。虽然有的思想家认为老年人存在很多性格上的缺陷,也有理论认为老年的苦大于乐,但他们大多表达了能够通过某种方式克服这些缺陷,完善老年主体,使老年获得应有的地位,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中西方思想都认识到过去的人生经历是建构老年主体性的重要影响因素。老年人的性格、思想、价值观等都离不开一生经历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到了老年也无法轻易摆脱。第三,中西方思想普遍强调道德因素在建构老年主体性过程中的作用。一方面,老年需要道德来支撑其自我的健康成长,不致误入歧途;另一方面,道德也是老年的价值所在,有道德的老年才能有助于社会和他人的发展。第四,中西方思想中都论及放弃自我中心在建构老年主体性中的重要意义。中国传统哲学从不同视角强调无我、融入自然或奉献社会,叔本华和培根等近现代西方思想家也有相似论述,但在建构现代老年主体性的方面,中国传统有关老年主体意识的哲学思考较西方有更多可供借用的思想资源。
工程项目作为一个临时的组织体系而独立存在,为了实现企业的项目规划目标,只有提升物资采购的管理水平,才能全面有效地保证工程项目建造的物资资源的精准供给。规范物资的采购机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电商平台等手段,缩短物资采购周期,降低采购成本;将工程建造过程与物资供应过程无缝对接,尽可能地减少库存、消除二次搬运,避免停工待料的情况发生,避免物资延误生产的事件发生,进而达到精准物资供应管理。
通过本文的初步研究,可以勾勒出老年主体性建构思想的基本思路:老年主体性是一个跨越文化和历史的概念,也是年龄研究中最为复杂的核心课题。一般而言,老年人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身份不是预先确定的,也不是断裂的,而是受到一生中所经历的各种事件的影响,因而是由社会所建构和定义的。在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中的老年,其主体性的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如果要建构积极的、有利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老年主体性,就要排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改善自身,以道德规范自我,用智慧来认清自我、他人和世界的本质。最重要的是,要解决自我和主体间的冲突,放弃自我中心,将自我融入自然和社会,这样,老年人才能获得肉体的解放和精神的自由。中国有两句脍炙人口的古诗:“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艺术地表达了老年主体意识的崇高境界,也许是当代老龄研究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
〔中图分类号〕 I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19)09-0166-11
*本文系2019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世纪美国南方小说老年叙事研究”(2019SJA1815)的阶段性成果。标题用“晚情”,意取双关。
作者简介 冯涛,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江苏 扬州,225009);顾明栋,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王法敏
标签:老年论文; 主体性论文; 年龄研究论文; 中西思想论文; 比较文学论文;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论文; 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人文艺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