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学校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也逐渐多样化、时代化。而“微课”这一以简单但教学内容完整为特点的教学方式迅速被接受并应用。学生在观看“微课”过程中,非常明确地了解知识点,既可以“按需所取”,直接选择自己不会的知识点进行学习,也可以在自己学会后分析学习成果,多方面提高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微课教学;中学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1-057-01
1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教学形式的创新
在传统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采取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传统,通常为信息技术教师照搬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讲解。长此以往,中学生难免觉得信息技术课程枯燥、乏味,大大降低了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创新信息技术教学形式。微课的核心内容为教学视频,其时长通常控制在5到8分钟。而传统的教学课时一般为40或45分钟,与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相比较,微课的教学时间较短。例如,信息技术教师在讲“Word修饰文章”时,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的方式,将相关的基础知识制作成结构图,利用视频直观地呈现给中学生,以此促使中学生充分了解Word基本结构,并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印象,这样可以使中学生在以后的微课学习中更具有目的性。微课结束后,信息技术教师再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加深中学生对Word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有利于中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水平的全面提升。
1.2方便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微课教学借助信息技术的普及已经成为教育的主流,在信息教学之中应用翻转课堂,其教学过程主要是在课前上传教学课程的视频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进行课前的学习,在课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和联系,并由教师进行技能上的指导。同时,借助网络实现的教学资源共享和师生交流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以正确的态度进行学习,提升了教学过程中的人文特性。在微课教育模式之下,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平衡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使得课堂学习和教学过程更为高质量的进行。
1.3有利于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体系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理念所强调的内容之一。特别是信息技术课程,它非常强调理念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获得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的示范,另一方面则主要依靠自身的摸索与实践。然而,如前所述由于学生基础不同,教师的示范不能顾及全体学生。而微课的出现,则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的机会。学生可以由浅及深的了解、观看本节课程所涉及的微课内容,然后根据自身能力进行操作实践。当出现问题时,可以针对微课的内容进行反复观看,从中找到不足。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有利于他们自主的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微课的应用方式与策略
2.1因材施教”,针对性强
微课以短视频为教学方式的特点决定了它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既快又准”,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都不尽相同,所以老师讲课的进度其实是只照顾了整体,但没有针对性,但是微课把知识点细化、特殊化,充分发挥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及时消化理解的知识都可以通过微课进行针对性的“补课”,而且微课可以反复观看,加强记忆。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利用微课中相关知识点的视频进行引导,学生可自己控制学习进度,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先一步了解、应用到实际操作中,而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不至于跟不上课堂整体脚步,这样整个教学形成一个整体,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根据难点重点再进行详细解说示范,让学生们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提升。
2.2准备微课的相关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
根据教学纲要,收集有效且新颖的教学素材,及时分类整理。传统的授课方式通常会给学生带来冗余沉闷的感受,从而带来抵触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学质量。微课通过利用视频、PPT等网络多媒体载体能够带来新鲜感,同时利用紧跟时代潮流的热点和素材,消除与学生之间的时代隔阂,引发学生的共鸣,并高效积极的掌握新知识和技能。
2.3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
中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尤其是信息技术,学生接触计算机的程度有较大不同。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对学生一概而论,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的能力水平先有一定的了解,而后进行分层教学。这一教学手段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是难以实现的,微课的适时出现解决了这一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微课的共享平台上,根据自身能力,分别选择初、中、高级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扎实基础,还能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强化知识储备。除此之外,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重点、难点突出讲解,结合与知识点相关的实际案例或趣味视频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使学生在环环相扣的基础知识下,层层深入到重点难点的知识层面。
2.4及时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教学结束后,信息技术教师应该针对微课的使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一方面,对信息技术教师课程讲解中的顺畅性及中学生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可以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完成,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对中学生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调查;另一方面,针对中学生是否充分地掌握了信息技术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难点,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这些方面的问题,教师都可以通过随堂练习和课后感的阐述来充分了解。
结束语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中有着很大的应用价值,其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抽象概念教学问题和学生实践操作不足的问题,保证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师通过微课教学内容的制作优化了教学模式,方便了学生在课后进行学习参考,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叶步伟.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3):42-43.
[2]赖文华.微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1:256.
论文作者:孟宪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中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知识点论文; 中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