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当前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7)01-0084-05
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继续了以往的增长势头,也表现出一些新的增长特点。认真分析经济增长的特点,对于正确判断经济增长趋势,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特点之一,高增长低通胀
这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持续现象,2006年上半年经济加速增长,使得这一特点更加突出。高增长低通胀是经济增长理论所追求的理想状态,表现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通货膨胀率却保持在较低水平上。从2000—2005年的6年间,我国GDP平均增长度为9.3%,而同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年均增幅只有1.2%。2006年上半年,GDP增速10.9%,CPI涨幅仅为1.3%。我国经济增长呈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现象,这是与经济增长的常理相悖的。从经济增长的过程来看,一般表现为高增长高通胀。如国际上所称的“金砖四国”除中国外,其他三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都出现了程度不等的通货膨胀率上涨。2006年6月份,印度通货膨胀率为5.24%,俄罗斯为6.2%,巴西为8%。相比较来看,我国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通胀率却维持在较低水平。这是既喜又忧的经济现象,值得我们认真关注。
事实上,经济快速增长伴随一定的通货膨胀是正常的,甚至一些国家往往通过实施温和的通货膨胀政策用于对经济的调节。“高增长低通胀”的长期持续,既可能获得经济增长较大收益,也会走向经济增长的反面,由通货膨胀转向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长期持续的内需不足,最终对经济增长带来深层的影响。1992年我国的高增长拉动了投资品投资需求扩张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形成“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双重作用的“通胀”。为此,1993年进行调控,紧缩财政和银根的“双紧”政策,由于政策的“时滞”,1994年商品零售物价突破了24%。1995年开始回落到15%,1996年8%,1997年回落到3%,当年GDP增长8.8%,实现高增长低通胀。1998年5月底,GDP总量为1万多亿,应收未收款项达到1.6万亿。为此,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到2003年物价回到3%,摆脱了通货紧缩状态,2004年4%、2005年5%。
有专家曾指出,通货紧缩是中国经济的最大隐忧。一方面是消费需求严重不足,近年来,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持续大幅度下降,从2000年的73%下降到2001年的48%、2002年的40%、2003年的38%、2004年的37%、2005年的33%。相反,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始终在60%以上。另一方面是供给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加剧结构性矛盾,加大结构调整的难度。
特点之二,高投资高增长
我国经济是投资增长型经济,经济增长仍主要靠投资来支撑,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占较大比重。反映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资本形成率,“六五”为34%、“七五”为36.9%、“八五”为39.7%、“九五”下降为37.6%、“十五”达到新高,其中2003年为42.3%、2004年达到44.2%,而世界平均水平不超过30%。2003—2005年,GDP年均增长10%,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8%。2006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8%,其中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3%。前7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5%,同比加快3.3个点。从在建规模看,前7个月新开工项目11.5万个,同比增2万个。施工项目13.3万个。从行业看,60多个行业中有36个投资增速超过40%;16个省市增长超过35%。其中,铁路运输业增长93.8%,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增长63.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7.4%。部分过剩行业投资增长较快。铜冶炼、纺织、汽车分别增长166.6%、41.3%、38.6%。从地区看,1—5月份,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中央项目投资2718亿元,同比增长22.7%,地方项目投资22726亿元,增长31.3%。上半年,有16个省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于31.3%的全国平均增幅。其中有7个省份超过40%、两个省份超过50%(吉林55.6、安徽54.1、河南48.8、河北44.4、内蒙43.5、青海42.3、福建41.5、陕西39.7、辽宁39.5、湖北39.4、四川38.8、广西38.2%),有12个省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50%。从投资主体来看,投资80%来自企业,政府投资不超过10%,其中中央政府投资也就是在4%左右。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1.2亿元,大体占到47%。投资的主要来源仍然是以贷款为主,上半年,新增贷款2.15万亿元,占央行全年贷款目标的86%,同比增长8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存在一个巨大的投资“黑洞”,形成“隐形投资现象”,即大量未经立项、环保、安全、质量等审批的项目私自开工。在全国亿元以上项目自查过程中,山东省对840个亿元以上项目自查发现,存在问题的117个。上半年各地报上的被清理的新开工项目达上千亿元。可见问题的严重程度。
特点之三,高增长高成本
我国经济发展同时进入“高增长期”和“高成本期”。一方面我国经济仍处在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经济仍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递减,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增加,发展的总成本进一步推升。从经济增长趋势来看,决定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非但没有减弱,而且得到进一步强化。这一时期经济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动力仍然是资本的快速积累,其贡献率进一步增强。此外,由于城市化、人力资本投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技术创新等因素,进一步支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由于国际国内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总体成本推升,发展的约束条件进一步强化。一是比较优势递减,生产要素价格低廉将不再成为优势。发展中国家在增长的初始阶段,主要依赖于劳动力廉价优势和其他生产要素价格的较低价格水平,由此支撑了这一阶段的高增长。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开始弱化并发生逆转。
其一,劳动力低工资优势已经开始转化。不仅在劳动力价格上不再有廉价优势,而且联系到劳动者素质、技能和生产率来看,比较优势就更不明显。所以,当人均GDP越过1500美元以后,随着收入和福利因素的增加,经济增长的成年明显上升,其中占较大比重的是劳动力成本。在我国GDP构成中,劳动报酬约占到一半以上,2003年这一比重为49.6%。近年来,为解决“民工荒”问题,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工资上浮了20%左右。
其二,土地出让的比较优势发生逆转。土地资源曾是我们最大的比较优势,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地方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加快了开放经济发展。但同时,土地资源消耗也比较严重,一些地方5年就用完了10多年的指标,有些省市2010年前土地利用指标提前用完。浙江、江苏等省市已经突破了2010年前的用地规划。随着土地大量被开发占用,一些城市到了“无地可批”的程度,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原来的比较优势成为比较劣势。加上大量土地被非法占用、未批先用、“以租代征”、化整为零等,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紧张。据国土资源部统计,仅2005年,全国未批先建占用耕地面积就高达30.8万亩。国土资源部门通过对2004年9月以来的用地进行检查发现,一些城市的违法用地在60%左右,多的甚至在90%以上。
二是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到能源资源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的严重依赖,使得这种增长越来越接近资源和环境约束的边界。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来实现的,2003—2005年,GDP年均增长10%,但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3.6%。2004年,我国GDP仅占全球的4%,而消耗的钢材占全球的29.4%,水泥占50.2%,氧化铝占25%,淡水占15%,一次性能源占12.1%。2005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22.25亿吨标准煤,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而且能源浪费惊人,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3%,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据人大报告称,我国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炭也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58.6%。按目前探明储量和开采能力测算,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可采年限分别只有80年、15年和30年,而世界平均水平分别是230年、45年和61年。
经济增长中的95%的能源和85%原材料来自于矿物资源,除煤炭及少数小宗矿产资源外,绝大多数资源的人均拥有量,都明显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从而需要大量进口。如石油、铁矿石进口依存度分别达到40%和60%。以2000年的基础数据为准,预测2010年和2020年主要矿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分别为:石油从31%增长到41%、58%;铁从33%增长到34%、52%;锰从16%增长到31%、38%;铜从48%增长到72%、82%;铅和锌从自给分别增长为45%、52%和53%和69%。
我国主要矿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
矿产品名2000年
2010年预计
2020年预计
石油31 41
58
铁 33 34
52
锰 16 31
38
铜 48 72
82
铅 0 45
52
锌 0 53
6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投资司(转引自国研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5-3-29第33)
更为遗憾的是,虽然我们是需求大国,但是在国际定价权上我们却缺少话语权,由此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损失。如2005年铁矿石价格上涨了71.5%,中国钢铁企业为此需要多付出54亿美元的进口成本。经济越是以较大规模快速增长,能源资源的约束就越是进一步加强,从而发展的成本代价就会增加,最终导致经济发展难以为继。
特点之四,高增长低就业
改革以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就业增长却相对缓慢,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呈下降趋势。数据显示,1985—1990年,全国GDP平均增长率为7.89%,同期就业人口平均增长率为2.61;1991—1995年,全国GDP平均增长率为11.56%,同期就业人口平均增长率为1.23%;1996—1999年,全国GDP平均增长率为8.3%,同期就业人口平均增长率为0.96%。进入新世纪,就业增长率虽然有所提高,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仍然存在较大差异,2001—2005年,GDP增长分别为8.3%、9.1%、10%、10.1%和9.9%,而同期就业增长率分别为1.30%、0.98%、0.94%、1.03%、0.83%,可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极不协调。
“高增长低就业”现象的形成,一方面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密集向资本与技术密集转变的必然趋势,这在客观上会使经济增长对拉动就业的规模缩减。另一方面,也有着深刻的体制机制原因。
一是在发展思路上,没有把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统筹考虑,比较普遍地存在重增长、轻就业的问题。加上过去主要以GDP来考核政绩,使得一些地方只重视经济增长指标的落实,不重视就业目标的实现,只注重发展技术密集型的大项目、大企业,不重视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和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加剧了增长与就业的矛盾。
二是在改革上,存在着国有企业改革正常的下岗失业增加的问题,如近年来,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和职工下岗分流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累计达2700万人。也存在企业改革重组的不规范运作,导致下岗失业不正常增加的问题。如有的企业重组只注重资产重组,不考虑人的安置,把资产拿走了把人却推向社会,进一步扩大了增长与就业的不协调。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继续深入,国有单位就业量仍会继续减少,今后三年仅国有企业实施关闭破产一项,还会有360多万名职工下岗失业。从2006年上半年的情况看,虽然全社会总的就业量有所增加,但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就业人数相对减少,国有单位就业人员6638.8万人,减少168.8万人,集体单位就业人员867.1万人,减少103.8万人。
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长期较快增长,但拉动就业能力却明显下降。从三次产业比较来看,2000年我国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26.4%、50.2%、31.8%;到2004年分别为15.2%、53%、31.8%。第一产业略有下降,第二产业有较大幅度增长,而第三产业没有变化。三次产业的就业情况,2000年我国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50%、22.5%、27.5%;到2004年分别为46.9%、22.5%、30.6%。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略有下降,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没有变化,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略有增加。比较可见,第二产业形成明显的“高增长低就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第二产业仍处在重工业化阶段,具有明显的排斥劳动力倾向。另一方面,第二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这也是近年外商投资的重点,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约70%集中在制造业。制造业本来资本有机构成就比较高,加上外资的推动,进一步加快了技术对劳动的替代,抑制了就业增长。相反,吸纳就业具有明显优势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影响到全社会就业规模的增长。
四是外商投资企业规模增长的同时吸纳就业能力减弱。目前,我国利用外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40%,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28.3%,外商投资企业占全国进出口总值达55.48%。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成为我国新增就业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随着外商投资的增加其拉动就业能力却相对减弱。有数据显示,1985—1990年期间,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贡献为2.63,即外商投资每增加1单位,可以创造2.63个就业机会,而在1991—2001年期间,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贡献为0.549,呈明显下降趋势。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外商直接投资方式变化的影响。目前,在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方式中,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合作开发比重明显下降,外商独资经营比重大幅上升,从1985年的0.66%、1990年的不足20%,上升到1999年的38.5%。外商独资经营在吸纳就业方面明显低于其他三种方式。另一方面是由于投资方向变化带来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从最初的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通信、电子机械等高新技术领域转移,而这些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吸纳就业数量明显减少,加上竞争和市场的驱动,外商投资企业进一步加快以技术替代劳动的过程。
特点之五,高增长高储蓄
按照通常的规律,经济增长会进一步刺激投资增长,从而对储蓄产生影响,储蓄率会相应走低。但是,我国经济增长情况正好相反,经济高增长推动储蓄增长,而且增幅不断扩大,尽管2003年以来,我国投资增长攀高到40%以上,但国内储蓄增加更快,中国目前的储蓄率高达46%,居民储蓄存款15.6万亿元,预计中国的高储蓄率还将持续10—20年。有专家研究指出,2005年我国国内储蓄总值占GDP比重已经超过40%,比世界大多数国家平均高出15—20个百分点。见下表: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储蓄比较(占GDP的比重)
中国美国法国日本韩国
墨西哥
印度
国内储蓄总值41.714.320.725.5 31 20.828.3
家庭储蓄
16 4.810.8 8.2 4.5 8 22
企业储蓄
20 10.3 9.519.414.810.6 4.8
政府储蓄 5.7 -0.9 0.3-2.211.7 2.2 1.5
过高的储蓄率对宏观经济形成压力。尤其是给银行带来压力。我国商业银行存差近年来也持续增加,2003年为49059亿元,2004年为63226亿元,2005年为92200亿元,分别增长23.8%、28.88%、45.83%。存贷比例持续下降,分别为75%、74%、68%。2006年一季度仅4家商业银行存差达9.9亿,存贷比68.7%。
特点之六,高增长高顺差
2006年上半年实现贸易顺差614.4亿美元。6月份当月145亿美元。同时,我国进出口市场顺、逆差过分集中的趋势加剧:前五个月,我国对主要顺差来源地美国、欧盟和香港的顺差同比分别增长29.0%、18.3%和34.1%,而对台湾、东盟、韩国和日本的逆差同比增长21.9%。尽管造成外贸顺差激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特殊地位。因此,短期内实现贸易平衡的难度较大,外贸顺差有可能持续增加。巨额贸易顺差的不利影响表现在:第一,贸易摩擦增多。1—5月,已有1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32起,涉案金额4.8亿美元。同时,贸易摩擦还呈从贸易领域向投资、金融等领域蔓延的趋势,冲击了我国外贸体制和汇率政策。第二,宏观调控难度增加。由于外贸顺差和外商投资持续增加,外汇储备快速增长。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9250亿美元,比年初又增加1061亿美元。为此,中央银行不得不增加基础货币8000多亿元,导致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更加突出,遏制过度放贷行为变得更加困难。同时,激增的贸易顺差还增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第三,经济增长风险增大。快速增长的外贸和巨额顺差意味着我国经济与外需联系密切,而外需具有较大的不可控性,除受世界经济影响外,还受到政治形势、局部战争、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制约。这些因素导致的外需波动通过进出口部门传导给国内,引起税收、就业和外资流入的变动,进而增加我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
特点之七,高增长低效益。我国经济是典型的数量型增长,GDP规模很大,但转化为国民财富所占比重却十分有限。经济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根据世界银行统计资料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算法,2004年中国经济总量只相当于美国的16.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美国的3.6%、日本的4.0%,在世界20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29位;2005年中国经济总量只相当于美国的17.9%,中国人均GDP仅为1703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4.0%、日本的4.76%和世界平均水平的25%,在世界20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10位。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数量增长和价值增长具体通过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来表现,目前在GDP与GNP之间存在的水平差距有明显拉大的趋势,虽然GDP增长速度较快、规模较大,但是由于在GDP构成中,超过一半以上是外资企业贡献的,对我们来讲这部分只是名义上的,并不可能真实地转化为国民财富。而反映国民财富指标的GNP,每年以相差1000亿元左右的速度增长,这足以反映出我国经济“量”的增长和“质”的增长差距。也就是说,在经济总量增长中,相当部分并没有转化为国民财富的增长。在很多情况下,是跨国公司在我国境内借地生财,汇走的是真金白银,留给我们的却是GDP。1990—2005年,在华外资企业汇出利润达2800多亿美元。中国美国商会2005年调查显示,约70%的美国公司在华赢利,约42%的公司在华利润率超过其全球的平均利润率。过去10年,中国产品使美国消费者节省了6000多亿美元,近两年每年都节省1000亿美元以上。
因此,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十分重要。我们要全面看形势,既要看局部,又要看全局;既要看现状,又要看趋势。同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有足够的认识,引起高度重视,防止不平衡问题加剧发展,避免经济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