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低龄老年就业政策研究
张水辉1,尚宇红2
(1.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上海,200336;2.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上海 200336)
摘 要: 低龄老年就业对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和老年人自我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老年就业主要集中于第一产业、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年龄段主要分布在55-69岁之间、求职渠道以亲友介绍为主等特征,存在就业数量下降、就业结构不合理等不足。因此,需要从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管理机构、完善退休与养老金制度、健全求职机构、推进反年龄与性别歧视、加大老年教育培训以及在职健康制度等方面促进老年就业。
关键词: 老年就业;低龄老年;人口老龄化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学者和政府开始关注到人口老龄化与老年就业问题。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老龄政策体系也逐渐完善,老龄工作的大格局基本形成(陈传书,2013)。但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传统文化影响,“老有所为”尤其是老年就业问题在我国仍没有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推动老年就业,可以适应并且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可以有效对冲劳动力数量减少、结构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可以有效提升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和老年人自我保障能力,可以有效减轻国家和社会养老负担,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长期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陈磊等,2015)。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快,进一步研究和挖掘老年群体中蕴藏的人力资本、人才资源、老年红利等是我国今后老龄政策的必然选择(李朋波等,2016)。考虑到我国国情,本文主要关注低龄老年,即年龄在55-64岁之间的老年人。
(1)采用三维N-S方程, 2阶Roe格式及有限体积计算方法. 得到的对称面流场结构与实验纹影照片符合较好, 在特定的纵向测量线上计算和实验的压力值进行了对比, 平板分离区内符合较好, 楔面上在再附线附近峰值位置有所偏差, 但是峰值大小基本一致. 表明数值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分离位置, 但对再附位置的模拟精度不足(风洞实验是否在再附区发生了转捩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我国老年就业政策的指导理论与政策演进历程
1.我国老年就业政策的指导理论
我国老年就业政策指导理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生命历程”理论。1982年维也纳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后,在生命历程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四个老有”,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其中的“老有所为”就涉及到了老年就业问题。(2)“积极老龄化”理论。2002 年马德里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后,引入了发达国家盛行的“积极老龄化”理论(刘文、焦佩,2015),但在主要的政策架构中应用较少。(3)“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理论。2006 年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初步形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理论(蒋子桓,2011)。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两者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的直接目标是社会持续发展、社会和谐,使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提高; 后者的直接目标是老年人的健康、有保障和参与,也就是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的提高。二者可以说既殊途同归,又相辅相成(参见表1)。
表1 我国老年就业政策指导理论进阶
2.我国老年就业政策的演进历程
(1)重视老年人才阶段
从年龄分布来看,在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就业人口中,60-64岁的占53.7%,65-69岁的占27.6%,70-74岁的占12.0%,75岁及以上的占6.7%。可见,我国的老年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低龄老人中,占到了81.4%。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业的老年人口逐渐减少(参见图3)。
这一阶段的“老有所为”主要是针对老干部、老模范、老专业科技人才、老知识分子等人群,覆盖面很窄。
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力还受制于他们自身的特点,他们的认知、情绪、个性等方面的特点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对家庭教育问题觉察的客观性、全面性和深刻性。
(2)提倡老年人社会参与阶段
2006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第一次将“老有所为”的对象推及到广大老年人群,并开始关注老年就业问题。同年,我国发表《老龄事业发展白皮书》提出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的“六个老有”目标,要求国家和社会要积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发挥老年人的潜能,增加社会人力资本(姜向群、杜鹏,2015,第97-98页)。2010年,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首度把“重视老年教育”写进纲要。2011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第一次提出要注重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支持老年人以适当方式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公益活动。健全政策措施,搭建服务平台,支持广大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更好地发挥作用[注] 参见《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12月发表。 。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老年人和全社会要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促进老年人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参与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广东省东江分水方案划定东江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不得突破106.64亿m3,与现状用水相比增量空间小。东江分水实施后,流域各市根据所分配的水量及水质要求,以供定需,量水定产,纷纷限制高耗水和高污染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节水工作。通过分水促进各地经济转型升级、合理布局产业,东江流域用水量连年上升的势头得到遏制,初步实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这一阶段,开始关注老年就业问题,并提出重视老年教育和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3)重视老年就业阶段
“在后期处理中,我使用双曲线法(dodging and burning)让他从画面中凸显出来,并且对画面进行了适当的调色,好让整体显得更加有型。”
从不同性别的老年就业人口来看,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等三个职业中的男性均多于女性,其中,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的男性老年人口所占比例高于女性11.0个百分点;但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和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等三个职业的女性均多于男性,其中,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的女性老年人口所占比例高于男性8.3个百分点[注] 数据来源: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得出。 。
纳入标准:第一次检查,并经肝脏核磁共振检查确诊;呼吸功能正常;不存在药物过敏史、造影剂过敏史者;研究知情,自愿参加者。
分布式通信结构中,若有n个DG单元,即可表示为v={v1,v2,v3,…,vn}。(vj,vi)为编号为j的DG单元DGj指向编号为i的DG单元DGi有向边,表示DGi能够接收DGj的信息,即DGj是DGi的邻居,所有有向边构成的集合为E。若DGi的所有相邻的有向边集合Ni={j(vj,vi)∈E},即其为DGi的邻居集。对于有向图来说,DGi只能从邻居j∈E中接收信息。图3中,v1,v2,v3,v4分别代表4个DG单元,v={v1,v2,v3,v4},DG2和DG4有向边指向DG1,即DG2和DG4是DG1的邻居,DG1只能从DG2和DG4接受信息,因此DG2和DG4是DG1的邻居集。
从性别分布来看,在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就业人口中,男性占61.0%,女性占39.0%;从不同年龄组来看,老年男性就业人口均多于女性就业人口。可见,在我国的老年就业人口中,男性较多(参见图4)。
表2 我国促进老年就业的现有政策
总体而言,受人口基数大、人口总量增长压力大和劳动年龄人口长期就业压力等因素影响,我国老年就业政策的理论及举措明显滞后于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虽然越来越关注到老年就业问题,但现有政策还是比较宏观或抽象,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刚性不足,缺乏配套的具体措施,难以落地或收到实效。
林德对超低温冷库叉车做了专业而全面的改装,保障安全使用。如防水方面,林德超低温冷库叉车的驾驶室玻璃采用了特殊除雾功能的玻璃,仪表、电器线束和控制器等都做了防水保护;在保温方面,林德超低温冷库叉车才用了高密闭性的全封闭驾驶室,驾驶室内部还设置有暖气装置;在防砸落方面,林德超低温冷库叉车对裸露的塑料件都做了不同的保护;此外,在叉车的内部,特种电池、耐低温油品等的采用,保障叉车能在超低温冷库中正常运转。
二、我国老年就业的现状
1.老年就业人口比例偏低,乡村明显高于城市
在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就业的约有0.53亿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的30.3%。(参见图1)
从分城乡的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就业人口的比例来看,乡村居高,为68.5%;其次是镇,为39.0%;城市较低,仅为13.2%。可见,乡村老年就业人口的比例竟然比城市高了55.3个百分点。(参见图2)
2.老年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低龄段,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1978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定办法》提出要注重发挥退休、退职工人的积极作用,街道、社队集体所有制单位如果需要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可给予一定的报酬。1980年,《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鼓励离休干部发挥革命传统,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1982 年,我国提出“老有所为”的倡议。198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关于我国老龄工作中的几个问题的请示》,明确指出:鼓励具有科学知识、技术专长和领导经验的老年人,继续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贡献力量。各部门、单位应积极为这些老年人继续发挥其才能创造必要的条件。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提出,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为”。2003年,全国老龄委倡导并组织以东部地区为主的全国大中城市离退休老年知识分子以各种形式向西部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智力援助行动,简称“银龄行动”[注] 参见百科词条,来源:https://baike.so.com/doc/4388684-4595238.html。 。
《“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首次大篇幅论述老年就业,并提到对有需要的老年人进行创业培训。但规划还存在覆盖面窄、缺乏实施细则、操作性差、配套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弱等问题(参见表2)。
3.我国老年就业行业主要是第一产业,但城乡差别、性别差别明显[注] 数据来源: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得出。
5.我国老年就业人口的收入状况
分别从城乡来看,城市、镇和乡村的老年就业均以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居多,不过城市的老年就业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比例降至35.9%,乡村老年就业从事这一行业的比例则高至93.0%,二者相差57.1个百分点。同时,城市老年从事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的比例也都超过10%,而乡村老年从事其他行业的比例都比较低。
2017年,我国《“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要求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将老年人才开发利用纳入各级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鼓励各地制定老年人才开发利用专项规划;鼓励专业技术领域人才延长工作年限;鼓励各有关方面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创业,帮助有意愿且身体状况允许的贫困老年人和其他老年人接受岗位技能培训或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劳动脱贫或致富;推动用人单位与受聘老年人依法签订书面协议;依法保障老年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合法收入、安全和健康权益。对老有所为贡献突出的老年人和在老有所为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单位、个人,可按规定给予表彰或奖励。
从不同年龄组来看,60-64岁的老年就业人口的周平均工作时间最长,为40.21小时;其次是65-69岁的,为37.81小时;再次是70-74岁的,为34.70小时;最低的是75岁及以上的,为32.04小时。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就业人口的工作时间在减少[注] 数据来源: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得出。(参见图6)。
(1)老年就业人口的工作时间弹性较大
从老年就业人口周平均工作时间来看,为每周38.3小时,比16-59岁中青年就业人口的周平均工作时间(45.7小时)少了7.4小时。
从正在工作的老年就业人口周工作时间来看,以20-34小时的居多,占27.9%;其次是48小时以上的,占27.5%;再次是40小时的,占19.8%。而周工作时间在40小时以下的老年就业人口,占到了24.8%(参见图5)。
(2)老年就业人口的工作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2.2 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屈曲AROM比较 术后4及12周后,2组患者AROM均较前一个时间点呈明显增加趋势(均P<0.05);术后4周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周观察组患者AROM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见表3。
4.我国老年就业人口的工作时间
从不同性别来看,男性老年就业人口的周平均工作时间为39.9小时,女性为35.9小时,男性比女性多4小时。从不同年龄组来看,男性老年就业人口的周平均工作时间也均多于女性。其中,60-64岁、65-69岁、70-74岁、75岁及以上组,男性老年就业人口的周平均工作时间比女性分别多4.4小时、4.1小时、3.4小时和2.7小时[注] 数据来源: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得出。 。
从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就业人口的行业构成来看,农、林、牧、渔业占比高达87.1%;其次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占3.7%和2.6%;再次是建筑业,占1.9%;其他行业占比均在1%以下。
(1)近三成的老年人口以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
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来源来看,以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居多,占40.7%;其次是劳动收入,占29.1%;再次是离退休金养老金,占24.1%;至于最低生活保证金、财产性收入以及其他来源,则占比很低。可见,以劳动收入作为本人主要生活来源的接近三成(参见图7)。
(2)低龄老年人口以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比例更高
从不同年龄组的老年人口主要生活来源来看,以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在60-64岁、65-69岁、70-74岁和75岁及以上各年龄组的比例分别为48.1%、34.6%、18.1%和7.0%。可见,60-64岁的老年人口以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比例接近一半。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比例逐渐降低(参见表3)。
表3 我国分年龄组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来源 [注] 数据来源:根据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得出。单位:%
6.我国老年就业的工作寻找途径
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统筹开展全国生态保护与修复,全面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坚决查处生态破坏行为。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限期进行整治修复。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从2013-2015年数据来看,我国城镇60岁以上人员寻找工作的主要途径是委托亲友介绍,占比超过50%,但呈逐年微降趋势;正规职业介绍所、招聘会所占比例都很低[注] 数据来源:2003-2016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
作为国家国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军工企业的发展一直受到关注。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深度融合增加了行业竞争,这对军工企业发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面对激烈的竞争,通过优化质量管理系统来提高军工产品质量成为了军工企业的主要选择。
三、我国促进老年就业的政策实施效果
近十年来,我国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率的上升趋势日益明显,老年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从5.9%逐渐攀升到9.2%。其中,60 岁以上老年就业人数增加了1 051万人,增幅为25%,65岁及以上增加了269万人,增加了12个百分点。(参见表4)
表4 2002-2015年老年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比重 [注] 数据来源:2003-2016 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单位:%
四、我国推进老年就业的政策建议
2017年,我国《“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要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但规划过于粗略,配套政策也没有提及,这就直接影响了相关规定的操作性以及具体的实施效果。考虑到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建立促进老年就业的政策体系。
1.设立老年就业专门管理机构,发展吸纳老年人再就业的部门
当前,我国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和老龄委都有着管理老年人的职能,但相互之间并没有多少联系和沟通,也没有统筹协调。建议有关部门设立相应的专门机构,对老年人再就业过程中涉及的问题进行统一管理,整合相关各方面资源,全面推进,促进老年人再就业的实现,避免权责混乱或是管理空白。与此同时,要看到我国老年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而发达国家老年就业主要是在第三产业。人口老龄化正倒逼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政府应大力发展适合老年就业的咨询、教育、餐饮、服务、环卫、传达、仓储、保管、停车场等产业,并在北京上海及东北等老龄化程度严重的一线城市或养老保险制度难以维系的地区进行试点,出台政策(如低息贷款、现金奖励、税收减免等)扶持老年自主创业。
2.完善退休制度,允许退休再就业期间领取养老金
一是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延迟退休年龄实施越早、延迟时间间隔越短,对养老保险资金缺口的缓解作用越明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应尽快推出“小步慢走,渐进到位”的实施延迟退休方案。二是加大提前退休惩罚力度。我国应将享受养老金待遇与退休年龄挂钩,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养老金待遇将相应削减;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应从15年延至20年乃至更长期限。三是提高退休制度弹性。在退休年龄段区间(比如58岁到65岁)的员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退休。当然。弹性退休制度是一个双向选择行为,不但要考虑劳动者的意愿,还要照顾到雇主的想法。四是政府应尽快出台文件明确退休再就业期间养老金领取的相关规定,以保护低龄老年人就业的权利。
3.搭建“老年人才中心”信息平台,鼓励用人单位聘用和续聘老年员工
一是要积极发挥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的职能作用,加强专门性就业中介机构建设,建立老年人才信息数据库和专门的老年人才市场,及时向有需要的老年人传达市场信息,为老年人才和用人单位搭建桥梁。二是用人单位应为老年人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包括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工作报酬、福利待遇等,为其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三是在老龄化程度严重的城市和地区试点相关激励政策,对雇佣老年人再就业的单位适当减免税收或给予一定补贴,如政府可以为企业对45岁以上资深员工的转岗培训提供补贴,对老年员工的缴费比例实行一定优惠。另外,针对老年人再就业收入可以在所得税比例上给予一定优惠(格扎维埃·范登·布朗德,2007)。
花馍被称为“母亲的艺术”,因花馍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他的具体捏形也没有教材和样本,外加它的经济利益也不丰厚,所以对花馍有兴趣、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寥寥无几,虽然有关协会和地方政府也开办花馍制作培训班,企业也为花馍技师提供培训机会,但由于报酬不高,导致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的年轻人远比不上外出打工的人数。现在,当地妇女虽然还有会蒸制花馍,但是在年轻的一辈中,会制作花馍的人越来越少。闻喜县县长张建元曾介绍,目前,该县340个村都有专业花馍艺术家,年龄均在50岁以上。综合上述,可以看出闻喜花馍和其他传统技艺一样,面临着技艺失传、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4.消除年龄及性别歧视,保障老年人尤其是女性老年人的再就业权利
从表1看出,不同品种间氨基酸含量差异明显。其中,春季雌蛹氨基酸总含量平均值为40.1%,变化区间为35.1%~44.6%;秋季雌蛹氨基酸总含量平均值为46.6%,变化区间为44.8%~47.9%。春季雄蛹平均值为32.8%,变化区间为29.5%~34.1%,雌雄平均值差值为8.4%;秋季雄蛹平均值为36.3%,变化区间为34.9%~38.7%,雌雄平均值差值为10.3%。同品种雌雄蛹之间氨基酸总量的差值最小的为2.2%,最大差值为13.1%。研究发现,强健性家蚕品种雌雄蛹氨基酸总量秋期差距较大,除品种104外,其余品种的雌雄蛹氨基酸总含量差异在10%左右。
在区域1,以图形化动态显示的方式显示出掘进机在巷道中的具体位置,包括掘进机与前方和左右煤壁的距离以及掘进机的偏航角。在区域2,显示模拟的巷道并在其中显示根据掘进机尺寸规划的截割路径,以椭圆状的动态图形显示掘进机的截割头轨迹,实现辅助导引截割。在区域3,体现了掘进机的姿态角以及距离左右煤壁的距离,并以图形化动态显示出来。在区域4,当区域2中截割头的轨迹超出模拟的标准巷道边界,报警指示灯将闪烁,直到截割头回到区域内。最后在区域5中以经纬度的方式实时显示掘进机当前的位置。
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消除年龄歧视。我国2008年《就业促进法》未涉及年龄歧视问题。此外,在老年人再就业的应聘、解聘、同工同酬、福利待遇,特别是工伤理赔等方面,还缺少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一旦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维权比较困难,势必影响老年人的就业热情。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在基础性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对“禁止年龄歧视”做出明确规定,退休年龄不能作为岗位聘任的强制性标准。同时还要专门制定针对老年人就业的规章,明确禁止企业歧视老年劳动力、将老年人收入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纳入法律范围;健全返聘和招聘制度与老年人才职称评定制度,对于再就业的老年人才的各项待遇与职称评定应该做出明确规定。还可以设立特殊法庭,专门处理老年人再就业中遇到的法律纠纷;配备专门的律师,设置专门的部门为老年人再就业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法务援助。二是推动反性别歧视,促进老年女性就业。我国女性退休年龄比男性早5年,而其平均预期寿命为77.37岁,比男性高4.99岁[注] 数据来源:人民网“中国女性平均预期寿命为77.37岁 比男性高4.99岁”,2014年11月7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107/c70731-25990048.html,2018年12月1日。 。随着女性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低龄老年女性退休将是社会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我国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统一退休年龄,并采取措施促进老年女性再就业。
5.完善在职医疗健康制度,推广老年职业培训项目
一是完善在职医疗健康制度,扩大在职健康体检、健康培训课程、健身活动等范围,提高透明度[注] 参见European Commission: Strategic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the European Innovation Partnership on Active and Health Ageing, 2011. 。针对老年人开展劳动力方法学,如提升工作场所健康水平、建立工作导向的医疗复原计划,实施积极的健康老龄化。二是扩大老年职业培训项目。学习欧盟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注] 参见European Found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and Working Conditions: Employment trends and policies for older workers in the recession, 2012. ,采取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吸纳社会各类资金,鼓励社会办学,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办学格局;扩大老年教育的覆盖面,使得有接受再教育再培训意愿的老年人都有机会接受再教育再培训;改变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年龄限制,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规则,形成不受特定年龄限制的开放式入学制度;转变目前老年教育过于注重娱乐休闲的现象,根据社会需求及老年人需求,实行政府资助教育和培训计划,以使其更新技术能力;对老年失业者进行再培训,通过分析工作强度、类型、健康状况、家庭因素等增强其竞争力。
参考文献
陈传书,2013,《“积极老龄化”在中国》,《光明日报》2月3日第005版。
陈磊等,2015,《基于聚类分析的中国低龄老年人力资源水平区域差异研究》,《人口学刊》第4期。
格扎维埃·范登·布朗德,2007,《欧洲老龄化问题对策述评——迈向积极的老年人口就业政策》,周愚编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1期。
姜向群、杜鹏,2015,《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4)》,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蒋子桓,2011,《积极老龄化理论及政策研究》,重庆: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朋波等,2016,《国内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述评与展望》,《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第8期。
刘文、焦佩,2015,《国际视野中的积极老龄化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A Study on the Employment Policy at Early Old Age to Cope with the Challenge of Aging Population in China
ZHANG Shuihui & SHANG Yuhong
(College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Shanghai, 200336)
Abstract :The employment of early old age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enhancing of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the improving of the self-security of the elderly. The elderly employment in China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primary industry, where the proportion of mal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The age group is mainly distributed between 55-69, with job-seeking mainly introduced by their family and friends. There exist some deficiencies like a decline in the number of employment and the unreasonable employment structure. Therefor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policy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employment of the elderly from the aspect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management system, retirement system, pension system, enterprise employment, job search institutions, anti-age and gender discrimination, elderl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the on-the-job health system.
Key words :elderly employment, early old age, aging population
中图分类号: C9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030(2019)02-0111-08
收稿日期: 2018-10-12
基金项目: 上海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全球城市建设与老年就业政策体系的国际研究——以纽约、伦敦、东京和上海为例”(2017BSH001)
作者简介: 张水辉,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保障、养老保险、社会政策等研究;尚宇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教授,主要从事中东欧经济研究。
DOI: 10.19411/j.cnki.1007-7030.2019.03.012
(责任编辑 钱 澄)
标签:老年就业论文; 低龄老年论文; 人口老龄化论文;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论文;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论文; 一带一路"论文; 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