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产业空间转移及中部地区发展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对策研究论文,产业论文,地区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04(2004)02-0064-05
0 引言
西方经济学者提出各种理论来解释世界和国家范围内产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与推移形式,如雁行形态说、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我国学者在研究本国经济发展时,也相应地提出了梯度转移理论,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东、中、西三大地带,东部地区发展水平高,中西部地区次之,随着东部经济的发展,技术、资本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带动全国经济发展[1]。但几十年来的实践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差距,经济扩散并不明显,甚至经济发展差距仍在扩大[2,3]。在现阶段,对于中国的省级区域来说,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工业化进程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传统工业产业的空间转移可以代表经济扩散。东部沿海各省份在其“十五”计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这是否意味着传统工业产业在沿海省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下降,并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本文通过构建产业重心模型,分别定量计算了1990年和2000年全国煤炭采选业等19个传统工业产业重心的经纬坐标,并依此计算出1990-2000年各产业空间转移的距离和方向,分析中国工业产业空间转移特征。从政策、市场、劳动力要素流动等六个方面分析中国工业产业空间转移特征形成的原因。目前,国家发展政策的重点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对中部地区投资倾斜和政策倾斜的力度减弱。在这样的形势下,中部地区应采取怎样的发展对策?笔者结合工业产业空间转移特征,探讨中部地区的发展策略。
1 产业空间转移定量测度
1.1 重心模型[4]
设为第i个平面空间单元的第j个属性值,假定该属性值的重心的平面坐标与所在平面空间重心的平面坐标重合,则由n个平面空间单元组成的区域的属性值的重心的平面坐标为:
若为i省的工业产业j的产值,该省该产业的重心平面坐标为(假定该坐标与省会的大地平面坐标重合),则全国工业产业j的产值的重心坐标为。需要说明的是,重心不同于中心,中心指事物的主要部分,或在某一方面占重要位置的城市或地区。重心指物体内各点所受的重力产生的合力,这个合力的作用点叫做这个物体的重心。很明显,重心一般不是中心,是各力量达到平衡的支点,偏向于中心,即事物的主要部分,或在某一方面占重要位置的城市或地区。
1.2 中国工业产业重心空间转移
本研究利用1991年和2001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提供的分省份各工业产业的产值数据,采用上述的重心模型方法,分别定量计算了1990年和2000年全国煤炭采选业等19个工业产业重心的经纬坐标,并确定其重心地理位置。最后,根据1990年和2000年各工业产业重心的经纬坐标,计算出各产业在南北(SN)和东西(EW)方向上的空间转移距离(表1)。
表1 1990-2000年中国工业产业重心空间转移的距离和方向
Table 1 The distance and direction of spatial shift of industrial sectors from 1990 to 2000 in China
1990年
2000年 重心偏移距离
经度(E)纬度(N) 重心位置 经度(E)纬度(N) 重心位置(km)及方向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17.80 41.25 河北承德 114.73 38.67 河北保定 341 W 286 S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117.79 35.93 山东泰安 116.74 35.59 山东济宁 117 W
38 S
烟草制造业112.18 30.48 湖北荆门 111.34 30.12 湖北荆州
93 W
40 S
煤炭采选业115.03 36.51 河北邯郸 114.45 36.28 河南安阳
64 W
26 S
医药制造业116.47 33.53 安徽淮北 116.22 32.98 安徽阜阳
28 W
61 S
造纸及纸制品业116.40 33.41 安徽阜阳 116.19 31.77 安徽六安
23 W 182 S
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制造业 116.37 33.14 安徽阜阳 116.18 29.39 江西南昌
21 W 416 S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16.27 34.87 山东菏泽 116.12 34.38 河南商丘
17 W
54 S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12.70 31.91 湖北襄樊 114.28 34.53 河南开封 175 E 291 N
普通机械制造业116.31 33.92 河南商丘 117.40 32.77 安徽淮南 121 E 128 S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16.27 34.09 河南商丘 117.13 33.13 安徽蚌埠
95 E 107 S
食品制造业115.45 33.26 安徽阜阳 116.20 33.18 安徽阜阳
83 E9 S
纺织制造业116.49 33.17 安徽阜阳 117.03 32.09 安徽合肥
60 E 120 S
化学纤维制造业117.60 32.42 安徽滁州 117.94 31.49 安徽巢湖
38 E 103 S
金属制品业116.49 33.36 安徽阜阳 116.74 31.08 安徽安庆
28 E 253 S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116.08 33.75 安徽亳州 116.31 32.69 安徽阜阳
26 E 118 S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16.52 32.42 安徽淮南 116.64 30.90 安徽安庆
13 E 169 S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116.16 32.11 安徽六安 116.24 30.81 安徽安庆9 E 144 S
饮料制造业115.55 33.27 安徽阜阳 115.58 32.81 安徽阜阳3 E
51 S
注:1)W、E、S、N分别表示产业重心向西、东、南、北转移,如341 W表示向西转移341km;2)产业重心位置精确到地级市。
2 中国工业产业空间转移特征
2.1 各工业产业的重心位置向东偏离国家版图的几何中心和人口重心
从表1可知,无论产业重心东移还是西移,大部分产业重心位置位于我国中部省份(安徽、河南等),个别产业重心位于东部省份,总体上重心位置远离国家版图的几何重心(104.80 E,35.36 N)和人口重心(113.44 E,32.57 N)(注:几何重心和人口重心也是通过本文的重心模型,分别利用各省2000年的面积和人口数据计算而得。)。这说明东部地区在大部分产业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这些产业的优势中心地区。东中西三大地带在各产业产值中所占的份额也证明了这一点(图1)(注:东部地区包括辽、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琼,桂12省市;中部地区包括黑、吉、晋、豫、皖、赣、蒙、鄂、湘9省区;西部地区包括陕、甘、宁、青、新、川、渝、云、贵、藏10省市。)。从图1可知,除了烟草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采选业,东部地区在其他产业中所占的份额都超过了50%。如果按全国务省平均(各省所占份额为3.23%),东部12省区所占的平均份额应为38.7%,只有烟草制造业(28.81%)没有超过平均份额。
2.2 大多数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重心向东转移,资源型产业重心向西转移
重心向东转移的产业按转移幅度大小依次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纺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重心向西转移的产业按转移幅度大小依次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烟草制造业、煤炭采选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大多数高附加值、技术含量较高、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重心向东转移,而重心向西转移的产业主要是资源型产业。基于中西部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和个别省份原有的技术基础(四川、陕西),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制造业也向西转移,但转移幅度并不大。
注:数据来源于2001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图1 2000年东中西三大地带在各产业产值中所占的份额
Fig.1 The shares of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taken by the East-,Middle-and West-China in 2000
2.3 一些劳动密集型和重要原材料产业并未按预期向西转移
中西部地区是中国劳动力和资源的富集区,但普通机械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纺织制造业、饮料制造业这些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重心却向东移动,一些重要的原材料产业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学纤维制造业也向东转移,且其产业重心向东转移的幅度甚至超过了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
2.4 大部分产业重心向南转移,但转移幅度不等
从表1可以看出,除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外,其它产业重心均有不同程度的向南转移。转移幅度较大的有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没有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3 中国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产业空间转移发生的条件不仅仅是经济梯度的存在,还要考虑梯度的方向、大小,转移的通道(包括交通通道、制度通道、体制通道等)以及转移成本和转移目标地的接受能力。另外还有政策因素、文化因素等。从目前我国的现实来看,产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大范围的空间转移的条件还不成熟,现就其原因作如下分析。
(1)东部地区区域内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东部地区仍存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现代产业与传统产业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在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区域差距[5-9]。在地理空间上,区域经济发展呈梯度推进态势。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的空间梯度并不仅仅表现在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还存在于东部地区的区域内。东部少数发达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其扩散和带动效应并不是自然而然地波及中西部地区。微观上,企业作为技术扩散、产业转移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性,使得扩散路径总是趋向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甚至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宏观上,由于开放程度、制度环境以及空间邻近效应,东部地区的传统产业向其区域内发展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边缘区转移[10]。据研究,东部地区沿海12个省市区,真正集聚区的面积只占1/5,因此要继续取得经济增长,只需进行中小尺度的空间转移,不需要进行大的空间调整[11]。
(2)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东部地区的支柱产业。2000年,东部沿海12省市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如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其产值占所有工业产业产值的52%,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型产业产值占48%。就各省来看,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产业产值占所有工业产业产值比例超过50%的只有北京、上海、天津、广东。在一定时期内,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型产业仍将是东部沿海相关省市的支柱产业。因此,现在让东部沿海地区主动放弃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竞争,既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不符合东部沿海地区的现实。
(3)劳动力要素的区际流动。劳动力的区际流动主要是由于区际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力价格的区际差异所致。因此,区际劳动力的主体流向是经济落后地区为输出区域,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为输入区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日益扩大,数以千万计的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流入东部地区。如北京市城乡过渡地带的外来人口总数约200万人,形成浙江村、河南村、新疆村等[10]。劳动力流动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区域间的产业转移[12]。中西部地区流入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多数为农民工,劳动力的流入增加了东部发达地区普通劳动力的供给,劳动力价格下降,从而抑制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优势向劣势转化的进程。劳动力的区际流动,事实上替代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的转移。
(4)市场和集聚经济效应。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容量大,市场指向性产业仍会继续向东部集聚(注:李小建.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变化与中西部地区引资困境.经济地理,2004(3)(待刊).)。如石化工业是原材料失重很少的工业,在布局上具有较强的消费地指向性,而原油和天然气等化工原料则通过管道等运输方式输往消费地区。从三大地带来看,我国的石化工业90%集中于东部地区。另外,由于市场信息、产业关联和产业集聚优势的存在,各产业的前向、后向、旁侧关联产业也会向东部地区集聚。
(5)地方政策因素。从东部沿海各省市制定的“十五”计划来看(注:沿海各省的“十五”计划见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网站http://www.sdpc.gov.cn/.),有其共同的特点: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强调实现产业升级为核心,一是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二是大力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仍把各自的优势传统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在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强调在强化中心城市地位的同时,积极开发落后地区。如广东省“十五”计划,明确提出要“制定产业政策,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山区和两翼地区转移,在山区和两翼地区布点建设一批大型水泥厂和燃煤电厂,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由于东部沿海各省区域内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发展高新技术的同时,短时期内不会彻底放弃传统产业,甚至仍将其作为支柱产业。在产业转移方面,也会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把一些夕阳产业指定或引导向省内的落后地区。也就是说,东部地区的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时会存在一定的政策阻力。
(6)社会因素的影响。市场制度环境是产业优势区位变动最重要的因素。我国虽然在制度变革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地区间制度的规范性方面有很大差异,这就对要素禀赋论的结论在我国实践中的验证产生干扰。例如,从劳动力资源考察,东南沿海地区都不是最具吸引力的,但是劳动密集型工业恰恰在此集聚。唯一的解释就是该地区的市场环境适合厂商的生存,适于“资本”增值和“资本家”创业。统计分析表明,在我国现阶段,制度环境因素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布局的重要区域因素,它决定着我国制造业优势区位的走向[13]。
中西部地区在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方面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也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中西部地区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上有潜在的比较优势,要把这种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优势,关键不是如何发挥自己之所长,而是如何弥补自己之所短。因为,在要素自由流动的大背景下,要素供给方面的优势很难进一步扩大,如果不能缩小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上的差距,中西部地区就很难获得对东部沿海地区的比较优势[14]。
4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对策
4.1 发挥比较优势,拓展工业产业发展空间
尽管东部沿海在大部分工业产业上占有优势,但这并不表明中部地区在这些产业上没有优势和发展空间。区位商可以更好地反映各地区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达到识别地区比较优势的目的[13]。区位商指标的定义为:
式中:i为第i个地区,j为第j个行业,为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指标,表示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如果区位商,则该产业在产出规模上具有比较优势;反之,该产业在产出规模上不具备比较优势。
本研究采用的基础数据是反映各地区各产业活动规模的增加值。从表2可知,东部地区在高技术产业和重要的原材料产业以及一些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有比较优势,如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食品制造业等。这些行业是竞争的热点行业。中西部两大地带的优势行业基本雷同,只是区位商大小次序不同,主要是资源依赖型产业和一些特色产业。因此,中部地区要选择适宜发展的产业,继续发挥资源型行业的传统优势(如煤炭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加强市场型行业(如食品加工业)的规模效益。另外,在要素流动的背景下,正确认识和判断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形成接受产业转移的竞争优势。
表2 东中西三大地带优势产业及其区位商
Table 2 The advantageous industrial sectors and their location quotient of the East-,Middle-and West-China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1.4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34)、金属制品业(1.33)、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1.32)、化学
东部地区纤维制造业(1.30)、纺织业(1.25)、普通机械制造业(1.23)、专用设备制造业(1.15)、造纸及纸制品业(1.13)、化学原料及化学
制品(1.09)、食品制造业(1.06)
煤炭采选业(2.1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9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4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3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中部地区(1.2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27)、食品加工业(1.15)、烟草加工业(1.14)、石油加工及炼焦业(1.09)、医药制造业
(1.0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0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1)
烟草加工业(2.91)、有色金属矿采选业(2.4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10)、饮料制造业(1.65)、医药制造业(1.30)、石
西部地区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25)、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2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11)、煤炭采选业(1.08)、食品
加工业(1.08)、石油加工及炼焦业(1.02)
注:数据来源于2002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4.2 改善产业转移的媒介条件:扩散通道
产业一般是沿着交通线路转移。中部地区需要加快区域内外尤其是同东部发达区域的交通干线建设,使之成为接受东部发达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的通道,并有利于产业在区域内的扩散转移。在建设交通通道的同时,要注重制度通道(制度环境)的改善。制度环境包括市场经济制度的发育、市场经济观念、对外开放的程度、投资、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以及政府及办事效率等。制度环境的某些方面如税收系统或办事效率,对所有行业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企业作为行业的实体单元,其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所在区域商业环境质量的影响。在一个对争议不能及时进行公正裁决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就无法高效运作。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商业环境对企业的成功非常重要,政府应培育良好的商业环境,并对制度进行创新,培育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15]。
注意产业转移通道的多样性。密切的人际关系,对产业梯度转移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这种作用常通过公司空间扩张来完成。相同的隶属关系或计划体制下长时间的互相作用关系,易形成机构(或体制)通道;产品生产或服务之间的关联,可形成生产通道;地理区域的邻近性也可形成距离通道。这些多形式通道共同作用于区域之间、产业之间的梯度转移,使得产业转移往往呈现一定的偶然性,偏离理论层面上的转移模式。
4.3 培育中部地区发展的增长中心
中部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前期阶段[16],经济结构的转变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结构的转变不仅指不同部门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使用[17],还包括这些生产要素供给和使用的空间变化。两者往往交织在一起,使生产要素不断流向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中部地区应采取非均衡发展模式,积极培育经济增长中心。一是完善城市体系,加强小城镇建设,增强城乡联系,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功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尤其要强调综合性城市群的经济功能。二是促进产业集聚,建设有利于接受产业转移的区位。利用现有的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营造产业发展的局部优势,增强对相关产业的吸引力。在这些地方重点做好产业服务环境、交通与信息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经济制度环境和政府环境的建设,从而形成若干有竞争力的优区位,使之成为接受东部发达区域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据点。总的来讲,就是要创造区位优势,形成重点突破、等级推进的产业吸纳与扩散的空间体系和格局。
4.4 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开放化、国际化
中部各省要积极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专项规划,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高起点、全方位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中部地区应抓住这次机遇,积极而全面地推进改革开放,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与国际经济规则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步伐,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实施外贸、外资、外经联动,着力扩大出口,有效地利用外资,广泛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局面。加强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加强与西部地区多种形式的合作,把市场开拓和企业跨区域发展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同时也要加强中部地区内部及与东部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收稿日期:2004-01-09;修订日期:2004-02-05
标签:中西部地区论文;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中国制造业论文; 石油资源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