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招远市蚕庄镇中心幼儿园 265400
摘 要:丰富的乡土资源是幼儿学习科学的瑰宝,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乡土资源,使它们成为幼儿科学活动所需要的丰富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进行科学实践活动的浓厚兴趣;要巧借这些乡土资源,实现科学实践活动的价值,因地制宜地引导幼儿走向自然,走向科学,促进幼儿各方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乡土资源 幼儿 科学活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幼儿园大都倾向于现代化科学教育,往往忽视我们身边最珍贵的乡土资源财富。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育题材,教师应该利用这些有效的自然资源,使其成为幼儿科学教育的“活教材”。那么,怎样开展幼儿科学实践活动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利用乡土资源,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在开展科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经常组织幼儿走出教室,去大自然中探索种种有趣的现象。比如,当春回大地,草色青青,野花飘香,生机盎然,我们带领幼儿走进田野,亲近大自然,放风筝、植树、采野花、捉蝴蝶、养小蝌蚪等。当秋叶缤纷、瓜果遍地时,我们带幼儿到农田里拾稻穗、拾落叶、挖洋芋。除了教师自发组织的外出活动,我园每学期都安排了这样的春游和秋游活动,给幼儿提供亲近自然、接触自然的机会,幼儿在与各种自然物亲近的过程中,自主活动,自发探究,感受动植物的生长变化,感知四季的轮回,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了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种植、饲养活动中的探索科学
1.愉快的种植活动。
幼儿园在四周为每个班开设了小小的种植园地,并且根据不同季节种植了一些蔬菜瓜果。老师在带领幼儿劳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幼儿亲自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同时让幼儿学习基本种植技能,获得成功体验。幼儿通过观察和探索,明白植物种类繁多,不同的根和叶,不同的茎、花和果实,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条件,不同的土质、阳光和温度条件,不同的水分情况。幼儿学到许多书本及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开阔了视野。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植物顽强的生命力。培养了他们研究植物的热情、关爱植物的情感和能力。
2.有趣的饲养活动。
每当我们带领幼儿外出活动或散步时,常常会不失时机地为幼儿创造和田野生命亲密接触的机会,如青虫、蚯蚓、蚂蚱等,通过观察、探索和记录,了解它们生长、行动、进食等明显而有趣的特征及与环境的依存关系。同时我们鼓励小朋友从家里带来某些小动物,把它放在教室创设的自然角“小动物之家”,供全班幼儿观察。这样,幼儿和小伙伴一起观察和照料动物的兴趣更浓了,喂食的、打扫的、记载的,整天忙得不亦乐乎。总之,幼儿教师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幼儿有更多机会接触动物,让幼儿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和研究探索热情不断增长,并伴随一生。
三、在游戏活动中探索科学
农村的乡土资源非常丰富,幼儿教师可以随时拿来当做小朋友们的游戏材料。幼儿在与这些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可以更好地了解材料的特征、作用。教学中,我们常常在小朋友看看、摸摸、玩玩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渗透科学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让幼儿在材料的作用下学会探索。
根据农村幼儿园的特点,在“科学区”放置农家孩子熟悉的稻草、芦苇等材料,幼儿看到熟悉的材料和玩具。顿时变得轻松自在,探索欲望油然而生。然后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水平投放材料,如给能力弱的幼儿提供蔬菜和水果的分类;给能力强的幼儿提供制作蝴蝶标本的材料,让幼儿由简到难、由浅入深地学会探索方法。
2.让乡土材料为幼儿安上想象的翅膀。
丰富的科学区蕴藏着许多智慧和活力。孩子们会变戏法地运用土豆、蒜、萝卜搭建出一座座高楼大厦、一条条蜿蜒铁路,“潜心钻研”制作蛋壳灯,尝试“沉与浮”,摆弄天平秤等,这些都体现着幼儿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有效引导,实现科学实践活动的价值
乡土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从实际出发,充分开发乡土资源,组织幼儿进行科学实践活动,达到科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根据实际,结合主题活动目标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选择有特色、幼儿常见且感兴趣的动植物、自然材料、自然现象等乡土资源作为科学的内容,渗透于主题教育活动中,这些内容也成为了我园园本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小班乡土资源课程有:方方的石头、小蝌蚪、我会剥蚕豆;中班乡土资源课程有:粘果壳、称石头、石头排序、奇妙的树叶、蒲公英飞到哪里去;大班乡土资源课程有:好吃的萝卜、奇妙的叶子、青蛙的一生、常青树与落叶树。
五、家园合作,转变常规性科学教育模式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的理念,如何在活动中体现这一理念?我们采用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形式。
1.家长助教,让孩子从“要我学”转化到“我要学”。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请来了有一定种植经验的家长,将常规性的教师问、幼儿答的教学模式,转化为“幼儿问,助教的家长答”,以此充分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走进大自然,寻找身边的科学,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
农村幼儿生活在农村的大自然中,周围的人、事、物及其相互关系是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直接经验,是幼儿容易感知的、真实的、具体的科学内容,能激发幼儿探索的积极性。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广阔天地是我们实践“活教育”理论的有力保证。我们带领幼儿走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总之,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设立具有自己教学特色的科学实践活动。农村的自然环境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社会场所。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利用乡土资源设置一些专门的课程进行有效的教学。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让孩子们所学的知识体现应有的价值,让他们走近科学、了解科学、敬畏科学。
参考文献
[1]梁志燊 学前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
[2]李季湄 冯晓霞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袁园 解析“园本课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
论文作者:刘利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3月总第1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2
标签:幼儿论文; 科学论文; 乡土论文; 资源论文; 材料论文; 实践活动论文; 大自然论文; 《教育学》2018年3月总第13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