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中心小学 101300
南法信中心小学始建于1948年,建校至今,我校始终以“启迪民智、延续文脉、传播道义、培养人才”为己任。2013年,我校提出“质信陶养 奠基人生”的办学思想,在均衡发展的教育前提下,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建“学生素质化、教师专业化、学校品牌化”的毓秀校园。经过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环境设施日益优化完善,学校目标初步实现。
一、开展“质信教育”,促进师生发展
“质?信”教育,即提升人的生存、生命、生活质量和信念、信仰的教育。包括“四质”和“四信”。“四质”即:把握本质、培养品质、修炼气质、激活潜质;“四信”即:信心、信念、信誉、信仰。经过我校不断地实践探索,在“质信教育”的基础上,逐渐提炼出“厚德载物,质信成长”的办学理念,有效实现了师生的健康和谐快乐发展。
我校自开展“质信教育”以来,有效实现了师生健康和谐快乐发展。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学校的办学理念不断完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管理格局更加合理,教师队伍更加优化,学校环境更加和谐,社会声誉更加良好,师生综合素质明显得到提升,办学水平也达到了区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的标准,初步形成了以“质?信”为标识的学校文化,逐步成为了顺义区基础教育界一张闪亮的特色名片。
二、创建“质信团队”,提升专业能力
我校坚持“以师为先,良师立校”的原则,通过“质信团队”的打造,让教师在专业成长之路上走得踏实稳健。坚持党建引领,提出党建“3S工程”,即:六亮工程、六真工程和六做工程。努力为教师搭建八个平台即:学习平台、借鉴平台、形象平台、拓展平台、展示平台、研究平台、共享平台和活动平台,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1.建立专家引领制。形成以学科专家、科研专家、班主任专家领衔的专家引领团队,指导一批有培养前途、有发展潜力的教师率先发展。2.建立团队领衔制。通过开展“信竹工程”发展潜力青年教师协助、参与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等来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3.构建师徒结对制。学校鼓励青年教师并协调他们与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结对,形成师徒互学、协作,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
三、推进“质信课堂”,培养创新能力
新课改实行的本质目标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质量的关键则是课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课堂建设方面,我校以“一心二高三带四点五学”作为“质信课堂”的工作思路;以“质信课堂”教学模式(出示目标——建立自信;自学探索——培养自信;引导解疑——展示互信;检测反馈——树立自信)作为课堂教学的研究点,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以“导学案(学习单)”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信、自学的能力。
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教育教学成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得全国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校,“首都文明校园”,国家级校园文化创新学校,北京市第三批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中国科学院科普博览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专题片被顺义区电视台录制并3次播出,宣传片《魅力校园》被网络六家媒体同步发布宣传。学校的质信办学理念和质信文化等工作,得到了检查团的高度肯定,为顺义区赢得了荣誉。我们还将作为北京市唯一一所学校迎接国家教育部“学生健康促进项目”进校园活动。
四、完善“质信育人”,加强家校合作
年初,我校组织开展“家校协同共育人 质信陪伴共成长”家长委员会工作培训会暨北京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工作研讨会。会议开展过程中,家长委员会委员与班主任老师现场提问,互动交流。
会议秉承“质信教育”理念,以家长委员会的培训为起点,做好、做实家校协同工作。号召全体家委会成员以“重家教、树家风、传美德、共育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和全体干部教师一起亮身份、亮岗位、亮职责、亮精神、亮服务、亮品牌,凝心聚力、共同建设让大众满意的学校。
五、推动“质信德育”,提升文化内涵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保证作用。1.坚持德育为先,探究全新模式。我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信念,努力打造“质信德育”体系,以“质信陶养”教育为学校内涵发展方向,以时代精神丰富了“质信德育”的内涵。2.重视常规养成,树立四种品质。我校着力营造书香校园,先后建设了百米文化墙,购置了上万册图书,安置楼道内图书流动车,将《弟子规》作为主打校本课程;在每间教室的墙壁上,都悬挂《北京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礼仪常规》,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的习惯。3.开展特色活动,提升学生自信。我校积极围绕“质信教育”,开发了“质信陶养”德育育人工程。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开展“国旗下风采展示”活动。通过诗朗诵、歌曲等形式感染全体师生,传递正能量。
六、建设“质信社团”,打造学校特色
学校以“质信教育”为引领,社团建设以校外活动站为基地,充分发挥校外活动站的职能,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学生在探究和实践过程中增长知识、健康成长。学校还创造性地把走课制落实到社团活动中,以人为本,让学生自主选择社团;将社团与德育活动科学整合,落实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共建,逐步形成了学校社团工作的亮点和特色。
建设一所钟灵毓秀的学校,培育一批又一批儒雅自信的青少年,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终身奋斗目标。今后,我校会坚守质信教育、特色育人之路,将学校打造成一所“学生素质化、教师专业化、学校品牌化”的毓秀乐园。
论文作者:张建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总第3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学校论文; 我校论文; 德育论文; 顺义区论文; 师生论文; 北京市论文; 平台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总第3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