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与展望_中俄论文

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与展望_中俄论文

试论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与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俄论文,试论论文,前景论文,现状论文,能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5(5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411(2000)04—0028—(04)

中国和俄罗斯是一对伟大的友好邻国,相互结成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现在,两国政治关系处在历史的最好时期,但是经贸关系仍滞后于政治关系。为了提升两国经贸合作水平,必须上大项目,而开展大规模的能源合作,主要是油气合作,自然成了最佳选择。迄今中俄为开展能源合作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为两国政府近期做出最后的决策提供了可能。中俄开展能源合作,具有优势条件和巨大的潜力,前景广阔。现在讨论中俄能源合作是适时的。

一、中俄能源合作已经起步

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和远东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可惜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俄未能在这一领域进行合作。只是在90年代初由于国际形势和中俄关系发生变化,才使两国的合作成为可能,现在中俄油气合作正逐步展开。它涵盖以下7个方面:

(一)东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科维克金气田的勘探、开发和管道铺设:中俄已完成该气田的开发和向中国铺设天然气管道的预可行性研究。该气田的可行性研究争取2001年完成,以便尽早全面启动该气田的开发和天然气管道的铺设,争取早日向中国和可能的第三国供气。

(二)西西伯利亚乌连戈伊气田的勘探、开发和管道铺设:中俄已开始对这一项目进行概念性研究。计划在2000年年中共同完成总报告,2001年上半年根据该气田的供气量和气价及未来20年内中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需求量对报告进行审议和修改。

(三)萨哈自治共和国恰扬金及其他气田的勘探、开发和管道铺设:预计在2000年年中可以完成从萨哈共和国气田向中国供气的可行性研究。这一研究完成后,双方可开始这一项目下一阶段的研究,即可行性研究。

(四)东西伯利亚至中国的原油管道建设:双方准备尽快开始俄中原油管道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并在2001年年底完成这一工作,争取2005年开始向中国供油。

(五)从萨哈林岛海上气田向中国供气:中俄双方愿意共同研究萨哈林岛海上气田向中国供气的可能性,同时也愿意共同研究从萨哈林岛海上油田向中国南方供应液化天然气的问题。双方决定近期开始这一问题的研究。

(六)中俄在石油、天然气领域进行广泛的合作。两国合作包括:俄罗斯按与中方商定的数量、互利的价格和运输费用向中国提供原油和成品油,供应量将逐年提高。中俄将中国在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斯克油田生产的原油与俄罗斯尤科斯公司的原油进行串换,向中国或其他国家出口;中俄将在修建中国天然气管道及其他基础设施、建立中国统一的供电网、优化中国现有的天然气管网等方面进行技术合作;中俄联合进行地下储气库的研究,两国将在地下储气库和长距离天然气管道设计和运营等方面进行科学技术合作;中俄继续开展两国境内气田勘探、开发等方面的合作。

(七)中俄还在石油、天然气以外的能源的其他方面进行合作:中俄合作建设的装机容量为200万千瓦的连云港核电站已在1999年9月正式动工,该项目的建设正在顺利进行;中俄在架设输电线路和将伊尔库茨克州的电力向中国输送方面的分析、评估工作取得积极成果。初步研究成果表明,该项目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可行的。俄罗斯向中国一些电站提供电力设备,参与中国一些能源项目的技术改造。

由于两国政府的推动和两国地方当局及公司的共同努力,中俄在能源的开发与输送等方面的研究与论证工作稳步进行。两国能源合作不断扩大、深化。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两国油气合作从管道铺设的单项合作,走向资源勘探、开发、储存、管道铺设、供气管网优化等多项合作。第二,两国油气从单纯的油气交易发展成在油气开发、运输、储存、利用等各个方面的全面的技术合作。第三,两国油气合作的地域不断扩大,已从东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州科维克金气田扩大到该州的其它大气田和大油田、东西伯利亚萨哈气田、西西伯利亚乌连戈伊气田、萨哈林岛海上油气田等多个油气田,涵盖从西伯利亚到萨哈林岛辽阔的陆海地域。第四,两国油气合作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公司参与。例如,为了加快科维克金气田的可行性研究,除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露西亚石油公司参与外,拟吸收其他感兴趣的俄罗斯油气公司参与。第五,两国油气合作步伐加快。从东西伯利亚向中国输气、输油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正在加紧进行。明年年底将完成这一工作。两国政府将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签订协议。显然,从东西伯利亚向中国输气、输油会快于从西西伯利亚和萨哈林岛输气、输油。两国油气合作展现出美好的前景。

二、中俄能源合作的有利条件

开展中俄能源合作,存在许多有利的条件。

(一)冷战后世界和东北亚局势的缓和及中俄关系的改善与发展为两国开展油气合作创造了前提。1996年4月, 两国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普京接替叶利钦担任国家最高领导职务后,决定要继续执行其前任的对华政策,充实和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关系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这就为两国开展能源合作提供了保证。

(二)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和远东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及中国存在对油气日益增长的需求,为两国开展能源合作提供了现实的基础。俄罗斯是世界油气资源大国,其油气生产潜力和出口潜力仅次于欧佩克组织。它拥有世界13%的石油储量和45%的天然气储量。天然气产量在今后几年内可维持在6600亿立方米上下。石油产量在今后几年内可维持在目前3.61亿吨的水平。俄罗斯的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探明天然气储量为1.2万亿立方米,东西伯利亚为8700亿立方米。 这两个地区生产的天然气占全俄罗斯的92%,生产的石油占全俄罗斯的67%,完全具备向中国供油、供气的能力。

中国近20年来经济持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国内的能源生产不能满足要求,在需求与生产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缺口。1993中国首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此后石油需求缺口逐年加大。2000年1~4月进口量有较大增加,估计全年将达5000万吨。我国对天然气的利用起步较晚,消耗量不大。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仅为2.1%。 中国天然气消耗量1997年为195.66立方米。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改变能源消耗结构,更多地使用清洁的燃料来改善环境。因此,今后中国对天然气的消耗量会有较大的增加,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会相应增大。近几年内,中国在石油、天然气的勘探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在渤海海域发现了蕴藏量仅次于大庆油田的大油田,在新疆塔里木、柴达木、陕甘宁及成渝盆地发现了大气田,蕴藏着26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但这些远远满足不了中国对油气日益增长的需要。估计石油供需缺口在2000年达到5000万吨后还会进一步增长,到2010年将达1 亿吨。天然气的供需缺口也很大。估计2000年为250~300亿立方米,2010年为600~977亿立方米,2020年达2000~2313亿立方米。而长江三角洲是对天然气的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根据经济发展预测,这一地区对天然气的需求量2003年为40亿立方米,2005年为100亿立方米,2010 年达200亿立方米。中国东北地区对石油、天然气的需要也日益增大。 大庆油田已进入开采的晚期。东北地区需要进口油气来填补因大庆油田未来的减产和对油需求的增加而形成的供求缺口。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可供出口,中国需要进口大量的油气资源来填补日益扩大的油气需求缺口,这就为两国开展能源合作提供了现实可能。

(三)俄罗斯为消除经济社会危机和维护能源安全急需发展中俄能源合作。俄罗斯立国8年多来一直受经济社会危机的困扰, 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50%。俄罗斯的经济处于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衰落时期。能源在俄罗斯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源出口是俄罗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占俄外汇收入的50%以上。然而在全国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俄罗斯对能源的投资锐减,1996年的投资比1990年减少50%以上,因而油气生产不断下滑,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最高水平相比,1998年的石油开采减少了48%,天然气减少了6%, 能源部门的物质技术基础状况严重恶化,油气开采事故频发,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加之1997~1998年世界石油价格暴跌,能源部门不得不在困境中挣扎。持续的油气生产和销售下滑给联邦和地方财政金融带来了消极影响,加剧了联邦和地方以及各社会集团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紧张和动荡。1999年世界石油价格反弹,达到每桶30美元的高价位,给俄带来了巨额的石油外汇收益,其总数约140亿美元。 但这笔钱绝大部分用于大选前补拖欠的工资和养老金以及用于车臣战事,真正用于能源技术更新的极少。当前俄罗斯能源部门仍然处于资金窘迫、技术老化、生产效率低下的困境之中。俄罗斯要摆脱经济困境,缓解社会矛盾,需要加大对油气工业的投入、扩大油气生产和销售。发展同中国的能源合作有利于推动俄罗斯能源工业的发展,促进俄罗斯能源工业的复兴,有利于俄罗斯经济的复苏。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将是中俄能源合作的最直接的受益者。中俄实现油气合作后,这些地区的经济面貌会有明显的改变。

与此同时,俄罗斯的能源安全也面临复杂的情况。俄罗斯为解决能源安全问题,需要发展与中国从油气勘探、开采到运输、销售等方面的合作。因为:(1)中国与俄罗斯领土相邻, 油气管道可不经过第三国,运输便捷;(2)油气产区和管道经过的地区局势稳定, 油气生产和运输的安全有保证;(3)中国油气需求量大, 是俄罗斯油气资源稳定的潜在市场;(4)中俄建立了良好的国家关系, 这就为两国进行持久的油气合作提供了政治保证。

(四)与俄罗斯发展能源合作、开发和引进俄罗斯的油气资源,符合中国能源多元化政策,有利于中国的能源安全。中国的能源政策和利用国外油气资源的方针,概括起来主要是:立足国内,走向世界,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与国外多种形式的合作;参与国外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承包对外工程或劳务服务;建立稳定的进出口原油市场;保障国家油气的长期稳定供应。依据这一政策和方针,中国立足国内,大力发展本国的油气工业。到1998年,中国原油产量达1.61亿吨,居世界第5位;天然气产量232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9位。今后,中国决定进一步开发海洋石油,稳定东部油田产量,加速西部油田的开发,保证满足自己60%~70%的石油需求;扩大天然气的开发与利用,用以代替部分石油的使用。

2000年2月,中国政府为了落实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决定启动《西气东输工程》。中国的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的塔里木、柴达木、陕西宁和川渝盆地,其蕴藏量估计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的86.7%,新疆至上海天然气管道全长4200公里左右,2001年上半年干线管道和各地的下游用气设施开始同步建设,2003年实现输气。初期年供气量120 亿立方米,以后随着资源勘探的深入和下游用气市场的开拓,逐步增加供气量,预计2010年供气量可达250亿立方米,确保稳定供气30年以上。 第一期工程投资将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约相当于144亿美元。 这一工程的建成将改善中国中东部地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供需状况,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西气东输》工程将大大缓解中国中东部地区对天然气的供求矛盾,但不能完全满足这一地区对天然气的需求,仅上海一地,2005年的天然气需求量就达38亿立方米,2010年将超过70亿立方米,以后还将继续扩大。因此,中国正积极参与国际油气开发,使油气资源来源多元化。到目前为止,中国参与国际油气开发和进口油气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东和非洲。1999年中国从中东进口石油的份额占总进口量的46.2%,从非洲进口的份额占19.8%,从亚太地区进口的份额占18.7%,从其他地区进口占15.4%。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石油贸易,除了石油串换之外,只有小额的轻柴油贸易,1999年中国从俄罗斯净进口轻柴油仅1.4万吨。中国在中东和非洲开采、购买、运进石油,风险较大。这些地区局势不很稳定,石油运输要走海盗经常出没的马六甲等海峡,而且路途长、运费高。因此中国准备将开采、购买、运进石油和天然气的重点地区逐步转移到邻近国家。中国已采取措施,与俄罗斯合作,加快勘探、开发、引进西伯利亚油气的步伐。因为中俄开展油气合作,从俄罗斯引进油气,可以满足中国能源多元化的要求,有利于实现能源的稳定供应,保证国家能源安全。

三、中俄能源合作的特点

中俄能源合作正逐步展开,具有以下特点:中俄能源合作是互补性的;合作的规模巨大;得到两国政府、地方当局和各公司的积极推动与支持;中俄能源合作是全面的合作。这一合作从勘探、研究到开发、修建管道,正逐步铺开。这一合作涵盖上游、中游和下游,包括勘探、研究、开发、运输、储存和利用,涉及投资、技术交流等方方面面。

中俄能源合作尽管是双边的,但不是封闭和排他性的。中俄油气合作工程,从上游、中游到下游都向一切国家和外国公司开放,吸收外来资金、技术,合作勘探、开发油气资源,共同修建通往中国的输油、输气管道。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公司已对开发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油气资源和修建通往中国的输油、输气管道的可行性进行了多年研究,准备参加这一项目的合作。英国石油公司已购买受俄罗斯联合进出口银行监控的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石油公司(西丹科石油公司)10%的股票,走在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前面。因此,可以认为,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油气开发、运输和利用是国际性的工程,但中俄将在这一工程的实施中起主导作用,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油气开发、输送和利用是耗资数以百亿美元计的世纪工程。完成这一工程需要有实力、有技术、有经验的美国、日本、韩国、欧洲国家的公司参加。国际大公司的参与不仅可以为工程的实施提供所需的资金和技术,而且还可以分担风险。这对各方都是有利的。中国、俄罗斯以及美国、日本、韩国等伙伴应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油气资源开发、运输和利用中共同努力,加强协作,并力发展,共同受益。

四、中俄能源合作的影响

(一)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增加可创造巨额外汇收入,缓解俄罗斯联邦中央和地方的财政紧张状况,促进俄罗斯的经济复苏,有利于俄罗斯的社会稳定。从中俄能源合作中受益最大的是西伯利亚和远东。中俄开展油气合作有利于安置当地居民就业,满足油气管道经过的地区对能源的需求,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整个地区的经济繁荣、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

(二)使中国又多了一个稳定的能源供应来源。迄今为止,中国开采和进口石油基本上是在远离本土的中东、非洲和美洲等地进行,运输经过海路,路线长、石油产地和油船经过的地区局势不很稳定,开采和运输安全得不到保证,因此中国需要开辟新的油源,实现油气来源多元化,尤其需要在陆上邻国开采和引进油气。中国已在哈萨克斯坦购买了阿克纠宾斯克和乌津两个油田的大部分股权,计划从哈萨克斯坦修建通往中国的输油管道,向中国供油;同时,中国决定在油气资源蕴藏丰富的北方邻国俄罗斯开采和引进油气。这对于促进中国油气多元化,保证油气供应和运输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俄能源合作不是封闭和排他性的,美国、韩国、日本及欧洲国家的公司都可参与投资和技术合作。他们都会从中受益。韩国和日本是俄罗斯油气潜在的消费国,更会从中受益。这将有助于这些国家之间建立友好、合作、互信的关系。

(四)中俄开展油气合作,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油气开发与里海地区的油气开发有很大的不同。国际传媒习惯地将各种力量进入里海地区称作里海能源争夺。里海地区存在诸多历史、法律和地缘政治问题,被认为是世界潜在的不稳定地区之一。中俄油气合作项目的地域不存在此类问题。这里的油气产地不存在领土争议,各国在这里没有相背的利益,大国参与这里的能源开发只有商业竞争,而无争夺。因而中俄开展油气合作,并有其他国家参加,只会推动各国合作,促进本地区和东北亚的繁荣,有利于本地区和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收稿日期:2000—08—01

标签:;  ;  ;  ;  ;  ;  ;  ;  ;  ;  ;  ;  ;  

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与展望_中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