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无意识教育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全无意识教育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完全无意教育的类型、特征及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征论文,类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完全无意教育指的是在师生双方均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进行的教育。如在语文课上,学生学到的可能不仅仅是教师所期望的语文知识,另外还有某些历史、地理知识;通过化学课的学习,学生学到的可能并不完全是化学知识,可能还包括对化学这门学科,甚至是对整个科学的态度(如认为化学乃至整个科学是一种生动有趣或枯燥无味的东西),或者是对化学教师的一种态度;教师通过强化(表扬或批评)可能不仅矫正了学生的某种行为,而且还可能导致学生自信心的变化或班级中其他学生行为的变化。

完全无意教育种类很多,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由兴趣差异引起的完全无意教育。这种无意教育的产生与学生的兴趣和教育内容的不一致性有关。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其学习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由学习兴趣的基本特征(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决定的。由于内在趋向性的作用,使学生对其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能大胆探索、积极思考,从而优化自己的学习活动,促进学习。同时,由于内在选择性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总要对另外的学习内容产生抑制作用。不难看出,促进是以抑制为前提的。由于学生在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异,学生的兴趣并不总能保证一定与教师的期望相一致,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期望学生掌握的知识并不一定恰巧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学生并不一定把学习的方向指向教师所期望的方向,甚至出现相反的情况。如出现在语文课上学生学到的不是语文知识,而是历史、地理知识这种现象。

由替代强化引起的完全无意教育。由于替代强化的存在,教师对学生的强化可产生两方面的效果:其一,改变或形成受强化学生的行为;其二,改变或形成其他“旁观者”的行为。对后一种效果,教师在实施强化前并不一定意识到,故属于完全无意教育的范畴。与前一种完全无意教育相比,由替代强化引起的完全无意教育就比较复杂了,其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与强化的性质(是积极还是消极)有关,而且还与强化的对象(心理学上称其为榜样)及强化的频数有关。一般当榜样的行为受到消极强化并导致不愉快情绪产生时,其他学生倾向于抑制自己也产生类似的行为或中断自己业已出现的类似行为;而当学生由于看到榜样因某种行为而受到积极强化,并导致愉快情绪产生时,即使他原先不喜欢这种行为,该行为在学生身上出现的可能性也会增强。但由于学生心理活动及学生间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如果教师对某一学生施以过多的同一性质强化,那情况就不这么简单了。研究发现,目睹同学受到明显批评的儿童,成绩上升;而且睹同学受到明显表扬的儿童,成绩则下降。[1]

由教师态度引起的完全无意教育。由教师态度引起的完全无意教育主要有两种:其一,面向全体学生的完全无意教育。古语说,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教师在平时,由于种种原因而体验不愉快情绪是十分常见的。从理论上讲,教师不应把自己的不愉快情绪带入教室,但在实际工作中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象心境这一类情绪难免会使教师的思想、行为、言语甚至他所接触的一切事物都染上同样的情绪色彩,并以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身段表情的形式与教学内容“结合”,使教学内容也带上一定的情绪色彩并感染学生。这样,学生的学习活动,特别是学生对这些与教师的情绪相“结合”的学习内容的理解也会受到教师情绪的影响。其二,面向个别学生的完全无意教育。由于学生在智力、成绩、个性方面的差异,教师会对一部分学生形成好感,而对另一部分学生则产生反感。教师对不同学生的这种不同感情也会以无意识的动作、表情等形式流露出来,并被学生所察觉,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或者引起良性循环,或者引起恶性循环。在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对差生的“歧视”现象就是一种典型的情况。

由性别差异引起的完全无意教育。在个体性别角色建立过程中,完全无意教育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不同性别的个体之所以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都与这种完全无意教育有关。这种完全无意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性格的性别差异形成中的作用。对性格的性别差异,社会学习理论的一般解释是“制约作用”,即“男孩和女孩都根据自己的性别,恰如其份地行动,因为他们曾因做了某些事情而得到奖励,同时又因做了其他一些事受到惩罚。”[2]在这一过程中,对父母亲行为的模仿及父母亲对其行为的“鉴定”是儿童早期行为性别分化的基础。到了学龄期,学生行为的模仿对象及“鉴定者”主要是教师了:学生模仿同性别教师的行为,而教师则按社会约定俗成的要求无意识地向同性别学生展示该性别的规范行为,并不断地强化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形成与其性别角色相符的性格特征。这种完全无意教育有其积极意义,但问题是,一旦学校中教师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就有可能造成一批“过分男性化的女性”或“过分女性化的男性”。(2)在成绩的性别差异形成中的作用。按照目前心理学界的一般观点,认为女子的智力不如男子的说法是缺乏依据的。事实上许多研究认为,在一般智力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客观上女生的成绩远不如男生。笔者认为,个中原因尽管很多,但其中也与社会及教师的完全无意教育有关。在学生生长、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传统观念通过家长、教师的完全无意教育传授给女生,使其逐渐地接受了一些社会偏见,从而导致自己的智慧潜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完全无意教育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无意性。完全无意教育最基本的特征是无意性:教师无意识地将自己的一种观念、对问题的一个看法、对学生的一种态度,甚至于一种偏见在学生面前表露,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地接受,从而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我们强调无意教育的无意性并不是说这种教育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事实上,在许多场合,完全无意教育所具有的“无意”只是一种表现形式,无意教育是教师深层次(潜意识)思想的无意暴露。在完全无意教育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教师原有的观念、教师从小所受的教育及其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态度、情感和期望,正是它们借助于教师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在无意识中的表露才引起了完全无意教育。

偶然性。通过教师的教育,学生可以获得两方面的成就:其一,获得与其他同学相类似的知识;其二,获得自己所特有的知识。前者是教师有意识传授的,而后者则是学生自己“挖掘”的,是完全无意教育的结果。对教师来说,有意教育的结果是可以预测的,而那些学生个体间千差万别的副产品则是难以预测的,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多样性。完全无意教育无论是在其结果方面,还是在其性质方面均表现出多样性。从结果讲,完全无意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自己感兴趣的、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知识经验,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态度、认识及自信心。个体性角色的形成也在很大程度上与完全无意教育有关,也是完全无意教育的结果。从性质讲,完全无意教育可能是积极的、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

作为一种与有意教育同时进行的完全无意教育,其对教育的积极或消极影响,是客观存在着的。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充分利用完全无意教育积极的一面,尽力减少其消极、不利的影响。

(一)注意使自我言行符合教育要求。

对于学生来说,在教育过程中,他们不仅会听教师之言,而且更重要的是还会观教师之行。当学生发现教师平时的所言所行与教育中对他们的要求不一致时,他们便会采取比较现实的“实惠”政策,以免自己“吃亏”。如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师如何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但当学生发现,只要自己标新立异的见解与教师的答案不尽一致,只可能得到一个较低的分数时,那他最终会认为,“人云亦云”是一种最佳的处世哲学。另外,由于教师地位的特殊性,教师本人也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学生不仅会模仿教师有意表露出来的行为,也会模仿教师无意中显露出来的行为。因此,教师的言行一致,且符合教育的要求是十分重要的。

(二)学习教育理论,了解学生实际。

有些教师之所以无法自如地把握、控制好教育过程,在教育中出现各种意料之外的情况,这与教师不了解教育规律、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有关。首先,教师要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了解并能自如地运用教育规律。如教师全面、正确地了解强化的规律,特别是了解替代强化的规律及其对学生行为影响的复杂性,就可以避免由于强化不当而产生不良的无意教育。其次,教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通过对学生的全面、深入了解,不仅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一致,以提高教学效率之目的,而且可以避免由于学生的兴趣与教学内容不一致而引发的学生对学习的反感、厌烦。另外,教师通过自己的学习及对学生的了解,可以纠正头脑中存在的各种偏见和误解。各种社会偏见和误解一般都是被社会的绝大部分人所一致公认的,作为社会一分子的教师总免不了受各种偏见、误解影响,并在教育中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来,影响受教育者。对这种偏见的纠正不外乎两条途径:其一,通过学习,从理论上认识这些偏见的“偏”之本质。其二,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借助于实际事例从感性上认识这些偏见的“偏”之所在。

(三)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调控能力。

教师不仅要在认识上端正对学生的看法,而且还要在情感上培养对学生的爱心,而情感上爱心的培养又是以正确的学生观为基础的。教师出现情绪的波动是正常现象,但把不良的情绪带入课堂,影响学生则是不应该的。为了避免由于这种无意教育给学校教育带来的不良后果,教师首先要认识由此情况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其次,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调控、驾驭自己情绪的能力。第三,在情绪发生波动而自己又无把握控制时,教师可考虑暂时不进教室,不面对学生,待情绪平静后再带着愉快的笑容与学生见面。

(四)增加情感投入,以情育人。

教师一般对差生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情,这是对的。但对于差生来说,高标准、严要求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急”中出错,“恨”中出错,“严”中出错。由于急、恨、严可能会造成师生间情绪的对立,诱发不良的无意教育的产生。因此,教师不妨降低一点要求,增加一些感情投入,给差生以信任、好感,在评价时不妨多一些肯定色彩的评论,使他们体验到教师的关心、爱心,理解教师的一片苦心。若教师在对差生的认识上、情感上有这种转变,那由此产生的良好的无意教育将会成为差生转化的“催化剂”,使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完全无意教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教育现象,有其自身的活动规律。教师只要能正视完全无意教育现象的存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利用之,定可以使我们的教育事半功倍,达到高效、高质的水平。

注释:

[1][日]大桥正夫《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年2月版,第127页。

[2][美]珍尼特·希伯雷·海登等《妇女心理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版。

全无意识教育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