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产业结构越来越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等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深入分析电力需求状况,预测新常态下电力需求的趋势,对整个电力行业都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供给侧与需求侧影响下,预计在未来15年,中国经济将会呈现“倾角向下”的L型增长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十二五”期间的电力需求状况,了解经济新常态下影响经济增长和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预测未来的电力需求状况。
关键词:新常态;电力需求;需求预测
“十二五”期间,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速明显下降,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全社会的用电增速都呈现缓慢趋势,电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电力消费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放缓,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成为社会经济增长及电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地区来看,东部地区仍是用电最大负荷区,西部地区用电稳定上升。2021-2030年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有效利用机遇,迎接挑战,将挑战变为机遇,对新常态下电力需求的预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1.“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与电力需求回顾
1.1经济增长状况
“十二五”期间,世界正处于经济危机之后的调整阶段,中国GDP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转变,中国GDP经济增长速度在2011-2015年分别为9.6%,7.9%,7.8%,7.2%以及7%,这些数据说明中国在“十二五”期间的GDP增长速度在发展中国家中的位次在逐步上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进步,我国产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第一、第二产业的百分比都以不同程度地下降,而第三产业的百分比却不断上升。
1.2电力需求状况
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结构的升级,电力需求的增速也在不断下降,2011-2015年的电力增速与“十二五”期间相比,具有明显的下降特征,2011-2015年,中国全社会的用电增速大约是12%,5.7%,7.7%,4%以及1%,增速下降速度明显。其中,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各产业的用电增速也在不断变化,第一、第二产业的用电增速在全部用电中的比重明显下降,而第三产业的用电比重却不断提高。另外,在提倡资源节约及结点技术的大力推广下,“十二五”期间的用电消费指数远远低于“十五”、“十一五”期间的平均水平。
2.新常态下影响经济增长和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
2.1工业化水平的发展,城市化的巨大潜力
我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在世界当中排名第二,但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工业化发展进入后工业发展阶段,我国大多产品在世界中的排名都比较靠前,钢筋、水泥、煤炭等的产量均超过世界产量的40%,但我们所熟悉的大多是中国制造,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结构的升级力度、信息化水平等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明显的劣势,我们正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还是比较低,但发展潜力相对较大,我国人口众多,城镇化人口趋势可观,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因此,工业化水平的发展及城市化的巨大潜力会拉动电力需求的增长。
2.2需求侧的因素
需求侧的因素主要包括投资、消费、出口,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房地产产业的发展,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具有一定的差距,城市化进程的巨大潜力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我国的消费结构已由基本的温饱型转向富裕型,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也在不断下降。我国出口稳居全球出口第一大国,信息技术产品、高科技及新能源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明显加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供给侧的因素
供给侧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全要素生产率。随着我国产业的变革,我国人口就业结构也不断变化,劳动人口将会下降,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将不断上升。我国受教育人口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GDP增长速度要远远高于我国的受教育年限,随着专利申请等知识的普及,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不断提升。
2.4能源结构方面的调整变化
随着工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我国的环境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煤炭及化石能源的使用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排放物,废气的大量排放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严重危及人类的正常生活。因此,使用新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就成为社会的新课题,我国文件指出,要加快速度淘汰旧有煤炉,大幅度减少城市煤炭分散使用。电能替代是当今保护环境的最佳选择,电力的使用减少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又优化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结构。
3.新常态下的电力需求预测状况
3.1全国电力需求总量及增速
伴随着新能源的普及,电力需求不断加大,电力消费将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中速”增长。根据初步预测,我国电力需求总量在2020年和2030年的社会用电总量将会是7.3万亿和10.5万亿KW.h,增长速度也是逐年上升,增长速度与增长总量都比较可观。
3.2全国电力需求结构
我国产业结构随着经济发展的进步也在不断的升级优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逐年上升,第三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带动力,第三产业正在向支柱产业逐渐靠拢,我国政府也加大力度投资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得电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第二产业的用电比重、高耗能用电量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成为电力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
3.3全国电力需求的地区分布情况
从电力需求的区域分布来看,我国电力需求最大的地区大多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东部地区是我国的用电最大负荷地区,西部地区的用电量不断上升,用电指数不断提高。西部地区是用电增长的新兴地带,东部地区仍是我国用电量最大的地区。从总体来看,我国西部地区的用电比重逐年上升,东部地区的用电比重持续下降,我国整体用电比重会呈现上升趋势,产业的转移及结构的变化会造成地区用电的差异。
结束语:
我国在“十二五”期间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来,结合各种电力指数分析,我国未来15年的用电总量及用电增速将会持续上涨,电力消费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电力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不断升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用电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的用电比重持续上升。西部地区用电趋势显著增加,东部地区仍是我国最大的用电负荷地带。为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变化,加快电力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加快跨省跨地区电力支持,推动地区之间用电协调,有力支撑电力产业,政府要加大力度支持新能源,保护环境,切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护人类基本权益,促进电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忠明,王雪松.“十三五”中国电力需求水平预测[J].中国电力,2017,(9):11-17.
[2]柴麒敏,傅莎,郑晓奇,等.中国重点部门和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及政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12):1-7.
[3]郭挺,饶建业.“新常态”下广东省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J].广东电力,2015,(6):6-11.
[4]方德斌,董炜,余谦.低碳转型趋势下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J].技术经济,2016,(7):71-79,128.
[5]童雅芳,丁珩,周小兵.考虑电能替代的湖北省新常态电力需求预测[J].湖北电力,2017,(2):33-37.
论文作者:田娜,曹筱欧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电力论文; 产业论文; 需求论文; 我国论文; 常态论文; 比重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