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理论创新_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理论创新_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理论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在苏东遭受挫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和本国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已成为摆在全世界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一道时代课题。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社会主义走向复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作为我国体制创新理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束缚,吸取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首次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为什么要搞和怎样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振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一、“市场手段论”从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必然性

1.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是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这一命题入手的

马、恩曾设想,当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后,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共同占有,没有了私人劳动,也就不再有商品生产和交换了。后人在接受这一设想时,却忽视了社会主义革命是在那些资本主义经济已有高度发展的社会取得胜利的前提,形成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社会制度上可以跨越“卡夫丁峡谷”,在社会经济形式上也可以逾越商品经济阶段的认识误区。

改革计划经济体制,需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总结历史教训和改革开放实践的新鲜经验,根据我国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还很低,公有制经济内部存在社会分工,企业之间经济利益仍有较大差别的状况,作出了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的结论。由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逻辑结果,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必须要引入市场机制。在商品经济不发达、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仅局限于较小范围,而不可能成为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者。当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起来、商品经济覆盖全社会时,市场机制理应承担起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主要职能。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将会扩大市场机制的调节范围,随着以社会化大生产为特征的商品经济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2.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市场与计划并存取向的改革,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与实践素材

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与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起伏跌宕的历史紧密联系着,主要经历了以计划模拟市场、市场与计划并存和市场主导等三种模式为代表的三个阶段。其中建立在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基础之上的市场与计划并存的理念和模式,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颇具代表性的市场与计划并存的理念主要有两种,即资源配置理念和市场干预理念。资源配置理念是把资源配置形式从社会制度中剥离或抽象出来,即将计划机制或市场机制排除在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本质规定之外。市场干预理念是指对市场的干预旨在克服市场失灵和实行公平,依靠指导性计划而非指令性计划,主要通过投资、税收、利率等经济杠杆。颇具代表性的市场与计划并存的模式也有两种,即布鲁斯模式和诺夫模式。布鲁斯模式是一种分权模式,它有两套决策机制:一套是支配个人与企业决策的市场机制,即个人和企业按效用或经济收益最大化的原则消费、择业和生产经营;另一套是国家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实施的计划机制,一般采取税收、利率等经济手段间接影响企业行为。该模式被概括为:“国家左右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而诺夫模式则是一种建立在多元所有制基础上的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并存的模式,中央计划指导的范围包括宏观经济决策、国营企业的投资与经营、以及国家为完善市场机制采取的措施;微观经济领域尽量由竞争性市场进行调节。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按社会主义经济可以利用市场手段这个逻辑在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长期以来,人们在思想上一直受计划、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等传统观念的束缚。究其原因,主要是把计划与市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成是反映一定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从而混淆了资源配置方式、经济体制和社会基本制度这些不同层次的范畴。为此,邓小平同志对上述不同层次的范畴造成的思想混乱,在理论上给予了澄清,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确立了理论前提。

首先,将计划、市场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区分开来,并指出了计划与市场作为经济调节的手段,具有一定的互补性。邓小平同志认为,不要一谈市场就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不同的经济体制固然是要运用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但相同的经济体制也可以运用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中国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可以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引入市场调节手段。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作为资源配置方式,两者各有特点。

其次,将计划、市场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区分开来,明确了市场手段也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过去,人们习惯把计划与市场作为区分社会基本制度的标准,把计划看作是公有制的产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特有的;而市场则是私有制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特征。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373、203页。),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373、203页。),“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373、203页。 )从根本上打破了计划多一点还是少一点、市场多一点还是少一点问题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再次,将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区分开来,得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250页。)的结论。“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250页。),制度的具体化,只有建立了适当的体制,才能维护和发展基本制度。改革开放初期,既要下大力气改革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传统体制,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人们在思想理论上存在较大困惑的情况下,邓小平同志以极大的理论勇气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8页。)。

二、“市场基础论”从改造公有制的角度探索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的可行性

1.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要求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统一

“市场手段论”作为认识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关系的先导,阐明了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关系是一种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但未能说清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市场基础论”就是在“市场手段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市场基础论”所强调的,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运行机制,它相对于“市场手段论”所强调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来说是一种进步。它不仅承认市场是经济手段,而且是资源配置的基础,在社会经济的各种调节机制中,市场调节是第一位的,国家运用计划、税收等宏观调控手段必须遵循市场规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有其特殊规定性,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传统的公有制是同计划经济结合在一起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如果对传统的公有制不进行改造,在所有制上不去适应新体制,实际上承认了计划机制仍旧在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就要打折扣。另一方面,由于作为市场主体的公有制企业产权不够清晰,公司治理结构不尽合理,企业难以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缺少应有的财产约束和激励机制,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也就在所难免。改造公有制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要求的必然选择。

2.苏东社会主义改革失败后兴起的市场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给了有益的启示

苏东剧变使人们对既无平等又无效率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希望破灭了。市场社会主义在经历了社会制度论到中性机制论的发展过程后,提出了市场主导机制论,力图通过证明市场与公有制的有机结合具有效率和平等的双重吸引力,来重构未来社会主义的蓝图。该理论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了较大影响,主要观点有以下两个:

(1)市场与公有制能够做到有机结合。 市场与公有制的有机结合可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方面是公有制要适应市场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市场要符合公有制的目标。公有制的形式不是单一的国有制,而是包括国有、集体所有、合作所有等多种形式。

(2)市场对效率、平等具有正面效应。 市场社会主义把效率视为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倡导市场不只是它能够提供最为合理的商品和劳务配置,而在于市场比集中计划更有效率。市场社会主义还视平等以及相应的自由、民主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强调社会主义追求的平等应是起点的平等,而不是结果状态的平等。

3.以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为导向,在对公有制相关联的体制创新中,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经济体制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为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对公有制及其相关联的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体制创新,在实践中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其理论创新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社会主义经济产权制度的理论创新。 一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进行了新的阐述。对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用“制度”固定下来,并强调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二是对公有制为主体的内涵有了新的概括。明确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三是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强调要创造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大胆利用,允许搞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这方面的理论探索,冲破了市场经济姓“公”姓“私”的束缚,澄清了在公有制问题上的模糊认识。

(2)对个人收入和个人财产分配制度的理论创新。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就必须发展劳动、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由于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是商品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这就要允许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提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对个人财产分配制度进行理论创新。

(3)对公有制企业制度的理论创新。 针对公有制企业普遍存在的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政企不分、管理不严,缺乏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生产和经营不适应市场的状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通过切实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使其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以促进国有经济以及整个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从微观基础上解决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

(4)对宏观管理制度的理论创新。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克服市场的盲目性和局限性,并要应对“入世”维护国家经济利益。这就要求对宏观管理制度进行理论创新,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以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的导向性作用。

标签:;  ;  ;  ;  ;  ;  ;  ;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理论创新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