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观的嬗变与视觉范式的转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式论文,景观论文,视觉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新兴的旅游景观表现了一种明显不同于传统景观的特点,即负载的信息越来越多,要求旅游者深度理解和介入却越来越少。借用麦克卢汉(Mcluhan)对媒介的分类概念,可以认为它正在从“冷媒介型景观”向“热媒介型景观”转变[1]。引起景观形式变化的原因并不是简单的企业自主行为,根本上是由于当代人观看需求的变化,由于人们视觉范式发生了明显的转向。
因此,深入地分析当代人们视觉范式结构的变化才能对新兴旅游景观的变迁作出合理的解释。而进一步分析人们视觉范式转变的背景则要从当代社会文化因素着手。
一、当代旅游景观的嬗变
如果将旅游活动作为一种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综合现象来看的话,旅游景观无疑占据这种现象的核心地位。虽然旅游活动包含了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但旅游者追寻的根本却在于通过对旅游景观的欣赏产生某种视觉愉悦及内心体验,一切活动均围绕这种景观体验而衍生展开。旅游景观主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观看、欣赏的任何有价值的对象,这种对象既包括自然景观也包括人文景观。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旅游活动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不但激励人们对传统景观进行维护,也带来对新兴旅游景观的开发、兴建的热潮。传统上,我国旅游景观形成了以北京、西安、南京等古都为代表的历史名城景观;以上海、香港、深圳等为代表的现代化都市型景观;以黄山、西湖、桂林山水、五岳等为代表的自然山水型景观;以江浙水乡、苏杭园林等为代表的江南园林村镇景观;以及西部地貌和少数民族景观等等类型。当代旅游的蓬勃发展促发各地兴建了许多新兴景观,这些景观蕴含了时代的特色,体现了景观形式的嬗变。我们发现当代新建景观与传统景观有诸多相异之处,从实践出发可以将当代景观的变迁总结为以下几点。
1.追求体量上的更高更大。如上海20世纪90年代兴建的东方明珠(高468米,亚洲第一高电视塔),三亚建造了世界最高海上观音像(高108米),无锡的灵山大佛(88米,号称世界第一露天青铜大佛),以及南昌、北京、广州等地竞相兴建的摩天轮,为追求世界第一而高度被一再刷新。如果考虑到全国各地兴建的许多大体量的体育馆、城市公园、歌剧院等这些兼具城市生活与旅游功能的景观,我们可以发现当代旅游景观明显存在一种追求高度、重量、体积、面积等最大化的特征。通过追求巨大的体量,当代旅游景观有一种期望以外在形式给游客带来震撼感觉的倾向。同时,通过世界第一、中国第一乃至地区第一的名号,来维护当地景观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2.对异域景观符号的移植现象突出。不但中国城市的建造充分学习西方城市的形式,旅游景观对西方符号的移植现象也表现得十分明显。比如各地兴建的世界之窗,往往通过将世界各地有特色的景观进行微缩,从而实现在有限空间内盛放所有代表性景观的想法。此外,我们在许多公园或城市景观中会发现各种罗马柱、凯旋门、仿希腊雕塑、哥特式建筑、波西米亚风格等等景观符号要素的拼贴。这种景观设计上的拿来主义,与传统景观基于历史文化脉络的思路完全不同,景观形式上的奇观化追求超越了对文脉和历史的探求。
3.动态演艺景观异军突起。我国的旅游演艺活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西安的《仿唐乐舞》,开始仅仅作为静态景观的一种补充形式,但这种将音乐、舞蹈、诗歌、杂技等融于一体的新兴动态景观形式受到市场的追捧,并获得愈加重要的地位。2003年以来,旅游演艺的表演手法更加成熟,高科技手段运用更加高超,舞台效果突破传统疆域、主题特色更加鲜明、创作思路宏大,出现了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历史文化主题展演《宋城千古情》、原生态民族歌舞演出《云南印象》和宗教展演无锡的《灵山吉祥颂》等典型形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全国重点旅游景区进行的旅游文化演出达200场以上,一大批制作精美、格调高雅、演出精湛的演艺作品已经成为各旅游景区一道独特风景。
4.虚拟类景观广受欢迎。此处的虚拟类景观指的是景观内容和创意来自非现实存在的一种景观形式,尤以部分主题公园为代表。典型的有以影视作品为创意来源的无锡三国水浒影视城、浙江横店影视城、上海车墩影视城等;有以童话、动漫为创意来源的迪斯尼乐园等;有以狂欢娱乐为主题的北京欢乐谷、常州恐龙园等。这类主题公园最大的特点是完全经由一些虚拟的符号而创生演化出一系列景观实在。迪斯尼乐园中的建筑和场景都是根据好莱坞卡通图景来构建的,从米老鼠到白雪公主无不如此;而无锡三国水浒影视城的所有场景均是依据电视拍摄需要所建构。相对于对现实改造的传统景观,此种主题公园完全脱离时空线索,依据幻想、小说或漫画,来凭空建造偌大的景观空间,其间全是虚构的符号。但是当游客在这种主题公园游览时,景观的虚拟化却被遮蔽了,游客产生一种本当如此的感觉和似乎观赏到原真景观的幻觉。
5.热衷于对传统景观的“再发明”。这里的发明指的是为了吸引游客而仿造的各类景观,它们并没有相应的历史或文化联系,仅仅为了经济效益而被生硬地“发明”出来。现实表现为各地兴建的明清街、古建筑、仿古公园,甚至根据传说而对莫须有的名人遗迹进行再现。这种景观相对于历史沿革下来的景观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失去了历史文脉性,以一种十分突兀的方式呈现在现代化的社会中。
以上5种景观嬗变类型,虽然形式表现各异,但从传递信息的媒介角度来看,他们全都体现出传递信息越来越多,同时却要求人们参与理解程度越来越低的特点。这与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将媒介分为冷媒介和热媒介的观念十分相像。他认为,“热媒介是一种感觉延伸,它具有‘高清晰度’。高清晰度是资料完备的状态。电视是一种冷媒介,或者说低清晰度的媒介,因为它给耳朵提供的信息量少得可怜,大量的信息还得听话人自己去填补。相反,热媒介并不留下这么多空白让接受者去填补或完成。因此,热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低;冷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高,要求接受者完成的信息多。”[1]根据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的媒介分类法,发现当代景观嬗变的一个十分明显的趋势是从“冷媒介型景观”向“热媒介型景观”转变。如第一类景观演变,体现了景观外表形式上信息量的增加;第二种形式景观实质是西方景观符号在中国景观中的拼贴,这些舶来品经过移植在新国度中以“奇观”的形式被游客所观看;第三类的旅游演艺景观将民族的、传统的、地方的文化艺术资源借助现代化的舞美手段、服装效果、灯光音响等,以恢弘的气魄和壮观的景象带给人视听的震撼。第四类虚拟景观借助影视小说、动漫童话等虚拟符号再创造了一系列的景观符号,给人们创造了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第五类景观则是根据当代旅游者的审美需要,将历史上的文化符号,在现实中予以重新展现,或以新的角度进行阐释。
由此可见,当代旅游景观体现出以下新的特点:一是在空间维度上,当代景观从高度、体积、面积、色彩等方面凝聚了更多的信息量;二是在时间维度上,当代景观刻意忽略了历史联系与内在文脉,转而采纳古今中外的符号信息进行重新拼贴;三是在形式上,景观向奇观化方向发展,在追求感性好看的目标下,注重各种异域景观符号的大量移植;四是人们在当代景观的欣赏中,要求主动参与和理解的程度越来越少。相对于旅游景观信息量的增加,旅游者进行理解和认知的程度却呈反比,更加注重的是即时性的感官享受。联系到麦克卢汉对冷媒介与热媒介的定义正是基于信息量和参与程度成反比的标准。因此借用麦氏的概念,我们可以认为当代旅游景观正发生由“冷媒介型景观”向“热媒介型景观”的嬗变。
二、基于视觉范式转向的解释
当代旅游景观的嬗变体现了景观形式上的一种变化,然而,更为重要的问题则是,为什么会出现从冷媒介型景观向热媒介型景观的变化?表面上看起来,旅游景观的建造是一种企业的自发行为,反映了经营者的一种主观意志,实际上,在市场经济和旅游产业的视域下,旅游景观的形式必定要符合其消费者——旅游者的需求,因此,当代旅游景观的嬗变实际上反映了旅游者的一种观看需求的转变。然而,旅游者对景观的观看并不是随意性的,视知觉心理学告诉我们,观看需求其实受到自身内在观看范式的制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伯格写到:“我们只会看到我们想看的东西。想看乃是一种选择行为。其结果是我们所见之物带入了我们的目力所及范围。”[2]
什么是视觉范式呢?“视觉范式即特定时代人们的‘看的方式’,它蕴含了特定时期的所知或所信仰之物,因此塑造了与特定时代和文化相适应的眼光。”[3]参考贡布里希(Gombrich)对画家视觉特点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旅游者的视觉特点。贡布里希认为,画家在学习和专业锻炼之下,并不是看到什么画什么,而是总在寻找可以成为他画的对象。“绘画是一种活动,所以艺术家的倾向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4]贡布里希认为画家的目光是主动探索型的,并不是像镜子一样被动地反射,而是主动地投射和寻找,画家心中预存的图式决定了画家看待世界的方式,比如对于同一处风景,中国和英国的画家各自画出来的就会截然不同[4]。同样,旅游者对景观的观看也不是被动的观看,而是主动的寻找,正如伯格(Berger)所言“看不同于看见”,旅游者真正看见的景观实际上由个人的“视觉范式”所决定。阿恩海姆(Arnheim)认为视知觉有类似理性思考的功能,它是一个场,一个“格式塔”,一个组织过程。看是一种“格式塔”的完形过程,在高度的选择性中,眼睛在不停地“构造形状”[5]。所以,从格式塔心理学的角度,也可以得出结论:人们对于景观的视觉审美,来自感知器官与景观形式之间的异形同构,从而产生共鸣和美感。由此可见,旅游者对景观观看的方式并不是一种随意的浏览,其对景观的选择与喜爱与否受到大脑“图式”的影响,对景观的观看是一种在视觉范式主导下的主动探寻过程。
因此,旅游景观形式上的嬗变实际上反映的是当代游客的视觉范式的变化。我们可以认为,正是由于当代旅游者的视觉范式发生了变化,即由适应冷媒介型景观的观看范式向由适应热媒介型景观观看范式的转向,才产生了现实中旅游景观形式的变迁。为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将焦点集中于以下三个层面,来揭示出景观视觉范式的转向:首先,从旅游者对景观的视觉关注结构上说,有一个从重内容向重形式的转变;其次从旅游者对景观的视觉行为形态上说,有一个从传统的理性静观向当代的感性动观的转变;再次,从旅游者对景观的视觉审美品位上说,有一个从追求意象美向追求冲击美的转变。
1.视觉关注结构上,从重内容向重形式转向。人们对传统景观(如园林、古城、宫殿、陵寝等)的评价标准,往往在于这种景观体现了多少历史知识、有多少文化内涵、有哪些名人遗迹、有多少科考价值。景观本身所含有内容决定了人们对它的评价尺度。从符号学的观点来看,传统景观作为一种符号体系出现,能指与所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意义和价值并不主要取决于自身形式。人们追求的是景观背后的意义,获得的历史文化的知识和对个人的启迪。观者习惯于主动参与,通过个人的体悟去填补景观留给观者的空缺,去寻找“背后的故事”。观赏者正是将自己置于景观所涉及的时空联系中,才能确认自身在独特情境中的位置。换句话说,传统观赏者习惯于进入景观的历史文脉中,在景观的召唤下,共同完成一种深度介入型的观赏。当代景观观赏者恰恰与之相反,他们不再将内容作为根本评判标准,而是专注于形式上的多姿多彩。当代景观大胆地遗弃了符号学上的能指对应所指的关系,甚至将景观形式作为一种带有终极色彩的自我存在。即当代景观不再去表现背后的事物,它仅仅表现自己,带有一种“自指性”。当代观赏者似乎厌倦了与传统景观的那种“猜谜游戏”,更喜欢直接地对景观进行形式上的欣赏。如深受当代旅游者青睐的迪斯尼乐园的景观就完全脱离实际生活,而是通过将虚幻的童话、虚构的影视形象进行“物化”,以现实的方式呈现在旅游者面前。游客在观看中找不到符号的所指以及与实际的连接方式,他们完全沉浸在一种虚幻的、非本真化的景观中。所以,当代旅游者更习惯于矗立在景观的面前,通过对其形式所附着信息的消费,完成一种浅度介入型的观赏。
2.视觉行为形态上,从理性静观向感性动观的转向。传统旅游者的欣赏主要是一种静观形态,观者往往保持固定的观景视角,以富有逻辑性的目光去看和思索眼前的景观。静观允许旅游者不断欣赏景观的文化意蕴,反复沉思。观者往往将自己置于景观的历史文脉之中,希望在理解中体悟景观的意蕴、在思考中感悟景观对个人的意义和价值,因此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欣赏方式。之所以说当代旅游者的视觉范式是一种感性动观,原因在于一方面当代旅游者习惯于以运动的形式去观赏,如当代旅游者往往短时间内游览大量景观,接触许多信息和符号;另一方面景观也往往以动态形式去吸引观者,如许多演艺景观和嘉年华表演。当代旅游者追求的是感官在最短时间内的最大量异质信息的刺激,产生最优的“刺激性价比”。这种视觉范式遮蔽了理性主义的体悟和理解,转为感性主义的即时享受和快乐。从体验的角度也可以认为,当代旅游者追求的不再是一种深入却单一的认知体验,而是包括视、听、触、味等肤浅却全方位的感官体验。
3.视觉审美品位上,从意象美向冲击美的转向。从视觉审美品位上来说,意象美是传统观者对景观审美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审美主体在观照对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新世界”。意象由主体在客体的基础上创造产生,位于主体与客体之间,供主体思忖之咀嚼之,主体完全沉浸其中。从美学的角度看,传统景观的审美讲究观者在一定氛围下与景观的情感交流。借助文化的理解和视觉的感悟,观者与景观之间往往产生一种情景交融的感觉,完全沉浸在景观情境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距离消失了,在主体与客体之间产生一种“意象美”。观者通过这种意象达到跨越个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有限与无限之间的界限,达到胡塞尔(Husserl)要求的事物在直观中出场的本来面貌,“如所存而显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代旅游者的审美品位追求的是更强大的感官冲击之美,本雅明曾经将之形容为“子弹穿透身体”的感觉[6]。比如在对《印象·刘三姐》、《宋城千古情》、《灵山吉祥颂》的旅游演艺的欣赏中,人们感受到的是演艺景观借助高科技所产生的连续不断的强烈刺激。在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强大的视听震撼作用下,当代旅游者追求的是一种新颖而又有穿透力的、多样却又统一的美感冲击。片刻的、当下的快感使往往使主体忘却了自身的存在,全身心被景观对象所占有,主体的欲望直接进入对象情境中。一种即时的、强烈的感官刺激超越了观者感官极限。显然当代旅游者的视觉品位已经转化为以追求这种冲击美为目标,因此对景观的评价也以是否刺激为终极标准。
正是在视觉关注结构上、视觉行为形态上和视觉审美品位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才使得旅游者的视觉范式从总体上体现出一种与传统视觉截然不同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旅游活动的普及,旅游者的视觉范式也代表了当代社会大众的视觉特点。所以,旅游者的视觉范式的转向,从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当代社会大众的观看特点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了人们视觉范式的变化呢?
三、重塑视觉范式的原因探析
正如伯格所言,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受到我们所知或所信仰的东西之影响。旅游者观看范式的形成背后是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因素。所以,人怎么观看景观和看到什么景观实际上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并不存在纯洁无瑕、“未受污染”的本真眼光。正是由于当代社会独特的文化背景与消费特点,才重塑了当代旅游者的视觉范式。以下三方面对于当代人视觉范式的构建发挥了重要影响:西方文化产业的强势传播、消费社会带来的景观商品化、后现代主义对感官美学的推崇。
1.西方文化产业的强势传播。当前的全球化实际上处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全面学习的单方面过程。文化领域尤其如此,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占领了时尚制高点,对发展中国家取得了压倒性优势。其工业产品、文化消费、生活方式、审美品位都通过电影、电视、广告、广播等媒介来全方位地进行传播。发展中国家以“低档次文化”的实际角色,来承受大量西方文化产品的强势注入,同时引起的是发展中国家社会时尚、审美品位和价值观在进行文化消费之后的相应变化。也就是说,当代全球审美品位有向发达国家的趋同现象。典型的如美国好莱坞大片讲求高成本制作、大牌明星加盟、高科技手段运用,使得人们在欣赏过程中形成范式化的审美品位,在色彩、音响、图像的狂轰滥炸中,其神经阈限也不断提高。根据心理学家伯拉因(Berlyne)的研究,人对外在事物的感知有一个“最佳激活水平”[3]。即人总是根据已经掌握的关于事物的复杂程度和新颖程度来判断新的对象并引起注意。在追求感官冲击的西方文化产品的影响下,当代旅游者的感官神经阈限有不断提高的趋向。这样,当旅游者形成了这种“提高版”的神经阈限后,自然产生对那些能带来更强刺激、具有高密度信息的当代景观的视觉需求。
2.消费社会带来的景观商品化。一些社会学家认为,20世纪以来,有一个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变。鲍德里亚(Baudrillard)认为,消费社会就是物质财富的惊人增长和消费[7]。此时,整个社会围绕着消费活动和行为来组织。一切物质或服务都成为一种可以消费的商品而存在,旅游景观也不例外。在消费的过程中,商品不仅作为实用价值存在,更作为交换价值而存在。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对于旅游景观的消费体现了人们的社会地位与角色。社会学家尤里(Urry)指出,旅游所具有的大众性与现代性,往往构成某种公众压力,它促逼公众形成某种旅游观念[8]。如旅游有益于身心健康,定期旅游是白领阶层和生活小康的标志,出国旅游是生活富裕和社会地位的表现。人们目前交流的很大一部分围绕旅游展开,出游过的地方和距离、范围成为人们经历阅历是否丰富的标志,这就带有强烈的社会学意义。在这个本真意义日趋衰落的消费时代,人们不仅把消费品看做商品,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定位的手段,一种确定自我和实现集体认同的途径,具有强烈的符号意味。人们通过消费过程中所实现的符号交流,完成了自我身份的确认和显现。因此,当代旅游者将景观作为一种商品类型进行消费,对商品表面的符号性需求超越了其他更深层的理解或体悟的目的。在视觉消费过程中,更关注的是他者的目光而不是内心的体验,更关注景观的形式意义而不是过程内容。
3.后现代主义对感官审美的推崇。费瑟斯通(Featherstone)认为当代社会具有一种后现代性[9],并对其社会特征进行了深刻总结:“首先,后现代主义攻击艺术的自主性和制度化特征,否认它的基础和宗旨。其次,后现代主义发展了一种感官审美,一种强调对初级过程的直接沉浸和非反思性的身体美学。第三,后现代主义无论是处在科学、宗教、哲学、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中,还是在其他知识体系中,它都暗含着对一切元叙述进行着反基础论的批判。以微小叙事取代宏大叙事。第四,在日常文化体验层次上,后现代主义暗含着将现实转化为影像,将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段。第五,后现代主义所喜好的就是对以审美的形式呈现人们的感知方式和日常生活。”[9]在全球化影响下,我国社会也逐渐体现出一种后现代特征。改革开放不仅带来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也带来人们价值观的深刻变革,即从革命时代的简朴节约的生活方式,向世俗享乐主义转变。人们明显地热衷于消费社会中的快乐主义,体验与娱乐成为当前文化的主导潮流。这种体验是对世界表象的紧张体验,即生动、直接、孤立和充满激情的体验,或者说是一种感官审美。
可以说,西方文化、消费社会、后现代主义构成了当代社会文化三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影响了人们的视觉观念,并从根本上重塑了旅游者的视觉范式,从而最终导致了当代景观的实际嬗变。
四、结语
当代社会的新兴旅游景观表现了纷繁的新特点,与传统景观明显的不同促使我们对之作出经验总结与深入思考。结合当代社会文化的转变,可以发现二者存在某种一致的审美诉求和消费特点。在理论上选择视觉范式作为解读现实的旅游景观与上层社会文化之间关系的中介,可以从新的角度对景观与文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社会文化的普遍变化必然导致人们观看模式与品位的相应改变,通过市场的传导作用又会进一步影响旅游景观的具体形式向其趋于一致。当然从一种辩证的观点来看,人们的视觉范式与社会文化、旅游景观,乃至各种视觉媒介都存在一种复杂的互动关系,然而相对稳定的视觉范式往往对其他因素产生更深刻的影响。
本文揭示出的从“冷媒介型景观”向“热媒介型景观”的转变趋向,实际上反映出在当代感官文化与市场资本的共同作用下,人们总体视觉特点与审美需求的新趋势。这集中体现在当代人视觉范式的变化上,这种变化不光在旅游景观上体现出来,在电影、电视、文学等文化产品上也明显反映出来。如果人们的视觉范式沿着这种追求感官美学和浅层理解的趋向盲目发展下去,将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担忧。在接受美学看来,人们正是依靠对文学的深度介入和主动参与,才发展了个人的理解与反省能力,而这种能力对于确保社会平衡和人的全面发展十分必要。可以肯定的是,旅游景观不仅仅是大众感官娱乐的选择,也是人们文化交流、感悟人生的重要方式。发展类型多样、富有文脉与内蕴的旅游景观不但对于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丰富游者的旅游体验也将提供更全面的选择。
致谢:特别感谢审稿专家对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