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合作的现状与未来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东亚合作的现状与未来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东亚合作的现状与未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亚论文,现状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全球化浪潮来势迅猛,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地区一体化进程也在加快。在东亚 ,东盟与中国、日本和韩国(10+3)合作开始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地区合作中 的一个新亮点。在10+3合作的推动下,东亚特性、东亚意识正逐步形成,东亚已不再仅仅是 一个地理概念。东亚合作与中国的发展密不可分。作为正在崛起的一个大国,中国需要一个 长期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国的发展与壮大也有利于促进东亚的和平、繁荣和进步。在 新世纪,东亚合作如何保持发展势头,不断深入和拓展,更上一个新台阶,是值得认真研究 的重要问题。

10+3合作的源起与发展

东亚合作有着深远的思想根源,但10+3合作的形式直接缘起于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于199 0年提出的“东亚经济集团”设想(后改称“东亚经济核心论坛”。1995年,东盟国家首脑 在泰国曼谷举行会议,正式提出了召开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倡议,10+3合作自此 进入筹备阶段。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东盟受到最直接的冲击,为应对危机,加 大了推进地区合作进程的努力。同年底,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首次会议在马来西亚首都 吉隆坡举行,10+3(时为9+3,因为当时东盟只有9个成员。柬埔寨加入东盟后改称为10+3)合 作开始启动并踏上了不断发展的路程。

10+3合作迄今虽只有4年多的时间,还处在起步阶段,但与世界其他地区合作组织或机制相 比,10+3合作取得的迅速进展却是骄人的,它足以证明东亚合作具有坚实的基础和旺盛的生 命力。概括起来,10+3合作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一)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合作重点,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10+3合作并不等同于东亚合作,但一开始便将推动东亚合作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1999年1 1月,第三次10+3领导人会议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会议通过了10+3合作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即《东亚合作联合声明》。在这一文件中,10+3各国领导人一致决定推动10+3合作“朝着 注重实效、切实提高东亚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本地区在21世纪的稳定的方向努力”。在20 00年11月于新加坡召开的第四次10+3领导人会议上,朱镕基总理阐明了中国关于10+3合作 定位的主张,指出:“10+3可以发展成东亚区域合作的主渠道,逐步建立起地区金融、贸易 和投资合作框架,实现地区经济的更大融合。”这一主张得到10+3其他国家领导人的一致赞 同,10+3作为东亚合作主渠道的地位开始确立。

10+3致力于推动东亚国家之间的全方位合作,但也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了一些重点合作 领 域。《东亚合作联合声明》将经济、货币和金融、社会及人力资源开发、科技、文化和信息 、发展合作以及政治和其他领域确定为重点合作领域。近些年来,10+3合作基本是集中在这 些领域不断开展的。

(二)初步建立了合作机制框架,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的有效开展。

10+3合作已基本建立了以领导人会议为核心、以部长级会议为重要组成、官方和非官方合 作齐头并进的合作框架。一年一度的领导人会议是10+3合作的最高决策机构,确定10+3合作 的方向、重点和一些重要的合作项目。部长级会议主要是落实领导人会议提出的各项倡议。 目前已启动的10+3部长级会议有经济部长会、财长会、外长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长会、农 业和林业部长会。2002年初还将召开10+3旅游部长会。部长会多为每年一次,财长会和经济 部长会则不定期举行。在部长会之下,一般还有副部长级别的高官或副手会,负责具体工作 。此外还有一些较低级别的工作层磋商机制。

随着部长级会议的增加,有必要对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加强协调。2000年7月召开的第一次10 +3外长会决定,10+3经济合作由经济部长会负责并向领导人会议报告,财政和金融合作由财 长会负责并向领导人会议报告,政治、安全以及其他领域的合作由外长会负责协调,并向领 导人会议报告。

除官方合作机制外,10+3合作还包括一些非官方的第二轨道会议,如东亚展望小组、主要 产业—商业论坛和中日韩三国经济研究机构合作等等。这些机制大多由专家学者和其他非官 方人士组成,对10+3合作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三)一些领域的合作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巩固和增强了各方对10+3合作的信心。

金融合作是10+3合作进展最快、也最令人瞩目的领域。2000年4月,10+3财长会议在泰国清 迈召开,通过了著名的“清迈倡议”。这一倡议的最主要内容是推动10+3国家之间建立货币 互换安排,以防范和减轻金融风险。为落实“清迈倡议”,东盟已将原有的货币互换安排由 5国扩大到10国,互换总额也由2亿美元提高到10亿美元。2001年5月,日本宣布与韩国、泰 国和马来西亚达成双边货币互换协定,连同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达成的协议,日本与韩、泰 、马三国货币互换总额达到135亿美元。日本与菲律宾也已达成协议。同年12月,中国与泰 国签署双边货币协议,互换金额为20亿美元。中国与日本、韩国等也在就双边货币互换安排 进行积极商谈。

“清迈倡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既是10+3国家联合自救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现行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努力,因而引起区域之外一些国家的关切。当然,10+3双边货币互 换安排不会也不可能取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它只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种补充, 大部分互换金额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标准相挂钩。

10+3经贸合作也取得一定进展。2000年10月召开的第二次10+3经济部长会议决定以加强贸 易、投资和技术转让,鼓励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方面的技术合作,加强中小企业和配套工 业这三方面为重点开展经济合作。2001年5月召开的第三次经济部长会议还确定了6个具体合 作项目。

10+3合作的特点

东亚地区多样性突出,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文化宗教等差异明显,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起 来的10+3合作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东亚特色。

(一)小国主导,大国参与。

一般地区合作都由大国推动并主导,欧盟一体化、北美自由贸易区进程都较为典型,而10+ 3合作却是由东盟发起并主导的。10+3模式是东盟主导地位的写照。东盟每年都召开首脑会 议,10+3领导人会议一般与东盟首脑会议在同一地点、同一时段举行,会议议题和日程主要 结合当年东盟首脑会议的议题和日程而确定。10+3具体领域的合作多数以东盟现有合作为基 础,吸收中、日、韩一并开展。

10+3模式的合理性在于,东亚地缘政治较为复杂,特别是大国利益难以协调。由中小国家 出面倡导地区合作,易为各方接受。10+3模式使东盟对合作进程保持较大的影响力,东盟的 关切能得到较多反映,因而照顾到10+3中多数国家的利益,这是10+3合作顺利发展的重要前 提。

(二)经济是重点,金融为先导。

尽管《东亚合作联合声明》确定了八个重点领域,但迄今为止,10+3经济合作一直是重点 中的重点,政治和安全等领域的合作则相对滞后。实际上,八个领域的排序已反映出10+3国 家的优先倾向。在一些东盟国家,10+3合作被视作一种经济合作机制。

10+3重点拓展经济领域的合作,反映了东亚各国发展经济的共同需要,另一方面也因为东 亚地区政治和安全问题较为敏感,许多问题都有着复杂的历史渊源,不仅一时难以解决,还 容易对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相比起来,经济领域的合作较容易形成共识并取 得 进展,从而营造合作的气氛,吸引各国对10+3的投入。

地区经济合作一般都由特惠关税安排、自由贸易逐步向更高形式的合作发展。金融合作属 于较高级的合作形式。10+3合作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地区合作,在金融领域率先取得实质性进 展,主要是因为10+3诞生于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稳定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是各国的 当务之急,因而这一领域的合作最容易取得成就。在10+3的合作机制中,财政和央行副手会 是较早成立的。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地区合作的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各地区应从本地区 实际出发,探索符合本地区国家需要的合作方式。

(三)10+3是框架,10+1为实体。

10+3合作虽然已初步形成自身的合作机制框架,但大多数合作倡议都是10+1的性质,也主 要通过10+1渠道来落实。

所谓“10+1”,是指东盟分别与中、日、韩之间的合作。在10+3领导人会议同期,还分别 召开东盟与中、日、韩三国领导人的会议,即三个10+1领导人会议。

从近几年情况来看,中、日、韩三国都借10+3会议之机,介绍各自与东盟合作的进展情况 和新的合作倡议。这是10+3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各方提出的10+3范畴的合作倡 议,会后也主要通过10+1合作机制加以落实。这是因为10+3正处于起步阶段,除金融领域外 ,许多领域的合作刚刚形成框架,具体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尚未确定。因此,推动三个10+1的 合作就成为10+3合作的重要内容,这实际上也是东盟倡导10+3合作的一个重要出发点。近年 来,三个10+1合作进程不断加快,合作水平明显提高,可以说一定程度上也归功于10+3合作 的推动。当然,10+1合作是10+3合作的基础,三个10+1合作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10+3合作。

从合作倡议的落实情况看,三个10+1合作都有多年的基础,不仅合作机制较为健全,且在 资金上也有保证。以中国与东盟合作为例,除年度领导人会议和外长会外,工作层还有外交 高官磋商、联合合作委员会、经贸联委会、科技联委会,不久前又成立了中国与东盟商会。 1997年,双方设立了70万美元的合作基金,用于资助有关合作项目的开展。2000年,中国又 宣布向合作基金增资500万美元。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日、韩三国都没有专门负责落实1 0+ 3合作项目的机制和基金,东盟也刚刚在秘书处内设立10+3小组。因此,10+3合作项目大都 通过三个10+1机制,以10+1+2(指中、日、韩中的两方)的形式加以落实。

影响10+3合作发展前景的几个问题

经过几年夯实基础的努力,10+3合作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如何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提高合作水平,向新的更高层次发展。在这一阶段,一些涉及10+3 合作全局和发展前景的重大问题开始出现,需要人们去思考和解决。由韩国总统金大中倡议 成立的东亚展望小组于2001年11月正式提交了研究报告,为10+3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路。

(一)循序渐进地向东亚合作过渡。

10+3逐步向东亚合作方向发展是各国已达成的共识,但以何种形式、何种速度发展,各方 尚未形成共识。东亚展望小组报告建议召开东亚峰会,以取代10+3领导人会议。尽管报告并 没有对东亚峰会的形式提出具体意见,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东盟和中、日、韩领导人不再以 10+3形式,而是13国共同参与的方式举行会议。简言之,“10+3”变成了“13”。这是不少 国家认为的东亚合作方式。

一些国家赞成召开东亚峰会,但也有一些国家表示关切。在第五次10+3领导人会议上,马 哈蒂尔总理明确表示希望能保持10+3模式。因为东盟国家都是中小国家,任何国家都无法单 独与中、日、韩竞争。如果举行东亚峰会,东盟的作用就会消失,东盟国家的利益也会受损 。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虽然原则上赞成召开东亚峰会,但认为应逐步向此方向过渡。作为一种 临时安排,可以考虑每3~4年举行一次东亚峰会,其间仍以10+3形式举行会议。

(二)进一步明确东亚合作的远景目标。

10+3要向东亚合作发展,但东亚合作的长远目标并不明确。东亚展望小组报告提出了东亚 共同体、东亚自由贸易区、东亚共同货币等设想,但多数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东亚共同体是 对东亚合作的一个响亮的冠名,但共同体的含义尚不清晰。东亚共同体能否参照欧盟模式来 建设,尚无共识可言。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推动美、欧、亚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形 成,符合本地区国家的利益。中国与东盟已决定在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这是迈向东亚自 由贸易区的坚实一步,但日、韩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还有一段路要走,中、日、韩之间建 立 自由贸易区也面临不少困难。在金融合作方面,除了双边货币互换外,一些国家一直积极推 动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甚至将来形成东亚共同货币,但这方面的问题更为复杂。

(三)进一步加强机制建设。

10+3各领域的合作机制正逐步建立,但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在第五次10+3领导人会议上 ,马哈蒂尔总理重新提出建立10+3秘书处的主张。设立10+3秘书处有两个重要目的:一是负 责组织与协调10+3各项倡议的落实,改变当前10+3合作主要通过10+1渠道落实的状况;二是 加强三个10+1之间的协调发展。目前,三个10+1的合作基本是平行进行的,难免有一些重复 和 不合拍。不对三个10+1加以协调,10+3只能是三个10+1的简单相加。这从长远看不利于东亚 合作的开展。

建立10+3秘书处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秘书处的构成和经费来源,10+3秘书处与东盟秘书处 的关系等等。但最主要的问题是,10+3合作是否已经发展到需要一个常设秘书处的水平。换 言之,如果10+3不能向13国共同合作的方向发展,10+3秘书处将无从正常发挥作用。

(四)处理好与域外和域内国家的关系。

10+3是东亚国家之间的合作机制,但域外一些国家与东亚有着重要的联系。目前,一些域 外国家已提出加入10+3的要求,如印度和澳大利亚。东盟国家已决定从明年开始与印度举行 10+1领导人会议。另外一些国家至今没有明确表示对10+3合作的态度。10+3需要在发展的过 程中既保持自身特性,又保持合作的开放性。

另一方面,10+3还有与域内国家的关系问题。10+3如果要扩大,理论上应首先吸纳朝鲜、 蒙古等东亚国家,但这些国家一旦加入,一定程度上会影响10+3对东盟发展的关注。东盟需 要在自身利益和东亚整体利益之间寻求平衡。

总体看,10+3合作顺应全球化发展的潮流,也符合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各方在支持10+3 合作不断往前发展上立场是一致的。第五次10+3领导人会议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息,在当前 世界经济整体放缓、“9·11”事件增加了新的不确定因素的形势下,10+3国家更有必要进 一步加强合作,以应对各种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当然,由于各方利益不同,考虑不一,10 +3合作进程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今后一个时期里,10+3将继续以现行模式开展合作,10+3 和10+1的关系也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中国是10+3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惟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惟一的 核大国,综合国力位列前茅,在10+3合作中举足轻重。中国在历次10+3领导人会议上都提出 许多建设性的倡议,有力地推动了10+3合作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对10+3合作投入的不 断加大,中国在10+3合作中的影响不断上升,一些舆论认为,每年一度的10+3领导人会议 已成为中国展现外交风采的大舞台。

中国支持10+3合作以现有模式开展各种合作,支持东盟在地区合作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在第五次10+3领导人会议上,朱总理系统地阐述了中方对新世纪初10+3合作发展的主张,表 示10+3可以在侧重经济合作的同时,逐步开展政治和安全对话与合作。由于当前恐怖主义、 毒品走私和非法移民等跨国犯罪活动日益突出,成为危害区域乃至全球安全的重要因素,10 +3政治和安全的对话与合作可以首先从这些领域着手,逐步扩展合作内容。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本地区国家对中国的期待将进一步增 加,中国在地区合作中的作用也会进一步凸显。随着中国进一步加大对地区合作的投入,以 推进本地区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己任,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就会进一步树立,为 中国在二十一世纪腾飞于亚洲和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签:;  ;  ;  ;  ;  ;  ;  ;  

东亚合作的现状与未来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