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妇幼保健院 四川 崇州 611230)
【摘要】 目的:为了探讨新生儿病室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护的规范方法。方法: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对新生儿病室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结果:该方法对新生儿病室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维护保养质量及消毒灭菌的提高有促进作用,护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的技术操作能力及管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提高了抢救率,保障了医疗安全,是做好新生儿病室仪器规范管理及安全使用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新生儿病室;仪器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9-0327-02
持续质量改进(CQI)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的新质量管理理论[1]。新生儿病室是医务人员应用现代的医疗设备和复杂的监护技术为相对危重的新生儿生命体征,提供生命支持和强有力治疗的特殊病区。因此仪器设备种类较多,价格昂贵且电子化程度高,操作复杂,如管理和维护不到位,就容易造成故障和损坏,延误患儿的抢救与治疗,甚至会造成医疗事故。如何提高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病室的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能力,是护理管理者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我科自2013年7月以来,对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新、旧问题,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进行规范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新生儿病室的仪器设备有新生儿监护仪、暖箱、CPAP呼吸机、吸氧装置、氧浓度监护仪、负压吸引装置、辐射式抢救台、蓝光治疗仪、输液泵、静脉推注泵、微量血糖仪、新生儿专用复苏囊与面罩、喉镜和气管导管等。护理人员有13名,均为女性,学历:中专1人,大专8人,本科4人。
1.2 方法
1.2.1按照时间顺序,将2013年1月-2013年6月,对新生儿病室仪器设备按常规方法管理;2013年7月-2013年12月为持续质量改进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坚持持续质量改进。两组护士年龄、职称、学历、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操作以及新生儿科医生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2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 持续质量改进实施步骤
1.3.1组织结构 成立由科护士长负责、新生儿病室的专科护士为成员的仪器设备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小组。仪器设备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小组负责仪器设备的保养、人员的培训、消耗品的清领,对设备使用情况、使用时间进行登记管理等。
1.3.2护士长组织质量改进小组成员学习和掌握CQI的理论和方法,运用CQI理论发现问题根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2]。质量改进小组要制定持续质量改进计划方案,内容中要包括常见问题、原因分析、目标、实施方案及评价等。
1.3.3质量改进小组成员通过每周与仪器设备技术人员一起,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通过在旁协助检测,对仪器设备的性能特点、常见问题的处理技巧、拆卸方法、清洗充分了解,加强了对病室内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质量改进小组负责组织科内人员培训,并将各种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使用注意事项,仪器设备的故障排除等制成小卡片,挂在每个仪器设备上,使人人掌握,人人能排除简单的故障,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
1.3.4通过对仪器设备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中,也容易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方面,如护士操作不熟练而导致的仪器使用不规范,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送气,低压报警难以消除;护士未及时对使用中出现如新生儿监护仪波形模糊不清,心律血压不准确,使用过程中报警等问题的仪器设备进行处理;护士对仪器的管理不到位,使用后不及时对仪器表面进行清洁消毒,仪器设备使用后未及时保养,使仪器设备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等。
1.3.5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缺乏仪器设备的管理方案;缺乏对仪器设备重要性的认识,管理不到位;对仪器设备的清洁、消毒、保养管理不够;对仪器设备操作和注意事项不熟悉;对仪器设备故障的识别与排除能力欠佳等。
1.3.6制定预期目标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使我科全体护士对仪器设备的技术操作能力及管理质量水平在原基础上明显提高,达到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标准:仪器设备定人、定位、定期检查、仪器设备完好率100%。要充分认识到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要性,避免关键时刻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延误抢救与治疗,保证医疗安全。
1.3.7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在护士长的领导下,制定仪器设备管理方案,制定仪器设备管理登记本;护士长每天不定时检查仪器设备的定位、消毒,以及仪器设备运行的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质量改进小组在与技术人员合作过程中发现问题也及时改进;仪器设备在使用中出现故障要及时上报给护士长及质量改进小组,做好维修登记记录,发现损坏要及时送检;及时反馈评价,持续质量改进,每月在护士例会上进行工作小结评价,牢记CQI强调避免对个人责备的原则,发现问题首先寻找管理和专业技术过程中的问题,而不把对个人的看法混入对过程的改进中[2],及时修正目标措施,保证持续质量改进顺利实施。
2.结果
2.1表1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例(%)
2.2表2 两组护理质量满意率比较 例(%)
2.3通过表1、表2看出,我科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在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两组护理质量比较及护理质量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的技术操作能力考核率从84.62%提高到100.00%,仪器设备完好率由81.63%提高到100.00%,医生和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3.讨论
持续质量改进(CQI)是一种科学的护理管理方法,通过计划、实施、检验、应用4个步骤进行系统化管理,以预防为主,更注重过程管理与持续改进,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效率,是新时期医院质量管理发展的重点[3]。新生儿病室经常收治的是高危新生儿,病情相对危重,须争分夺秒进行救治,而仪器设备种类较多,操作较复杂,对仪器设备不规范的管理往往会影响整个救治过程。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加强对新生儿病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了抢救率,保障了医疗安全。持续质量改进是护理质量管理的一个永恒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罗凤云 持续质量改进在重症医学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3):298 .
[2]曹艳艳 高乐 夏春芳 持续质量改进在肺癌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4):61.
[3]方璇持续质量改进在留取小儿24h尿蛋白定量标本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13,17(2):2169.
论文作者:郑庆,刘小静,周慧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2
标签:仪器设备论文; 质量论文; 病室论文; 新生儿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仪器论文; 方法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