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贬谪文学教学的德育价值论文_陈霞

中学语文贬谪文学教学的德育价值论文_陈霞

摘要:贬谪文学蕴涵着贬谪者的人生感悟和情感体验,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德育功能,主要体现为高尚的爱国情操、豁达的人生襟怀、不屈的守正精神、执着的理想追求。这些对于中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格塑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爱国情操;豁达襟怀;守正精神;理想追求

贬谪,是中国古代一种很常见的政治现象。贬谪者将其被贬谪的人生感悟和谪居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蕴涵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因而称之为“贬谪文学”。这种内容情感上独具特色的文学样式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多有涉及。学习这类文学作品,教师往往着眼于它的审美价值而忽略了它的德育功能。古人云:“文以载道”。传道应是文学的首要功能。那么,“贬谪文学”的“道”,亦即它的德育价值何在呢?

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操

受儒家入世传统思想的支配,贬谪文学作家大多怀抱“济苍生,扶社稷”的伟大志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正是因为他们太爱国忧时、关心民生疾苦,才导致了他们的被贬。但是,即使在失职无位的处境下,他们仍然痴心不改。爱国、爱民的情思以一种深广的忧患意识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这么说,“忧国忧民忧时局”是他们最可宝贵,也最感人的一种品格。

屈原的“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屈原列传》)。如此高才却招致小人的嫉妒,几经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屈原终被贬斥放流。然而就在这样的境地中,他仍然自觉地、主动地背负起沉重现实的十字架,“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不念及自身处境,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明知再也没有施展自己抱负的政治舞台,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一种历史的责任感。

李白作为一代浪漫主义诗仙被贬后,“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表达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抒发了慨当以慷的爱国激情。

苏轼被贬密州仍豪情洋溢:“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为国效力的心情是多么地迫切!

可见,爱国主义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感情,是为国家、人民奋斗终身、至死不悔的一片赤胆忠心。关爱国家与人民,就不能仅以自己的荣辱为重。个人的理想要与国家、人民的命运结合起来。

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襟怀

由于政治上的风云变幻,贬谪文学作家在其宦海生涯中大多不断地西去东来、南迁北徙,尝够了人生的苦味。政治牢骚与思乡之情常常交织在他们的胸中,使之思绪万千、心潮难平。然而,他们却能够不在牢骚与哀愁中沉沦,而是积极调整,恢复自我感觉的平衡,显示出了豁达的人生襟怀。

苏轼便是典型,被贬黄州,原是以待罪之身来过被羁管的囚徒日子的,但在悲苦的生活环境里,却能变苦为乐,在流放之地寻到了无穷的乐趣。寒食开海棠之宴,秋江泛赤壁之舟,风流高雅地徜徉了五年之久。性情达观,思想通脱,善于自解,使他在《定风波》中寻到了逆境人生的生活真谛:“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从“风雨”到“烟雨”只一字之差,然而它体现的是人的生活力量。人生的真正魅力就在于如何把刀剑相逼的“风雨”变为审美对象的“烟雨”,诗意的生活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代诗才刘禹锡谪居巴山楚水这凄凉之地二十三年之久,面对世态变迁、年华虚度,却吟出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千古佳句。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酬乐天咏老见示》)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表现出坚韧的意志和豁达的襟怀。

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或是陷入困境,这个时候陷于痛苦不能自拔、自暴自弃抑或是逃避,都不能解决问题,唯有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才是明智之举。

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守正精神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人生追求。遭遇贬谪、报国无门,往往更加激发他们对自我人格的完善。 所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浩然正气洋溢在贬谪文学的字里行间。

屈原屡遭不幸,却不肯低下高贵的头颅,在《涉江》中,他说;“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其实,他也知道自己不幸命运的根源:“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可他还是坚持“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在 《渔父》中,屈原表示“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在折节保身和舍生取义的鲜明对立中,屈原以其坚定的抉择,显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李白被贬,曾经唱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古风》)的悲怆之音。但是,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又激愤地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在这里李白所表示的决绝态度,是向封建统治者所投过去的一瞥蔑视。在封建社会,敢于这样想、敢于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也做了,这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

所有这些贬谪文人,他们对封建社会腐朽势力表现出来的狂放、傲岸和抗争,无不展现出一种峻洁、伟岸、挺拔、崇高、不可侵犯的阳刚之美。他们用自己的人格给孟子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做了很好的注解。读着他们的文字,我们立刻觉得摆脱了鄙俗、懦弱猥琐的庸人心态,以自信的勇气和信心走向悲壮而崇高的人生。

四、“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理想追求

理想是照耀人类前进的光芒,为理想而奋斗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得以摆脱平庸苟生的伟大精神。有理想的人生是幸福的,身处困境而能初衷不改、孜孜以求,则更是可敬的。贬谪文人不甘沉沦,努力追求实现其人生理想的精神,使他们的人生因为被贬而价值无限。

在溷浊的环境中,屈原没有低头,没有屈服,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他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意思是说理想的追求是任重而道远的,只要是我所热爱的,我所追求的真理,那么纵使让我死上九回死上多次我也绝不后悔,哪怕把我五马分尸我也绝不改变,“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啊。这种为理想九死未悔的精神,成为后世,成为历代仁人志士所效法的一种节操、一种人格。

今天,捧读这些经典,我们发现里面是神秘的,里面更是神圣的。我们意识到的不只是经年的不朽和硬质的美好,更是那精辟的阐释:爱国、豁达、守正、追求。优秀的诗篇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趣味,更重要的是诗中所蕴含的做人的道理、高尚的情操,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情感的熏陶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让学生受用终生。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呼吁中学古代贬谪文学的教学要关注其德育价值,要从繁琐的文言串讲中走出来,从见文不见人的教学中走出来,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去教,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我们的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直接与这些人格高尚的人对话,从他们身上汲取有益的养分,去发展自己的健康个性、塑造健全人格。

(作者单位:贵州省开阳县第一中学 550300)

论文作者:陈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0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

标签:;  ;  ;  ;  ;  ;  ;  ;  

中学语文贬谪文学教学的德育价值论文_陈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