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护理对体检中心护理质量及体检满意度的效果研究论文_唐秀玲,姚彩燕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对体检中心的护理质量和体检满意度效果进行讨论。方法:集中选取本院在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健康检查的5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这些患者顺序打乱,并随机排列进行分组实验。每组为29例,分为2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程序化的护理模式以及和谐方式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对两组同时进行观察、分析,并得出最终结论。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的平均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能够减少体检等待时间、体检时间,并且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绪,降低体检意外事件发生率,缓解护理纠纷,提高体检流畅程程度,加强患者个人隐私保护度等相关方面,从而提高体检者的护理质量和对医院体检的满意度。

【关键词】程序化护理; 体检中心; 护理质量;体检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9-0115-01

随着体检观[1]念逐渐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更加关注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医学上也极力推荐,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虽然体检逐渐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关注,但是繁琐的体检的过程和繁多复杂的体检项目,在特殊陌生的环境条件下,非常容易激发体检者焦虑、抑郁、愤怒等相关不良情绪[2]的滋生。这种情况,会直接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具体表现为体检者和医护人员之间因相互不理解而产生矛盾,体检者表现为不配合,医护人员则表现为服务态度较差,语气冲突等相关问题的出现。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缓解医患关系的紧张,减低医患纠纷的事故,则需要优化护理程序,提高护理质量,增强体检者对体检过程的满意程度[3]。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用本院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以前来本院进行健康检查的5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然后将这些患者用计算机随机排序打乱,进行分组实验,以每组29例为一组总共分为2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由16例男性和13例女性组成,年龄范围为35岁至79岁,平均(50.7±6.1)岁;实验组由12例男性和17例女性组成,年龄范围为34-80岁,平均(52.4±4.2)岁。除此之外,全体患者都是自愿参加本次实验,除去性别、年龄之外,患者的文化程度、病情情况、病史遗传等相关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 给予以往的体检过程,进行常规护理方法,然后让患者挂号、领号、填写表格,并按照护理人员的指示,逐项了解并完成体检项目。最后,统一由体检中心将信息汇总并形成报告,送至体检者手中。

观察组 在对照组体检过程的基础上,施行程序化护理模式,对体检过程进行干预性管理。其内容如下:

(1)以小组形式,建立专门的程序化护理小组。人数为5人,人员结构由1名护士长带队、2名体检护士、2-3人护理员事组成。

(2)分清职责。首先,护士长需要对体检项目以及体检的相关内容指定好方案,并保持之后的指导和监督。其次,体检护士和护理员分别对应其相关职责进行方案的实施。体检护士要主动与体检者接触,护理员则需要在体检中心的入口处对体检者进行引导,增加窗口或平台进行宣传和展示,发放宣手册,提供大厅咨询等相关服务。

(3)在体检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小组护士维护现场秩序,对体检者的疑惑困惑,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解答,以缓解体检者的不良情绪。在体检完毕后,护士长需要针对体检者建立相关专门的档案,对体检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对于未达到要求的体检者,要积极与对方取得联系,告知其身体状况,并建议其解决办法,同时条件允许还可以组成专家团体,针对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专家上门服务,同时进行相关宣传教育。

1.3观察指标

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值)表示,采用t、X2进行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护理人员记录的两组体检时间的对比来看,观察组中的体检者平均体检等待时间为(5.16±1.03)分钟,体检时间平均为(15.36±1.98)分钟;对照组中的体检者平均体检等待时间为(12.98±3.63)分钟,体检时间平均为(30.69±9.78)分钟;观察组的体检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时。观察组中的体检者对体检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体现满意程度;观察组中的体检者对体检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体检者对体检的依从性,并且观察组中的体检者发生体检意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中的体检者发生体检以外的发射率。详见下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纠纷及体检依从性方面的比较[n(%)]

3讨论

程序化护理是要求医院内相关的护理人员,提前制定好一整套可施行且系统性较强的护理程序,也就是在体检开始之前就应当完成实施计划。同时要相关人员明白,体检流程的核心就是“以体检者为本”[4-5],即让整个体检流程都有着人性化的关怀。即,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体检者本人的个人需求,照顾不方便或其他原因的体检者,加强体检护理服务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经过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在体检等待时间、体检时间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以及抑郁量表等相关评分上,所产生体检意外事件发生率和护理纠纷等相关方面,观察组是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 < 0.0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另一个方面,有关于体检流程畅通程度和个人隐私保护度等相关方面,观察组又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程序化护理能够极大缩短体检者的体检时间(包括体检的等待时间),同时,又可以降低体检者在体检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体检者对医院体检服务的满意程度,并且提升护理质量,更好的完成健康检查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海珠,邢燕姬.程序化护理对提高体检中心护理质量及体检者满意度的效果口[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36(7):969-972.

[2]谢学华,刘彦,齐云.程序化护理对提高体检中心护理质量及老年体检者满意度的效果口[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7(3):115-116.

[3]林淑妹.程序化护理对体检中心护理质量及体检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7(29):114-115.

[4]杨静.医院人性化体检工作之我见[J].中国卫生产业,2016,14(8):168-176

[5]叶丽.影响预防保健体检门诊和谐服务关系的因素及解决办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68-376

论文作者:唐秀玲,姚彩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  ;  ;  ;  ;  ;  ;  ;  

程序化护理对体检中心护理质量及体检满意度的效果研究论文_唐秀玲,姚彩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