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景观评估在可持续发展规划中的结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论文,发展规划论文,景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2008)02-0035-07
长期以来,许多学科都试图理解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复杂互动。人类与环境的联系,关系到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关系到环境作为资本、资源、接受器和限制者,等等。景观变化经常反映着人类城市发展的足迹,反映着地方性的审美、文化、社会经济、生态、场所意识和历史等多种价值。通常视觉景观评估是为了保护具有高度审美质量和风景质量的区域。而我们认为,视觉景观评估应该有助于考察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景观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景观代表着一种资源,它应该从衡量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角度进行考虑。特别是,景观特征或多或少地代表着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维度,对于当地居民有着审美、文化、生态、社会经济和历史等多种意义。因此,将视觉景观评估纳入一个更加宽广的城市化景观的语境中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规划。
一、景观
“景观”概念存在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之中。本论文把景观理解为文化产品,理解为自然与人类诸多维度的集合体。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动力和人类活动相互交织,共同造就了独特的中国景观。中国景观特征各异,对于中国人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作为国家资产,中国景观对于中国人的身份和场所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幅员辽阔且历史悠久,地理区域和文化区域丰富多样,人类在景观上遗留下的活动足迹,反映了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轨迹。遗憾的是,在许多时候,历史上形成的多种景观价值却被狭隘地理解为物质材料和生产方式,诸如生活、工作的场所,通过农业、资源开采、旅游、制造业和其他各种活动来维持其人口的场所。这种人类与大地的关系意识,已经最大限度地改造了当代中国景观。各种迹象表明:中国正在市场动力的驱动下快速地城市化。当代中国,古老的乡村居所和农田,正在被四处蔓延的高楼、宽广的街道、众多的商业中心不断地分割着。
二、景观的视觉价值和意义
在过去半个世纪中,中国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美的本质或本源。国内占主导地位的美学是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其理论根据主要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表述的两个命题,“人化自然”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按照这种美学观念,美产生于劳动;通过劳动,人类将自在自然改造为人化自然;一个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能够从那个事物上看到人的本质力量。
随着现代理论物理学影响的日渐深入,特别是,随着生态问题和环境保护运动的日益紧迫,人们开始反思对于自然的习惯态度。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中国学者开始从生态角度反思批判实践美学的局限与弊端,生态美学开始在中国成长发展,并且在新世纪中逐渐将影响扩大到全国范围内。作为生态美学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曾繁仁认为生态美学的对象首先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以此为基础,还可以研究人与社会的生态审美关系、人与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他还认为,生态美学是在新的经济、文化语境中产生的新型存在观,它关注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谐关系。曾繁仁的生态美学最终关心的是人的“符合生态规律的审美的生存”[1]。
与中国的生态美学相对应,西方自1960年代兴起了环境美学。它包括各种分歧较大的观念和不同意义,反映了不同学科的不同学术兴趣与学术目标。那些怀着浓厚哲学兴趣的学者采取了现象学立场,强调欣赏者感知在环境审美体验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构建性,这以美国著名环境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为代表;那些主要关心实践问题的学者,诸如环境心理学家、城市与区域规划师,通常将环境美学与景观的视觉美联系在一起,关注景观的审美评估问题。他们的学术目标是为制定政府环境政策和决策提供指南,他们的方法一般是采取量化方式,研究人的审美偏好和审美选择。可以由经验验证的一些问题,诸如连贯性、复杂性、易辨性以及吸引力,都是他们关注的焦点。这种研究取向一般被称为“景观美学”。
其实,寻找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与景观美学的一致性和相互联系并不困难,关键是“环境”一词的含义。从其最狭窄的词根意义上讲,环境意指“包围、环绕某个事物的区域”,与“周边surrounding”是同义词。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说,西方世界常常将环境与“生态学”一词相混同,而生态学指有机体及其环境的复杂关系系列;或者将环境与“生态系统”一词相混同,而生态系统指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功能性、交互性繁杂关系。“景观”或许可以按照视觉方式来进行定义,可以被理解为地球表面的某个空间,这个空间从观赏者的眼睛一直延伸到地平线,是整个连续环境的一部分。总之,三者都包含着“环境”的意义。
三、视觉景观评估
景观评估领域涵盖着许多不同的学术领域和职业。对于景观的视觉分析和评估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并且,不同的学者、科学家和实践操作者对于景观评估的目的、目标、理论与方法等等,至今仍然有许多较大分歧。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直到70年代,景观分析的观念和运用的方法主要出现在美国与英国。景观设计和地理学是引导视觉景观分析的两个主要研究领域。哈佛大学景观系,麻省大学景观与地理学系较早地将视觉景观分析与城市化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同样的学术努力也出现在英国学术界。
除了学术界以外,负责保护和评估具有较高风景质量区域的行政机构也从事视觉景观分析研究。美国农业部的林务局已经率先在规划与管理森林土地方面发展出一套景观分析方法。林务局非常早就认识到,森林景观的视觉形态和特征对于游览国家公园的游客有着强大的积极心理影响。美国土地管理局、美国运输部以及其他一些美国联邦机构也在视觉景观分析方法论方面作出了贡献。
下面选择的3个个案研究能够为景观评估提供详细的原理和观念。
(一)美国林务局视觉管理系统
美国农业部林务局的方法论叫做“视觉管理系统”,是目前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于视觉景观资源评估时广泛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用于评估国家公园土地使用管理框架中的风景资源。该系统基于如下前提:风景质量直接与景观多样性和丰富性相关,而景观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又是通过视觉景观分析和评估而得以确认的。这一方法根据景观的特征来确认景观的亚类型。这种景观也用生态单元来描述。
景观特征决定于各种视觉景观因素的组合,诸如土地、植被、水源和结构。分析这些特征的术语有形体、线条、颜色和纹理等。
形体——一个实体,或多个实体组合在一起的三维形状。
线条——由一个点延长而得到的结果。任何排列为行或序列的事物。它可以作为一个形体的轮廓。它也被定义为两个平面的交叉。
颜色——颜色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区分形体,线条,和纹理相同的实体。颜色的作用取决于观察者的位置和距离。
纹理——纹理随距离而变化。近距离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树叶的纹理;而从远距离观察,一群树木则变成主导纹理。
通过描述景观特征,我们可以确定所研究区域的所有土地的风景完整性。风景完整性被用来表明景观特征的完整程度,它也表明了景观特征的视觉断裂程度。景观特征描述为界定某个区域的风景魅力级别提供了框架。魅力指数代表具有独特景观特征土地的相关风景价值:等级A,出类拔萃;等级B,典型;等级C,无特色。
视觉评估系统方法采用了一套由使用群体决定景观可见性的步骤。景观可见性反映了人类的一些价值,比如,普通公众在摄影时会选择不同的景色,从某个特定视点所领略到的景色也是不同的。景色的清晰度取决于观赏者与景区的距离。其变化情形如下:
近景(距观赏者大约半英里):能够看清细节。
中景(距观赏者4英里):能够看到细节和一般的形状与格调。
远景或背景(距观赏者4英里直到地平线):看不到细节,无限开阔,明暗变化。
无论是近景、中景和远景中都看不到的景观,被认为是很少观赏到的区域。它们可能从飞机上观赏,或者被偶然造访森林区域的游客观赏到。
无疑,美国林务局视觉管理系统也可以被当作视觉景观评估过程的审美模式。视觉管理系统方法也认真考虑到公众的视觉偏好,尊重特定的景观特征和亚类型。其目的是确定公共土地内的视觉重要区域,以便管理。这是景观设计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其评估过程明确地兼容定量与定性两个方面,特别是使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
(二)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的视觉评估方法
20世纪60年代以来,哈佛大学景观设计系已经试验发展出一套景观评估方法,用于评估城市化的影响。该系率先发展出基于计算机的方法来分析和评估景观,特别是发展出预测城市化模式的模型,从不同的土地使用情形来评估城市化的结果。
一组过程模型被用来决定景观是如何演变的。评估、变化与影响模型被用来确定在开发前的景观变化,然后估定各种可选择发展方案的后果。每个可选择方案都要进行评估,然后提出对策。研究团队提出了3种方案:(1)规划方案,基于对于该区域规划文件和土地使用方式的理解;(2)限制性方案,假设人口增长速度低于预测和有控制的发展;(3)开放性方案,假设人口增长速度高于预测的低密度发展形式。
视觉偏好模型根据该区域居民所表达的偏好来确定风景区,评估风景区的未来变化。该模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将视觉偏好与视觉位向结合起来,从而决定该区域的整体视觉价值。
视觉偏好通过对于该区域中代表性地区的影像调查来确定。照片描述不同的景观要素,诸如地形、植被和人建形式。偏好被定为最具吸引力、中性和最无吸引力3类。视觉接触是衡量景点的一种方式。这可以通过分析每个视景的近景和背景来完成。每种可供选择方案都要根据其视觉效果及其未来空间发展模式的变化来评估。哪种方案所引起的变化最小,哪种方案更符合土地使用政策法规,等等,都是决定最终方案时所要考虑的因素。
(三)威尔士乡村委员会评估公众景观感知的“土地图”方法
这种方法用于确定和评估威尔士独具魅力的景观,并将公众的感知合并到他们保护与管理的发展战略之中。“土地图”将景观划分为五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是根据单个因素的合并而界定的,而不是根据空间上界定的单位。
地质景观:研究区域的地质、地形和水文。
景观栖息地:考察植被分布和栖息地,和景观生态系统的基础。
视觉与感性:这个方面确定通过感官感受到的景观质量。它处理单个地形或地貌的物质构成、分布模式、感性特征,以及不同地形之间在某个特定区域的相互关系。
历史景观:关注考古与历史遗址的相互关联以及周围的景观。
文化景观:这一方面考察人类与场所之间的关系,人类如何给场所赋予意义,景观又如何影响了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又如何影响了景观。
为上述景观评估的五方面收集、组织和评估“土地图”信息并将之组成一个全国统一数据库的步骤是相似的。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形貌不同的区域分类并绘图;
第二步:通过适当的室内或室外工作,为每个形貌区域完成详细的数据表;
第三步:准备技术报告;
第四步:提交质量保证评估,确保一致性和精确性。
“土地图”方法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它包含着公众参与的特殊步骤。不同公共群体的考虑通过问卷调查或重点提问的方式纳入评估程序。这种方法强调了对于普通景观类型的评估,而并不仅仅考虑那些风景名胜区。有些景观被公众赋予了意义和价值。当这些景观被城市发展改变时,公众往往感到自己受到了威胁。这一方法考虑普通景观对于一般公众的偏好与感知因而意义重大。“土地图”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其互动式互联网络。通过互联网,公众可以理解景观将要发生的变化,为规划政策提供反馈意见。
四、规划
规划关心人居场所的塑造。例如,一个全面的规划要制订一个发展基础,引导着一个社区从今天走向明天。因此,将景观评估分析纳入规划过程是至关紧要的。通过这一过程,规划师可以充分地听取居民的意见,让他们参与决定规划师做什么与怎样做。规划师有责任收集分析数据,也有责任向居民准确介绍不同方案的未来后果。
规划师面临着一系列相关问题,诸如土地使用、经济发展、交通、环境、城市设计、住房或社会平等。规划师可以通过他们对社区历史的了解,回应社区增长的对策,对未来社区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地位的预测来影响一个社区的未来。通常情况下,规划有两个焦点:(1)人们之间的社会、行为和文化关系;(2)人建和自然环境的形式与质量。理解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是进行长远规划,从而将社区引向一个更加美好未来的前提。
改造土地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一条新路开通之后,人们立刻就能够享受到旅行的便利。但是,另外一方面,要认识到改变大地所造成的灾害却并不容易。例如,因为修建公路而扩大的不透水层,可能增大暴雨引起的财产损失;由于人口增加和消费标准的提高而持续增加的水消费,可能导致一个城市水资源的短缺或枯竭。当然,这些灾害并非与某个发展项目直接相关,它们通常是许多发展活动累积所致。即使这种关联也可能在某些个案中出现,问题也是在开发项目完成之后很久才发现的。为了确保高质量的土地发展,确保人类利益最大而危害最小,城市化及其伴随的发展必须进行认真规划。
上述讨论基于一个基本观念:只有人类才是有自身价值的,其他非人类物种对于人类只有使用价值。一种变化了的视野是生物中心观念,它强调:非人类物种自身就有其自身的价值,不管它们对人类有用与否。同时,人类有责任去认识它们的价值,尊重它们的价值。这两种不同的思想派别影响着我们如何去考虑某个发展项目的利益和后果。至于哪些物种更值得人类考虑,那些持生物中心观念的人可能有些分歧。对于这些哲学讨论超出了本文的范围。然而,人类的活动是不同的,不同的土地使用方式在支撑着多种多样的人类活动,这一点则是毫无异议的。
人类在某个场所的活动决定了对资源的需求和对土地的改变。一些人类活动并不需要很多来自土地的资源,对于自然环境的改变也最小。例如,人们前往享受自然的公园。对于土地的改变仅仅是通道和基本需要,比如饮用水和卫生设施。人们在公园漫步、嬉戏,这种活动并不需要太多的资源,并不产生太多的废物。如果公园的土地被用作农业活动,就需要平整斜坡、修建排水沟,需要使用诸如化肥、杀虫剂之类的化学制品。如果土地被用作为居住区,就要修建房室和道路,安装供应设施。在这个过程中,景观被改变了。
五、可持续发展
许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经常集中在如何同时满足环境、经济和平等(environment,economy,and equity)三个领域的需要,这三者通常被称为“三个E”(Wheeler 2004)。从历史角度说,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源自20世纪中期以来的环境运动,而环境运动已经扩展到强调万物密切相关的生态视野。
美国式的城市化已经造成了景观的许多改变。为了维持理想的生态标准,人们更多地改变着土地资源。伴随着世界上快速的城市化,资源消耗已经比人口增长得更快。美国的一个例子是,城市土地的数量比城市人口增长率更快,原因是居民和商业都迁移到了郊区的“绿色地带”,这样导致市中心成为“褐地”或废弃地。在人口激增的发展中国家,土地有限的压力更大。城市增长吞噬了大量耕地和林地。当越来越少的土地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需求时,只能在那些不太理想的区域进行开发,比如陡峭的斜坡、漫滩和湿地。
中国的城市化在21世纪将有着重大的全球性影响。在未来的10到15年之内,中国人口的60%到70%将居住在城市和城镇中。考虑到中国众多人口和极其有限的环境资源之间所形成的尖锐矛盾,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以环境为导向的原则将变得日益重要。
在中国现代化的语境中,我们所说的“人类本质力量”主要意味着改变和征服自然的力量。不幸的是,并非所有征服自然的结果都是美的。随着过去20多年快速的经济增长,环境与生态危机也日益加剧。中国的城市化正在将其乡村的田园特征改变为城市,而这也迅速改变了审美与文化景观。自然环境与人建环境之间的连接显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要进行可持续发展规划,有必要透彻地理解这种相互影响。可持续发展规划应该认真考虑当地景观审美价值的变化。因此,规划与发展决策必须包括景观资源评估。简言之,尊重自然和审美的规划是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基本原理。
六、视觉景观评估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可持续城市发展框架中的视觉景观评估,确认当代中国景观的动态性和变化性。将景观的视觉价值与可持续性放在一起进行考虑,并不意味着防止景观变化、冻结景观的特征,而是要在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考虑景观的视觉特征,进而创造可持续的景观。这意味着保持景观的自然维度与人性维度,保持景观连续性和完整性,保持景观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社会经济价值和历史价值。
传统的景观评估关注特殊的风景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不是将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虽然这种立场可以保存和保护某些具有国内或国际意义的区域,它把景观作为与当地人民、文化和福利不相干的东西。由于其关注焦点只是视觉意义和风景质量,这种景观评估有可能与将景观作为土地管理因素的规划决策和策略脱离。某个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其景观特征包括具有文化、审美价值的视觉景观资源。这些景观特征形成了人类活动的背景场所,存在于农村、农场,城市中的一小块植被、河岸区,一个小山谷或者山脉。在过去10到15年中,研究者们日益重视探讨人与景观的关系,探讨人们如何观看景观,赋予景观价值与意义。
七、可持续发展中视觉景观评估的框架
传统的规划过程框架围绕着以下主要阶段而制订:数据收集和制图、分析与评估、政策准备、目标和目的、探测和修改、准备计划和制定策略、执行。等等。这个框架是富有弹性的,它可以根据特殊的计划需要而调整。例如,环境运动和可持续发展规划曾经将数据收集和分析阶段进行扩展,使之包括非常详细而复杂的、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制图和环境资源评估。目前,水流域规划包括详细的环境资源和土地植被分析,估计暴雨造成的水土流失,然后提出减轻负面影响的对策。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化模型逐渐在传统规划框架中找到了用武之地,特别是运用到那些受到城市发展威胁而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和其他独特环境资源又特别丰富的地区。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视觉景观评估这种活动都没有进入主流规划框架中。主要原因是:缺乏专门的视觉景观评估培训;规划法律中没有列入规划中的视觉事项(通常情况是,只有那些公众要求的特殊地方才会被考虑);许多人假定:任何与视觉质量相关的东西最终都会陷入“审美”的主观性泥坑,结果视觉质量无法认真考虑,只能在表面上略加注意。例如,流行的新城市主义运动(New Urbanism Movement)曾经使用摄影手段描述那些令人愉悦的、富有吸引力的城市环境,将之与那些不令人愉悦的、无吸引力的城市环境对照,并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征求公众反馈意见。当代规划师通过视觉偏好调查以及“过去”和“未来”的影像决定公众的喜好以及他们对于未来景观特征的接受程度。这些方法是主观的,而且,并不是全面分析的一部分。全面的分析应该将景观作为一个整体评估其特征,对其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再利用公众意见,测定公众对于未来潜在景观变化的反应。
要将视觉景观评估纳入可持续发展规划之中,需要强调“三个E”中的“平等”(equity)。本文主张,视觉景观评估需要包括进主流规划过程,要在确定、分析和保护高质量风景区时优先考虑。如上所述,将视觉景观评估包括在可持续发展规划中,强调平等这一成分,需要从社会—生态的视角来说明人与景观的关系,重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赋予景观的意义。而且,也需要确定公众感知和意见,需要将它们包括到对于未来城市发展变化的评估中,以便于制订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策略,保护和维持那些对于公众有意义的景观,而不仅仅是那些具有高度视觉质量价值的景观。
我们扩展了传统的规划框架,使之能够包括视觉景观评估和公民参与。其主要步骤如下:
(一)数据收集和制图
1.设立公民参与项目和程序
2.理解景观
3.观察景观
(1)景观特征分析。
(2)决定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景观资源库的精度。
(3)景观资源编目:自然覆盖——地形、植被、户外土地、地表水、湿地;人建覆盖——农业/耕作、乡村居住区、分散的住宅、郊区居住区、城市居住区、小城镇中心、从业区、商业区、历史名胜区、服务设施。
4.景观特征类型制图
(1)景观特征区域的一般特征:没有任何显著景观特征的景观类型的代表。
(2)主导特征:特殊的主导视觉因素。
(3)混合特征:多于一种主导因素和一般景观类型。
5.在专家带领下,对于代表性特征类型进行摄影编目
(二)分析与评估
1.解释景观
2.观察景观
(1)公众感知意见与视觉偏好。
(2)决定空间单位,用问卷调查法抽取样本:设立焦点团体;记录反应;对摄影图像和景观特征类型排序;为视觉偏好价值赋值;人—场所景观排序;意义和场所景观排序。
(3)对序列和视觉偏好制图。
3.观察景观
(1)视点分析。
(2)沿公路网确定视点。
(3)观测点制图:从观察点决定单元距离;地理信息系统模式径向搜索;考虑扩展观察—近景,背景。
(4)基于公众感知和视觉偏好意见,为观测点排序。
(5)为排好序的观测点制图。
(三)政策、目标/目的、修正
1.城市化预测准备
2.根据现有计划和条件预测趋势
3.强制计划,控制增长和土地使用模式
4.强制计划,反映公众对于景观解释的意见
5.开放计划
6.与公众交流计划
7.评估景观变化
从每个设想评估视觉变化;视觉变化制图;交流视觉变化。
(四)计划、策略与执行
1.选择首选设想
2.视觉影响缓解测量
3.规划设计指导方针,指导宏观、微观、地方区域和地点规模的发展
4.土地使用规章推荐
5.保护政策和执行策略
八、结论
由于世界上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另外一半人口越来越依赖于城市来发展经济、推动社会、政治进步,城市已经成为全球社会—经济变化的最前线。全球化、民主化这些因素,更加增强了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环境美学(或生态美学、景观美学)关注“生态性存在”和“万物的互相关联”,它一定会在中国的城市景观塑造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功能。
我们在论文中倡导了一种扩展性的规划过程框架,旨在将视觉景观评估合并进来,使之作为评估一个区域自然与人建/文化维度的基本成分,从而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先决条件。可持续发展规划框架中的视觉景观评估需要包括公众的景观感知,考虑公众如何感受某些景观特征和发展形式。
论文所讨论的框架有其理论前提,它充分考虑了三种显著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环境系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建环境。城市系统在这里被视为共同体,它有着地理界限,可以小到邻里,大到比大都市区更大的区域。城市被理解为动态系统。通过人们的对于资产的使用,人们形成、改变和体验着城市动态系统。景观的视觉价值和审美价值被当作内在资产。
中国的城市化不必跟随西方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不应该成为目标,相反,城市化应该成为提高共同体生活质量的过程。综合西方最新知识和方法,通过跨学科合作的方式,发展出一套全面的景观美学理论、并将之纳入可持续发展规划实践之中,对于中国城市化的良性发展将有着重大意义。
[收稿日期]2008-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