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与B股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_b股论文

沪市A股与B股交叉相关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沪市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作为新型股市的中国证券市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股市相比,最大区别点是“市场分离(market segmentation)”和“政策市场”。具体特征如下:(1)设立市场之初,人们出于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防止私有化的发展,而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维护国有股权的控股地位。(2)一国有两个证券交易所,即上海和深圳。(3)因大部分上市公司是国有企业,股权中相当部分是“非流通股”。(4)为确保国有企业的优先权融资权,并防范外资对证券市场冲击引起的金融风险,人为地将市场分割为A、B股市场,而B股又按不同货币在不同的市场进行交易。随着A股市场的发展,B股市场原有的市场功能和定位已逐步丧失。(5)如果市场有效的话,一个上市公司发行的A、B股趋势应同一个方向发展,可很多股票趋势违背了这一规律。

本文为研究影响A、B股交叉相关系数的因素,先利用交叉相关系数计算A、B股交叉相关系数后,再利用多变量公式分析决定A、B股相对情报力的因素。加入WTO的冲击下,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对决定A、B股相对情报力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二、文献研究

据Lo and Mackinly(1990),Chao(1993),Cho,Shin and Singh(1997)研究:(1)存在着两个股同时受影响的因素时,这两股之间发生交叉相关。(2)当一个股更迅速反映这共同因素时,这个股引导另一个股的价格。

Chui and Kwok(1998)利用1993-1996年资料,先A、B股收益率的开盘价-收盘价,收盘价-开盘价进行交叉相关分析后,再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鉴定法分析,B股价引导A股价格。

Su & Fleisher(2000)利用MMDH(Modified Mixture of Distribution Hypothesis)独立分配假设对24个样本进行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1)情报公开时,A股市场比B股市场更敏感。(2)A股市场比B股市场,对情报更敏感。(3)中国股市中,A、B股的变动性是消费者的行为来决定的。

Bhattacharya(2000)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鉴定法分析墨西哥股市中的A、B股后(注:墨西哥政府为防范外资对证券市场冲击引起的金融风险,人为地将市场分割为A、B股市场,A股市场针对国内投资者,B股市场针对国外投资者。)得出A股价引导B股价格。这说明国内投资者比国外投资者更具有信息优势。

三、样本选择标准和分析模型

本论文样本数是上海31个,数据来源是中国证券报,时期是1996-2001年。本论文先计算A、B股1996年1月4日-2001年12月31日间的日收益率(注:日收益率计算公式如下:)和成交量,再用日收益率来计算交叉相关系数。具体分析时间分成前期(1996-1998年)、后期(1999-2001年)和整个期间(1996-2001年)(注:时间分成前期(1996-1998年),后期(1999-2001年)和整个期间(1996-2001年)的依据是,1998年12月29日公布《中国证券法》,还有1997年至1999年间,先后公布了40多项政策、制度和规定。)。样本的基础统计量如下:

交叉相关系数公式如下:

本研究分析模型和步骤如下:

第一,利用多变量回归分析。

A股价格的同时,更迅速反映共同因素。

(注:④朴哲范《中国股市中决定A、B股相对情报力因素的实证研究》博士论文中,同时考虑了企业规模,结果出现多重型现象。)

四、实证分析结果

表1是整个期间(1996-2001年),不包括企业规模时的模型结果,从表中可看出,因变量只与政策(10%统计水平上显著)、标准方差比率(5%统计水平上显著)、成交回转比率(5%统计水平上显著)有关。政策(-0.0422)、标准方差比率(-0.0226)和成交回转比率(-0.0459)都负值,这说明这三个变量对A股引导B股价起作用。

表1 不包括企业规模时的模型结果 (1996-2001年)

注:*,**和***分别在10%、5%和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表2是前期(1996-1998年)和后期(1999-2001年),前期不包括企业规模时的模型结果,从表中可看出,因变量只与标准方差比率(5%统计水平上显著),成交频率比率(10%统计水平上显著)有关。标准方差比率(-0.0226)为负值,A股引导B股价起作用。成挛回转比率(0.6847)为正值,B股引导A股价起作用。后期不包括企业规模时的模型结果,从表中可看出,因变量只与成交回转比率(10%统计水平上显著)有关。成交回转比率(-0.0459)为负值,说明A股引导B股价起作用。

表2 不包括企业规模时模型的结果 (1996-1998年,1999-2001年)

注:*,**和***分别在10%、5%和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五、研究结论

本论文采用交叉相关和多变量方法,分析了上海股市中A、B股交叉相关关系和决定这些因素的变量是什么?实证分析的结果如下:(1)1996-1998年间,表面上看,交叉相关系数统计上没有显著水平。这不能说明当时的市场是有效的。这与当时的交易规模偏小,成交量少有密切关系。(2)1996-2001年,1998年12月29日公布《中国证券法》开始,中国股市中政策因素起很重要的作用,(3)整个期间(1996-2001年),因变量只与政策、标准方差比率、成交回转比率有关。这三个变量对A股引导B股价起作用。(4)前期(1996-1998年),因变量只与标准方差比率、成交频率比率有关。标准方差比率对A股引导B股价起作用。成交回转比率对B股引导A股价起作用。(5)后期(1999-2001年),变量只与成交回转比率有关。只有成交回转比率对A股引导B股价起作用。

注释:

⑤Jain and Joh(1998)和Campbell.Grossman and Wang(1993)的研究中,成交量由成交回转率(tomove)来代替,因为成交量与企业规模和股票发行量有很大的相关性。

标签:;  ;  ;  

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与B股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_b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