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目的:对早期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该类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患病时间实施分组治疗,对于其治疗前后以及康复护理三个月之后的患者相关功能以及能力有效评定和对比分析。结果:在完成各项治疗之后并且和治疗之前相比较都有一定的提升(P<0.05),并且观察组的上述状况都有提升,其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异位骨化发生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的使得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减少,因此值得推广。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A
脊髓损伤是非常严重并且有着致残性的损伤疾病,其大部分都是因为相关的原因直接导致患者产生脊柱骨折以及脊髓骨折、脱位甚至是完全断裂的状况,往往很容易造成终身残疾。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该类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患病时间实施分组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均经过X射线、CT以及MRI确诊,ASIA残损级别为A-D级,均未接受过系统康复训练。按照患者的病程长短进行分组,伤后1个月者60例为观察组;伤后3个月者57例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各方面数据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
1.2评定方法
①功能评定: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应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以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②呼吸系统感染诊断标准:患者具有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啰音;血白细胞总数>10.0×109/L或中性粒细胞>75%;痰培养表现为阳性;患者胸片CT表现为肺部斑片阴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③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标准:尿常规白细胞数>10个/HF或细菌数>105/mL。④体位性低血压诊断标准:患者由坐位或卧位转变为站立位后,发生头晕、恶心、乏力甚至呕吐症状,表现为脑缺血。⑤异位骨化诊断标准:患病早期,关节周围红肿、发热,消退后,有硬性包块形成,部分病情严重者则关节活动受限。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健康教育、饮食干预、心理干预等常规护理,急性住院时期保持静养并限制活动。第一,肢体康复护理。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个体资料制订合理的康复进程,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有效按摩,指导患者主动及被动活动。首先指导患者进行肢体按摩及肢体活动,每日2次,每次进行20~30min,大关节至小关节进行活动,并以踝腕关节作为主要活动部分。待患者病情逐渐康复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活动,包括肢体屈伸、牵拉运动等。期间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指导其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自理能力。在活动期间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维持患肢正确的步态等。第二,体位护理。①当患侧位于下方的侧卧位时,保持头部及颈椎上部弯曲,下颌内收;患侧的上肢向前方伸出,保持肩关节屈曲角度在90°以下;保持肩胛骨内侧缘与胸廓的平面能够与床铺直接接触,避免肩关节因长期压迫引起疼痛。②当患侧位于上方的侧卧位时,患侧上肢尽量向前伸,维持拇指外展,四指伸开呈展位。第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穿插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在患者家属帮助下进行以下训练,用餐、梳头、洗脸、刷牙、穿脱衣裤、如厕、洗浴等,每日2次,每次30min。将每日所需进行训练的内容制成表格,每完成一项打对号,并给予患者相应的鼓励及物品上的奖励,期间随时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ASIA运动评分、ASIA感觉指数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与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项治疗后同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情况均提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异位骨化发生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脊髓是人体极其重要的部位,脊髓损伤会导致患者产生严重的各项组织、器官功能性障碍,对患者形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的影响导致的脊髓损伤,对患者躯体的运动功能以及感觉功能造成严重的损伤,并且还会对患者受损平面以下的相关内脏功能出现功能障碍的情况,其中神经源性膀胱就是一种常见的情况,严重损伤了患者的自主排尿功能,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需要根据患者损伤程度来实施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
相对于脊髓损伤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并在完成治疗之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指导,同时对训练的时间以及强度和内容进行控制。在康复训练当中,需要对运动疗法加强重视,采用这种方式在一定意义上能够使得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并且在脊髓损伤早期,坚持实施关节被动活动训练,对体位进行变换,避免产生关节挛缩、压疮以及骨质疏松等,从而为实现康复训练提供良好的基础。对于脊髓损伤患者同时很还容易产生一些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也会产生影响,所以,需要确保康复效果,同时对并发症加强重视和有效护理。
参考文献:
[1]毛海燕.康复护理联合脐灸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6,22(04):121-123.
[2]董杏娟.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0):2845-2846.
[3]陈冬梅,孙玲,何喜春.早期系统化康复治疗及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5,(06):551-552.
论文作者:王雪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下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患者论文; 脊髓论文; 损伤论文; 功能论文; 并发症论文; 发生率论文; 关节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下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