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萍 山西省文水县开栅中学校 032100
【摘要】结合新课改理念落实初中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离不开学校、老师与同学的共同努力。作为新时期的校长,要坚持与时俱进原则,做到“敢于创新,乐于创新”,把握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运用科学化、先进化、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获得师生的支持与认可,共同打造富有魅力的中学校园,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教育;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11-020-01
教育体制改革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全新机遇和挑战,同时它也一定程度反馈我国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全力督促教学管理水平的优化与提升。新形势下的初中教学管理除了承担基本的义务教育责任以外,更要关注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与道德品质。因此教学管理工作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老师接受、学生认可的全新教育模式。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学校管理经验,总结出一套相对完善且有效的教学管理改革经验,现分享如下:
一、积极践行素质教育改革模式
好的教学管理离不开好的方针政策指引。初中教学管理要紧密围绕新课改的要求,全面践行素质教育改革目标。过去,中学教育坚持“升学率才是硬道理”的原则,所以一切教学管理都围绕如何提高考试成绩为出发点,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在新形势下,作为中学校长要跟上时代发展与教育创新的步伐,重新审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首先,合理规划学校管理工作目标,定期组织各种各样的创新活动,提高全体师生的综合素质。例如,每个星期一早上组织升旗仪式,由老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分别在国旗下演讲;再如利用节假日参观博物馆、慰问养老院等,让老师和学生在各种特色校外活动中实现自我成长与升华。其次,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要做到精益求精,根据老师的需求以及教学需要,制定教学管理细则;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思想品质,体现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面貌。再有,教师是学生的好榜样,学生思想教育的关键还在于师德教育。培养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提高敬业精神与终身学习精神,鼓励他们经常交流和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每学期开展师德考核工作,督促教师加强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以自我提升促进学生发展。
二、理性管理与人性管理有机结合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是新课标的主流思想,同样适用于初中教学管理工作。校长开展任何工作都要做到“刚柔并济”,将理性管理与人性管理相结合,有力推动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发展。首先,理性管理强调遵守规章制度,对于所有老师都要一视同仁,严格执行奖惩措施,树立管理的威严性;其次,人性管理则表现出对教师队伍的关心、爱护和体谅,设身处地站在教师角度为他们着想,了解教师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只有这样,老师才感到自己受尊重、受重视,愿意用好的业绩回报学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有,现代学校管理要营造“人人参与管理”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位教师都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帮助领导出谋划策。因为教师工作在教育一线,他们最了解学生的情况以及学生的需求,所以教师要成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媒介,及时反馈学生信息,以便学校有针对地创新管理策略,提高管理有效性。
三、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建设
教师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核心人物,所以教师的发展决定了教学工作的成败。初中教学管理工作要将师资队伍结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完善制度、改善方法等多元渠道,提高中学教师队伍的能力水平与综合素养。
首先,加大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推选学科带头人,在教师队伍中起到示范作用与推动作用,通过“老带新”的发展模式,创造更多新生骨干力量。一方面,给骨干教师多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增强思想觉悟;另一方面,从打造“教学型”队伍转为打造“教研型”队伍,多组织示范课或观摩课,培养教师敢于创新、砥砺前行的精神,鼓励他们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体现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最后,教师要提高科学技术应用水平,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例如采用电子备课方法,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这些都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保障教学质量。
四、打造和谐民主的校园文化氛围
老师和学生每天都在校园里工作、学习,所以校园环境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试想,如果他们每天处于温暖、和谐、民主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自然也能保持工作热情和学习热情。因此,校园环境建设也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保持校园环境干净、整洁,带给师生舒适感。例如校园内张贴宣传爱护花草、环境保护的海报或者标语牌,警醒每个人都爱护校园环境。树立的标语牌应具有新颖性,既能吸引师生的关注,也能装饰活泼可爱的校园环境。如“别摸我,我害羞”“用爱心呵护每一片绿色”“小草给我一片绿,我给小草一份爱”等等。其次,校园内要经常组织文艺演出、联欢会、知识竞赛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在学校不仅能学到文化知识,还能获得情感熏陶与多样生活体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再有,学校还要通过召开会议的形式,向老师和学生宣扬讲文明、懂礼貌、促和谐的发展观念,既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校长的牵头作用下,做好学校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总之,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教学管理工作凸显“以人为本”特色,管理者要秉持动态化、多元化的管理原则,从管理观念、管理制度、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等多方面着手落实改革策略,赋予新时期初中教学管理工作新的内容、新的体系、新的形象,以老师和学生发展的实际为切入点,体现新课改推动教学管理改革的重要价值,最终回归教育的本质。
参考文献:
[1]陆培达.浅析如何做好新时期初中教学管理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2014(11):255.
[2]魏作仁.提高初中教学管理水平之我见[J].学周刊,2017(13):222-223.
论文作者:张小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教学管理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学校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初中论文; 老师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11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