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张晓春

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张晓春

陕西汉中市汉台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陕西 汉中 723000

摘要: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在建筑施工中,不仅要注意施工质量,还要注意安全、人员等方面的管理,以保证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了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措施及相关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房屋建筑;管理;施工技术

引言

现代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普遍较大,不仅使建筑工程的建设周期以及施工成本大大增加,同时也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建筑工程中需要应用到的各种施工技术,无论在技术应用、管理上出现了任何问题,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与施工技术管理控制对工程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对于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控制的研究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1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措施

1.1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所用施工材料的管理,是现时期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材料选购过程中,采购的人员需严格依据工程的具体设计要求来实施,选购高质量,适合的建筑材料,为了可以不同程度的节约施工材料成本,可适当性的把材料选购程序进行相应的简化,然而,检查材料提供商的质检证书与营业执照是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同时还需对施工材料的各项使用计划进行合理的制定,结合建筑市场的相应变化,施工材料的管理部门,需对材料供给过程进行随时合理的改进。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和施工图来科学的分配施工材料,同时,高效的应用好施工材料,不可浪费材料;针对施工材料的发放,需结合具体情况来实施,对材料领取需加强监督,同时,施工材料发放时,需严格结合相关标准来进行。特别是需管理好水泥、钢材等材料的使用和领取,通过这样,避免浪费现象的出现。

各类施工工序在实施时,均需等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对各环节施工报告进行签字确认以后在依次有序的开展施工建设。施工企业需把质量管理重点放在较关键的施工位置上,并同时,组织专业的人员来进行监督管理。对重点施工工序的实施需进行反复的检查,由此,保障关键位置的施工工序质量,对施工现场的材料构配件、施工操作技术交底、施工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性能、施工质量等是不是已达到要求进行审查。如,施工现场水电的实际供应情况、施工现场的空间及安全防护情况等,把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型号、参数及进场时的时间做好监管,同时还需对施工过程中,对于关联到的架梁吊机、龙门吊机等相关设备其使用需经过严格审查环节以后再进行使用;监管好机械设备的保养及维护,针对于老化和损坏的设备与机械,需进行及时维修和替换。通过对施工各环节质量实施严格监管,保障施工现场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由此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1.2安全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的工作人员来说,不仅仅要不断提高其自身的工作效率还需要注重施工过程的安全,工人只有安全的工作环境下才能更加迅速的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需要对其进行安全指导,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安全管理措施可以真正有效的落实到实处,需要施工单位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和制定符合实际要求的管理制度,保证管理项目的有序开展。施工单位要签订项目安全管理责任书,并按安全管理措施做好工前教育,一旦在工程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负责人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安全管理制度作为基础,要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救助,并对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预估和判断,最终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2.1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较为常见,其可以较好作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主体结构,促使相应建筑工程项目能够在施工建设后具备更强的承载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效果上来看,其不仅仅能够体现出较强的操作便捷性,相对于传统砌筑施工技术操作可以明显缩短施工时间,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经济效益也具备明显优势,最终同样也可以表现出理想的施工成效,有助于保障整体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效果。为了较好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在具体操作中应该重点把握好各个技术要点环节的严格控制,切实做好全过程把关,避免在任何环节中形成明显的质量影响因素。比如对于前期混凝土材料的选用环节而言,除了要切实把握好各类基本原材料的型号和性能,避免应用劣质原材料外,针对各类原材料的配比同样也应该严格监控,有效确保最终混凝土材料具备理想可靠应用价值。在后续混凝土材料的运输以及现场浇筑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形成较为理想的监管效果,围绕着混凝土材料在应用前的质量进行详细检测,避免应用在运输中变质了的混凝土参与施工浇筑,相关浇筑操作需要流畅规范,尤其是需要重点把握好振捣操作,确保混凝土材料在浇筑后能够形成理想的均匀性效果。在结合相应结构施工需求进行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需要重点围绕着拆模以及养护工作予以严格把关,最终更好优化整个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效果。在混凝土结构的拆模时间上应该准确控制,避免拆模过早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混凝土养护工作应该较为可靠适宜,在规定时间内切实做好混凝土结构的湿度以及温度调节,对于出现的异常问题及时修复,避免在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较为明显的裂缝等质量病害。

2.2钢筋工程施工

2.2.1钢筋存放

钢筋作为混凝土结构建筑最为主要的施工材料,其在施工质量把关与存放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钢筋材料进场时,施工人员需要对钢筋的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单等质量文件进行检查,并按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抽样检测,保证其规格、质量均能够符合设计要求。而在钢筋进场后,则要将钢筋分类堆放在高度在300mm以上的垫木,相邻枕木的间距也要在2m以上,地面应该进行硬化处理,这样既可以避免钢筋受到污垢或泥土污染,同时也可以方便施工时的取用。另外在钢筋加工成型后,则还要用塔吊垂直运输至施工位置,塔吊运输钢筋时需要先通过试吊来找准吊点,并对吊点距离进行控制,以免因吊点距离过大而使钢筋出现弯曲变形。

2.2.2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的技术难度较大,不同位置的钢筋在绑扎方法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例如,墙体钢筋的绑扎需要先根据弹好的墙与暗柱位置线,将墙、柱钢筋按比例调整到位,并保证墙体钢筋垂直,之后绑扎墙体竖向定位筋,将竖向定位排列均匀,并控制好间距后进行水平钢筋的绑扎。而柱钢筋的绑扎则需要按照预先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箍筋上移,之后再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对钢筋进行正反扣绑扎。

2.2.3钢筋保护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为避免混凝土污染钢筋,需要在进行梁板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用塑料布将竖向主筋包裹起来,在浇筑完毕后,还要对主筋进行检查,如钢筋仍存在污染情况,则要及时清理混凝土浆,以保证钢筋表面的清洁。而在进行板筋绑扎施工时,如楼板的弯起筋、负钢筋已经绑扎好,则施工人员必须要在周围设置标示,禁止他人在钢筋上方踩踏行走,而在钢筋绑扎成型后,则可搭设跳板专门供施工人员走动,以免影响后续施工的进行。

结语

总之,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十分复杂,施工单位必须要熟悉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技术要点,并在实际施工中对各项施工技术管理措施进行有效应用,以便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刘迪.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的控制要点与优化措施[J].低碳世界,2019,9(05):177-178.

[2]王雄伟.探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控制要点与优化措施[J].中国住宅设施,2019(04):87-88.

[3]何军.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控制要点与优化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26):210-211.

论文作者:张晓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张晓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