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人本思想论文_张艺

论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人本思想论文_张艺

青岛原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66100

摘要:人本思想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基本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基本需求包括:饮食需求,居住需求,情感需求,安全需求等等。所以,当前建筑行业设计中,也强调人文主义思想的注入。言外之意是指建筑行业需要以满足人类的不同需求为前提,这种需求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遮风挡雨的居住需求,还包括舒适度与安全度相结合,功能性与文化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多元化需求。将人本思想融入建筑设计,对建筑设计师和规划师的要求就非常高,所以建筑工作者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关键词:建筑设计;以人为本;人类需求

引言:

现在我国城市的规划部门及建筑设计管理部门,都特别注重人本思想的运用,建筑行业中也十分的推崇在建筑设计中更多融入人本思想,在建筑设计及建筑中更好的体现对人类需求的满足,以及人类文化的特征,已经不再单单只是满足居住性即可。人本思想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提高了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和生活环境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本思想设计理念会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更加广泛且深入,从而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也更加满足世界建筑的发展方向。

1 基于人本思想进行建筑设计的意义

当今世界,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采伐和对生态环境的干扰也越来越多,因而使得地球上越来越多的生态系统逐渐开始发生退化,环境污染、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土地退化等现象频发。面对这些愈发严峻的环境与资源问题,人们渐渐开始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出深刻思考。对于建筑而言,由于其在施工和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许多废弃垃圾、污染空气以及噪声等,同时建筑物本身也是一种能耗非常高的产品,其中所必要的照明系统、供暖空调系统、动力系统以及生活或办公设备系统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若想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当代建筑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设计之时,必须要考虑到人本思想这方面问题,要学会充分利用自然、发展自然、让建筑与自然和谐相处,即发展绿色建筑。这既是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也是人们对建筑品质的更高追求。

2 以人为本的住宅建筑设计

2.1 创造舒适、怡人的小区形象

小区形象包括小区的空间组织、色彩质地和形态尺度等等方面,是小区整体给人的印象,它与住宅小区的基本经济指标相联系。建筑师在设计小区开发的时候,一定要在关注开发商利益的同时,关注小区居民的生活要求,本着以人为本的住户中心原则,使小区保持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原则,确保日照间距和防火间距,合理确定建筑单位住宅间距和高度比例,提高建筑用地的使用率。

2.2 创造生态、绿色、自然的小区环境

居民的住宅环境包括多个方面,住宅小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舒适度,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更多的考虑小生态环境建设,使得小区建设中包含更多的绿色空间,提高小区的绿化面积,缩短人们与自然的距离,使人们的生活环境中有更多新鲜的氧气、空气更加的洁净、噪音更少等等,从更好的体现建筑设计的人本思想,提高人类居住环境满意度。

2.3 按照人们行为模式布置户内空间

人们在家中的活动内容和生活方式是人们划分户内空间的依据,是人们的家庭居住模式。人们行为模式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人们内部空间的变化,人们的行为模式包括人们的家庭行为、文化行为、生理行为、交往行为等等,所以这就要求人们的户内空间布置与之相适应,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由于各个空间使用者对空间使用的时间和性质不同,所以组织上应该避免干扰,设计师在设计住宅时应该有空间划分,实行公私空间分割的原则等。

2.4 方便快捷的交通

现代的小区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环境,如果小区的停车设计不够周全,即使小区周围的环境再好,规划再齐全,也会破坏小区设计的整体效果,所以现代小区一定要有快捷方便的交通。目前不少的小区周围停车占用绿地面积,这不仅仅不安全,而且也会妨碍人们正常的活动。设计师在设计小区交通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小区的停车数,可以充分利用地下室环境停车紧张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也可以考虑在小区设计一些利用率低而且阳光不足的地方建立小区停车区,并让机动车库与非机动车库分开,减少小区内的不安全因素。

2.5便于人们生活

配置设施的系统化、高效化、人格化是现代建筑设计的目标要求之一。对于社区设计中,配套设施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合建筑设置在底层或其中某层,住户使用。这包括:

1)后勤保障部分,如物业管理中心、保安监控中心、居委会、邮政收发、变中心等;

2)居民日常生活所联系的超市、农贸市场、学校、邮政、银行、养老医护中心等;

3)文化娱乐场所,如老年活动中心、多功能活动室、健身房、儿童活动室、阅览室等。

2.6设计舒适的生活空间

2.6.1 室内功能的合理化

对住宅内部功能区进行优化和细化配置,合理分配各功能区的面积以及私密性的保障,是现代建筑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目前,住宅的功能分区越来越细,每套住宅已从六个空间格局———卧室、起居室、餐厅、厨房、卫生间、阳台,增加到八个空间格局甚至更多,如增加了电脑房(书房、工作室)、储藏室等,特别是动静区的分隔,避免了相互干扰。对于入口、起居室、餐厅等礼仪空间和卧室等私密空间的设计也精益求精。功能空间的细分和组合设计,处处体现出“ 以人为本”的思想。

2.6.2 建筑的空间尺度

1)城市尺度

是指城市区域环境中,各构成要素(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中的山体、水系、天空、绿地、广场、建筑、道路、桥梁 大街小巷等)之间的空间比例关系及其给人的感觉。高层建筑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体量巨大、高度高,是城市的重要景点,对城市有重大影响。因此,高层建筑尺度的确定应与整个城市的尺度相一致,有利于形成优美良好的天际轮廓线强化城市景观。

2)街道尺度

是指临街面各构成部分(建筑、景观、绿化、小品等)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对街道行人的身心感受。这是对城市环境及建筑的近距离感知。临近街道的建筑尺寸的确定主要应考虑到街道行人的舒适度。

3)建筑尺度

是指建筑物各构成部分(建筑主体、裙房、屋顶等)的主要体块之间的相互比例关系及其给人的感觉。整体尺度均衡是建筑尺度的重要原则,一个造型美观的建筑应处理好建筑主体、裙房、屋顶等几个部分之间的尺度关系,使整栋建筑简洁明了、整体和谐。4)近人尺度。是指建筑物底层部分及建筑物出入口的尺寸给人的感觉。这部分经常为人们所接触,宜被人们仔细观察和触摸,是人们对建筑直接感触的重要部分。其尺度设计应以人的尺寸为基准,不宜过大或过小。对于建筑入口部分及其周边空间加以限定,创造一个由街道到建筑的过渡缓冲空间,使人的心理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5)细部尺寸。是指建筑细部的尺度,主要是指材料的质感、纹理。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运用不同材料的质感来塑造建筑,吸引人们去欣赏。

结束语: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人本思想,是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挖掘人的内心需求将是未来设计师需要做的重大课题,讲人性与设计相融合会成为建筑行业最有标志性的里程碑。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他人和自己的需求,不断将设计理念与常识与人类的基本需求相连接,不断在设计过程中把人放在主体地位进行思考和规划,才能设计出让居民更满意的建筑结构,也才能够提高居民居住的满意度和舒适度,以提高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煜明. 浅析以人为本思想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现代装饰(理论).2011(04)

[2]曹丽新. 现代建筑设计中创新理念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6)

[3]周枫钧,李冰.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设计管理.2010(01)

论文作者:张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论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人本思想论文_张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