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国有商业退出“国有”经济领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领域论文,商业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8年来,国有商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有进展,有成绩,应肯定。但时至今日,依然问题很多,困难很大。到1996年底,内贸部系统盈亏相抵净亏23个多亿。全国商业、粮食全民所有制职工986.6万多人,一年白忙乎,还倒背23个多亿。其原因在于改革只囿于放权让利,不能深到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中去作根本的改革。所以笔者主张,按照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江泽民同志“5.29”中央党校讲话精神和国家的产业政策,主动调整国有商业的所有制结构,将大部分中小国有商业退出国有经济领域,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将它们转变为多种形式的非国有商业。
一、中小国有商业退出“国有”领域,转为非国有商业、民营商业,符合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江泽民同志“5.29”中央党校讲话精神。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经过30年的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究竟到什么阶段了?邓小平同志说:“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是一个“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上比较系统地论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中,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是整个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制订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战略、奋斗目标,都是根据这一论断确定的。付诸实践的结果,迅速激发了社会主义的活力,改变了国家的落后面貌,走上了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所以江泽民同志“5.29”讲话中重新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精辟而深刻地指出:“今天所以有必要重新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是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改革到今天,一再强调要建立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就是因为我们今天建立的社会主义还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原来设想的社会主义,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强调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也是因为我们今天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几年我们在大中型企业中进行股份制试点,对中小国有企业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将它们放开搞活,同样是因为我们今天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将中小国有商业退出国有经济领域,符合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符合江泽民同志“5.29”讲话精神,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二、非国有经济、民营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是富有活力的新成分。我们现在干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这句话八个字的理解,我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过去较长一段时间,我总是按“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甚至按“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去理解的,因此,翻来复去总感到还有一个姓“社”姓“资”的问题,有个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问题。经反复学习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感到这样理解不符合小平同志讲的“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论述。认识到“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的运行方式,是一种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是没有社会属性的。譬如一把算盘、一台电脑,资本主义国家可用,社会主义国家也可用。这犹如人与生产工具的结合,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制度与经济手段的结合,是对经济手段的运用。市场经济具有较高的效率,但也有失败,其中之一是会产生分配不公。而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之一是实现社会公平。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来认识,对当前改革中的许多问题就比较好理解。
一是包括国有商业在内的国有制,恐怕不是最有效的公有制形式。首先要破除把国有制与公有制划等号的思维定势。国有制确是公有制的一种形式,但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高级的形式,如劳动者集体所有、社会区域共同所有、社团法人所有等等,都是公有经济。说它不是最高级的形式,至少还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说的那种公有制——社会所有制。国有制对财产组织的安排特征是:产权高度非人格化,操作高度行政化,并由此决定的非经济动力和垄断性。所以,它一般只适用于非竞争性领域,如果要它规范地参与市场竞争,则必须付出高昂的代理成本。这些年来,大批国有企业亏损,大批工人下岗的大量事实证明,在市场机制下,国有制并不是最有效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它只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之一,而且只是适应某一些领域、某一特定经济目标的实现形式,如生产“公共产品”的产业(如基础产业)、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或行业,如粮食等。这是它的特殊使命决定了它要“随”国家政策之“行”,“就”宏观调控之“市”。这就意味着国有经济不得不在“效率”(创造利润率)方面要作出许多牺牲。这不是国有制本身的“毛病”,恰恰是它的“光荣”。但是,把这种国家独资的国有制扩散到竞争性领域,那末这种体制在这个领域,不说它注定是要失败的,至少也是难立稳脚跟的,硬要它立住,就得付出高昂的代价,冒极大的道德风险。因为国有企业是政府投资的,企业的经营者是政府委派任命的。内贸部系统有44.26万个网点、34.86万个经营机构,其中有13.25万个独立核算企业,这几十万经营者的委派任命,能有多少是看得准的?不仅难以个个看准,而且还经常与政府官员互调,今天是经理、厂长,明天一个命令就变成处长、局长。所以有关法规规定,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视同政府官员,企业及其经营者都定成政府的什么级,于是企业的经营者只能取得与同级政府官员大致一样的帐面收入。这种不能把经营者、企业家的才能与报酬挂起钩来的体制,我看是无生命力的。我们往往出现这种情况:一是找不到德才兼备的能干经理,二是找到了也往往不肯来,即使做了大量工作勉强屈就,也不能激励他全心全意为国有企业工作。能干的经理只要用一半的智慧和精力就可把企业搞得与他所取报酬大体相当的水平,另一半智慧与精力便用到别的可以谋取利益的项目上去。这就是经济学里讲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这几年诸多国企亏损,经营者侵吞国有资产的犯罪案例中使人担忧:国有资本私有化和债务的社会化。也就是近年常听说的“富了和尚穷了庙”。即国有资本流入某些利益集团或个人之中,到最后国家想通过变卖国有资产来偿还职工的“隐性债务”(职工的工资、福利等)时,却发现国有资产已经被侵吞完了。所以及早、抓紧、主动地将中小国有商业退出国有经济领域,不仅可以避免这种潜在的风险,而且转为多种形式的非国有经济(公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后,它们可与市场经济较快地融合,获得新生和发展。
我们的国有企业是国家独家投资的,是国有独资公司,不是公司制的普遍形式,一般只适宜于“生产特殊产品的公司或者属于特定行业的公司”,不适宜于竞争性行业。商业属竞争性行业,按国家的产业政策,流通产业是要放开的,实际上早已放开,零售领域连外商也已引进,所以流通领域不适宜存在大量的国有商业。按内贸部对商业企业的划型标准,到地方98%属中小型企业,今后国家只抓不足2%的大企业。我们要抓紧将中小国有商业企业放掉,退出国有经济领域,否则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是承受不了重大压力的。
二是非国有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与市场经济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是生命力极强的经济,将中小国有商业改造成其它多种形式的公有制商业和民营商业,支持它们发展壮大,可为国有商业深化改革、实施战略转移创造有利条件。从建国到现在,我们的国家和政府抓经济工作的财力、物力、精力、时间,至少有90%多的比重放在抓国有经济上,而对集体经济、尤其是个体私营经济管得很少。就是管也往往管歪,要集体商业搞所有制升级换代,弄成“二国营”、“准国营”;对个体私营经济更多的是限制,甚至曾经把它当作是“资本主义尾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政策一下,非国有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真是久旱逢甘露,便迅猛发展,茁壮成长,最典型的是乡镇企业、个体私营商业和农贸市场、集市贸易的大发展,显示出了它们的强大生命力。非国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是自负盈亏、预算约束较硬的真正的市场行为主体。当经济“过热”时,它的自我约束力比较强;当经济“过冷”时,它能通过倒闭、停产、转产等多种办法,自觉或不自觉地调整经济结构;哪里环境宽松,它就往那里流。虽然它的发展在许多方面受到限制,诸如在银行贷款、市场准入、外贸许可方面等等。但却仍然显示了它极大的活力。相反,而国有经济由于体制上的弱点,所以越是政策保护,越给补贴,越是依赖,越不能好好经营。我们国家花在国有经济上的成本是很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贷款的70~90%用在国有经济上,但产值、利润连连下降,亏损越来越严重;而民营经济只获得10~30%(各地不等)的投资和贷款,却获得产值、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经济增长率高达30~40%的结果。可见,发展非国有经济、民营经济是投资少、效率高、发展快、效益好的经济发展路子。
改革开放18年来,正是由于非国有经济、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我们国有商业的改革创造了条件。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短缺经济的年代,国营商业像个救火兵,这里抢购了,那里商品脱销了,就赶快计划调拨、日夜催运,一年四季忙乎这件事。特别是菜篮子商品的供应,稍有疏漏,就吃批评、打屁股。现在不仅商品丰富,而且有那么多集体、个体、私营商业在经营,就基本上不必要国有商业去忙乎了。这就是国有商业主动退出一些空间、阵地让民间经营得到的好处。
三是政府是全国人民的政府,抓的是国民经济,不能只抓某一类经济。说白了,政府不仅仅是国有经济的政府,是包括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政府,没有理由把非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当作异己的力量。政府抓的是国民经济,这是“种”概念;而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等等只是“属”概念,不能把属概念置于种概念之上。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当然要狠抓自己投资的国有经济。但现在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讲投入产出、效率、效益,增强实力,提高综合国力。非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合理,效率和效益高,抓住这些新体制成分,花的成本低,而对增强国力的作用大。所以将中小国有商业退出国有经济领域,改为多种形式的公有制商业、民营商业,是完全符合国家的宏观利益的。
三、中小国有商业如何退出国有经济域。这项“退出”的工作,就是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从80年代就已开始,已进行了十多年。但过去由于理论未突破,“左”的和“右”的干扰大,进展很缓慢。1994年以后特别是去年以来,步子才开始大一点,但仍存在着许多阻力,所以还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一是更新观念,排除“左”的干扰。要深入学习、大力宣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点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江泽民同志“5.29”在中央党校的讲话,更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五大的报告和文件。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认识,高举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排除“左”的干扰,摈弃唯国有制为正宗的传统观念,摈弃把非国有制经济、民营经济、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经济看作是异己力量的观念,树立让各类经济成份在市场经济中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观点。
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指导、组织、推动作用。“政府的最大作用是维护社会公平。政府抓的是国民经济,要为国民经济属下的各种经济成份、各个经济活动主体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制订出一视同仁的政策待遇和根本性的竞争规则,让原属自己直接管辖的中小国有商业乐意退出国有经济领域,较顺利地转入多种形式的公有制商业、民营商业的行列。我很赞赏四川和安徽对发展民营经济的决策。四川宣布对民营经济的发展,不受比例、速度、经营方式、经营范围的限制;鼓励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科技贷款、投资项目贷款等方面,享有与国有科技研究单位同等待遇,允许有能力者通过控股、技术入股、兼并、租赁、购买、承包、领办等多种形式,利用中小国有企业闲置资产扩充自己的经济实力,并享受国有企业在盘活存量资产中的优惠政策等。安徽宣布对民营经济的发展,不看比例看效率,不看成份看贡献,不看规模看发展,不看性质看作用,取消对民营经济的诸多限制和歧视,对注册资本、雇工人数、经营范围、银行贷款放开,在经济管理的各个环节上一视同仁。这两个省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起到了政府引导、指导、组织、推动的作用。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政策措施,中小国有商业“退出”后进入其它经济领域,就会比较顺利。
三是把股份合作制作为中小国有商业“退出”后进入的主要经济形式。中小国有商业转制的形式已有十几种,都是从实践中因地、因企制宜职工群众创造出来的,对首创的企业和运用得法的企业都有效。但从近几年的实践看,股份合作制更适合中小国企的首选形式。因为商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国有商业的劳动密集程度更高,管理水平低,缺乏严格的章法,内部凝聚力弱。它们大多是五六十年代所有制升级换代时进入国营商业行列的。严格地说,这些企业从建立之日起就不具备建立国有商业的条件。它们既没有大型国有商业规模大、资金实力强、设施设备好、技术和管理水平高的优势,也没有乡镇企业的灵活机制,但把乡镇企业规模小、素质低、社会化程度差和国有大企业机制僵化、吃“大锅饭”等缺点却都集中于一身。因此只有改变所有制主体,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形式,才能有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而股份合作制集中了股份制与合作制的优点,是广大职工愿意接受的新形式;而且仍是公有制,上下左右观念上好接受;不会发生废债、逃债的情况,银行也支持;将经营性净资产卖给本企业职工,职工由雇佣劳动者变成企业所有者,成为名副其实的企业主人,积极性自然提高。所以,将股份合作制作为中小国有商业改制的首选和主要形式是可行的。
我省的金华市区1989年即开始产权制度改革,起步较早。1994年尤其是1996年以来,学了诸城经验,改制步伐加快。到1996年底,经委、二轻、商业、供销、交通、物资、建设、粮食系统下属的152家企业中,已完成和正在改制的企业129家,剔除属政策性等因素暂不宜改制的12家企业外,市区改制面已达92.1%。目前,一个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改革局面已经形成,普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市商业局下属的17家企业,已完成改制的14家(肉联厂、糖烟酒公司、饮食服务公司暂不改),其中改为股份制的3家,改为股份合作制的11家。一次性由职工买断的6家。这11家股份合作制企业中,6家是1994年改的,大多是批发企业,由于当时的政策和批发企业近几年的大环境不景气的原因,效果不很显著,1996年改制的5家效果都很好,都由亏转盈,起死为生。他们制定了七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有效的。如资产评估提供3种方法,由企业自选一种;对历史遗留的问题作实事求是处理,不把旧体制产生的问题带到新机制中去;剥离非经营性资产,减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界定原始产权,明晰产权关系;鼓励出售公有资产,努力盘活存量国有资产等。每条内容都规定得很具体,可操作性强,所以进展顺利,收效显著。
从金华的实践看,股份合作制将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特别是那些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内部生产经营要素的组合及外部经济环境比较稳定的企业,如中小国有商业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具有更大的优越性,股份合作制商业将会保持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民营经济论文; 商业论文; 股份合作制论文; 公有制论文; 国有经济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 所有制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