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科学成果评价的四个要素_软科学论文

软科学成果评价的四个要素_软科学论文

软科学成果评价的四个要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软科学论文,要素论文,成果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软科学成果价值评估,核心内容是评估该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否成立,对问题的认识是否正确,提出的决策建议是否被采纳或得到肯定,以及研究问题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影响软科学成果价值的因素是:有效性、实用性、学术性和重要性。

和研究开发(R&D)不同, 软科学研究成果的意义不在于发现了自然界什么规律,或做出了什么发明。软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各种社会发展问题,成果形式主要是一些咨询意见,或政策备选方案。软科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成果价值的表现形式。因此,在成果价值评估方面,软科学应当与其它学科有所区别。

从研究程序看,软科学的逻辑起点是各种社会发展问题。通过对特定发展问题有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认识问题的规律性表现及演变趋势,然后根据决策者总的发展方针,充分考虑到与问题相关的种种边界条件,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决策建议。

软科学成果价值的评价因素主要有四个。

一、有效性

从认识论看,有效性反映了主体(研究者)对客观实际(社会发展问题)的正确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地进行了社会变革实践。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才能在实践中成功、才是有效的,否则,就是失败的,无效的。

有效性是近似科学性的另一种表述。这里为什么不用科学性一词呢?我们是这样考虑的:软科学涉及许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这些知识不像自然科学知识那样已成定论,即人们的认识较为一致。在自然科学成果中,科学性判别很容易,而在软科学成果中,一些派生的观点、认识可能与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相冲突或背离。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违反了科学性。这是因为和自然科学比较,人文社会科学很不成熟,预设太多,可检验性差,因而可错性大。当然,这并不是说人文社会科学没有科学性,我们只是想强调这种科学性的考察比较困难,不易操作,并且还可能出错。从终极意义上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软科学成果的科学性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决策实施)来检验。凡是具有科学根据的决策方案,在实施中一定是有效的。不具有科学根据的决策方案实施后,只能带来更大的混乱,使问题恶化,或引发新的、更严重的问题。因此,用有效性代替科学性作为软科学成果评估标准,体现了软科学特点,包含了科学性原则,在评估中,容易理解,便于操作。

有效性的内容包括:决策方案与实现目标的关系符合逻辑推理规则,具有内在一致性;决策方案与实现目标的关系符合经验事实,具有外在一致性。

二、实用性

软科学成果的价值体现,被纳入决策过程,解决了相关的社会发展问题。有的学者认为,软科学成果的价值在于客观性、科学性,用我们的术语表述,就是有效性。我们认为,有效性不能体现软科学成果的全部价值。有效性只能体现认识价值,不能体现实践价值。而且,真正的有效性只能在决策实施后才能得到检验。

实用性是指软科学成果的决策建议被采纳情况。实用性是认识到实践的关键一环。决策建议不被采纳,只能束之高阁。再美的蓝图,再合理的构想,由于不能实施,无疑贬值不少。软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区别在于,前者的任务既要认识客观规律,又要根据客观规律去解决社会发展问题,而后者的任务仅在于认识自然规律。至于根据自然规律去改造自然,那是技术和生产部门的任务。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只要认识了自然规律,即有所发现,就达到预定研究目标,体现了研究的全部价值。而软科学则不同,软科学的研究目标是要解决社会发展问题。显然,要保证软科学最终目标的实现,必须使决策建议被决策者采纳。

影响实用性的因素涉及软科学成果的有效性、可操作性、决策者素质、决策环境等等。这些因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决策建议的命运。

三、学术性

评估软科学成果,自然要评估该成果在学术上的创新情况。有些软科学研究侧重于理论构建和新方法应用,其价值在于推动软科学自身的发展,或对解决社会问题进行论证,提出新理论作为制定政策的根据。有的侧重于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如问卷调查、统计、动态跟踪等。这些研究的价值在于为解决社会发展问题提供背景资料,供研究人员和决策者参考。

实用性也不能体现软科学成果的全部价值。有些软科学成果尽管未提出具体的决策建议,或决策建议未被采纳,但不能据此判定这些成果没有价值。否则,就不能解释许多公认的优秀软科学成果,而且,也伤害了一些软科学工作者的感情。其实,道理很简单。像其它学科一样,软科学也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部分,基础研究强调学术创新,应用研究致力于决策建议。二者分工不同,评估标准也不同,还有一种情况,有些软科学决策建议尽管未被采纳,但事后证明这些决策建议是正确的,当初未采纳是决策者的失误。决策建议未被采纳,导致了软科学成果实用性贬值。的确,这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不过,这并不影响软科学成果在有效性、学术性方面的价值。

四、重要性

软科学成果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的社会发展问题涉及的效益,即决策建议重要性。如农村计划生育、乡镇企业发展战略、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国营企业的三角债、技术创新政策等等。须说明的是,我国软科学工作者常用的“效益”概念,是减去投入成本后得到的净收益。而在国外政策分析学中,“效益”包括投入成本。二是对因果关系阐述具有说服力,即理论重要性。

可以评估不同决策建议的相对重要性。对此,美国政策分析学家斯图亚特·S·尼古举例解释:“如果一个研究项目涉及到100个单位的效益和150个单位的成本,第二个项目涉及到10个单位的效益和8个单位的成本,那么,在给定的效益量和成本量的条件下,尽管第二个项目是一个更好的或更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50:+2), 但第一个项目是更为重要的项目(15000:80)”。在实际评估中, 有些决策效益数据很难采集,例如跨流域调水、大农业发展战略、发展个体经济、建立开发区、金融体制改革等等。这些决策建议采纳和实施后,效益显著,有目共睹,但无法定量评估。鉴于此,可以把相对重要性比较内容转换成决策实施的地理范围比较。用地理范围指标间接代表效益指标,并不违反尼古的“单位效益×单位成本”比较指标。因为地理范围愈大,所包容的“单位”就愈多,自然,“效益×成本”就愈大。例如,某项管理体制改革,涉及国家的,所产生决策效益就一定大于省的。尼古的“单位效益×单位成本”比较指标,合理,操作难;而地理范围比较,合理,易操作。评价决策建议重要性的前提条件是该建议已被采纳,即具有实用性。

在实际评估时,理论重要性已溶于有效性和实用性中。因为,不符合经验事实的理论阐述是难有说服力的。同样,没有说服力的决策建议是难以被决策者采纳的。反之,一个有效实用的软科学成果是一定有说服力的。

标签:;  ;  ;  

软科学成果评价的四个要素_软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