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潜力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潜力论文,土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037(2002)06-0064-06
1 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日益增大。尤其近两年通过加大基本建设投资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高速公路、经济适用房、水利设施等的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再加上对过度开垦的耕地实行有计划、有步骤地生态退耕,也将减少大量耕地。而我国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又受到数量少、质量差、开垦难度大和生态环境脆弱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土地整理,土地整理就是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我国目前土地整理的主要目标是增加耕地面积,这就造成许多地区在衡量土地整理潜力时仅以增加的耕地面积作为惟一标准,这与欧洲国家现代意义上以生态与景观保护建设为主要目标的土地整理是截然不同的。但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土地整理必然从增加耕地面积的单目标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多目标发展。因此,科学分析土地整理潜力正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科学编制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及进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需要。由于目前我国土地整理工作开展的重点为耕地整理与农村居民点整理,其余如城市用地整理、园地整理、林地整理等开展并不广泛,故笔者只探讨分析耕地整理潜力及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
2 土地整理潜力内涵分析
土地整理潜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生产力水平下,针对某种土地用途,通过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待整理土地资源增加可利用空间、提高土地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
2.1 土地整理潜力实质就是土地利用潜力
土地整理进行的主要工程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其他工程[1]。土地平整工程一般包括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回填、土石方运输、平整土地等;农田水利工程是指对洪、涝、旱、盐、碱等进行综合治理和在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下,对水土资源、排灌渠系统及其建筑物等进行改造;田间道路工程主要是指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田间道路和生产道路的建设;其他工程是指土地整理过程中涉及的农田生态防护林及水土保持工程等[2]。从土地整理所进行的工程可以看出,土地整理是对土地利用现状的整理,是为使土地利用结构、方式更充分合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所以,通过土地整理挖掘的是土地在利用上的潜力,土地整理潜力实质上就是土地利用潜力。
土地整理潜力与土地利用潜力又存在细微差别,土地整理潜力是相对于一定的土地整理标准而言的潜力,而土地利用潜力是相对于一定的自然条件与生产水平而言的潜力。从潜力大小上说,土地整理潜力总是小于土地利用潜力。
2.2 土地整理潜力是一定土地整理标准下的潜力
土地整理潜力具有相对性,潜力的大小取决于土地利用现状和当地土地整理的标准。土地整理标准是整理后土地在田块规模、水利设施建设、林网布局、田间道路设计、村庄选址、居民点用地规模等方面所达到的状态;土地利用现状是指目前土地在上述几方面的利用状态。土地利用现状相同而土地整理标准不同,土地整理潜力必然不同。譬如,土地整理标准中,若灌排渠道设计为明渠,必然比暗渠占地面积大,土渠道比防渗、防漏水泥渠道占地面积大,院落式农民住房比公寓式住房占地面积大。土地整理标准相同而土地利用现状不同,土地整理潜力也必然不同。譬如,不同利用率的土地经整理后达到相同利用率,所增加的可利用空间必然不同。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整理标准各异,土地整理潜力可能相同。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千差万别,土地利用的方式、方向、特点也各有差别,所以,各地区的土地整理标准也各不相同。但相同之处在于土地整理标准都是与土地利用目标及资金投入状况密切相关的。土地利用目标应在充分考虑当地土地利用的特点、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确定,资金投入状况应在分析土地整理资金筹措渠道、资金可靠来源的基础上确定。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存在着以基本农田建设标准代替土地整理标准的做法,笔者认为这是不恰当的,因为大部分的基本农田仍属于待整理的土地,以基本农田标准替代土地整理标准进行潜力分析,会造成得出的结果低于实际的土地整理潜力。
2.3 土地整理潜力综合表现为土地可利用空间扩展、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成本降低和生态环境改善
土地整理通过对农田中的零星闲散地、道路、田埂、废弃沟塘以及村庄中的空闲地、用地规模等进行综合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通过完善水利设施,改造限制因素以提高土地旱涝保收程度以及消除耕作中的不利因素,从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通过改善田间交通条件,加大田块作业面积和作业边长,消除不利于机械耕作的田块形状,提高土地平整程度以提高机械作业效率;通过改造灌排渠道,保证水系畅通,减少输水损失,以提高输水功能,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村庄集中、基础设施配套、林网形成,改善农田或村庄的生态环境。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土地整理潜力正是土地可利用空间扩展、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成本降低、生态环境改善四者的综合集成。当然,四者在对潜力大小的贡献上是有所不同的,这与土地整理的目标密切相关。
从我国开展土地整理的背景和实际动因出发,目前我国土地整理的主要目标仍是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尚未进入以提高生产能力、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的阶段。由此造成多数地区在衡量土地整理潜力时,仅以增加的可利用土地面积代表潜力的大小,忽略了土地整理在土地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成本降低、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潜力。
2.4 土地整理潜力是经济、生态可行约束下的潜力
土地整理是一项有资金及劳动投入的过程,是一个典型的经济行为。土地整理者之所以对土地整理抱有积极的态度,是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土地整理获取利益,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土地整理在经济上是否可行与整理的难易程度相关,而难易程度又与3个方面有关。一是待整理土地所处的社会经济区位。经济区位越好,社会需求越大,同时决定了一定的经济实力。雄厚的经济实力可以保证充足的资金用于待整理的土地,相对降低了整理难度。二是待整理土地本身的自然属性。土地是自然综合体,待整理土地所处的地貌、土质、石砾含量、土层厚度及水源状况等自然因素决定了整理这块土地的技术难度。三是待整理土地本身已具有的基础设施状况。主要是指实施土地整理必须具备的基础设施,包括水利骨干设施、交通设施、林网设施、电力设施、生态环境保护设施以及其他设施。如待整理土地本身已具备这些基础设施,意味着所需投入减少,整理难度降低。土地整理的实施必须分析投入与产出,考虑经济上是否可行。而土地整理潜力也受制于经济可行条件,如果仅从自然方面考察土地整理潜力,可能会得出有悖于现实经济条件的结论。
同时,土地整理潜力还约束于生态可行条件,即在进行土地整理之前,必须考察在生态上是否可行,是否会对该区域产生不良的后果。如目前土地整理在生态上不可行,则意味着土地整理在该区域没有潜力。
3 土地整理潜力来源分析
3.1 耕地整理潜力的来源
我国目前开展的耕地整理大都属于基础设施建设型,即通过耕地整理完善和提高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从耕地整理的对象来看,一般涉及到耕地本身、交通用地中的农村道路、水域用地中的沟渠和水工建筑物以及未利用土地中的田坎等类型。
3.1.1 耕地可利用空间扩展的潜力
耕地可利用空间的扩展表现为耕地经整理后有效使用面积增加。增加有效耕地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道路、沟渠、防护林的综合整治所增加的有效耕地面积。在我国农村地区,许多道路、沟渠或防护林在布设时缺乏统筹安排,造成布设重复混乱,占地面积大,同时由于年久失修、无人管理,部分设施已处于荒废状态,利用效率低下[3]。耕地整理中对这些处于荒废状态或重复布设的道路、沟渠、防护林整理,使其恢复成直接生产用地,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同时,为方便生产、生活,需要对路、林、沟、渠各项设施进行配套,在配套过程中应该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尽量将每项用地的占地面积压缩到最小限度,这一过程在不同的地区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部分地区可能会因此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部分地区可能会减少有效耕地面积,这主要取决于耕地目前的利用状态与当地耕地整理的标准。二是通过土地平整、小田并大田等所增加的有效耕地面积。由于地权的分散造成田块小且分散,田坎占地面积大,通过土地平整、小田并大田、权属调整、田块规整等措施,减少田坎占地面积,同时将原有的废弃坑塘、坟墓等整理成可利用耕地,并充分利用原耕地中难以利用的边角地,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3.1.2 耕地生产能力提高的潜力
耕地生产能力是由比较稳定的不易变化因素如土壤、地貌、气候、地理位置等作用形成,又由易变化因素如施肥、灌排、经营管理等活动影响来实现的。耕地整理通过改变耕地利用中的易变化因素(如灌排设施、土层厚度、道路设施等),进而影响农户对耕地的投入和经营,从而实现耕地生产能力的提高。不同区域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不同,耕地整理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提高生产能力的途径就各不相同。一般可归纳为3种。一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村道路建设和农田林网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不仅增加了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了灌排保证率,而且增加了农田的防洪、治捞、抗旱能力,增加了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为粮食增产提供保障条件。农村道路是居民点、生产中心与农田之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主要包括田间道和生产路,通过完善农村道路系统,满足人、畜、农业机械下田运作的需求,方便农户经营管理,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农田林网的建设对农田的小气候起到较大的改善作用,不但能够有效地防御风害、霜冻和干热风等气象灾害,而且可以进行水气交换,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干物质积累,从而促进粮食增产。二是通过改造、消除耕作中的限制因素以提高耕地生产能力。耕地中存在一些限制生产能力发挥的障碍因素,诸如土层较薄、土壤侵蚀、潜育化、盐碱化等,耕地整理针对这些障碍因素实施一系列的工程、生物措施,消除限制因素,达到增产的目的。三是通过影响农户对耕地的投入、经营以提高耕地生产能力。耕地整理的实施,田、水、路、林综合配套,为其它增产措施提供了基础。实践证明,耕地整理后,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更容易推广,而且农户更注重对耕地的投入、施肥和集约经营。
3.1.3 生态环境改善的潜力
耕地整理需借助一系列的生物、工程措施,在此过程中必然打破一定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原位状态,会对该区域内的水资源、土壤、植被、生物等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诸多直接或间接、有利或有害的影响。生态环境的改善往往与经济效益的取得存在一定矛盾,譬如耕地整理中如从经济角度出发,要求耕地中的地块数应当减少以提高生产效率,而生态条件将与此规则产生冲突[4];又如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直的地界较为有利,但这又不符合生态要求,从生态角度讲,弯曲的地界具有较高的景观生态价值[5]。成功的耕地整理应该是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取得满意的生态效益。目前,我国的耕地整理往往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忽视了生态环境的建设与改善,主要表现为:路、沟、渠大量铺筑水泥,特别是沟渠采用“三面光”的设计,不仅增加了投资,还影响了土地生态环境,阻碍了农田物种的扩散;机械化平整破坏了表土熟化层,使有机质含量减少,易发生结构退化。诸如此类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做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在以后的耕地整理中进行改进。就目前而言,我国耕地整理中生态环境的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通过农田防护林网的修建,可以防风固沙,改善农田小气候,还可以通过涵养水分、净化空气等改善农田周围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②通过耕地综合整理,形成“田成方、林成行、渠相通、路相连”的景观,提高该区域的景观价值。
3.1.4 生产成本降低的潜力
生产成本的降低表现为耕地整理后,农户的劳动成本和生产物资投入都相应减少。这些成本的节约主要包括3个部分。一是由于田块集中而节约的劳动成本。耕地整理使原来分散经营的田块变得集中起来,明显减少了农户往返于不同田块之间的时间以及农户投入劳动的时间。二是田块规整、机械化耕作节约的成本。耕地整理改善了田间的交通条件,加大了田块作业面积和机械作业边长,消除了不利于机械耕作的田块形状,提高了田块内的土地平整程度,为农业机械的使用创造了条件,从而节约了劳动时间,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效率。三是通过完善灌溉设施,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减少输水损失,降低了灌溉成本。
3.2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来源
农村居民点是指建制镇以下农村居民的聚居地,按其政治、经济地位和人口规模,可分为集镇、村庄两类[6]。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目标是挖掘现有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潜力,增加农用土地面积,完善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为农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
3.2.1 土地利用空间扩展的潜力
土地利用空间的扩展是指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农用土地面积。总的来说,农村居民点整理是通过将居民点现状人均建设用地量降低为国家或该地区规定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从而将节约的土地整理成为农用土地,实现土地利用空间的扩展。详细来说,农村居民点整理是通过4种途径增加农用土地面积的。一是对农村居民宅基地整理,将现状人均宅基地用地量降低为国家或该地区的人均宅基地占地标准。近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许多地区农村相继出现建房高潮,由于缺乏严格管理和科学规划,致使农村居民宅基地超标严重,许多新建房户并不退出旧宅,于是出现双重占地,甚至一户多宅、多重占地的现象,严重地区还出现“空心村”现象,通过对这部分农村居民宅基地的整理,将超标用地或旧宅实行退宅还田,可增加农用地面积。二是适当提高建筑容积率。我国农村居民的居住建筑中多为平房,建筑容积率低,农村居民点整理可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多增加一些“公寓式”住宅,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建筑容积率,增加农用地面积。三是对村庄中的闲散土地进行整理。在农村居民点用地中有许多乡镇企业以圈大院的形式占地,出现了许多未被利用的空地。此外,农村居民点用地中的其它一些生产性用地,也存在土地利用不充分和闲置问题。将这些土地进行治理整治,可增加农用地面积。四是自然村向中心村合并。我国南方农村居民点多是散列式分布,规模小、点数多、相距较近。农村居民点整理中将过分分散、规模较小的小村庄向基础较好、规模较大、分布合理的村庄合并,可增加农用土地面积。
3.2.2 农村生存条件改善的潜力
农村生存条件的改善表现在通过一系列整理措施,使农村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得以改善,使之更加适合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农村生存条件的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健全村内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使其更适合居民的生产与生活。二是通过改善和增设村庄内部公共设施,如绿地、街心花园、体育、娱乐场所等,改变村庄“旧、脏、差、乱”的面貌,从而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4 结论与讨论
土地整理潜力是相对于一定土地整理标准而言的潜力,是经济、生态条件约束下的潜力,其实质是土地利用潜力,但与土地利用潜力又存在细微差别。耕地整理潜力综合表现为耕地可利用空间的扩展、耕地生产能力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综合表现为土地利用空间的扩展与农村生存环境的改善。
概括来说,耕地整理潜力主要来源于农村道路、排灌沟渠的整治与完善、田块的合并与规整、限制因素的改造与消除、农田防护林网的修建与完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主要来源于居民宅基地用地量的降低、建筑容积率的提高、闲散土地的再利用、自然村向中心村的合并以及村内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的配套完善。
与国外土地整理相比,我国土地整理的目标仍主要是增加耕地或其他农用土地面积,尚未进入以提高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的阶段。由此造成土地整理潜力在衡量时往往都以整理后增加的耕地或农用地面积作为惟一衡量标准,没有考虑土地整理在提高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的潜力。同时,在土地整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只追求经济效益,不顾生态效益的做法,成功的土地整理应该是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取得满意的生态效益。我国土地整理的目标一旦由单纯追求外延扩大转向全面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与改善生态环境,土地整理的潜力将极其巨大。
收稿日期:2002-05-27;修订日期:2002-08-06。
标签:土地整理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土地整理项目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用地面积论文; 生态工程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