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政治文明建设_政治论文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政治文明建设_政治论文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文明建设论文,政治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3)01-0103-05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覆盖面最广、渗透性最强、影响力最持久的发展态势。它改变社会 历史的进程,更新人们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资本、技术和市场 力量推动各个民族国家相互作用,其深度、广度和强度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全球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整体性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 动、社会活动跨越国界,实现超出以前特定范围的密切联系。全球性事件影响一国,而 一国情况会引发全球性后果。全球化进程使得国际事务与国内事务的界限变得模糊,使 得人类活动的空间日益缩小。全球化既不是单一状态,也不是线性过程。经济生活的日 益同质,要求不同体制、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遵循共同的游戏规则和制度安排,从而导 致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生活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改变。人们高度重视经济领域的全球化, 同时更为关注非经济领域的全球化。

如果说,全球化把各个国家不可抗拒地纳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市场体系,那么,全球化 也把政治文明送到每个国家。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作为动态的 历史过程,政治文明在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内涵。这些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文明,均体 现着以民主为核心的实践价值和运作机制。诸如,平等、自由、人权、民本的价值,权 力制约、民主监督、公正选举的机制等。政治文明与全球化进程中市场经济的演变十分 相似。市场经济的体制、政治文明的价值和机制最初产生于某一国度,但后来却超越了 国界,成为整个人类的共同文明成果。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社会都有特定的经济基 础,有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 、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 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 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 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因而,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经济、 政治和文化的统一体。衡量其进步状态,相应地也就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

社会文明在市场经济向全世界拓展的过程中,逐渐裂变为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 文明,并且三者间相互联接、相互作用,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民族的文明由此才能够 成为世界的文明。全球化把各国文明吸纳、揉合在一起,把先进的、具有共性的文明成 分和文明因素创新成人类的共同文明。

政治文明在人类社会的文明体系居于重要位置,发挥重要作用。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必 然发生三方面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思维的关系,相应地形 成社会的物质经济结构、政治法律结构、思想意识结构等三大结构和社会物质生活领域 、政治生活领域、精神生活领域等三大领域。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不仅表现为劳动 产品的剩余和书写文字的应用,而且表现为阶级的出现和国家的产生。古希腊留下的文 明遗产,不仅包括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也凸现出政治文明成果,如强调个人 的自由和责任,以及城邦制、共和制的理论和实践。近代资产阶级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 异彩纷呈,既包含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更突出了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 。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政治文明不能在封闭的环境中形成 和存在,只能在开放、交换的条件下,不断地从人类文明的其他形式中吸收营养,丰富 和完善自己,在人类社会文明体系的发展中演进。政治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政治现代化 的过程。政治文明的演进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不可分割。全球化把碰撞整合过的各种政 治文明聚集起来,作为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加以推广。

人类文明的发端,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紧密相联。而政治文明最早萌发于生产资 料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阶级和国家。政治文明从萌发的那一天起就包含着悖论:在私有 制条件下,政治文明表现为不同形式或不同艺术的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追求民主、实 行平等始终是政治文明的根本要求。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在市场经济这 块沃土上,资产阶级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精巧又充满矛盾地揉合在一起。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远远超出了马克思 当年的预估。生产力的大发展促进资本主义文明的大飞跃。包括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在内 的制度创新,使资本主义社会获得新的生命力。“从宗教到科学是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 领域中完成的最为重大的制度创新。”[2-1]没有这个先导性的创新,就不会有随后的 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资本主义“用议会制取代君主制,用选举 制否定世袭制,用任期制废除终身制,并实行两党或多党竞争机制”[2-2],使代议制 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核心。资本向全世界扩张,也把具有历史进步性和时代局限性 的文明输入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和每个层面。

在人类社会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资本主义面临着深刻危机。全球化给资本运动开辟了 新的生存空间,突破了原有国家范围的局限,同时也减少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化成本 。当今的全球化生产过剩所带来的全球性危机就是明证。全球化将经济、文化、政治统 一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之中。“随着各种形式的个人主义把整个政治制度(特别 是政党以及工会)销蚀成僵死之物,政治上的倒退趋势很有可能日益加剧,随即吞没新 的局面。同时,……借助这种倒退行动赋予被蚀空的制度空壳以新的内容”[3]。资本 主义民主政治已经不仅是一种国家制度,而且还是一种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其内在 矛盾可能导致政治上的倒退,或者以新的民主政治来替代。西方传统的民主制度发展到 当代,暴露了许多固有的弊端,出现被西方学者称之的“民主的危机”。美国未来学家 托夫勒认为,现有的政府和政治机构已经过时了[4]。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尽管形式 精致,但与生俱来的弊端决定它仍然是不合理、不公正的政治文明,总是表现着剥削阶 级对被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关系。少数社会成员对于多数社会成员的权力控制是代议制 民主政治的实质。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更迭依次表现为更高层次的政治文明,但资产阶 级政治文明的性质,却没有因为在政治文明演进中发生量的积累而导致质的飞跃。马克 思主义不否定在西方政治形态中民主作为人的内在要求而存在,但全球化并没有改变人 们现实的、具体的、阶级的属性。民主不仅是人的解放的要求,也是阶级的解放的要求 。西方民主政治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基础是平等、自由和博爱。全球化使得当今世界不同 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和平共处与密切交往成为可能和现实,而民主政治本质上是一种 倡导和平与平等的政治。因此,全球化与民主政治并不矛盾。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价值选择上,否定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政治理念,积极倡导社会公 正、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统治的主体与客体关系 上,第一次实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使人类政治文明真正达到国体与政体的统一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发展趋势上,彻底批判旧的政治文明,大胆创造新的政治文明, 鲜明地展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优越性。

中国传统政治模式和政治体制使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高度合一。整个政治建构以高度 集权为特征,权力的运作走向呈现自上而下、单向发生的特点。

中国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遇到两极偏向的干扰。一种是将西方政治文明看成是人类政 治文明的全部,主张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政治的政治制度,也就是“全盘西 化”;另一种是过于强调中国政治文明的个性特征和阶级属性,否定中国政治文明与人 类政治文明的共性,使中国政治文明的建设远离人类政治文明而停滞不前或封闭进行。 事实证明,上述情况有碍于中国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会导致中国政治走向歧途。全盘 西化的政治文明,把整个人类的政治文明归结于或等同于资产阶级政治文明,这实在有 失公允。虽然资产阶级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它确立和发展的 主权原则、法治原则等,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政治文明的阶级性、复杂 性、民族性,决定了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如果搞全盘西化,必定会脱离中国国情。任何一 种政治文明都是一定社会生态的产物,必然受制于一定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民族习俗、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过于强调一国特色或一种政治文明的优点而去否定政治文明的开放性和世界性,并不可取。政治文明中蕴涵着的共性,实际上体现了人类和人类社会对于政治法则、政治规范的认同和遵从。在现时代,背离人类政治文明的共性,会造成人类文明的中断甚至倒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政治文明,只能按照人类政治文明的普遍规律加以推进和拓展。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对人类历史上其他类型政治文明的扬弃和升华,是人类社会新型 的政治文明。

从政治文明的主体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第一次将政治文明的主 体拓展到社会大多数成员,真正实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 体所包括的政治个体、政治组织、政治群体,都具有共同的政治理想,都体现或代表着 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主体的核心——中国共产党, 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的忠实代表。“‘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5-1]。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社会中的政治核心地位, 保证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先进性、广泛性、真实性。

从政治文明的要件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所涵盖的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 政治关系,体现着人类政治文明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它揭示了人 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主张科学的政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基础。在社 会主义社会,以政治改革推进政治文明的发展,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政治体制 和政治行为,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经常形式。

从政治文明的关系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能够科学配置、合理调整人们的利益及利益 关系。协调的政治关系是衡量政治文明发展水平的尺度,是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关键。 政治关系集中反映政治主体的利益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关系具有非对抗性、平等 性、和谐性的特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也是社会 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无可例外地成为世界政治文明体系的组成部 分。全球化以每个民族国家开放经济体系、文化体系、政治体系为前题。开放的政治体 系应对全球化问题,要求中国的政治文明实现两方面特点:

(一)中国政治文明必须遵循人类政治文明的基本法则。全球化对于民族国家的政治价 值,要求维护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标准,诸如民主、平等、和平、人权、法治、权力制 约……。在全球化大家庭中,民族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文化形态 、社会形态,都必须以这些共同价值为取向,将其体现在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 为、政治关系之中。离开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规定,就会远离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的政治文明曾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创造过辉煌篇章。治国之道在安民,政之所兴 在顺民心,理国之道在于公平正直[6-1];为政之弊,苛政猛于虎也,君劣于上,吏祸 于下,政事所以不理[6-2]。这些在当时都是比较先进的政治理念,对人类政治文明产 生过积极影响。当代全球化把开放的中国纳入国际社会的发展轨道。中国的政治文明在 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在制度安排、程序设计、行为规则等方面,吸收西方政 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体现人类政治文明的共性,做到以政治民主、政治稳定、人的全面 发展为政治文明的主要价值取向。当然,全球化也会给中国政治文明带来负面效应,诸 如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侵蚀、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多党政治等。对此,我们需要保持 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

(二)中国政治文明必须根植于中国大地,带有中国特色。全球化是一个国际化与本土 化并存的过程。西方国家企图借经济全球化之机,将自己的本土政治与文化价值推广成 全球的普遍价值。这实际上是以自己的本土化来否定他国的本土化和真正的全球化。“ 全球化正在冲破传统的民族国家的壁垒,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国际性标准和国际规 范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和遵守……但是,各国在接纳和遵守这些普遍的国际准则时, 没有忘记本国的传统和本国的特征,而是将国际准则与本国传统结合起来,使国际准则 本土化。”[7-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现代中国政治文明的真实起点。社会主义作为 取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更高阶段的文明,创造出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新的文明成果 。公有制使劳动者成为经济关系中的主人,进而提高劳动者的社会政治地位。劳动者的 主人翁地位是通过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关系来实现的。这一实现过程 使得政治文明具有新质。全体劳动人民共享生产资料不同形式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并在 此基础上管理国家的所有事务。这一政治制度构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自然历史过程与自觉能动过程的统一。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封建社会历史悠久、旧体制惯性强大 的国度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点。

在全球化背景下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应该充分考虑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以开放的姿态进行政治文明建设

人类政治文明沿着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轨迹发展,呈现渐进的积累过程。社会主 义制度的建立使政治文明有了质的飞跃。这不仅表现在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而且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人们享有广泛的自由、民主权利。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政治财富。政治文明带有浓厚的统治阶级色彩,而这并不排斥 和否定政治文明的历史继承性。政治文明的多样性、民族性,使不同政治文明之间的开 放、借鉴、依存成为必要和可能。某些类型政治文明的具体规范、程序、形式、载体, 可以给其他类型的政治文明提供借鉴。全球化为各国政治体系创造了开放的条件。社会 主义政治文明不能脱离人类政治文明而孤立存在,应该也能够与其他类型的政治文明通 过碰撞发展自己,显示自身的优越性,推进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全球化作为一种载体 ,大大推进了不同国家间的交流与开放。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层出不穷,社会主义政 治文明建设因此有了更多的参照系,以便吸收精华来丰富和发展自己。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努力探寻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政治体制,实 行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理方略,民主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等等。取得上述 进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开放的姿态,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和智慧 。

(二)注意全球化带给政治文明的负效应

全球化带来的收益与成本是不均衡的。发达国家收益多而发展中国家收益少甚至受损 ,是不争的事实。全球化与“意想不到的副作用”联系在一起。“自由的世界市场的预 言家在全球的活动愈是成功(这意味着民族国家和领土国家的结构遭到侵蚀),受世界主 义观念驱动的威胁就变得越大。西方的‘人道主义干预’将威胁越来越多的世界居民。 人们在推行新自由主义的世界政策的过程中,鼓吹并创造一种弱国家世界体系。在这样 的世界体系中,帝国主义滥用世界主义使命将不再有任何障碍。”[8]消除全球化带来 的负效应,最重要的是根据本国国情,寻求适合自己的社会模式和发展道路。

对于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来说,一是要高度关注全球化对政府能力的影响。全球化经济 组织的运行是以传统意义的主权让渡为条件的,中国也不能例外。随着影响公众的信息 源日益丰富、特别是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政府对于组织、公民的影响力呈弱化态势, 而国际规则、国际组织对政府的制约力量和约束作用明显增强。因此,通过行政改革应 对全球化,才能够全面提升政府能力。二是要高度关注全球化对政治文化的影响。在全 球化进程中,西方文化处于强势,借助渗透全球的媒介推行西方的政治价值、政治模式 、政治思潮、生活方式。这无疑会影响甚至改变人们的政治理念,产生某种离散效应。 “在这里,人们重视的并不是我们的全球化状况,而是其他人即我们的竞争对手或我们 的合作伙伴的世界观的形成、改变或者贬值。”[7-2]

(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

政治文明是由政治与文明两个词复合而成的概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包 括政治文明的一般、即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即社会主 义方向与中国国情。中国政治文明是一般与特殊的结合。

江泽民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 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5-2]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制度文明,中国政 治文明的关键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核心和根本保证。它作为中国工人阶 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能够根据各个利益主体与政治发展目标间 的关系,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目标。

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属性。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的 同意和授权,政权的运作功能是表达和实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以立法和对行政、司法实行监督为主要职能。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是要真正 实现绝大多数人对社会的统治和管理。

依法治国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法制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它的本质在于依法治权,内核是充分体现 人民意志的、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最高权威的法律和法规。

上述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最终统一于共产党的领导。在全球化进程中,政 党政治、民主政治、法治成为各国政治发展和建设政治文明的常项。以全球化为背景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在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关系等要 件上体现上述内涵。

收稿日期:2002-11-11

标签:;  ;  ;  ;  ;  ;  ;  ;  ;  ;  ;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政治文明建设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