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措施研究论文_段文军,郭爱伟

试论如何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措施研究论文_段文军,郭爱伟

段文军 郭爱伟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遂川县供电分公司 江西遂川 3439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电力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及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来说,供电系统保护的可靠性是最根本的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用电安全的基本条件。因此,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分析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可靠性措施,可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可靠性;继电保护装置;

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会对其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这时继电保护装置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会极大程度上降低故障出现的机会,即便系统出现了故障,继电保护装置也会自动切除故障元件,维持电力系统短暂的正常运行。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在规定的时间以及范围内发挥自身的功能。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保护屏障,对电力系统的故障进行有效地修复控制,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提高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意义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反映了电力系统设备的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况,其正确动作与否直接影响电力设备安全和供电可靠性。当系统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设备故障等原因,使电网的某处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时,要求继电保护系统能迅速将故障部分切除,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并最大限度地使电网的非故障部分继续可靠地供电。因此,防止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提高继电保护的运行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分析继电保护装置中常见问题

(一)电力系统自身问题

随着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电力系统运行中短路电流现象出现的概率也随之增大。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如果运行线路存在短路现象,那么电流互感器就会处于饱和状态,这样就会使得限流的机电保护装置运行停止,进而引发变电站出现故障。如果变电站的出口处有故障出现,也会导致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出现错误动作,进而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此外,在我国很多电力系统中,所使用的大部分继电装置都是传统的继电器,而且经过长期的运行,很多节点处都已出现了氧化现象,也容易导致电流不稳定,进而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在继电保护装置中,二次回路中包含有直流和交流,当其继电保护装置存在老化现象却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容易导致其出现装置误动保护的问题,进而埋下安全隐患,对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

(二)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不够

除设备自身问题之外,更主要的还是因为管理人员的工作不规范以及总结不完善所造成的。在实际的安全管理中,管理人员在开展继电保护工作时,并没有使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作用。在我国,继电保护采取的管理方针是单位自治,也就是各个单位自行记录自己的继电保护,同时也是自己进行检测和维修,这就导致一些单位的工作不规范。例,当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的时候,相关人员只对其简单进行了维修,也没有开展跟踪记录等后续工作,并没有研究分析其故障产生的缘由,没有制作分析报告。而另外一些单位则只顾生产,没有重视继电保护故障的检查,要等到出现故障之后进行后续处理。

三、提高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措施

(一)严格把控质量关

继电保护装置的硬件质量对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各个元器件的故障发生率及其使用寿命直接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所以严格把控各个元器件的质量关是非常必要的。电磁型继电器转动件要求轴尖锥度准确且光洁度好;各个零件的配置要良好。晶体管保护装置中元器件要重视焊接质量,要严格筛选和进行老化处理,使其在高温下是否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二)完善继电保护的技术

继电保护装置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它的自动化功能也在不断的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以及数字的处理技术等都在逐渐被应用到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工作中来,这也为继电保护增添了新的发展动力。目前,在电力系统中已经引入了微处理技术,并且,这种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利用这一技术来完善电力系统中的监控装置、计量装置、数字保护装置等,使它们可以不再应用传统的电压电流互感器,用低功率、紧凑型的电压电流互感器将其取代。这样一来,继电保护装置对整个电力系统的保护功能也随之提高,并且它的可靠性明显增强。

(三)仔细检查保护装置的二次回路

安全预防工作对于电力系统来说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经常对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才能够及时发现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时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进而做到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发生事故的机率。因此,针对继电保护装置以及二次回路进行定期的巡检就显得尤为重要。检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查设备按钮、开关、压板的位置是否正确,检查报警铃、指示灯能否可以正常工作。检查自动装置、保护压板是否符合调度的要求;检查继电器的回路以及接口处是否出现发热、脱落、松动、异味等现象等。

(四)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接地工作

电力系统中接地是重要的环节,在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内部结构是电子电路,容易受到强电场、较强磁场的干扰,接地屏蔽有利于改善为微机保护装置的运行环境;提高微机保护的可靠性,应该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并运用自动检测技术来保证微机保护装置的可靠性,首先保护屏的各种装置机箱屏等接地问题。另外,电流、电压回路的接地也存在可靠性问题。

(五)增加投入,完善电网设备

对继电保护装置要进行及时更新和效验,不断提高和完善整个电力系统。在电力系统运行正常的情况下,要确保各回路都有足够保护的时间,使继电保护装置效验及时、有效、不漏项、不简化。应该结合配电自动化系统,使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系统相互配合使用,实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智能化。

(六)加强验收工作,强化后期维护工作

继电保护设备的验收环节是十分重要的,验收过程中验收人员一定要结合自动化系统的性能及特点严格检测和验收其设备的性能,这样才能让所使用的每个设备都是合格的并与电力系统的要求相符。同时,需要保存好验收中主要的设备资料,进而为后期的电力运行提供相关数据和依据。此外,还需要加强后期的维护工作,也就是定时定期地检查和维修继电保护装置设备,只要发现有故障出现,就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

四、继电保护装置的发展趋势

(一)计算机化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发展,微机保护硬件也在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基本保护以外,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能力,与其保护、控制装置的调度联网以共享系统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的能力等。继电保护装置的微机化、计算机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和数据通信工具,已成为信息时代的技术支柱,它为各个工业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目前,所有继电保护装置都只能反应保护安装处的电气量。因继电保护的作用不只限于切除故障元件和限制事故影响范围,还要保证系统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实现这种系统保护的基本条件是将系统各主要设备的保护装置用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最终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的网络化。

(三)智能化

智能化技术在现今各行各业应用逐步扩大,智能电网的发展对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通信和信息技术的长足发展,数字化技术及应用在各行各业的日益普及为探索新型保护原理提供了条件,智能化技术能够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实时监控,从而获得相应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利用信息数据可对运行状况监测,实现保护功能和保护定值的远程动态监控和修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与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息息相关,所以为了更好的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需要广大电力工作人员加大继电保护可靠性的研究力度,在实践作中摸索经验,从而不断提高继电保护可靠性,使供电系统能够更安全稳定的运行,更好的服务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李岩.浅析确保继电保护可靠运行的方法[J].中国电力教育,2011.

[2]朱尚春.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3]何明建.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解析[J].通讯世界,2014.

论文作者:段文军,郭爱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6

标签:;  ;  ;  ;  ;  ;  ;  ;  

试论如何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措施研究论文_段文军,郭爱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