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到应试教学的影响,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学习的种种意识都较为缺乏,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学生们学习意识的增强和能力的增加,老师就要通过开设多元化的探究教学手法,来对知识点进行重新的塑造和融合,让学生们不断地提高数学的学习技巧和思维提升,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上日程。本篇文章将会从初中数学不等式的相关知识点为切入口,来一同探究多元的教学学习方法。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初中数学;不等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11-017-01
不等式教学是初中数学的必要开展内容,教材课本通过对不等式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大小关系进行讲解,让学生们对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老师要充分的利用教材课本当中的书本知识和相关举例进行融合,不断的拓展数学知识层面的丰富程度,将一些较为复杂的不等式应用题融入到课本教材当中,通过开设专题课的形式让学生们对难点进行集中的训练,以此来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层次的提高。
一、多元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初中知识点相对较为复杂,且难度系数较大,随着年纪的增长,不等式的知识点难度系数不断的加大,尤其是在应用题的解决上面,同学们对数学文字的理解能力难度系数不断的增加。因此,通过开设多元化的探究教学活动,将可以进一步的提高课堂的整体教学气氛,让学生们运用更加丰富的学习方法来对知识点进行具体生动化。
(一)多元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形式并不统一,可以是任务驱动型的,也可以是情景导入的,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情景的开展都需要在几节课的讲解当中,通过不断的改变教学模式来增强学生们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在探究活动当中收集到更多有力的教学信息,让孩子们在教学内容当中感受到更多来自数学的魅力。
(二)多元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便是合作学习。老师在开展不等式教学活动的时候,为了能让学生们对不等式的大小关系进行深入的了解,就需要通过利用多媒体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展示,并通过成立合作小组的形式,让学生们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度的认知和理解,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认知程度,最终培养合作能力。学习小组模式即是合作关系,又是竞争关系,每个同学在数学学习当中不断的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采用数学思维较好的同学为自己进行解答,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以初中不等式为例开展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初中不等式是展开应用题教学的基础,为了能够将基础知识更好地灌输给学生,老师应该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讲起,把不等式的点简单进行解释,用不等号将两个解析式连接起来所成的式子就,是教材章节所说的不等式。让学生们对不等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运用更加具体的数学思维来拓展空间训练。【1】
(二)课程设计
在进行不等式的课程讲解当中,老师要选择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经典例题来进行进一步的讲解。例如2x+2y≥2xy,sinx≤1,ex>0 ,2x<3,5x≠5等 ,根据解析式的分类也可对不等式分类,不等号两边的解析式都是代数式的不等式,称为代数不等式;也分一次或多次不等式。而只要有一边是超越式,就称为超越不等式,例如lg(1+x)>x是超越不等式。引用这些较为经典且简单的例题来进行小切口的深入,将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作业布置
通过例题的讲解,同学们对于数学不等式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了能够让学生加快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老师需要采用分级的形式来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数学能力来咨询,选择作业的范围和类型,以此来检验课堂的听课效果。
三、不等式数学思维的深度分析
很多老师在讲解课程当中总会有较多的棘手问题,尤其是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突发性问题并没有办法进行解释。在我看来,不等式分为严格不等式与非严格不等式。一般地,用纯粹的大于号、小于号“>”“<”连接的不等式称为严格不等式,用不小于号(大于或等于号)、不大于号(小于或等于号) ,“≥”(大于等于符号)“≤”(小于等于符号)连接的不等式称为非严格不等式,或称广义不等式。通过两种类型的分类来将不等式进行大脉络的分析。【2】
然后,老师通过深刻的分析,将数学知识拓展到应用题的训练当中,引出相同的知识类型,让学生们对数学题进行更加深刻的了解,并通过一定的答题技巧来加深应用题的训练程度,从而更加深刻地帮助学生们进行数学的学习。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老师要运用一定的耐心和专业素养,来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有力的帮助。
四、结束语
初中数学不等式的应用技巧还有很多种,面对年级的增长,不等式的数学知识越来越与函数相互渗透,老师在讲解当中要注意把函数与不等式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好地描述和涵盖,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初中是进行知识积累的黄金时期,如果每一个学生可以把握住这个学习时期,最大程度的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将可以对自己的计算能力得到较高程度的提升。同时,老师也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更加热情的态度来对学生的疑惑进行深层次的解答。
参考文献
[1]王新贞,《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学周刊,2011年08期.
[2]魏秋菊,《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5期.
论文作者:黄丽珊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不等式论文; 学生们论文; 自己的论文; 能力论文; 老师论文; 数学论文; 等式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9年11期论文;